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飼養同種觀賞魚,為什麼兩位老魚友的換水和飼養手法天差地差?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其實這個問題真的很有意思,也完全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在觀賞魚的飼養過程中,並沒有什麼絕對的確定性和統一理論。

昨天晚上,其實已經很晚了,養魚老道無意中聽到群裡的魚友們在聊天,是一位非常有經驗的養魚老大哥在講解關於他的虎皮魚的飼養方式,因為我本身也飼養有虎皮魚,自己認為養的還算不錯,所以就在群裡聽了很長的時間。

但是這位大哥所說的飼養方法和我的飼養方法,完全是天差、地差的,就是說我們的換水方式以及飼養手法等,所有的事情全部都是擰著來的,這就更激起了我的興趣。

飼養同種觀賞魚,為什麼兩位老魚友的換水和飼養手法天差地差?

事後經過我的分析,原來這其中有太多的客觀因素。

虎皮魚喜歡新水還是老水?

虎皮魚喜歡新水還是老水?大家猜一猜養魚老道的答案是什麼?虎皮魚是絕對的喜歡老水啊,因為我目前的這缸虎皮魚就是如此飼養的啊。

而這位大哥給出的回答卻是,虎皮魚絕對喜歡新水,我們假設說虎皮魚喜歡新水的話,那麼勢必我們就要多換水,所以這位大哥給出來的答案就是至少、最少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我們能夠給虎皮魚換上三四次水,哪怕再多點頻率也行,每次的換水量可以做到四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

養魚老道正好當時在魚房裡待著,不自覺地就看了一眼我的虎皮魚,然後翻了翻入缸記錄,它們已經45天沒換水了,這個數據是絕對真實的,只是中間加水了兩、三次,

每次連五分之一都沒有,也從未洗過濾棉。

然後就聽到這位老哥講解了很多其他的觀賞魚飼養知識,我也是受益匪淺,那麼,魚友們就著急了,虎皮魚這個東西,它到底是喜歡新水還是老水呢?

飼養同種觀賞魚,為什麼兩位老魚友的換水和飼養手法天差地差?

小魚苗、高密度、高溫飼養,當然喜歡新水了

因為這位大哥是位開店多年的魚店老闆,但是在群裡依然能夠做到開誠佈公、毫無保留的介紹自己的飼養觀賞魚經驗,我們都很感激他,因為他從來沒有在群裡做過任何的廣告,直到現在我們還不知道他的魚店,店在何處,門朝哪開?做人如此,我也是佩服至極。

而且這位大哥也是經常餵魚的,幾乎是一天兩次的投餵,並且魚店裡的水溫都很高,飼養的密度也大,而且都是進來的小魚苗或者亞成魚當然需要勤換水了。

只有勤換水,小魚苗才可能精力旺盛、食慾更強,本身飼養室溫就高,它也會促進觀賞魚的食慾,在這樣的飼養環境下,換水量就一定要跟上,這就是他所飼養的虎皮魚需要新水的原因了,而我呢?

我的情況正好相反啊。

成年魚、低密度、低溫飼養,當然換水量低了

我的這缸虎皮魚已經飼養了半年多,除了其中一條不知被什麼魚嚇得跳缸自殺了以外,其他的15條全部安安穩穩的活到了現在。

飼養同種觀賞魚,為什麼兩位老魚友的換水和飼養手法天差地差?

在80釐米的魚缸裡,飼養有

15條虎皮魚,即使它們已經是成年魚了,這個密度也不算大,雖然說我也是每天兩次的投餵,但是投餵次數並不代表著投餵量,因為魚缸的水溫低啊,只有17度。

所以說,有些魚友感覺養魚老道飼養的某些觀賞魚,都不是採取精養的模式,根本沒有養到位,我也承認啊,在17度的水溫下,飼養著迷你鸚鵡魚、孔雀魚、小雜鯛,蝴蝶鯉、蝶尾、鎏金等等,甚至於有時候水溫就在15度左右,而且最為關鍵的是,晝夜裡室溫的溫差可以達到10度以上,大家不妨也來試試這種玩法?

這些觀賞魚如果有命活到明年夏天,那可真是它們的造化,這是完全靠著它們之前的體質在支撐著,我必須極為小心翼翼的對待。

因此來說,我的虎皮魚

投餵量是極低的,我也不敢多喂,對了,還有魚友說,我對老鄒大叔的漢堡垂涎已久了,事實上並不是的,目前的狀態下,我根本不敢投餵活食,雖然它們的狀態依舊很好。

最後一點就是,成年的虎皮魚本來飯量就低,對於水質的穩定性反而要求高了

飼養同種觀賞魚,為什麼兩位老魚友的換水和飼養手法天差地差?

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如果這個80釐米的魚缸之飼養兩、三條虎皮魚的話,我半年不換水也沒有問題,道理就在這。

沒有絕對的理論,只有絕對的實踐,我們自己要分清

就如昨晚發生的這件事情,假如說我一開始聽到這位大哥的談話,立馬就蹦出來說,你講的不對,飼養虎皮魚不是這樣的,即使我一兩個月不換水,虎皮魚不也養的很好?虎皮魚絕對是喜歡老水的

那麼,這個事情可就熱鬧了,哈哈,要麼這位大哥永遠再也不會繼續傳授他的經驗了,要麼乾脆以後就是隨聲附和著,甚至於再不發言了,因為畢竟大家最初還是衝著我來的。

但是這樣的魚友群,也就失去了它的存在價值,所以說從建群之初到現在,無論是哪一個魚友群,我都安置了很多的養魚大咖,而且絕對是心地善良、無私奉獻的。

飼養同種觀賞魚,為什麼兩位老魚友的換水和飼養手法天差地差?

我基本上不在群裡發言,怕的就是出現這種局面。我也在聽,也在不斷地學習和思考,為什麼人家這麼高的水平會和我的飼養方法完全不一致?這其中會有一個什麼道理和客觀條件?

我們是不是隻在飼養手法上不一樣,但是無論哪個方法對於這種觀賞魚都適應?

只有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這些東西,我們才能夠做到真誠無私的交流,使自己學到更多的經驗和知識。

再者來說,所謂的新水、老水一說,大部分也是我們自己私人的定義,本身在這個界定上就會有很大的差池,我可能認為三五天的水就是新水,也有的魚友認為十來天的水還是新水,這個和我們的自我界定以及觀賞魚的品種也都會有一定的關係,金魚可能又不一樣了,龍魚和七彩可能又是另一個樣,幼魚和成年魚還不一樣,困水和養水也有區別,我們如何去說?

飼養同種觀賞魚,為什麼兩位老魚友的換水和飼養手法天差地差?

這也是為什麼養魚老道總是說,想要多學習、多交流觀賞魚的知識不要緊,但是首先我們應該記住的第一點就是,要低下我們那個昂貴的腦袋,學會虛心接受。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