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王映霞:郁达夫教会我爱情,钟贤道让我懂得了婚姻

王映霞曾在晚年回忆:如果没有郁达夫,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也没有人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如果没有钟贤道,我的后半生也许仍漂泊不定。

她曾有“江南第一美人”之称,更有“天下女子数苏杭,苏杭女子数映霞”的美誉。

当年,郁达夫为了她抛妻弃子,留下一路骂名,在他的浪漫攻势之下,她理智渐失,毁了婚约,撇了道德,毅然投身于他怀抱之中。

他们爱的炽烈,爱的狂热,几年之后,当爱情的热潮已退,回归到平淡的柴米油盐,抱怨和嫌隙也让这对佳人慢慢变成了一对怨偶,他们的恨就跟当初的爱一样,恨的炽热,恨的决绝。

尝够了婚姻的辛酸,看透了爱情的本质,王映霞重整旗鼓,再披嫁衣,终于找到了俗世最安稳的幸福。

人世间所有稳定的婚姻,从来都不只靠爱情来维系。轰轰烈烈的相爱,不如平平淡淡的相守,婚姻需要的是岁月风干爱情誓言后的信任和包容。

王映霞:郁达夫教会我爱情,钟贤道让我懂得了婚姻

01 为爱痴狂

王映霞初遇郁达夫,是才子佳人的老生常谈,一个是忧郁浪漫充满才情的诗人,一个是天真散漫对爱充满遐想的青春少女。

因为过人的才气和惊人的美貌,王映霞在校时就风靡全校,被封为校花。郁达夫第一次见她,就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回家后他在日记里写道:“我的心被映霞搅乱了,南风大,天气却温和,月明风暖,我真想煞了映霞,不知她是否也在想我,此事当竭力进行,求得和她做一个永久的朋友。”

随后,他便如他所写的那般,开始对王映霞展开猛烈的追求。完全忘了家中还有一位曾经相约隐匿江湖,寻山而居白头偕老的才女妻子孙荃。

郁达夫当时已是享誉文坛的风云人物,对于王映霞来说,他无异于天上之星,让她仰慕和崇拜,而他的突然追求对她来说,更多的是受宠若惊,还有恍然若梦的兴奋。

诗人的爱炽烈又充满浪漫,年芳19的王映霞一开始还存有道德理智,说他已有妻儿,而自己也有订婚对像,父母更不会同意她嫁给一个有妇之夫,所以,她多次拒绝他的求爱。

王映霞:郁达夫教会我爱情,钟贤道让我懂得了婚姻

郁达夫在信中对她写道:“两月以来,我把什么都忘掉,为了你,我情愿把家庭、名誉、地位,甚至生命丢弃,我对你的爱是无条件可以牺牲一切的,如猛火电光,非烧尽社会,烧尽己身不可......”

信中情感深情如火,浪漫炙热,王映霞看后理智倾刻瓦解,彻底沉沦,毅然投入了郁达夫的怀抱。

为了取得王映霞的信任,他欺骗她说已和孙荃离婚。王映霞对此深信不疑,王家也答应了他们的婚事。

1928年春天,郁达夫和王映霞在西子湖畔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才子佳人,轰动全城,柳亚子更是赠送诗句“富春江上神仙侣”来形容这对人间佳偶。

而在北平的产房里,他的发妻孙荃正在痛苦地拼尽全力为他产下第三子。她大概没有想到,在全心全意带着两个孩子,尽心尽力侍候公婆的时候,自己的丈夫却早已移情别恋,跟别的女人打的火热。

沉浸在爱情中的王映霞并不知,太过炽烈的爱情,来的快,去的也快。真正的爱是岁月沉淀下的细水长流,是时光如水下积攒点滴的温柔。

王映霞:郁达夫教会我爱情,钟贤道让我懂得了婚姻

02 当激情褪却,爱情染上烟火

婚后,两人过着人人艳羡的浪漫生活,郁达夫更是斥巨资,在杭州修筑了共同的爱巢,并命名为“风雨茅庐”。

王映霞在《半生杂忆》中曾描述那段甜蜜的生活:“既无亲友的来扰,我们又很少出外去看亲友,在屋子里坐得气闷时,也就踱到附近的几条人行道上闲步,读着过去,谈到未来,再谈及这尚未出生的小生命,太阳是我们的时钟,气候算我们的寒暑表,没有人能体会到我们的满足。

时间是鉴证爱情最好的方式,当激情慢慢淡去,婚姻回归于家庭中的琐碎,两人间迥异的性格,年龄差距所带来的不同生活观也慢慢暴露。

王映霞出生于书香名门,心中所渴望的婚姻是鸳鸯成对,温馨和美,郁达夫追求的是文人雅士的诗酒风流,他嗜酒如命,常常喝的烂醉如泥,不省人事,更是时常十天半夜不洗澡,不修边幅。

她想改造他,让他改变随意的生活习惯,劝他少饮酒,但是他依然我行我素,执迷不改。

郁达夫不喜交际应酬,王映霞却习惯了被人注视的生活,她虽然为了郁达夫在家相夫教子,但这却并不是她理想中的生活。

郁达夫曾言:“王映霞奉行名媛做派,布衣暖菜根香,并非是她的理想人生。”

王映霞:郁达夫教会我爱情,钟贤道让我懂得了婚姻

两人的感情在这些细碎的繁琐中渐生罅隙,童话般甜蜜的婚姻渐渐产生了一丝裂痕。

而让他们婚姻真正破裂的,应该是郁达夫对王映霞的不信任感和猜忌。

某日郁达夫从外地回来,看到浙江省教育厅厅长许绍棣写给王映霞的三封情书,顿时愤怒异常,他无视于王映霞的解释,把信件照相制版,发给了他们共同的朋友,还在王映霞的纱衫上写下“下堂妾王氏改嫁前之遗留品”几个字。

本是夫妻间的矛盾,关起门来好好沟通便是,却被郁达夫闹的人尽皆知,朋友间也闹的沸沸扬扬,王映霞顿觉难堪,跟他激烈的大吵一架之后,离家出走了。

不想,这一走,却彻底激烈了郁达夫,他以为王映霞离家出走是转投许绍棣的怀抱,于是他又在报上刊登了一则“寻妻启事”:王映霞女士鉴:“ 乱世男女离合,本属寻常,汝与某君之关系,及携去之细软衣饰金银款项契据等,都不成问题,唯汝母及小孩想念甚殷,乞告以地址。郁达夫谨。”

言辞间,不但控诉王映霞抛夫弃子出轨,还指责她私卷家中全部细软。

王映霞:郁达夫教会我爱情,钟贤道让我懂得了婚姻


后来更是在《大风旬刊》报中发表他的《毁家诗纪》,直言家中丑事,大肆讲述了王映霞“背夫偷情”的种种事态,言辞间毫无夫妻情分,赤裸裸地表达了对王映霞“红杏出墙”的怀恨之意。

这种近乎疯狂,把自家家丑公布于众让万人传扬的泄愤,让王映霞颜面扫地无地自容的同时,内心也顿感悲凉。

于是她也在《大风旬刊》给郁达夫写了一封长文为自己自辩:“为了孩子,为了12年的诺言,为了不使你声名狼藉,才勉强维持这个家的残局,把你的一切丑行都淹没下去,而你却是一个欺善怕恶、得寸进尺的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只好把你那颗蒙了人皮的兽心揭穿。”

曾经山盟海誓的才子佳人就这样大肆宣扬谩骂,反目成仇,这对人人艳慕的富春江上的佳偶也终以劳燕分飞而宣告结束。

那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如同燃烧过的烟花,绚烂过后,徒留满地尘灰。

王映霞曾在自传中说起这段婚姻:诗人如果住在历史上,他就是一个仙子;诗人如果住在你家楼上,他就是个疯子。

再深刻的爱,也会被生活里的锅碗瓢盆磨没,平淡的婚姻需要偶尔的诗意,诗意的生活却并不能填满婚姻的琐碎。

在爱情保鲜期内,我们要慢慢学会磨合性格中的缺陷,拉进彼此生活阅历中的差异,让逐渐变淡的爱情,融入彼此的灵魂,让婚姻在细水长流的日子里,彼此温暖,彼此依赖。

王映霞:郁达夫教会我爱情,钟贤道让我懂得了婚姻

03 平凡的婚姻才是幸福

年轻时,我们都憧憬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当事过境迁,物事人非,才发现,所有的婚姻,不过是平平淡淡的相守。

离婚后的王映霞在中年时期,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钟贤道,再一次披上嫁衣,步入了婚姻。他们的婚姻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也没有信誓旦旦的毫言壮语,钟贤道只对王映霞说:

我懂得如何把你逝去的青春找回来!

婚后,他们的生活简单幸福,务实富足,即使后期钟贤道收入越来越低,经济困窘,也没有影响两人的感情,他们的爱从一开始就渗透在平凡的生活里,浸润在平仄流年中,相濡以沫几十年,一直到钟贤道去世。

人的一生至少会遇到两个人,一个人惊艳了你的人生,一个人温暖了你的岁月。

这句话也诠释了王映霞的两段婚姻。

婚姻不能全凭激情,不必惊涛骇浪,也无需爱的死去活来,当激情退后,岁月洗尽铅华重归于平淡,相知陪伴才婚姻最好的归宿。

愿每一对夫妻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