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江乾區 拱墅區,老百姓表揚:入學和養老兩大民生實事做得不錯

讀者俞素園認為,“江乾區的養老服務一直做得很好,多年來都在做上門服務工作,很不錯”。

讀者周遂匯覺得,“拱墅區打造運河文化這件事做得比較好,城北工業拆遷的道路改造也做得不錯”。

……

2019年12月29日起,快報開展了民生實事項目的“民意大調查”:杭州13個區、縣(市)帶著各自的“年度答卷”,集中向全體市民彙報,由市民朋友擔任“閱卷人”,覺得哪個民生實事項目做得好,就可以給它點個贊。

我們根據點讚的數量,排出了各區、縣(市)民生實事的“前三名”。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在大家心中,江乾區、拱墅區的“前三名”榜單。

江乾區

江乾區獲贊量最多的民生實事項目,是“學校建設”。緊隨其後的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提升”和“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

先來說說建學校的事。

2019年初,江干定下目標,要開辦10所學校,開建6所學校。一年下來,這兩個任務都完成了。

2019年9月,錢塘智慧城南區塊,動土開建了一所新學校,擬設36個班。雖然這所學校現在還沒取好名字,但附近的家長們,都已經對著學校的效果圖展開想象了,稱這是“江干最美江南院落式學校”。

有多美?學校在空間的營造中,嵌入了各種類型、層級的亭子和院子。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們以後不管在哪個區塊,都能看得見景觀。此外,學校還在屋頂開闢了一個植物種植區,意在打造一個景點式的教學空間,方便老師們結合課程內容來教學。

2019年夏天,錢江新城還開建了一所“魔方”學校,這是一所12個班的幼兒園,項目建成後,將滿足錢江苑二期小區居民的孩子就近入學的需求。學校的每一層,都是一個長方形,遠看就像是一層層疊起來的魔方。

江干区 拱墅区,老百姓表扬:入学和养老两大民生实事做得不错

再來說說加裝電梯。

江乾區2019年的目標是完成既有住宅加裝電梯50臺,年底一盤算,完成量遠遠超過了預期:完成61臺,還有23臺在施工。

2019年4月,閘弄口街道藍天城市花園7幢的電梯裝好後,可把住在4樓的老住戶李文學給高興壞了。

李文學90多歲了,2018年,老人患了急性肺炎,在醫院住了近一個月,身體大不如前,即便有人扶著,往下走一層樓,也要歇上好久。後來就不願再下樓了。

電梯裝好了,老人很開心,終於可以下樓和老街坊們聊聊天了。

和李文學住同一層的老孫也很開心,他的母親90多歲了,沒有住在一起,因為樓層太高,10多年來,老母親都沒怎麼來過自己家。裝好了電梯,老母親也樂意來兒子家坐坐了。

給老小區裝好了電梯,江干還多花了個心思,給電梯裝好了“智能大腦”。

2019年5月,大唐苑既有住宅加梯引入了智能管理系統,居民們可以刷臉坐電梯了。另外,這個系統還把大家用電梯時產生的電費、維護費等分攤到每家每戶,大家在手機上就能把這筆錢給交了。

養老是江干一直很重視的事情,2019年年初,江干下定決心要建的多家養老機構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都已經在去年年底建好了。目前,江干已實現了社區助餐、配送餐有效全覆蓋。

這些養老中心的設置,江干想得周全。就拿去年10月開張的彭埠街道楊柳郡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來說吧,這幢兩層獨棟小樓裡,自帶了一個院子。中心的一樓是大廳,主要為老年人提供休閒娛樂的地方,還設置了心理諮詢室和康復室等。康復室邊上是一個健康小屋,就像一個小醫院,有醫生和護士坐班。二樓的房間,是35張全託護理型床位。此外,中心還有餐廳、助浴室、閱覽室等,能基本滿足老人的各種生活需求。

拱墅區

小伢兒這件事,大家都相當關心。

拱墅的民生實事裡,點贊數第一的,也和教育有關:“學校、幼兒園建設項目”。

對於教育,拱墅是很上心的,“打造主城區最好的教育,讓每一個小區都成為居民群眾心目中的學區房”,是拱墅一直以來的目標。

去年竣工的學校裡,長陽幼兒園很受家長們歡迎,這個毗鄰祥符老街文化街區的學校,既有著歷史文化氣息,又有著現代化的活力。

拱墅排名第二的民生實事,是“陽光老人家”老舊小區養老服務項目。去年年初,拱墅說要建成一家街道級、9家社區級“陽光老人家”站點,也都如期建成了。

“陽光老人家”,是拱墅打造的一個養老品牌,能為老年人提供日間託管、社區食堂、心理疏導、康復保健、興趣培訓、休閒娛樂、便民上門、愛心送餐等服務。

2019年10月,和睦街道陽光老人家四期啟動,要建一個900平方米的康養中心,提供健康管理、康復理療、互聯網醫療等服務。居民既可以在站點享受到這些服務,也可以要求工作人員上門服務。

比如,子女不在家,老人身體又不太好,想去醫院,只要呼叫康養中心,中心就會安排專業醫護人員,帶著爬樓機或者無障礙車輛“出馬”,送老人就醫。

這樣的服務中心,在拱墅已經開出了52家,根據計劃,今年,“陽光老人家”將覆蓋整個拱墅區。

江干区 拱墅区,老百姓表扬:入学和养老两大民生实事做得不错

拱墅排名第三的民生實事,是“回遷安置項目”。根據去年年初的計劃,拱墅準備交付安置房4198套,回遷安置600戶。這個事情,拱墅做得很好,最後的成績是:回遷安置了1333戶。

搬離老家近10年,2019年9月,400多戶拱宸村原住民終於“回家”了,安置房在大運河畔,叫“宸銘府”,坐落於上塘路與嘉興東路交叉口,緊鄰上塘高架,有房源1200多套,家門口不遠就是地鐵5號線,推窗就能看得到運河風景。

週末,約上街坊鄰居去運河上街、舟山東路逛逛,也可以去運河廣場、橋西直街散散步,都離家不遠。

江干区 拱墅区,老百姓表扬:入学和养老两大民生实事做得不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