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崇禎明知道明朝氣數一盡,為何不南下?

在下紫薇


這和崇禎的性格密切相關,他猜忌的同時卻又相當愛面子。每當事情不利於他本身的時候,崇禎都會甩鍋給下屬。這種不厚道的作風,自然沒有好結果。

想要議和後的甩鍋

皇太極即位後,屢次嚮明朝示意,想要言和。而明朝此時也需要休民整軍,此時允許言和是恰當的。

但是,此時國內上下,言論洶洶。誰要敢談議和兩字,便被引以為恥,幾乎等同於賣國大罪。這種輿論,甚至劫持了皇帝和百官,無人敢在這上面發聲。

此時的兵部尚書陳新甲,和崇禎皇帝是想議和的。本來崇禎已經暗中安排,讓陳新甲負責此事,朝中百官對此並不知情。而且,崇禎反覆告誡陳新甲,議和之事要保持絕對機密。

後來,從邊關發來的議和密件,被陳新甲放在書桌上。而家中僕人以為是塘報,傳抄給了百官。於是輿論大譁,崇禎皇帝也十分惱怒。不久,崇禎下旨嚴厲批評陳新甲,並讓他上折辯解。

崇禎的言下之意,便是讓陳新甲獨自承擔這件事。誰知陳新甲不僅不認罪,反而自居其功(亦有人說陳新甲爆出已得崇禎允許)。這一下子惹惱了崇禎,最終為了自己的名聲,陳新甲被斬於市。

有了陳新甲這個例子在前,以後誰也不敢再給崇禎提議和的事情了。當初朱棣提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自然也沒人敢建議崇禎南遷到南京。到時崇禎萬一“舊病復發”,再來一個甩鍋,掉腦袋的便是提南遷的那個人。

崇禎的性格缺陷,是他失敗的重要原因。能力不足、猜忌、死要面子、愛甩鍋,這些都是致命的缺點,卻又同時集中在崇禎身上,最後的結果便可想而知了。

太子沒有被預先安排撤到南京

等到眼看城破的時候,已經十分迫切地需要以防萬一了。雖然崇禎內心非常想遷都南京,可愛面子的他又說不出口。而因為有陳新甲的前車之鑑,百官們又不敢提這個建議。

兩廂折中一下,有人建議崇禎可以把三個兒子先送出去,讓太子先到南京坐鎮。因為南京是明朝的陪都,那裡也有一套完整的“六部”,可以立馬高效地運作起來。但因為百官只是讓自己兒子,而不是自己逃亡南京,崇禎直接拒絕。

“我當了十幾年皇帝都無法收拾局面,他們十幾歲的孩子又能濟什麼事!”

崇禎性格中偏激的成分,最終葬送了幾個兒子的性命。此時,又有大臣拿出唐玄宗、唐肅宗的例子來說事。因為當年還是太子的李亨,和唐玄宗分開後,擅自稱帝,是為唐肅宗。這個例子一旦被拿出來,再也沒有大臣敢說讓太子去南京了。

最終,崇禎的三個孩子在城破之日,就連皇親國戚都不收留。崇禎的太子,有人說被李自成殺死,有人說被清軍殺死,有人說被南明政權殺死。假如崇禎泉下有知,是否為自己當初的決定後悔呢?

所以,崇禎雖然知道大明已經不支,內心也十分渴望去南京。可愛面子的他總想讓大臣提出來,自己再半推半就的答應。可是有陳新甲的例子在前,擔心崇禎再次甩鍋的大臣們,卻是再也不肯提這個話頭了。

明朝的滅亡,固然是各種矛盾的集中爆發,但和崇禎這種扭曲的性格,亦有很大關係。


歷史鉤沉


崇禎完全可以效仿趙構,把明勢力南下,憑藉長江天險防禦,南方多水路,北方人不習水戰,先存半壁江山,以後再圖反攻,為啥崇禎帝不選擇南下,而是走向煤山自殺呢?應該存在以下幾點原因:

一、朱家皇帝的性格使然,明王朝是一個比較硬氣的王朝,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大明都城被攻破,做皇帝的要與都城共存亡,未免羞辱,還是自殺吧。其實李自成攻破北京時,明王朝還很有實力,左玉良還手握八十萬大軍,若是崇禎南下,南明王朝不會群龍無首,用長江天險,可保半壁江山,也許崇禎帝也想到了,只是不想苟活。

二、心灰意冷,哀莫大於心死,國內到處農民起義,邊關滿清入境,再加上天災,連年乾旱,好多地方顆粒無收,大明滿目瘡痍,崇禎帝想起自己登基以來勵精圖治,無時無刻不為社稷出力,比他之前的皇帝努力多了,為啥大明還要毀於我之手,崇禎實在想不通。其實,末代皇帝是最難乾的,你越想勵精圖治,亡的越快,就如同病入膏肓的人,經不起折騰了。

三、已無可用可信任之人,崇禎手下猛將不少,如袁崇煥、孫傳庭、賀人龍等,但崇禎帝疑心重,猜忌手下,弄的是死的死,降的降,到頭來人才不敢靠近崇禎,因為跟著崇禎帝隨時會腦袋搬家,從北京城破,無人勤王就看看出來了。

總的來說,崇禎帝選擇自殺而不選擇南下,有其性格原因,也有外部環境原因,只能說崇禎帝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


饕餮中國


導語:煤山歪脖子樹上,一束白綾,崇禎帝在這裡自縊,那裡籠罩著悲切悽楚的氣氛。君王死社稷,也成功為崇禎博得了後世人的廣泛同情,也保住了明朝最後一絲顏面。

從明史這寥寥數語也可感受到崇禎當時的絕望無奈。筆者對他也略有同情,但對他的治國治軍之策不敢苟同。的確,崇禎皇帝勤於政務,事必躬親。這一點可比他爺爺和兄弟好許多,卻也是無用功。

崇禎的性格分析

他性格最大的缺陷就是猜忌多疑和剛愎自用。某些人利用了他這一缺陷,袁崇煥的死簡直就是崇禎的一大敗筆。

而且他及其不信任他的大臣,導致大臣們更崇禎時唯唯諾諾,真到國難當頭時並無一人肯為崇禎分憂解難。究其原因, 最根本的癥結還是崇禎的治國之策:他夢想著實現帝國的中興, 卻又往往急於求成, 不顧社會現實, 即張岱所說的“變法太驟”。

崇禎的心情我們也能理解,畢竟我們身處他的壞境,只要不是昏庸無能,都會很急迫。

當時的歷史大環境

當時的明朝,外患後金未除,內憂李自成等各地農民軍又起。

而且當時中國立處小冰期,全國各地缺糧斷糧。百姓沒飯吃,流民四起。官吏也不管百姓死活,各種苛捐雜稅壓在百姓身上,不反才怪。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明朝也有天災的因素。明朝也已日薄西山,剩下的就只有等死了。

總結:總的來說, 崇禎帝不應負全部責任, 但他也是這場悲劇的主導者。亡國之根源在於帝國原先那套基本體制已僵化落後, 難以適應新的現實。到崇禎末年, 這個危機就走到了最後關頭。最後被強盛的滿清所取代,成為新的統治者。


歷史研究課


崇禎想過南下,但是卻不想自己提出,他想要大臣們主動說出來然後順著臺階下來,畢竟南遷是有責任的,可是大臣們也怕擔責任於是就堅決反對南遷,崇禎皇帝是一個愛面子的皇帝,看大臣們反對崇禎皇帝也就放棄了,失去了南遷的機會,最後李自成打入北京崇禎煤山上吊,不得不說崇禎皇帝的一生就是個十足的悲劇啊。

崇禎皇帝能當上皇帝其實也是命運的輪迴與巧合罷了,誰叫崇禎皇帝的哥哥無後呢,崇禎上臺是打算當個好皇帝恢復祖宗基業保住大明江山的,只可惜崇禎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時候大明江山外有清軍入侵內有李自成作亂,朝中還有魏忠賢結黨營私禍亂朝政,可以說大明江山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境地,崇禎登基以後唯一做成的大事就是剷除了大太監魏忠賢。

其實崇禎皇帝剷除魏忠賢是對的,畢竟他殘害忠良中飽私囊禍亂朝政那麼多年,崇禎皇帝要是想有所作為必須除掉這個禍根源頭,但是不得不說有魏忠賢對東林黨人是一種制約的作用,魏忠賢一死東林黨人就不受控制了,這一點是後患無窮的。

要說起東林黨人一開始成立的確是由一些愛國青年組成的黨派,他們褒貶時弊懷著一腔熱血為國為民,可是東林黨人經過時間的發展歲月的變遷這裡面的人逐漸變了質,他們逐漸變成了只為自己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滿口仁義道德背地裡卻一肚子陰謀論調,也不能說明朝的滅亡責任全在這些東林黨人身上,但是責任算這些人一份。

再說崇禎皇帝也有責任,崇禎活剮了袁崇煥這事也是寒了大臣們的心,當初重用袁崇煥,給錢給權給糧食,後來發現被袁崇煥騙了一怒之下殺了袁崇煥,其實倒不是說殺袁崇煥不對,只不過這樣的做法寒了人心,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崇禎想要南遷還想著借大臣的口說出來,哪有這樣的大臣敢擔責任呢,崇禎不南遷失去了最後的機會,不得不說崇禎也有一份責任哪。





婉兮歷史


崇禎是有南遷的打算,沒有成行其原因有二:

  • 1.群臣為了私利阻撓;

  • 2.崇禎性格原因造成。

一、醞釀南遷

崇禎早有南遷的打算。崇禎十五年十一月,清軍由牆子嶺入關,短短數月破薊州、真定、河間、臨清等多地,大肆擄掠,所至殘破。其聲勢震動京師。當時崇禎命周延儒督師禦敵,臨行前也他秘密商議南遷的事情。這是最早見於文獻的南遷之議。由於天啟懿安皇后反對,崇禎放棄了這個想法。

崇禎十七年初,在李自成進軍京師前夕,形勢已經很危急了,此時左都御史李邦華、右庶子李明睿、少詹事項煜,以及新樂侯劉文炳、駙馬都尉鞏永固等人,有的主張明崇禎“南遷”,有的主張崇禎留守北京,讓太子朱慈烺先行。

李邦華主張,皇帝留守,太子南下。他建議崇禎,效仿仁宗駐守北京,宣宗朱瞻基在南京監國的做法。崇禎心動了,將這個主張拿出來和群臣商議,沒想到的是,遭到了給事中光時亨等多數大臣的反對,光時亨認為,太子去南京監國,我們這些大臣怎麼辦?很多大臣附和光時亨的反對意見,崇禎見群臣反對,無奈地說,我不是亡國之君,你們卻是亡國之臣。說完,便拂袖而走。可見崇禎對光時亨等阻撓南遷的諸臣十分不滿。

李明睿則主張明全部南遷,他在一次被崇禎召見時說:“現在形勢危急,陛下要做長遠打算,只有南遷可以緩解目前的危局,剿滅亂賊可以從長計議。”

三月初四, 駙馬鞏永固建議崇禎趕緊南遷,此時如果走,崇禎還是有機會的,然而崇禎依然下不了決心,加上群臣阻擾, 崇禎坐失了南遷的最後機會。

二、南遷為什麼沒有落實到行動上呢?

就崇禎帝本人來說原因有二:

1.無膽無識。 崇禎從心裡來說是想南遷的, 卻又怕承擔一個逃跑的皇帝的名聲,在二者之間, 搖擺不定。當斷不斷, 此乃無膽識之表現。

上意非不欲南, 自慚播越, 而遺恨於後世, 將俟舉朝固請而後許。——《綏寇紀略》

崇禎曾多次言稱“文臣個個可殺”,可見崇禎對這幫大臣恨入骨髓。明朝後期,無論社會風氣還是官場風氣,都已經敗壞,崇禎時期發展到頂峰。大臣們除了口頭上大講特講仁義道德外,提不出任何有操作性的策略應對當前形勢,他們只會趨炎附勢,貪婪無度,絲毫沒有氣節可言,只等著跪舔新的主人,這個主人開始是李自成,後來變成了建奴。崇禎期冀他們為國分憂、事君以忠,異口同聲的支持他南遷,無異於緣木求魚。

2.為帝王心態所誤。2月23至28日,李明睿等奏請太子監國南京,而反對者光時亨說的一句話正中崇禎心病:

“奉太子往南,諸臣意欲何為?將欲為唐肅宗靈武故事乎!”

崇禎內心並不願做歷史上唐玄宗、更不想太子做唐肅宗。這是很典型的帝王心態。因此,僅就南遷而論,崇禎對大明亡國是負有主要責任的。


閔不克


崇禎皇帝是想過南下的,並且和自己的心腹商量過幾次,但是每一次都因遭到朝廷各派力量的反對而作罷。

第一次、崇禎與周延儒密謀

▲崇禎皇帝

崇禎十六年的時候,周延儒走馬上任進入內閣,被崇禎皇帝引以為心腹重臣。

當時張獻忠在西南,李自成在中原,清兵在東北的戰爭越來越順利,而明軍卻疲於應付。

此時大明朝廷岌岌可危,崇禎帝內心動了南遷的想法,於是和周延儒密謀南遷的事情。結果這個事情卻不慎走漏了風聲,被天啟皇后懿安得知,懿安極力反對,於是這件事情作罷。

第二次、左都御史上奏被駁回

賊至彰德,趙王常㳛降。丁亥,詔天下勤王。命廷臣上戰守事宜。左都御史李邦華、右庶子李明睿請南遷及太子撫軍江南,皆不許。

▲《明史·本紀第二十四》

崇禎十七年,農民起義越打越多,明軍越戰越敗,崇禎皇帝下令廷臣商議戰守的問題,左都御史李邦華、右庶子李明瑞上奏請求朝廷南遷,並且請太子撫軍江南。

這個上奏非常招忌諱,原因在請太子撫軍江南。崇禎帝猜忌多疑,朝廷的政治格局非常微妙,皇帝和大臣不一條心。崇禎忌諱太子撫軍江南以後,朝廷再南遷,朝臣可能擁戴太子繼位而廢掉自己的皇位。

另外,左都御史和右庶子官位太低,這個奏摺如果得不到內閣和眾大臣的支持,不可能實施的,還要給自己留下一個膽小怕事違背祖訓的口實,所以,崇禎皇帝直接給否決了。

第三次、李建泰上書被駁回

▲李自成

崇禎十七年三月,明朝滅亡前夕,李自成大軍已經攻破大同,正向北京城進發,李建泰再次上奏請求南遷。

三月庚寅,賊至大同,總兵官姜瑰降賊,代王傳齊遇害,巡撫都御史衛景瑗被執,自縊死。辛卯,李建泰疏請南遷。壬辰,召廷臣於平臺,示建泰疏,曰:“國君死社稷,朕將焉往?”李邦華等復請太子撫軍南京,不聽。

▲《明史·本紀第二十四》

這個時候朝廷南遷其實已經沒有可行性了。李自成大軍移動迅速,而長期與農民軍作戰的將領都已經相繼去世,朝廷南遷不是一群人跑路到江南那麼簡單的問題,而是一整套行政機構都需要遷移的問題,並且還涉及到原來已經調往北京的勤王軍隊的回防問題。

這麼龐大的隊伍放棄北京城南遷,江南形勢同樣不穩定,後方又沒有相應的軍事阻擊做保證,全國的勤王軍隊已經向北京集結,如果貿然南遷,可能李自成沒打過來,勤王軍隊先譁變了。

就算勤王軍隊不譁變,在亂世遷都這麼重大的政治事件的影響下,估計也很難集結力量阻擊李自成的追兵。

所以,崇禎皇帝無奈之下說:“國君死社稷,朕將焉往?”

總結一下,崇禎不是不想南遷,而是在能遷都的時候由於遭到各種反對沒成功。都希望遷都的時候,農民軍和清兵已經不給他機會了。


風陵流度


公元1644年,即崇禎十七年三月,闖王李自成率起義軍攻佔紫禁城,明崇禎皇帝煤山自縊以殉國,好多人都有如此疑問,明朝在南方的明明還有百萬之眾,即使在明朝開國之都――南京,尚有備用朝綱機構,崇禎這個好面的皇帝為什麼不南下呢?即使和南宋一樣,最起碼能分庭抗拒,平分天下!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而且第一次提出南遷南京的是崇禎帝自己,崇禎十五年底,關外清軍在取得松山戰役的勝利後,連續深入作戰,攻陷真定、河間、海州等地,至第二年春,清軍北迴,無論是金銀珠寶、勞力牲畜,可謂是滿載而歸。這個節骨眼上,內部李自成圍困開封,三路明大軍居然沒有解圍,反遭大敗,崇禎帝傻眼了,連夜召會商議南遷事宜,這其中就包括首輔周廷儒。



不料消息走漏,崇禎的哥嫂懿安皇后張嫣力勸崇禎坐鎮京師,再加上清軍北迴,孫傳庭和左良玉的軍事力量,局勢稍微緩和,這南遷的事宜也就被擱置一邊。但時至十月,即崇禎十六年,孫傳庭戰死潼關,陝西淪陷,孫傳庭這一死要了大明的老命,左良玉將在外,崇禎已經使喚不動,東北吳三桂又不能輕易撤回,還指著他在東北阻擋抗擊清軍呢,這一次又把崇禎逼到南遷的份上了,可是朱由檢這個皇帝很好面子,自己不提,說“朕願督師,以決一戰。”可是東林黨那些傢伙們心知肚明,你皇帝假裝不願南遷,我們也不給你臺階下,他們也是害怕南遷以後重演土木堡英宗事件。崇禎眼看這手底下東林黨大臣玩盡權謀手段,南遷又被擱置。 崇禎十七年二月,左中允李明睿朝堂公然提議,建議南遷南京,留下內閣臣輔助太子留守京師,崇禎內心暗自欣喜,內閣首輔陳演又反對,此事不成,左都御史李邦華提議“皇上不南遷,宜令太子諸王居舊都,”事中時光哼竟又站起來反對,氣的崇禎一頓大罵“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也”。



最後一次商討,崇禎以“國君死社稷”脅迫眾臣堅守北京,眾臣卻又支持太子南遷,崇禎恨的咬牙,決議死守京師。

從此,南遷再無可能。以至於後來還有兩次南遷事宜,均以流產,其實歸根到底,還是崇禎死要面子,如果堅持南遷,也會沒有問題,尚有翻盤機會。怪只怪君臣已二心,哪有的一致對外?!更何談逆轉?!真是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罷!


蘭陵郡主


崇禎的困局


天啟皇帝和秦始皇一樣,死的都很突然,且都沒有來得及為繼任者掃除障礙。這裡的障礙不僅是指大宦官魏忠賢,還包括勢力龐大且掌控輿論的東林黨。天啟皇帝在位時,兩股勢力間一直扮演著“裁判員”的角色,宦官勢力和文官集團鬥得不可開交,甚至劍拔弩張,一旁的皇帝卻可以始終置身事外,坐收漁翁之利。

東林黨和魏忠賢雖然心知肚明,但面對木匠皇帝的陽謀,也無可奈何。這就形成另一個十分巧妙的三角平衡,穩固且牢靠。此時的皇權,雖然無法做到朱元璋或明成祖時期那樣的一言九鼎,文官集團和宦官集團,卻也不會因為一家獨大,而矇蔽天子視聽。因為不論一方說了假話還是真話,另一方定然會來“告密”,兩個不同的劇本,一對比自然不難找出邏輯漏洞,真相就浮出了水面。

首先:因為是大明皇帝的內因


崇禎累了,十數年的經營,勤於政事讓他身體很累。但國家卻仍舊江河日下,面對一個支離破碎、氣數已盡的王朝,崇禎無力迴天,一次又一次的挫敗感也讓他的精神更累,他不想再堅持了;同時崇禎是一個很有自尊心、自視甚高的人,對他而言走向死亡比逃跑更有尊嚴。

其次:崇禎帝想逃,逃不掉。


京城被圍前,崇禎帝與大臣商議遷都南京。大臣以為國體不可失,又說明朝有國以來,北京數次受困,從未失守,因而沒有遷都。隨後,崇禎帝發勤王詔書,令京畿甚至南京發兵勤王。但幾乎無人來救,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帶兵北上,行到一半,就聽到北京已經淪陷、崇禎自縊身亡的噩耗。

所以,崇禎帝本有機會南遷。如果得天時地利,可像東晉東漢一樣,做中興主。再不濟,也可像宋高帝做偏安皇帝。但滿朝大臣為自身利益,不同意遷都。再加上崇禎帝本就是猶豫之人,聽信了大臣的胡說八道。

北京城破以後,這群口口聲聲大明氣節天子守國門的大臣是第一個投降的。所以說,崇禎說諸臣誤朕。下詔勤王,無人前來;下詔徵稅,富人一毛不拔;下詔遷都,群臣大聲反對。官紳A家中百萬錢財,寧可國家破亡,都不肯拿出來。崇禎帝親自求情,都十分勉強,李闖王進京後,將這些人全數抄家。可想,明朝到什麼程度了。

關於崇禎帝出逃

北京城被圍困後,水洩不通。崇禎帝微服出逃,身邊僅帶十幾名近侍。先去東華門,守城人投石放箭;再去齊化門,閉門不見;再去安定門,門被緊緊鎖死,無法推開,不久天亮。

此時京城已破,李自成順軍已經進城。崇禎帝自知逃跑無望,先殺後宮,自盡於煤山。隨皇帝自盡者,僅有太監王承恩一人。

我認為,這能看出兩點問題。

第一,崇禎帝得罪太多官紳,以至於官紳集體倒戈,這些官紳沒有想到,崇禎帝僅僅是要他們的錢救國,李自成是要他們的命謝天下;第二,王承恩跟隨崇禎自縊,說明崇禎有私德,有人格魅力,否則不會令人心甘情願的隨他而去。

更簡單的來說:

簡單來說,這是人的尊嚴和心理感受的問題。

不知道樓主是否愛玩電子遊戲,尤其是戰略版的。當你費盡千辛萬苦,玩得非常辛苦,無比強大的時候,突然由於自己的一次疏忽,造成局面突然崩潰的時候,領土盡失,將領皆散的時候,你一般是選擇:

A、讀檔重玩,

B、硬著頭皮不讀檔繼續下去?

一般來說,大多數人會選擇前者A

可是,歷史卻不能讀檔,所以選擇A的人,實際上就是和崇禎一種類型的人,在那種時刻,基本都會選擇死亡來回避現實。而選擇B的人,基本都是和曹操一樣的梟雄性格。道理雖然糙了一點,但就是這個道理。


歷史而立


並非崇禎皇帝不想南下,原本他以秘密安排好經天津從水路至南京,車船均已備妥,就等有人奏本請他南下,他好順水推舟走人。

但是,沒料到他的臣子們拋棄了他,竟然無人上奏,請他南下,而是以左都御史李邦華為代表提議:“聖上留守,太子南遷。”做好兩手準備,提出了這麼個爛主意,這下崇禎帝可欲哭無淚了,做皇帝也是身不由己啊!

與其他王朝相比,明朝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它有兩個首都。太祖朱元璋最早建都在南京,當朱棣以“靖難”的名義將自己的侄子朱玉炆趕下臺之後,自己成為了明朝第三任皇帝,正式遷都北京,但是他卻保留了南京作為留都。

客觀的來說,崇禎帝自繼位以來,始終兢兢業業,沒有一絲懈怠,政治氣象也有所好轉,但是也無法扭轉大明氣數已盡的時局。

那麼為什麼崇禎帝當時沒有南遷呢?歷史上遷都的王朝有好幾個,比如北宋受到金的侵略,向南遷到了杭州,建立了南宋,又持續了100多年,直到被元滅國,南宋比金存在的時間還要長,可以說,金與宋靠到最後的還是宋贏了。

其實崇禎早就有南下的準備了,但是苦於朝堂上無人進言,這著實讓他沒有辦法。

結果,崇禎十七年,三月初一大順軍攻陷守武關,京城北面的昌平發生了叛亂,北京城緊急戒嚴

三月初五,河間失守

初七,大同失守

初八,宣府失守

十二日,昌平失守

十三日,居庸關淪陷……明軍在北京外圍已毫無招架之力。

三月十七日的朝會上,崇禎朱由儉含恨提筆寫下:

“諸臣誤朕至此!”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爾!”

“文武官個個可殺,百姓不可殺。”

是日,李自成大軍兵臨城下,朱由檢插翅難飛……


生活學習


崇禎晚年,大明江山內憂外患,風雨飄搖。 北方大片區域旱疫交加,百姓流離失所。李自成,張獻忠已成氣候,攻城略地,直逼京師。關外遼東損兵折將,失地千里,戰事急轉直下。戶部存銀告罄,國家財政捉襟見肘,竟然到了發動官員捐款彌補的地步。時局艱難維持到了崇禎十七年(1644)正月,糧倉空了,保衛京師軍隊欠餉快一年了。明眼人已經看出來“北方不可守”。

遍觀全國,當時南方半壁江山依然穩固,一來南方各省未受旱疫影響,也沒怎麼受起義軍波及,社會穩定,生活富足。更重要一點,明朝實行兩京制,自明成祖遷都北京,在南京是留有一套高配行政班子的,遷過去直接運轉即可。況且歷史上已有東晉,南宋南渡的先例,遷過去在文化輿論層面上也站得住腳。

“趨吉避凶”,人之常情,況且為江山社稷計。令人疑惑的是,直到崇禎煤山上吊的那一刻,依然沒有南行,這是為何?

筆者認為,前後有以下原因

1.誤判形式,遷延時日

崇禎十七年正月,面對岌岌可危的形式,崇禎帝內召幾名大臣入德正殿議事,當皇上問到時局應對策略時,翰林學士李明睿直言不諱的說:“只有南遷一策,可緩目前之急”。崇禎未明確呵斥,只是就細節問題相互做一探討。當然核心問題在於護駕親兵如何招募,餉銀誰出,崇禎想讓戶部出,李明睿建議大內出,計量許久,未有結果,又由於當時李自成還沒攻下山西,南下山東諸地依然被朝廷控制,國內局勢還不至於十分危急,此事暫且作罷。一拖將近一個月。

2.利益集團阻礙,崇禎優柔寡斷

崇禎十七年二月下旬,局勢已經開始明顯惡化,崇禎召集諸大臣上殿正式商議南遷之事,一開始朝堂上鴉雀無聲,大家都怕說錯話而引來滅頂之災。在崇禎的一再追問下,諸大臣很快又分成兩派,力主南遷的南方系官員;反對南遷的北方系官員。因為京師地處北方,北方官員居多,又為自身資產利害計,反對的官員佔多數。崇禎也莫衷一是,無奈退朝。南遷之事又一次作罷。而這,是客觀上允許南遷的最後一次機會。因為利益集團傾扎,因為皇帝優柔寡斷,最後一次錯過了。

3.形式發展太快,錯失機會

時間到了三月間,李自成橫掃山西,攻陷了太原,崇禎召集各部院群臣議事。討論的核心依舊是圍繞南遷展開,但此時南遷已不具備條件,南下的漕運水路已經被起義軍分兵佔領,完全走不通了,只有天津地方官員建議的海路一途尚可,但無奈建議不能上達天聽。突圍無望,崇禎開始調兵遣將死守京師。南遷之事遂無人再提。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大軍攻入北京,崇禎於煤山自亡於社稷!時年33歲,廟號:思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