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陝西名吃——臘汁肉,不用牙咬肉自爛,適合男女老少

我愛我廚,品味生活真滋味!關注我,吃貨在路上!

“肥肉吃了不膩口,瘦肉不柴滿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爛,食後餘香久不散”

陝西名吃,臘汁肉夾饃,臘汁肉當然是重點的重點咯~家裡自己燉上一鍋,好吃又放心~!

做臘汁肉一定要有一些肥肉和肉皮,做臘汁肉一定要有一些肥肉和肉皮,做臘汁肉一定要有一些肥肉和肉皮,重要的事情說三遍,\\(^o^)/~不然不香呢~!

陝西名吃——臘汁肉,不用牙咬肉自爛,適合男女老少

還有一件特別特別特別灰常灰常灰常重要的事,就是燉好肉準備夾饃時候,一定要在切好的肉碎裡面加入燉臘汁肉的肉湯,量控制在整體肉碎溼潤不幹就可以了(自己多試驗機會就知道該加多少了,不怕多,就怕少,哈哈),讓瘦肉充分吸收肉湯的味道,這樣滋潤不柴,口齒留香,不加肉湯的臘汁肉夾饃味道會大打折扣的

特別說明一下,臘汁肉每家一個方子,我這個方子和最最正宗的臘汁肉肯定還是有出入的,但算是家常臘汁肉挺不錯的做法,起碼個人覺著比西安很大一部分外面店鋪賣的味道要好吃。

另外,雖然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在臘汁肉夾饃中加入青椒或者香菜來解膩,別有一番風味,但是正宗的臘汁肉夾饃是什麼菜都不放的喔,只有肉,只有肉,只有肉和肉湯湯喔

陝西名吃——臘汁肉,不用牙咬肉自爛,適合男女老少

食材準備:

五花肉或者豬前腿肉1000g、薑片六七片、冰糖適量,看個人口味、料酒適量、鹽適量、生抽適量、老抽適量、八角兩顆,不可多放,否則搶了肉的香味)、花椒二三十顆、小茴香小半把、桂皮一小塊、肉寇(可選)1~2個、香葉(可選)四五片、白芷(可選)一片、良姜(可選)一小薄片(此香料味道很重一定要少放,一丁點兒就好)

製作過程:

1、豬肉切大塊,不要太小,怕燉爛了散了

陝西名吃——臘汁肉,不用牙咬肉自爛,適合男女老少

2、豬肉涼水放入鍋中,大火煮開,撇去浮沫

陝西名吃——臘汁肉,不用牙咬肉自爛,適合男女老少

3、焯水完了撈出待用

陝西名吃——臘汁肉,不用牙咬肉自爛,適合男女老少

4、所有香料放在一起用紗布或者乾淨的棉布包好綁起來,或者有專門放調料的不鏽鋼球放那個裡面也可以

陝西名吃——臘汁肉,不用牙咬肉自爛,適合男女老少

5、鍋裡放油,至微熱,調中火放入冰糖炒糖色,炒至冰糖融化,油裡微微有起泡即可

陝西名吃——臘汁肉,不用牙咬肉自爛,適合男女老少

6、倒入肉塊翻炒至均勻上色,加入料酒翻炒,加生抽,老抽,至顏色適中,倒入適量開水,注意!!!一定是開水,開水,不是冷水,是開水!然後加入薑片,加鹽(注意:如果用高壓鍋的話此時即可加鹽,如果用砂鍋或者其他普通鍋具的話,鹽要在肉倒入砂鍋燉一小時以後再加入)

陝西名吃——臘汁肉,不用牙咬肉自爛,適合男女老少

7、將炒鍋裡的肉和湯湯一起倒入電壓力鍋,放入調料包,加開水至基本沒過肉肉,蓋上蓋子,悶35-40分鐘左右;如果用的是老式高壓鍋,時間可以略減七八分鐘,從上氣後開始計時。

又或者連肉帶湯一起倒入砂鍋,水開後,小火慢燉一個半小時左右(具體時間以肉的狀態而定,注意觀察適時調整時間),待肉軟爛就可以了。(注意注意,再說一次,如果沒用高壓鍋,用得砂鍋或者其他普通鍋具的話,鹽要在肉燉了至少一個小時之後再放,鹽放早了容易影響肉的口感,不容易燉爛)

陝西名吃——臘汁肉,不用牙咬肉自爛,適合男女老少

8、出鍋啦,香噴噴的臘汁肉

陝西名吃——臘汁肉,不用牙咬肉自爛,適合男女老少

看看這誘人的紅色

陝西名吃——臘汁肉,不用牙咬肉自爛,適合男女老少

溫馨提示:吃的時候撈出適量的肉肉,肥瘦搭配更好吃喔,我一般喜歡三分肥肉七分瘦,一定要來點肉皮,更香呢,放在一起切小點,(重點是)一定要加上點臘汁肉的肉湯湯在肉碎裡,讓肉充分吸收肉湯的滋味,瘦肉滋潤不柴,切好之後就可以夾饃啦

陝西名吃——臘汁肉,不用牙咬肉自爛,適合男女老少

夾好的臘汁肉夾饃,是不是很誘人哩,趕緊開動吧~(ง •̀_•́)ง

陝西名吃——臘汁肉,不用牙咬肉自爛,適合男女老少

小貼士

1、配料裡面寫的好多香料,後面備註有“可選”的可以不加,主要是前面“八角、花椒、草果、小茴香、桂皮”這五種啦,只用這五種來燉肉,我試過很多次,每一次都很好吃呢。

2、肉翻炒一陣之後加水時候一定要加開水,不能加冷水,防止肉因冷熱交替刺激而影響肉的口感,加了涼水的肉口感會發緊,偏硬,不夠軟爛。

3、炒菜時候加一些些臘汁肉的肉湯(當做醬油用),會很香的,加了之後不用放雞精咯,比如炒菜花,炒娃娃菜,炒豆角,或者土豆燉豆角之類的,加進去都超級好吃,做調面的臊子(滷)加進去也很棒呢~!

4、做臘汁肉一定要有一些肥肉和肉皮,不然不香呢~!

5、其實第五步和第六步可以簡化省略,肉塊焯水撈出後直接加開水和各種配料進鍋,直接燉就好;又或者可以焯水時撇去浮沫,然後加開水至足量,再加入各種調料直接燉至軟爛,都可以的,只是我習慣於先炒後燉這種做法^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