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拿破崙的巔峰之戰——三皇之戰

今天我要說的這一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戰鬥之一,也就是奧斯特里茨大會戰,這一戰發生在拿破崙大帝與第三次反法聯盟交戰的過程中。1805年8月9日,在英國的推動下,英、俄、奧三國組成了第三次反法聯盟,聯軍隨即陸海並進,剛剛稱帝的拿破崙再次遇到圍攻。

拿破崙的巔峰之戰——三皇之戰

大圖模式

1805年8月9日,在英國的外交和金錢的鼓動之下,俄、奧與英國組成了第三次反法聯盟,聯軍隨即陸海並進向拿破崙發起挑戰,剛剛稱帝的拿破崙再次遇到圍攻。陸路方面,該年10月10日,拿破崙大帝親率10多萬的法軍出其不意的在烏爾姆圍殲了一支數萬人的奧地利軍,烏爾姆城剩餘的奧軍見增援無望被迫向他們口中那個“小矮子”拿破崙繳械投降。隨後拿破崙命令法軍乘勝追擊,不一會竟然兵不血刃佔領了古都維也納,奧地利皇帝弗朗西茨二世倉皇出逃。海路方面則正好相反,特拉法爾加一戰,法西聯合艦隊被英國皇家海軍大破,拿破崙瞬間失去了制海權。雪上加霜的是,普魯士也即將加入第三次反法聯盟,一旦普魯士參戰,法軍將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所以對拿破崙來說,必須找到一個理想的決戰地點,與反法聯盟主力來一次乾淨利落的大決戰。

拿破崙的巔峰之戰——三皇之戰

大圖模式

“讓我們以雷霆之勢結束這場戰爭吧”——拿破崙.波拿巴,1805年奧斯特里茨戰役。

烏爾姆之戰後不多久,追擊奧軍的法軍在奧斯特里茨村附近與俄奧聯軍相遇。俄國元帥庫圖佐夫和奧地利皇帝弗朗西茨二世率領聯軍在這裡迎戰法軍,同時,還有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親自率領的大批援軍已經趕來,俄奧聯軍的兵力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86000人),拿破崙大帝十分清楚自己的處境,認為速戰速決才是唯一出路。他一方面從各戰區調集法軍,使法軍人數增為73000人;另一方面,拿破崙大帝命令部下製造種種假象,使俄奧聯軍認為可以輕而易舉的戰勝法軍。法軍右翼使用劣勢兵力誘敵深入,年輕氣盛且沒有實戰經驗的亞歷山大一世果然上當,剛愎自用的他毅然決定自己親自指揮這場他看似“勝券在握”且影響帝國命運的戰爭。

拿破崙的巔峰之戰——三皇之戰

大圖模式

1805年12月2日的凌晨,俄奧聯軍分左、中、右三個路線開始進攻拿破崙的法軍,主攻方向是法軍右翼,企圖切斷法軍逃回維也納的退路。拿破崙大帝讓一小部分法軍抵禦敵軍主力繼續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兵力進攻聯軍中央和左翼,當右翼即將被聯軍包抄時,達武元帥帶領第三軍急行軍48公里後趕到並與聯軍進行戰鬥,本來進展迅速的聯軍逐漸被法國生力軍拖住,沙皇此刻二話不說,竟然下達了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命令,那就是命令已經佔據高地的聯軍全部去增援進攻受阻的右翼,這麼一來,拿破崙期待已久且幾乎不可能再出現第二次的戰機終於出現在了他的面前,他命令蘇爾特第四軍搶佔了中央高地,左翼的法軍元帥貝爾納多特也開始摧枯拉朽的擊潰聯軍。不久,俄奧聯軍被切成兩段,左翼被法軍擊潰。

俄奧聯軍見大勢已去,慌忙撤退。而這時拿破崙迅速讓在佔領的普拉岑高地上,用火炮在高地進行炮轟撤退的聯軍,很快,敵軍撤退到在沼澤地上時,遭到來自高地上的法軍炮轟,聯軍瞬間鬥志全無紛紛作鳥獸散,很多慌亂無章的聯軍掉進冰冷刺骨的泥沼中。原本是敵我兩軍都是旗鼓相當的對壘攻防戰局,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戰局因為一個人瞎指揮而轉瞬間演變成了一邊倒的追殺。至2日下午四點半,漫天飛舞的雪花好似上天的眼淚從天而降,拿破崙皇帝騎著戰馬巡視著滿目瘡痍而又悲壯凱歌般的奧斯特里茨戰場,他此刻的心情我們也可以想象一下。

拿破崙的巔峰之戰——三皇之戰

大圖模式

奧斯特里茨大會戰結束第二天(12月3日),奧地利皇帝投降,俄軍被迫撤出奧地利,普魯士最終也因為俄奧聯軍在此役大敗而十分懼怕法軍所以取消了加入第三次反法聯盟的計劃。此戰後,第三次反法聯盟被拿破崙大帝徹底粉碎。此役也是拿破崙一生中最大的勝仗,法軍73000人損傷8500人,俄奧聯軍86000人損失26000人,其中15000人被俘,還有一種說法是俄奧聯軍損失了2.7萬人和一百八十們山地火炮,被俘1.5萬人。戰後,法軍所有部隊都收到了拿破崙皇帝的讚揚。

拿破崙大帝取得了教科書般的輝煌勝利擊潰了俄奧聯軍主力。奧斯特里茨戰役的勝利的所帶來的獎勵的豐厚的:1805年12月4日,奧地利皇帝弗朗茨和拿破崙會談,達成停火協定。12月5日,原本來宣戰的普魯士外交使節見到拿破崙,反而慶祝勝利並表示普魯士願意和法蘭西帝國結盟。拿破崙大帝暗帶嘲諷地說:“命運女神把你祝賀的對象改變了。”

拿破崙的巔峰之戰——三皇之戰

大圖模式

12月27日,奧地利和法蘭西簽訂普雷斯堡和約。奧地利帝國受到拿破崙率領的法軍的重大打擊後潰不成軍,最終被逼無奈選擇了退出第三次反法聯盟,並且弗朗茨皇帝迫於壓力,忍受著巨大的屈辱取消了自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偉大稱號。到此為止,英國花費大量金錢誘導奧地利和沙俄組成的第三次反法聯盟宣告瓦解,神馬帝國也到此壽終就寢,拿破崙正式成為歐洲大陸上的霸主。

為了慶祝勇敢的法軍將士在奧斯特里茨戰役的偉大勝利與頑強戰鬥的可貴精神,拿破崙皇帝在次年,也就是1806年的2月命令工匠在巴黎的星形大廣場塑一尊偉大的雕塑,來迎接日後凱旋的那些為國征戰的、敢打敢拼的、作戰勇敢的法軍將士,可惜的是,這所建築到拿破崙皇帝下臺也沒有完工,這也算是拿破崙皇帝的一點失望與遺憾。不過它於1836年最終完工,它就是法國現在都舉世著名的“凱旋門”,又被稱為“雄獅凱旋門”,奧斯特里茨戰役和拿破崙另外領導法軍將士所取得的九十五次勝利被銘刻其上。

拿破崙的巔峰之戰——三皇之戰

大圖模式

這場名垂後世的經典且又激烈的大會戰因為有三位皇帝參與其中(分別是法蘭西皇帝拿破崙,沙皇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奧地利皇帝弗朗西茨),所以也叫做“三皇會戰”。是役,拿破崙以他無與倫比的軍事奇才把俄奧聯軍打的潰不成軍,令沙皇膽裂,奧帝垂首,導致了當時整個歐洲大陸都為之戰慄。

我個人對拿破崙的評價:歐洲歷史上有四大將軍,亞歷山大 凱撒 漢尼拔 拿破崙,拿破崙榮辱生涯二十年打的仗比前三個人加起來還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到目前來看真的後無來者。其軍事改革在當時也是極其超前的。在當時歐洲各國,只有貴族才能當騎兵和軍官,平民出身基本就是步兵也不可能有機會晉升。而拿破崙看功績來提升軍官,和出身無關,這就是我們人人皆知的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來歷。而且因為拿破崙過去可是帶頭衝鋒,所以手下將軍各個威武,他的幾次大勝裡,自己的得力干將也是損失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