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離職兩個月了,面試了兩個月,基本上都是獵頭推薦的崗位,但還沒拿到一個offer,對未來迷茫該怎麼辦?

youtt


從題主問題的描述來看,至少可以看出三個信息:

1、你之前的工作經歷不差,且求職的崗位也是中高端崗位或者是比較稀缺的崗位。

有獵頭聯繫你,這本身能證明你之前的工作經歷不差,不然獵頭不會關注到你。

另一方面,從公司的角度來說,普通的崗位都是公司自己招聘,會使用外部渠道的,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公司需要批量招聘的基礎崗位,公司短時間內無法快速招聘到大批量的人員,如客服、銷售、工廠普工等等;另一種情況是:公司中高端崗位,這些崗位,通過公司自己的招聘渠道,很難招聘到符合崗位要求的人員。

第一種情況,用人單位一般是會和一些勞務派遣、第三方公司合作;第二種情況,公司通常會採用和獵頭合作的方式。

所以,你的簡歷,能被獵頭關注到,且會推薦去一些單位,這本身就能說明你之前的工作經歷並不差,求職的崗位也是中高端或者是一些比較稀缺的崗位。

2、沒找到工作主要是自身的原因

長時間未找到合適的工作,有兩種極端的情況,一種情況是:面試不斷的被拒絕,均達不到用人單位的崗位要求;另一種情況是:去參加面試的公司,自己都覺得不是很滿意,想尋找更好的、自己更滿意的工作機會。

3、你有求職的意向

很多人,在辭職以後,很長時間都沒有找到工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自己並不是很著急,所以,會慢慢的觀望。有合適的工作機會,自己就去面試,但如果沒有合適的,自己就先等等,並不急於快速的去找一份工作。
而經過兩個月的求職,還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綜合下來,可能有如下原因:

一、求職的渠道過少

求職是一個需要主動去爭取的過程,如果是自己想要儘快找到滿意的工作,需要主動去尋找自己意向的公司、崗位,而並不是等著別人把合適的公司、崗位送到你的面前。

主要依靠獵頭推薦,有三個缺點:

1、從用人單位的角度來說,使用獵頭這個渠道的崗位是極少數。

通常來說,公司如果是能自己招聘到合適人選的崗位,一般不會使用獵頭,有兩個原因:

(1)HR自身價值的證明

HR存在的價值是什麼?招聘人才雖然不是唯一的價值,但卻是一個很重要的價值。

HR能通過自身的努力,為公司招聘到合適的人才,這本身就是HR存在的一個意義。

如果公司的所有崗位或者大部分崗位,HR都無法配合用人部門招聘到合適的人選,那HR存在的意義是不是會大打折扣?是不是沒有存在的意義?公司何必還要花一些錢養著他們?

(2)節約公司成本

通常來說,在公司已經有自身已經有付費的招聘渠道外,還要支付獵頭的費用,對公司來說,這部分費用是多餘、額外的支出。且使用獵頭的價格相對來說,都是比較昂貴的,公司一般輕易不會使用。

所以,除非用人單位無法通過自身的努力招聘到合適的人選時,才會使用獵頭。這個情況也就導致,需使用獵頭的崗位,都是極少數的。

2、獵頭需要經過多方溝通,程序比較複雜,時間線比較長。

就正常的求職流程來說,都是應聘者給自己意向的單位投遞簡歷,用人單位覺得合適,就會邀約面試。

而通過獵頭則不同,應聘者需要先和獵頭進行溝通,獵頭再把應聘者推薦給有合作的、應聘者符合條件的公司,用人單位如果覺得合適,反饋給獵頭,獵頭再和應聘者溝通用人單位面試的時間、地點等等。

所以,從流程上來說,來回都需要經過獵頭,花費的時間相對較長,程序也比較複雜,沒有應聘者直接和用人單位進行溝通來得那麼簡單、快捷、有效率。

3、一家獵頭公司能掌握到的資源很有限

一家獵頭公司,並不能掌握到很多公司的崗位信息,它能掌握到的,僅僅是和自身有合作的公司的崗位信息。

所以,能掌握到的崗位資源是很少的。

二、可能沒有找準自己的定位

通常來說,在離職以後,重新求職的過程不宜過長,時間過長,容易迷茫、焦慮、自卑。兩個月已經算是一個比較長的求職週期,而經過這麼長的時間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很大的可能是沒有找準自己的定位。

1、自己的期望和實力不匹配。

(1)薪資待遇不匹配

在離職以後,重新求職,期望自己的薪資比在上一家單位的高,這是很正常的心理。因為,如果薪資和自己之前一樣甚至降低,那自己辭職的必要性就會受到懷疑,自己會覺得很不甘心。

但增長的比例也不能過高,一般來說,跳槽以後薪資比自己之前的增長20%,是合理的水平。超過20%,甚至更高,如果在自己之前單位薪資就是市場正常水平的情況下,那期望的水平就是遠高於市場正常水平的薪資,就會導致自己很難找到滿意的工作。

(2)能力和求職崗位不匹配

在求職時,希望自己的崗位是比之前的職級更高,這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在自己之前已經有很多年的同崗位經驗,也有晉升到管理崗位的條件,但在上一家單位一直遲遲沒有晉升機會。自己離職以後重新求職,自然會想找一個管理崗位或者是職級高於之前的崗位。

但也要符合實際的情況,有時候,你即使有那個能力,但對於用人單位來說,並沒有足夠的信息來證明你確實能達到更高一級崗位的條件,難道只憑你短短的面試表現嗎?並不現實。

因此,求職的崗位和自己的能力不匹配或者是你並沒有足夠的信息能證明你匹配時,就會導致自己無法找到意向的工作。

三、面試中沒有展現自己真正的實力

用人單位決定錄用一個人,絕大部分是通過應聘者之前的工作經驗和麵試中的表現進行決定的。因此,如果應聘者在面試中,不能真正展現自己,就可能讓面試官覺得你並不適合崗位或者達不到崗位的要求。

1、面試中過於緊張

面試中過於緊張,是導致面試表現不好最大的一個原因。過於緊張,會讓你無法集中精力進行思考,會讓你說話毫無邏輯、語無倫次.......

因此,面試中過於緊張,會讓你無法展示自己真正的情況,從而大大降低你的面試成功概率。

2、溝通表達能力一般或者較差

溝通、表達能力能讓我們準確、無誤的向面試官闡述清楚自己的觀點。

如果溝通、表達能力比較差,會讓面試官無法清晰的明白你所說的內容,無法明確你對一些問題的觀點、看法。從而,並不能看出你真正的能力。

因此,溝通、表達能力較差,也會讓面試的效果不理想。

四、求職的時間是招聘的淡季

招聘都會有高峰期和低谷期,相對應到求職上看,也有“淡季”和“旺季”。我們常規知道的求職“旺季”有:“畢業季”、春節後等,求職的“淡季”主要是年前,這時候,大多用人單位都會選擇等過完年以後,再啟動招聘。

因此,如果你求職的時間是招聘的“淡季”,那相對來說,求職確實會比較困難,尤其是自身求職的崗位還不是一些常見的崗位時。

綜上所述,已經找了兩個月的工作,但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主要的原因有四個方面:只通過獵頭介紹,求職的渠道過少;沒有找準自己的定位,期望的工資或者應聘的崗位和自己的能力不匹配;面試不能完成真正的展現自己的實力,面試表現較差;或者是求職的這個時間段恰好是用人招人招聘需求較少的時間,沒有太多適合自己的崗位。

自己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調整,不要僅僅依靠獵頭,自己也可以去很多招聘網站上看有無適合自己的工作機會,或者讓身邊的同行、朋友介紹。

如果是自己的定位和能力不匹配的,及時進行調整,求職的方向、期望的薪資、意向的職位需和自身的實際情況匹配。

如果是參加面試時,不能真實展示自己的實力的,那可以對自己之前的面試情況進行總結,尋找自己表現較差的原因。可以在面試前,認真的準備面試,面試中,好好的調整自己的狀態,能真實的展現自己。

如果是因為客觀、外界原因導致沒有那麼多崗位可以供自己選擇時,自己可以先暫停求職,就當給自己放個假,邊觀望看是否有合適的工作機會,等待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