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禁止野生動物交易

你讓我上餐桌, 我請你下地獄!"戰勝非典"背後的真相很殘酷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動物正以幾何級數在地球上消失,而人類正是禍首。禍福相依,人類從自然得到進化,也將因和動物的關係而受到懲罰。

薩斯(非典)傳染是人類吃果子狸導致的,中東呼吸綜合症傳染是人類接觸駱駝導致的。這是一個規律。

這一次,也不例外。很多「大瘟疫」都跟野生動物相關。

艾滋病是怎麼來的?是因為非洲一些部落的人,希望變得像猩猩一樣強壯,跟黑猩猩交換血液,甚至跟黑猩猩性交,導致黑猩猩攜帶的艾滋病毒傳給了人類。

1976年,扎伊爾一名中學教師,外出享用了一餐當地野味,突然患上了一種奇怪的急性病,發熱、腹瀉、嘔吐和內臟出血,並很快喪命。隨後這種怪病感染了很多人,病死率高達90%, 這種傳染病就是埃博拉病毒。

人類感染薩斯病毒是因為果子狸, 但果子狸並非薩斯病毒的源頭。

2013年,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及團隊,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她追蹤S斯病毒源頭的歷程。經過十年追蹤調查,在雲南一個蝙蝠棲息洞中,在這個蝙蝠種群中,檢測到了組裝薩斯病毒所需要的所有基因……

這項研究清晰地揭示了薩S病毒的來源,在偶然的情況下,果子狸感染了蝙蝠攜帶的薩斯病毒,病毒在果子狸體內進行了複製與進化,然後通過被人捕獵的方式把病毒傳播給了人類。

1967年,一群非洲猴子,被進口到拉恩河畔馬爾堡一個實驗室。這批猴子將攜帶的馬爾堡病毒,傳給了實驗室工作人員,5人死亡。在此之後10年間,它感染了很多非洲人,死亡率高達90%以上。

2007年8月,一個科學家團隊前往烏干達,協助烏干達衛生部調查馬爾堡病毒源頭。結果在10萬隻蝙蝠棲身的洞穴中,找到了馬爾堡病毒的元兇——果蝠。馬爾堡病毒是怎麼傳出去的呢?一些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被破壞,它們無處藏身,只好棲息於蝙蝠洞穴中,然後就把馬爾堡病毒攜帶了出去。

我請你們下地獄如果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沒有遭到破壞,各種野生動物共處一室的可能就會減少,它們交叉傳染病毒的可能性就會減少。

蝙蝠庇護著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們,包括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SARS病毒等等很多種致命病毒,吃它的人估計以為自己是百毒不侵,吃這玩意就能顯示你們的高大上了?這玩意兒是地球上可能最強力的物種之一 ,不單外形奇醜引起生理性反胃 ,並且一身特異功能特種病菌.

其實,絕大部分野味都不好吃,不論從安全、口感還是從營養價值上,野味都遠不如人類豢養的家禽。但為什麼很多國人熱衷於吃野味呢?

一是好奇。沒吃過,想嚐嚐是什麼味道。

二是顯富。野味價格通常比較貴,能吃野味,可以顯擺我有錢或有權。

三是好客。我用野味招待你,表明我待客熱忱。

四是進補。吃野味進補,可以養生。

這四大原因,細想起來非常幼稚。人類頻遭大自然的報復,是因為我們無視大自然太久了。保護野生動物,其實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可惜很多人並不明白。

非典不是治好的,是病毒不適應當下的環境和溫度了,自己走了。比非典更厲害的病毒何止千萬,哪一種都能將帶給人類毀滅性的打擊。研製出一種能對付一種病毒的有效藥物,不知要花多長的時間。埃博拉病毒肆虐了幾個世紀了,不也還至今沒有完全適合對付它的特效藥物!

這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大自然是不能靠抗衡、改變來為人類服務的!有些病毒是無法消滅的,只有我們去積極預防、敬畏自然,知道哪些東西能吃能碰,哪些東西是不能碰不能吃的!

難道我們就因為想滿足自己的貪婪的口腹之慾,就要毀掉整個世界嗎?愚蠢用的人類,該警醒了!!!

在此 ,向奮戰在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部隊指戰員、全體武漢市民說一聲:感謝你們的付出!珍重自己,希望一切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