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對於父母晚年幫著帶孫子是出於義務還是情分?

小楊姐姐呀


父母幫忙帶孫輩是愛的傳承,家庭和睦有助於孫輩們健康快樂成長、成人成才!兒女們要知恩感恩!千萬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千不該讓老人們出錢出力還受氣!老人體諒兒女,兒女體貼入微老人,家和萬事興!


紅狼021395


非常感謝您的問答題,我想的是情分,我們帶她們的時候就是我一個人辛辛苦苦的把她們帶大的,從來都沒有人幫助我的,我幹什麼事情從來都是自己一個人幹,從來都不會給別人添麻煩的,現在給她們帶孩子是出於心太軟了,她帶孩子沒有我帶的好,有一次我有事情,沒有給她帶孩子,把孩子帶的上火了,當大人的就是沒有出息,為了自己的孩子受苦受累也不知道為了什麼了,因為她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我也只有好好的給她把孩子看好。


平安吉祥a


在回答問題之前首先闡明爺爺奶奶帶孫子是情份不是義務。老人辛苦了一輩子,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了,多想用這段有限的時間去做自己願意做但又沒能做的事情啊?可是這個時候有一件更艱鉅而你又不能推脫了重任等待著你去完成,那就是看孫子。按理說看孫子是爺爺奶奶對兒子兒媳的關愛,支持他們的工作,不惜犧牲自己的晚年生活,撇家舍業去外漂看孫子,不但負出了辛苦也搭上了老本,可悲的是最終誰也沒有得到好,得到的是兒子的不滿媳婦的埋怨甚至仇恨!這哪是什麼情份?變成了不是義務的義務。可有些兒子兒媳優其是兒媳理所應當的認為是公婆必須要做的事,“不幫我帶孩子我就不給你養老”!這種德品質低下人,她明知道帶孩子不是公婆的義務,而是她們做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就歪著良心用養老來做為脅迫要挾公婆就範,老人只有無可奈何。誰都知道這樣的兒媳是不可能給公婆養老的。給她看十個孩子也會在公婆老了需要照顧的時候把莫須有的罪名加在老人頭上,從而達到不守稱諾拒絕贍養的目的。甚至把年邁沒用的公婆趕出家門!在頭條大家見多了別說沒有!


紫丁香1957


對於父母晚年幫著帶孫子是出於情分還是義務?這個問題我也想說說。

在咱們中國農村,自古就是以兒孫滿堂,幾世同堂為福氣的,父賢子孝。雖然日曆翻到了今天,一些八零後九零後已經對這些無所謂了,可是作為八零九零後的父母們,對此影響還是頗深的。現在看孫輩大軍還是這些五零六零後,父母幫忙看孩子是出於情分而非是義務。

剛剛看了一段視頻,蔡明的搞笑帶娃小品《最後一天》,隔代教育催人淚下。中國父母自古偉大,對孩子付出是不求回報的。

當今農村一大現象,五零六零夫妻大都是分居狀態,因為孩子結婚後大都在城裡上班,在城裡安了家,有了娃,現在生活消費日漸提高,要交房貸車貸,在城裡顧保姆根本顧不起,只能依靠父母,而父母大都顧兒子疼孩子,看孩子也是為了親情。

父母把自己的孩子養大了,就已經盡了義務,看孫子純粹是親情,可看可不看,但是有些老人,你不讓她看還難受,都說隔代親,大概就是這個理。

農村人不像城裡人 ,有養老金,自古養兒為防老,人總有老的時候,若有能力的時候能幫而不幫,那將來關係也好不到哪去。

人啊 ,小時候過大人的日子,老了過小孩的日子,互幫互助,互敬互愛,才是一家人的最高境界,對於看孩子和養老問題,都沒必要談義務和情分的問題!

中國老人愛孩子沒原則,反過來百善孝為先,相信年輕人和老人都明白這個道理!這就是一家人!



落地化雨


父母晚年幫帶孩子,這事有點複雜,關係到國情和家情(各傢俱體情況):

我國目前在子女養育和老人贍養方面,政策暫時滯後。所以老人幫子女帶孩子,不光關係到嬰幼兒撫育問題,還關係到老人養老的問題,尤其是沒有收入的老年人。

現在多數家庭僅靠一方的收入難以維持家庭運轉,大多都是夫妻都要上班或創業,工作家庭兩頭累。據我瞭解,大部分家庭都是父母在幫著帶孩子,甚至管家務,有些家庭老人還補貼經濟。我覺得這是出於無奈,但如果老人心甘情願,那也無可厚非。

但老人幫帶孩子,絕對不是義務。站在老人的角度,可以自認為是責任是義務;但年輕人若有這樣的想法就大錯特錯了。在我看來,老一輩生養了自己的孩子,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年老了就該頤養天年;年輕人生養孩子是年輕人自己的事,應該自己承擔,盡力做到不讓老人受累。如果老年人身體好,也樂意幫年輕人帶孩子,那是情分,晚輩該感激,如有可能,建議給老人適當經濟補貼;如果老人身體不好,或者不樂意給年輕人帶孩子,年輕人也不該有任何怨言,苦一點累一點,自己去面對去承擔。

其他方面,個人認為,年輕人自己帶孩子,對於大多數中國家庭而言,更有利於孩子的培養教育,也更有利於大小家庭的和諧。

以上個人觀點,歡迎指正,共同討論。



羽痕


退休後幫子女帶孫子,孫女,是親情非義務。老人為了國家和家庭奮鬥了一輩子了,好不容易退休了,60多歲了身體或多或少都有疾病,不論是身體及各方面,都力不從心了。也就十年八年,能吃喝點動點,七老八十了,山珍海味想吃沒有好胃口,只能看別人吃。再好的名勝古蹟,名山大川,自己不能走了。所以說,不要讓孫子們纏住身。兒孫自有兒孫福。孫子,孫女還是去幼兒園最好,那裡有幼肺,進行現代化的良好教育,使他們從小就開闊眼界,學到新的東西,利於他們健康的成長。反之,老人帶孫子,除了寵愛,水平精力都有限,還能學到什麼呢?聰明的家長,應該把兒女送到幼兒園,讓老人解脫,快快樂樂地想做自己的事情,安度晚年,一舉兩得。


快樂老兵61


父母把子女養大成人是義務,父母晚年帶孫子是情感的延續。中國是講法律的國家,父母有扶養子女的義務,中國是注重情感的國家,父母照顧孫子是情分所致。所以父母晚年帶孫子不是義務,而是情分。

這種情分來自於何處?

一、情的延續,愛的延綿。

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含辛茹苦的把子女餵養成人,父母歷盡艱辛的把子女教育成才。子女從呱呱落地的嬰兒到身強力壯的青年,這其中充滿著父母的情!子女從牙牙學語的兒童到飽讀詩書的才子,這其中充溢著父母的愛!父母對子女的情是永不退消的,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永不間斷的。

待到子女長大成人,結婚生子,離開父母后,父母對子女的那份情愛怎麼能消除?父母照顧孫子,疼愛孫子,是對子女情的延續,愛的延綿。

子女出門在外不在父母身邊,父母照顧孫子就像當年照顧子女一樣,滿是疼愛,滿是情感。

二、體諒子女的艱辛,分擔子女的壓力。

在國家迅速發展的狀態下,不進則退。我們每天都不能懈怠,每天都要用心的工作才能符合社會的標準,才能跟上時代的進步。父母體諒我們的艱辛,知道我們為了更好的生活,需要努力拼搏,父母害怕照顧孩子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壓力,會影響我們安心的工作,所以父母們幫我們帶孩子,這是父母對我們子女的照顧,是體諒子女的表現,是分擔子女壓力的表現。

我們要感恩戴德,要心存感激,老師教導我們不忘初心,以德待人。對陌生人尚且如此,對如此愛我們,對如此照顧我們的父母更應以德報德!孝順父母本是我們子女的義務。我們子女要把中國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我們要給我們自己的子女做一個好榜樣。

對於父母幫子女帶孫子的這份情,子女要更好的發揮孝順父母的責任。


上海河豚


做為父母晚年,當然是有義務帶孫子

除非在農村的老人,整天在田間勞作,有些老人爰惜孫輩的,農忙空閒,還會幫著帶孫子,這個是我推測。

我們在城市的,雖然未有孫子帶,明年才退休,但大多數,己退休的,有孫子了都會幫忙帶孫子,有的人觀念有些不同,覺的帶孫輩,苦,累,還不妥好,那是父母輩。

跟子女的三觀,育兒方面,意見不同,有代勾,導致不樂意帶孫了,吃力不討好,現年代的年輕父母,每天要忙著上班,工作,也都不容易。

很多的父母,不但幫著孫子,有工作,有退休金的,還補貼幫助,做為父母,沒有什麼義務不義務的,除非父母身體有病,帶不了小孩,之外,也不能怪父母。

大多數父母心地善良,愛子孫,只有少數父母是自私自利的人![我想靜靜]


最愛工夫茶


沒有父母就沒有兒女們,沒有兒女們的成家立業,就沒有做祖父祖母和外公外婆的權利,人就是老貓房上睡,一輩留一輩,所以中國的傳統就是,我養你小,你養我老,最後有能力還要儘自己的義務,幫孩子帶孩子,從情分和義務都是應該做的。無論何時何地,還是什麼地方,作為長輩,不能袖手旁觀,幫孩子帶孩子就是應該應分的,不用去考慮任何事情。


豐碩緣野


回答這個問題,總體來說,父母願意給你帶孩子,是她的情分,不願意幫你帶孩子,也沒她的義務,父母自己生育的孩子已經帶大完成任務了,該過好自己的晚年。

作為子女來說,自己生育的孩子就是要上班,也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儘量不要去再勞累父母,你們工作忙,除非父母身體健康,體諒你們,願意幫你們帶孩子,:那是他的情分,按照法律來說是沒有義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