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又一老品牌“倒下”, 百億“八寶粥”傳奇旁落,要被甩賣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企業就像是江湖裡的各大門派;

江湖之大,容得下幫派間的各領風騷;然而,江湖又世事無常,各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日前,國內植物蛋白飲品市場曾行形成了“南椰樹、北露露、西(南)唯他、東銀鷺、中養元”群雄爭霸的局面。

又一老品牌“倒下”, 百億“八寶粥”傳奇旁落,要被甩賣了?

​而提起銀鷺,就不得不說銀鷺花生牛奶這個曾經市場佔有率超八成以上,讓銀鷺在植物蛋白飲品的東南一隅一舉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銀鷺八寶粥和銀鷺花生牛奶更是成為了8090後的深刻記憶,在它們最火爆的時候甚至還邀請林俊杰創作了歌曲,奈何最終百億銀鷺帝國卻牽手百年雀巢,離我們愈來愈遠了…

又一老品牌“倒下”, 百億“八寶粥”傳奇旁落,要被甩賣了?

江湖險惡,爭鬥不斷,幫派掌門易主更是成了家常便飯的事情。

2011年,百億銀鷺,牽手百年雀巢。銀鷺集團以15億元的價格將集團60%股份出售與雀巢,自此銀鷺逐漸在江湖隱姓埋名,如今幾乎銷聲匿跡了…

銀鷺原本想借助雀巢的品牌、資金、渠道、人才管理等優勢,立足基礎、積極創新,以此來提振銀鷺花生牛奶的市場佔有率。

哪知是“與虎謀皮”!六年後,雀巢漸漸地露出了“獠牙”,歷經二次股權收購後雀巢終於實現100%控股銀鷺。

又一老品牌“倒下”, 百億“八寶粥”傳奇旁落,要被甩賣了?

如今,放眼整個植物蛋白飲品市場,銀鷺花生牛奶當下僅僅不到佔6.2%的份額。雖仍有一席之地,但真的也僅僅只有“一席”而已。

月兒彎彎照九州,有人歡喜有人憂!

同樣是“套現離場”,朱新禮的匯源,趙啟三的金絲猴,以及陳清淵、陳清水兄弟的銀鷺,卻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

同樣是將自己“一手養大”的企業出售給外資公司,相比起被好時“拉黑”的金絲猴創始人趙啟三,以及公然喊出“企業要當兒子養,當豬賣”的匯源創始人朱新禮,銀鷺創始人陳清淵的一句“選擇比我們強的同行”,雖然讓其揹負了不少“逃兵”的罵名,但未必不是一句實在話。

當然,最終雀巢100%控股銀鷺,也就意味著其創始人陳氏兄弟成功“套現離場”。只是,這場有關“民族品牌隕落”的輿論風暴,遠沒有當初可口可樂提出匯源果汁時來得那般猛烈。

“銀鷺”品牌的取名,源於“銀城”和“鷺島”二個含義。銀城,是現今廈門市同安區的“別稱”,“鷺島”,則指廈門島,事實上,銀鷺的前身,就是廈門同安的一家村辦集體企業。

又一老品牌“倒下”, 百億“八寶粥”傳奇旁落,要被甩賣了?

​說起“八寶粥王”銀鷺的創辦歷史,堪稱一部教科書級的傳奇,銀鷺集團成立於1985年,其主要創始人是陳清水、陳清淵兩兄弟;

陳氏兄弟,祖籍福建廈門翔安新圩的馬塘村(注,過去屬於同安),早年這裡曾是窮鄉僻壤,“燈不明、路難行、水奇缺”,在地人常說:“有錢不借馬塘人,有女不嫁馬塘郎”,是廈門同安最窮、最貧困的鄉村。

陳氏兄弟的父母都是農民,上有年邁的祖母,兄弟姐妹也有9個之多;

據陳清淵日後的回憶說,當年他家在生產隊的超支欠款達到了1700多元,這在當時可是一筆鉅款啊!好不容易賣了一頭豬,除了給孩子換回點學費外,另一半要全部交給生產隊用來抵扣債務。

陳清水作為家中大哥,自然早早就肩負起了家庭的重擔,小學只上了四年就不得不輟學回家幫忙。

又一老品牌“倒下”, 百億“八寶粥”傳奇旁落,要被甩賣了?

​不得不說,陳清淵比哥哥幸運一點,當初父母咬牙堅持讓他上學,陳清淵高中畢業後,他就成了馬塘村最有學歷的人了。

也因讀書多,畢業後的陳清淵先是做了馬塘村的會計,後來去了新圩公社工作。

也因弟弟陳清淵的關係,四處跑運輸的陳清水開始幫當地供銷社跑菜蔬運輸,期間幾次因蔬菜易腐爛賠了錢,兩兄弟就琢磨著做個長久又不用擔心腐爛問題的生意,多次考察之後,兩兄弟決定做罐頭,易保存易運輸,可就是成本太高了。

1985年,陳氏兄弟帶著6名同村好友一共籌借了3萬元,創辦了同安縣新圩興華罐頭廠(銀鷺的前身),這是當年同安的一家村辦工廠。

又一老品牌“倒下”, 百億“八寶粥”傳奇旁落,要被甩賣了?

​1988年,標準罐頭生產通用廠房建成後,銀鷺進入“茁壯成長”期。

其中,1990年獲得愛國華僑黃福華先生20萬美元的投資,創辦了中外合作企業廈門同茂食品罐頭有限公司,而1992年八寶粥試產成功並投放市場,銀鷺一舉成名。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也正是因為銀鷺,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個企業造富一個村,馬塘村也徹底變了樣。

銀鷺憑藉其在1999年推出的拳頭產品——銀鷺花生牛奶,在植物蛋白飲品的東南一隅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又一老品牌“倒下”, 百億“八寶粥”傳奇旁落,要被甩賣了?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銀鷺花生牛奶一直在花生飲品市場上有著極高的市佔率,最高時可達八成以上。

隨後,銀鷺先後組建廈門銀鷺集團、廈門銀鷺食品集團,拓展建設山東銀鷺和湖北銀鷺生產基地,發展駛上快車道。

2009年,陳清水、陳清淵兄弟以20億資產榮登胡潤富豪榜,銀鷺的市值也跨過百億門檻。

可就在2011年,算得上是銀鷺最好的時刻,陳清水、陳清淵兩兄弟居然選擇出售銀鷺。

又一老品牌“倒下”, 百億“八寶粥”傳奇旁落,要被甩賣了?

​對於不少人來說,多年前“銀鷺花生牛奶,真材實料好滋味”這類耳熟能詳公告詞,至今仍在回味。

2011年,廈門銀鷺被全球最大食品集團雀巢公司收購的“婚事”,曾引發當時輿論的極大關注。很多人追問,為什麼辛苦支撐起來的本土民族品牌要被國外豪門染指?也有人說,銀鷺找到好的“歸宿”也是一件好事,併為之鼓掌祝福。

其實,分析之下也不難理解,銀鷺花生牛奶雖然一直在花生飲品市場上有著極高的市佔率,但產品單一和運營不力也成了市場詬病的焦點。

隨著整個飲料、尤其是植物蛋白飲料市場增速的放緩,創新力不足的銀鷺愈發跟不上社會的腳步了;

另外,銀鷺的運營也存在不少問題。簡單總結就是“店大欺客,目中無人”,彼時,國內的強勢廠家普遍存在“欺負”經銷商的情況,同樣銀鷺也未能“免俗”。

為了尋求改變,銀鷺集團決定引入外部勢力。

2011年,銀鷺集團以15億元的價格將集團60%股份出售與雀巢。隨後,2017年4月,雀巢又從銀鷺集團的合作伙伴處收購了合資公司額外的20%股份;2018年6月,雀巢再次收購了剩餘的20%股份。

自此,農民3萬元締造百億“八寶粥”的傳奇嘎然而止,而銀鷺這個國民品牌也旁落他人!

曾幾何時,他們都曾是中國驕傲的民族知名品牌,風風光光的嫁入豪門,如今若被脫手轉賣,難免令人唏噓。

去年10月底,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由於近年雀巢公司進入緩慢增長階段,公司正在考慮以1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兩個中國子公司徐福記和銀鷺的控股權。

雀巢CEO施耐德曾表示,銀鷺旗下約三分之二的產品為本土品牌,如花生奶和八寶粥,它們的銷售“令人失望”!由此可見,銀鷺被“甩賣”並非空穴來風…

又一老品牌“倒下”, 百億“八寶粥”傳奇旁落,要被甩賣了?

​多年以來,中國企業被外資企業併購後,將“民族品牌”放棄或是雪藏,一直是吃瓜群眾不能容忍的。畢竟,真的有不少“民族品牌”,在被外資收購後,落得不能善終的下場。

上世紀80年代的“八大名牌”飲料,除健力寶外,其他品牌均與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進行了合作。但無一例外地,北京的北冰洋、上海的正廣和等品牌在“聯姻”後,均被“邊緣化”。即便是曾經紅極一時的樂百氏,在2000年被達能收購後,也逐漸淡出了市場。

不過,相比起匯源賣給可口可樂時的“舉國抗議”,以及金絲猴賣給好時時的“怒其不爭”,銀鷺此番徹底出售給雀巢,輿論的確要寬容和期待得多。

也許是在目睹了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失敗後,匯源在近十年裡的“沉淪”終於讓很多人意識到:生意就是生意,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對“民族”過分敏感,對企業而言未必是好事。

成王敗寇,高賣低入,資本江湖屢見不鮮!

興許,某些“民族企業家”原本的目的就是“把企業當兒子養,當豬賣”呢!

一波說《新年伊始,雀巢為銀鷺換了一箇中國老闆》、

快消《銀鷺“善終”:不要再用“民族品牌”綁架企業!》、《植物蛋白飲品“江湖”風雲漸起,且看“五大幫派”何去何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