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西域和尚VS“反佛”大臣,当和尚念完咒语后,却反倒气绝身亡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落后,科技不发达,所以很多百姓都有迷信思想。甚至连高高在上的皇室宗亲,也无法避免。因此,很多宗教蓬勃发展。除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外,佛教在传入中国后,也是遍地开花。在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因痴迷佛教,曾三次舍身出家,是大臣花了巨额赎金,才把他赎了出来。在他统治下的梁朝,“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到了隋唐时期,佛教也进一步发展。而在唐初,却有位大臣是无神论者,一生都在从事“反佛”事业。此人是谁呢?他就是傅奕。

西域和尚VS“反佛”大臣,当和尚念完咒语后,却反倒气绝身亡

傅奕出生于公元555年,是唐相州邺人。隋朝开皇年间,他曾在汉王杨谅手下担任仪曹一职。杨谅起兵造反失败后,傅奕虽然被免了死罪,但也被贬到扶风郡任职。当时唐高祖李渊为扶风太守,二人曾结下深厚情谊。当李渊称帝后,傅奕被召入京师,拜为太史丞。唐朝初期,国制草创,多沿用隋朝旧制。傅奕上书唐高祖,认为唐承乱世之后,应当有所变更。天下百姓苦隋苛政久已,应该裁减官员,减轻刑罚。

西域和尚VS“反佛”大臣,当和尚念完咒语后,却反倒气绝身亡

除此之外,傅奕另一大举动便是反对佛教。武德四年六月,傅奕上奏《请废佛法表》,希望唐高祖能废除佛教。在表中他回顾了佛教传入中国前的情况,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便是因为遵循了李耳的道家学说和孔子的儒家学说。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寺院遍布各地,僧尼人数日益增多。这些人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对于社会并不能起到积极作用。而且一些人为了躲避赋役或兵役,都选择了剃度出家。导致田地荒芜,兵员短缺。总之就是一句话:“佛教对唐朝有百害而无一利”。

但是当时朝廷很多大臣都是信奉佛教的,所以傅奕的说法非但没有得到支持,反而受到了强烈的抨击。为了揭穿佛家的“真面目”,傅奕毅然走上了“打假”之路。有一天,长安城来了一个西域和尚。他自称有一种神奇的咒语,只要他一念,人就会昏死过去。当时在位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他为了验证此事的真假,便让人把那西域和尚叫进了宫中。

西域和尚VS“反佛”大臣,当和尚念完咒语后,却反倒气绝身亡

那和尚入宫后,李世民派几个身强力壮的士兵去做实验。只见和尚口里念念有词,一会儿功夫,那几个强壮的士兵便倒在了地上。李世民大感神奇,将西域和尚奉为上宾。“反佛斗士”傅奕听说后,向唐太宗请命:“陛下,臣也想来试试。”李世民也想再测试一下和尚的功力,便同意了。

傅奕用手指指和尚说:“听说你念的咒能死人,那你就咒我试试!”和尚微微一笑说:“那傅大人就小心了。”不一会儿,和尚口中再次响起了咒语声,并用眼睛死命盯着傅奕。结果年逾八旬的傅奕站在那里精神抖擞,而和尚却身体僵硬,突然倒地,再也没醒过来。

西域和尚VS“反佛”大臣,当和尚念完咒语后,却反倒气绝身亡

如今看来,西域和尚精通的,应该是类似于催眠术一样的精神控制技能。因为傅奕的精神力太过强大,又根本不信鬼神,所以他的催眠术对傅奕根本没有效果。反而他自己因为精神损耗过大,造成了脑死亡。而傅奕反佛教的行为也不是没有一点作用,唐高祖李渊就曾在武德九年发布《沙汰僧道诏》,此举虽没有像傅奕希望的那样彻底废除佛教,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整顿和纯洁了宗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