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日韓觀察」羅震:韓日軍情協定續約背後:美日韓互動或導致地區戰略博弈升級?

羅震:韓日軍情協定續約背後:美日韓互動或導致地區戰略博弈升級?

作者:羅震,盤古智庫東北亞研究中心研究員

11月22日,韓國青瓦臺國家安保室第一次長金有根表示,韓方決定停止此前向日方提出的終止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效力的通知。雖然“韓方以可以隨時終止協定為前提做出上述決定”,但韓日圍繞《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的鬥爭,以及韓日貿易爭端確實藉此避免了進一步惡化,並有望迎來轉機。

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簽署於2016年11月,是韓日商定互相提供軍事情報的軍事協定,有效期為1年,每年更新,想要終止協定的一方需在協定到期前90天通報對方。8月23日,韓國正式通知日本決定終止協定,按照規定,協定原定於11月23日0時正式失效。但在距離協定到期終止只有6小時的22日下午6時,韓國決定暫停終止協定,使協定在最後關頭出現戲劇性的變化。之所以如此,韓日美三國近期的積極互動是重要原因。

維持協定符合韓國利益

其實,韓國在最後時刻決定延續《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的決定雖然充滿戲劇性,但並不令人意外。韓國方面此前已幾次釋放過相關信號。而韓國的這一決定,說到底也是出於其國家利益的考量。

首先,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是韓國對日談判的“籌碼”,韓國並不希望兩國軍事合作關係降級。韓國在8月22日宣佈不續簽協定其實並不是為了降低韓日軍事關係,只是作為反制措施應對日本對韓國採取的限貿措施。因此,在90天觀察期內,韓國主張可能重新簽訂協定。韓國國防部長官鄭景鬥10月18日表示,協定確實有助於維護國家安全,因此不排除重新考慮續簽該協定的可能性。而韓國也重視韓日軍事關係,願意儘可能同日本進行安全合作。韓國總統文在寅在原終止日前的11月19日表示,“將努力避免廢棄GSOMIA”,“即便GSOMIA宣告終止,也會繼續在安全上與日本保持合作”。

第二,韓國需要避免韓日爭端長期化,為此首先要解決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問題。在避免韓日問題長期化方面,之所以強調協定問題,是因為該問題的持續發酵,會使經貿問題繼續外溢到軍事安全領域,激化兩國相互敵視的民意,使兩國關係問題進一步複雜化。

韓日爭端長期化並不符合韓國訴求,正如韓國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洪楠基表示,“不管用什麼方法,必須在今年內結束韓日矛盾”。韓國

領導人也在為儘早解決韓日爭端創造條件。10月24日,韓國國務總理李洛淵出席德仁天皇即位儀式期間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談,並與安倍就不應放任韓日關係日趨惡化達成共識。11月4日,在泰國出席東盟系列峰會的文在寅時隔13個月再次與安倍晉三進行當面溝通,強調韓日關係非常重要,需以對話解決懸而未決的問題。

韓日都有讓步

韓國宣佈暫不終止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並不是單方面讓步,而是韓日互相讓步的結果。在韓國公佈這一決定的同時,日方也公佈將與韓國舉行課長級籌備會議和司局級對話,確認彼此的出口管理情況,就目前限制對韓出口的品目進行復審,進而促進問題的解決。正如日本媒體表示,“關於韓方要求修改的對韓出口管制問題,日方通過啟動貿易管理磋商展現了靈活姿態。”

雖然日本只是讓了“一小步”,但日本作出讓步,滿足了韓國對日讓步的前提條件。韓國要求日本讓步,尤其是在貿易問題上讓步,也是韓國在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問題上的一貫立場。早在8月末宣佈終止協定之前,韓國就表示“在決定是否延長協定之前,日本應當表現出反省的姿態”。尤其是11月以來,韓國加大了對日規勸的力度。4日,鄭景鬥暗示“應該繼續維持韓日軍情協定”,並強調了前提條件稱,需要日本先撤回對韓國的限貿措施;15日,文在寅在會見美國防長埃斯珀時重申了韓國的立場,即“如果日本撤銷出口管制措施,可以重新考慮是否終止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19日,文在寅再度強調,如果日本不希望終結協定,就應當同韓國當面談判,努力爭取使這一問題得到解決;21日,韓國外長康京和施壓日本,表示除非日方改變態度,否則協定“明天將按期終止”。

美國的介入和施壓

美國的介入和大力施壓,是韓日兩國,尤其是韓國態度轉變的重要原因。

第一,美國強調協定重要性,施壓韓國維持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7月15日,美國政府人士就警告韓日勿動搖《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不能因為經濟上的矛盾損害韓美日三國合作的基礎。

11月,面對協定即將終止,美國也加大了介入和施壓的力度。11日,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表示,“協定對於維護地區安全和穩定必不可缺”;12日,韓美聯合司令部司令艾布拉姆斯重申韓日應續簽協定,強調協定為維護東北亞地區穩定和安保作出巨大貢獻;13日,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表示,協定“必須維持”,並強調“為了迅速應對朝鮮的任何行動並共享信息,這至關重要”;14-15日,馬克·米利、馬克·埃斯珀,以及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維森、國防部副部長助理海諾·克林克、國防部主管亞太事務的助理防長蘭德爾·施裡弗等相繼訪韓並出席韓美安保

會議,韓國媒體對此表示,美軍高層相繼來訪,“預計美方將對韓最大限度施壓,而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很可能成為此次會議的最大焦點。”

第二,韓國希望美國介入韓日爭端。韓日兩國雖然在10月24日、11月4日兩次領導人會談中達成推動問題解決的共識,但雙方在後續談判中都只堅持原則和一貫立場,並沒有取得成果。可以說,如果只依靠韓日兩國,問題難以解決,或者說難以在短期內解決。所以,韓國希望美國介入,施壓日本做出讓步。

事實上,韓國以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為籌碼,就是促使美國採取行動,“積極介入斡旋韓日矛盾”。正如韓國執政黨一位人士表示,“協定的核心是韓美日三方共享情報,越是提到《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美方越緊張”。11月2日,韓國外交部圍繞韓美會談也直接表示,“韓國外交部長助理請求美國在改善韓日關係的過程中發揮可能的作用。”

前景依然難料

韓日雖然作出了讓步,但導致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爭端激化的問題並沒有解決,這突出體現在二戰勞工問題上。11月23日,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在與韓國外長康京和舉行會談時,再次表明了日本的原則立場。關於原被徵勞工訴訟中被扣押的日本企業資產,茂木敏充表示,“如果被變賣,日韓關係將出現嚴峻局面”,要求韓方糾正違反國際法的狀態,並在勞工訴訟問題上,堅持日本政府的立場是“依據1965年《日韓請求權協定》,賠償問題已經解決”。而關於這一問題,在最近的11月15日韓日局長級磋商中,雙方只是各自表明了一貫立場,磋商以“平行線”收場。

此外,美國的積極介入也導致韓日在戰略上有進一步追隨美國、導致東北亞地區戰略博弈升級的可能。據韓國媒體分析,美國是出於推進所謂“印太”戰略的目的,才如此強烈地全力逼迫韓國延長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投桃報李,韓國在希望美國介入的同時,也表示將“進一步加強韓美同盟關係”。而美國則藉機進一步將韓國綁上自己的戰車。儘管過分追隨美國並不符合韓國利益,但韓國在韓日爭端的後續解決,以及在更關鍵的半島核問題上都有賴於美國,韓國要想保持平衡和戰略自主,將面臨不小的挑戰。

「日韩观察」罗震:韩日军情协定续约背后:美日韩互动或导致地区战略博弈升级?

數字經濟智庫

「日韩观察」罗震:韩日军情协定续约背后:美日韩互动或导致地区战略博弈升级?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