02.27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


石湖邊村 文化積澱豐厚

石湖邊村位於福建省晉江市西北部,坐落在約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新安水庫水域部分就在其中。是晉江市磁灶鎮新垵村委會6個自然村之一。村北梅峰山,村西新垵水庫南端水域,東、南連接324國道,山清水秀,環境優雅,交通便利發達。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石湖邊村是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村落,是遠近有名的華僑村,也是遠近聞名的文化村。解放前有著第一漳州寮(蔡氏故居),第二石湖邊的美譽。上世紀20年代,石湖邊愛國華僑創辦了梅峰小學,至今近百年間,為國家培養了不少優秀人才。1960年,為支持新安水庫建設,石湖邊人放棄了古色古香的舊村落,貢獻了接近一半的耕地,舉村遷移到現在的村址。改革開放以後,石湖邊人憑藉著一雙勤勞的手,發奮圖強,於上世紀90年代再度創造擁有66座倒焰窯、3條多孔窯的輝煌,一時驚豔四方。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石湖邊村於明嘉靖萬曆間,由南安霞舒石湖頭遷居現村址西面,故取名石湖邊,至今已近五百年曆史。1960年之前,石湖邊村所屬南安縣官橋蓮塘,是座前溪後澗,群巒環抱,環境優美的小村莊。華僑眾多,富裕豐足,村裡建築群錯落有致,精美堅固。雖舊時村落古建早已不在,但現居住地老房下,那些從舊村搬過來使用的石雕木刻,便展示著過往風華,講述著過去動人的故事。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石湖邊人的過去儘管生活在豐衣足食中,卻從未迷失了自己。靠著勤勞、務實、自強不息,一直在努力改變著村莊自然條件和生活條件。石湖邊人從古至今重視發展教育事業,因此人才輩出,書香盈盈。上世紀20年代末,石湖邊華僑蘇霖水、蘇大覺先生創辦了梅峰學堂,把心血貢獻於家鄉教育事業。後來,梅峰學堂因故一度停辦,30年代初石湖邊僑親,高厝林華僑蘇用鑑、蘇仁田父子捐資復辦,更名梅峰小學。建校百年來,為教育、軍事、文學、經濟、科技等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蘇傑義(美國深造,博士)、蘇金練(哈爾濱軍工大學,少將)、蘇明坤(浙江大學)、蘇天報(福建師大)等,都是解放初期到文革期間,從梅峰小學走出去的優秀人才,同期還有醫院、水利、農業等多方面多層次人才服務於國家建設和社會事業建設。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解放前,石湖邊村一邊發展教育事業,一邊支持抗戰,一大批愛國青年投身革命,或參軍,或加入共產黨地下組織,默默為國效力。石湖邊舊村遺留下來的唯一一座兩層洋樓曾經就辦過幼兒園、三同大隊部(舊時石湖邊、高厝林、溝邊合稱三同),作過地下黨聯絡站。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解放後,石湖邊村蘇必怣擔任建國後第一屆蓮塘鄉鄉長,1957~1959年間,石湖邊大批熱血青年踴躍參軍,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或報考軍校,為國家建設、保疆衛國作出非凡貢獻。1970年,同年6名青年應徵入伍,村民熱淚盈眶,一度光榮的氣氛籠罩在全村,轟動八方。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1960年,應新安水庫建設需要,石湖邊全村近百戶舉村陸續放棄精美故居,遷移至新址,住進19棟安置營房屋,千畝良田貢獻國家水利事業。從此,住在佔地26畝的營房屋的石湖邊村由南安縣轉有晉江管轄,與新垵、高厝林、杏當、妹山、山仔組成新垵大隊。農業社時代,石湖邊人吃苦耐勞,艱苦奮鬥,利用門前6米公共通道的有限空間,圈養禽畜,開荒種菜,實現自供自給,積蓄致富。1976年,石湖邊辦起磚瓦廠,帶動村民建立奔小康的宏偉目標;1979年,在蘇清池、蘇明發的爭取下,相續辦起碾米廠、製糖廠,建造柴油機發電站,戶戶通電裝電燈早早結束蠟燭煤油燈時代,也在此不久後相續迎來了第一臺9吋黑白電視機、14吋日立彩色電視機,開啟了石湖邊村眺望世界的新時代。在當時遠遠超過了周邊村落,贏得一場羨慕。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石湖邊企事業一度與時共進,蓬勃發展,並順利完成規模化轉型,以佳峰、新峰、協峰、舒新四大企業為砥柱,帶動了全村經濟騰飛,村民們紛紛築起樓房,走出老營房。時至今日,村莊常住人口以從解放初期不到五百人,增長到近一千人,住宅群從佔地26畝的營房屋,發展到180畝左右的規模。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在教育事業、公共事業、宗教信仰、文體活動、社會保障事業上,也在經濟騰飛的同時,深度投入,取得良好的質的飛躍。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上世紀90年代,石湖邊率先復辦幼兒園,開辦於蘇夫人姑廟護厝裡,解決了孩子們的學前教育,所有經費由蘇夫人姑廟理事會籌集捐款支付。若干年後,石湖邊幼兒園得到政府高度重視,改制公辦,遷於梅峰小學校區裡,正名梅峰幼兒園。在梅峰小學,石湖邊人不斷投入大量資金、土地、人力等資源,大力支持梅峰小學各項教育建設,如:蘇培植先生就曾一次捐資110萬元人民幣,日常投入自不必細說。出自梅峰小學的後起之秀眾多,人才濟濟,入學名校年年上榜。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公共事業方面,石湖邊早早實現全村道路水泥硬化,僅6米路面就修建3000米,2.5~3米路面覆蓋全村,實現路網全部互通。環村設置停車場6處,1000平方米左右的3處,整潔了路面,方便了村民。路燈安裝約170盞,全村無死角,夜色璀璨絢麗,氣氛暖煦。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村裡建設有標準籃球場一座、網球場一座,供村民健身體育活動;設置多臺老人健身設施,保障老人運動健身與鍛鍊需要;組建了腰鼓隊,拉起廣場舞,最近,在蘇夫人姑廟戲臺上還興起了歌唱風,豐富了村民的文體活動,提高了村民生活質量。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最近,石湖邊發起人居環境大整治,拆除了解放初期為了自供自給而搭建的雞窩豬圈,整潔了老營房區,清理了全村環境,著實美麗了鄉村,在村民全體歡呼聲中落下帷幕,完美收工,邁出美麗鄉村改造建設第一步,眼下正在設想美麗藍圖。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村莊土地權屬登記確認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規劃在村民心中初現。石湖邊村的過去,雖然在勤奮中興盛,但由於缺乏切實導向,產業單一,風險抵禦能力較低,在多次產業變革中蹣跚走來。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蘇氏村落——石湖邊村文化積澱豐厚


現在的石湖邊人,正在企盼著讓腳下的土地吸引世界的眼光,讓產業走向多元化,讓石湖邊村長盛不衰。


歡迎親們在底部發表神評,與我們交流

傳家風|揚正氣,從關注開始

更多詳細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蘇氏信息平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