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北京男籃吉喆因肺癌離世,讓人倍感惋惜。普通人每年做什麼體檢,能篩查癌症?

水中之山


才33歲!前北京男籃隊員吉喆因病去世,為什麼會這麼突然?

  曾經,他也是北京隊的核心鋒線,是北京隊的奪冠功臣。雖然在CBA並不受歡迎,但對於籃球他是真的熱愛,也傾注了全部。有人曾因為他向麥迪搖手指而憤怒,也有人欣賞他的狂放和激情,一個人的一生不管怎麼做,做什麼,總會有不同的評價和議論,不過在賽場上吉喆是一個好球員!希望天堂也有籃球!

面對癌症 不要說是所有的常規檢查了 就是把所有的 能檢查的都檢查一遍也沒法檢查出早期的癌症,目前還沒有那麼好的技術。


一號籃球衣


北京男籃吉喆的離世,讓我們倍感惋惜,因罹患肺癌救治無效而離開我們。肺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我們轉頭一想,如果儘早發現肺癌,在疾病初期就發現它,成功治療的幾率就會大上很多。普通人應該如何檢查,才能早早發現肺癌呢?

其實“吸菸”正是肺癌發病裡目前唯一非常明確有直接證據的元兇。隨著癌症數據的逐年攀升,近年來,中國女性的肺癌發病與死亡率15年來還在一直升,二手菸對女性肺癌影響更大,戒菸成為現在預防肺癌的提倡的重點。除了戒菸外,例行體檢也逐漸被人們重視起來,接下來,我們看看都有哪些項目篩查。

1,血液檢測

血檢能瞭解患者身體的健康情況,包括是否貧血、白細胞數量是否正常;肝腎功能是否異常;還可以檢測微量元素,評估身體營養狀況;還可以檢測腫瘤標誌物,比如肺癌患者中常常會出現的癌胚抗原(CEA)、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經特異性烯醇化酶(NSE),腫瘤標誌物敏感度可以達到80%以上,為肺癌的診斷、復發轉移、治療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意義。

2,影像學檢查

確診肺癌除了血液檢測,腫瘤標誌物等參考外,最重要的還需要結合影像學的檢查,比如胸部的X線,CT,核磁,超聲,PET-CT,骨掃描等。影像學檢查有助於確定腫塊的位置,判斷腫瘤的分期,比如是否出現遠端轉移;超聲還可以發現是否出現其他轉移病灶,判斷囊實性,如果出現胸水,也有助於用於胸水抽取定位;骨掃描也可以發現是否出現骨轉移,如果患者出現疼痛的話,也可以進行止痛治療。

3,對於影像學檢查和血檢都懷疑肺癌的患者,還應該檢查什麼項目,才可以明確診斷呢?

當然,一切確診癌症的金標準就是病理檢測,患者可以通過支氣管鏡檢查取活檢或者手術冰片送檢病理,明確性質,確定治療方案。

溫馨提示:

不要懼怕肺癌,對於懷疑肺癌的人群,也可以進行常規的肺癌檢查項目,排查疾病性質,對症治療。另外,對於有長期吸菸史並煙齡在20年以上的人群,並且年齡45歲以上的人群,可以每年進行低劑量螺旋CT篩查!


美中嘉和腫瘤科普


作為前北京男籃隊長,北京首鋼三冠時代主力成員之一——吉喆,今天因肺癌去世。2018年吉喆曾經在社交媒體透露,傷痛的折磨超過自己想象,要前往美國治療。當時,外界都認為吉喆是因為膝蓋傷病而遠離賽場,而今天眾多球迷卻等來這樣一個讓人傷感的消息。



吉喆1986年出生於遼寧,年僅33歲,作為一名職業球員,在人們的固有印象中應該是非常健康的,這麼年輕健康的人怎麼會得這種病!事實上在如今這個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癌症日漸年輕化了,因為癌症(惡性腫瘤)的形成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年齡僅僅其中一個因素。其餘包括家族遺傳病史;存在環境危險因素;生活工作壓力大都是,所以體檢是很有必要的。


如今各類防癌體檢層出不窮,作為普通人需要如何選擇了?事實上與普通體檢稍有不同,真正有效的防癌體檢,需要根據個人的家族病史、年齡、性別等因素來做具體有針對性的檢查。比如有肺癌家族史,或有長期空氣汙染接觸史,或年齡大於50歲,每天抽菸一包以上,連續抽了20年以上的人,就需要做肺低劑量螺旋CT掃描;對於有長期酗酒史,或者病毒性肝炎感染者,需要定期做肝臟超聲檢查;對45歲以上的女性來說,定期篩查宮頸上皮內瘤變和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有助於發現早期惡性病變,有效降低宮頸癌死亡率,且不會增加對良性病變的過度治療;而鉬靶檢查有助於篩查早期乳腺癌。而消化道內鏡有助於發現胃腸道腫瘤;另外各類腫瘤標誌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發現早期腫瘤,事實上腫瘤標誌物主要是作為腫瘤患者監測其病情發展、治療與康復的指標,不能作為判斷一個人有沒有癌症的標準,不適合用於健康人群的腫瘤篩查。


當然,很多惡性腫瘤起病急、病程快,就算你剛剛做了防癌體檢沒事,也有可能在下個月就中獎了,所以很多時候人需要順其自然,活在當下!


Air飛翔的荷蘭人


你好,我是齊冬梅醫生,一位中醫腫瘤科的老中醫。長期從事腫瘤科的診治、教學、科研工作20餘年。很榮幸能夠回答您的問題,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你。

12月5日早晨,據北京籃球名宿、前北京首鋼男籃隊員焦健透露,首鋼男籃前隊長吉喆因肺癌醫治無效去世,年僅33歲。隨後北京首鋼男籃發佈公告,證實了這一消息。的確,看到這條消息讓很多人感到特別惋惜!但是同時也讓我們反思了癌症給人類帶來的危害!

肺癌是一種高發的惡性腫瘤疾病,每年大約有120萬人被診斷為肺癌,肺癌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35%以上。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特別快,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大的惡性腫瘤之一。

那麼,普通人每年做什麼體檢能查出癌症呢?檢查肺癌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胸部X線片、胸部CT、氣管鏡等等,但是對於我們大眾,我是建議把胸部CT作為篩查肺癌最主要的檢查方式。如果說胸部CT發現肺上有腫塊,我們再根據腫塊的位置決定下一步是做氣管鏡,還是做其他的檢查,來排除或者診斷肺癌。

目前,吸菸在我國仍然是一種社會風尚。而吸菸是導致肺癌產生的中藥因素!彼此應酬、請客吃飯、禮尚往來都是送煙,這仍然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在公共場所吸菸的限制仍然不夠嚴格,而且二手菸對非吸菸者的保護還不夠強。中國的平均吸菸率很難降低,中國的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有可能繼續上升。

中醫治癌在醫學中是比較重要的方式,“中醫三位一體療法”消減瘤體局部病灶,增強機體的免疫力,保障免疫監視系統正常運行,以使機體主動消滅轉移的癌細胞,實現長期帶瘤生存。

想要遠離肺癌,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營養合理,食物儘量做到多樣化,多吃高蛋白、多維生素、低動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鮮水果、蔬菜,不吃變質或刺激性的東西,少吃薰、烤、油炸、過鹹的食品,主食粗細糧搭配,以保證營養均衡,保證自己每日營養的補充,增強體質,有助於抵抗癌細胞的侵蝕。

以上就是我的解答,歡迎關注和轉發,大家有什麼癌症方面的疑問,都可以私信、評論您的問題,我將盡力為您解答您的疑問。


齊冬梅院長


北京男籃吉喆因為肺癌去世是昨天的頭條新聞。我是一個籃球愛好者,很喜歡吉喆這名球員,對於其突然去世,我先是十分驚訝,而後聽到是肺癌治療一年多後去世的我卻有覺得可以理解。

回到題目,普通人每年做什麼體檢可以篩查癌症?

一、肺癌如何篩查?

肺癌的篩查最重要的是胸部低劑量CT!要注意普通胸片很難發現早期比較小的肺癌結節,如果胸片上都能看到異常,一般結節就比較大了,所以肺癌指南推薦用胸部低劑量CT來篩查。但是除了CT,血液腫瘤標誌物的檢查也是值得推薦的!大部分肺癌發生會伴隨著血液腫瘤標誌物的變化,比如小細胞肺癌NSE會升高;肺鱗癌SCC、Cyfra21-1可能增高;肺腺癌CEA、CA125等可能升高。如果檢查出有這些異常,再結合胸部CT發現可以異常,那麼通常就是肺癌了。


二、其他癌症如何篩查?

癌症的篩查其實大同小異,無外乎三種方法,第一是血液學檢查,第二種是影像學檢查,第三種是腔鏡檢查!

  1. 血液學檢查。說的通俗易懂些就是抽血化驗!但是抽血化驗的項目可多了,通常一個全面的檢驗要包括血常規、肝腎功、腫瘤標誌物等項目。細心的朋友會發現為什麼還要查血常規,要查肝腎功能?直接查腫瘤標誌物不就行了?這是因為有些癌症會影響造血功能進而引起血常規的變化,比如白血病;而有些癌症會影響肝功能和腎功能,比如肝癌、腎癌、腸癌。


  2. 影像學檢查。比如肺癌拍胸部CT;腹部實體腫瘤如肝癌、胰腺癌、膽囊癌可以拍腹部CT。當然,超聲檢查對有些癌種比較敏感,比如甲狀腺癌、乳腺癌。

  3. 腔鏡檢查。主要用於一些空腔臟器的癌變,比如胃鏡看食管癌、胃癌、腸鏡看腸癌、鼻咽鏡看鼻咽癌、陰道鏡看宮頸癌等等。腔鏡檢查有個好處就是直觀,同時可以取活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
三、怎麼選擇篩查方法?

我認為選擇篩查方法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方法選擇錯誤那就是"徒勞無功"。這個時候體檢中心醫生就發揮了重要作用!體檢不是每個人都做同樣的項目,不是從頭到尾,從裡到外做一遍。體檢醫生會根據你的年齡、性別、既往病史、家族史、目前症狀等給你選擇最合適的體檢項目!


骨科木匠劉醫生


有人說,自己每年定期體檢,去年一切“正常”,今年卻被診斷為癌症晚期,體檢真的能早發現癌症嗎?

一年做一次體檢,當然可以早發現癌症,前提是要選擇正確的體檢方式

1、一定要選擇專門的防癌體檢

大家每年都會參加體檢,然而選擇的卻是一些普通的體檢項目,例如胸片、心電圖、血常規、大便常規、肝腎功能等檢查,這些檢查項目根本不能發現早期癌症,普通胸片檢查發現的肺癌,都是中晚期癌症。

所以,一定要選擇專門的防癌體檢項目。很多正規醫院都有防癌體檢套餐。篩查肺癌應該做肺部低劑量螺旋CT;篩查胃癌應該做胃鏡;篩查腸癌應該做腸鏡;篩查乳腺癌應該做乳腺彩超或鉬靶檢查。

2、根據自己症狀和病史,選合適方案

每個人的家族史、飲食習慣,生活和工作的環境,都是不一樣的。換句話說,每個人的高危因素是不一樣的,患癌風險也不一樣。

例如,一個長期抽菸或者吸二手菸的人,發生肺癌的概率高;如果母親患乳腺癌,那女兒患乳腺癌的幾率增加;肥胖患者容易患結直腸癌、胰腺癌、乳腺癌等腫瘤。

總之,想要發現早期癌症,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個體化的防癌體檢項目。


美中嘉和腫瘤顧問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常規檢查能檢查出癌症嗎?

一般的常規單位體檢,基本項目包括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脂及尿酸、腫瘤標誌物、超聲檢查、心電圖、正位胸片等。其中,可以檢查處癌症的檢測手段有乳腺B超(能發現早期乳腺癌)、甲狀腺B超(甲狀腺癌)、直腸指診(低位直腸癌)、大便隱血試驗(排查可疑腸癌)、肝膽胰超聲(肝癌及癌前病變)、腹部CT(腹腔如間質瘤,肝癌)、胃鏡(胃癌)、腸鏡(結直腸癌)、腫瘤標誌物(排查可疑肝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胃腸癌等)、腫瘤標誌物只能作為輔助診斷,不能作為確診的依據,病理學檢查是目前診斷癌症的金標準。

所以說,常規體檢診斷癌症的概率很低,很容易被誤診,很多人每年定期體檢,結果都正常,卻查出癌症,原因就在於此。

有針對地進行防癌篩查

想要進行有效的癌症篩查,首先要確認自己是不是癌症的高危人群,比如有癌症家族病史,有吸菸史、飲酒史,癌前病變疾病或者有易導致癌症的相關疾病(肝炎、肺炎、胃炎等等)。因此,想要更早期的發現癌症,在體檢錢應該給自己的身體狀況做一個評估,對於有患癌高風險的器官,比如長期抽菸的人需要排查肺癌、長期慢性胃炎的人需要排查胃癌,可以諮詢專科醫生,看是否需要加做一些針對性的檢查,進而選擇合適的體檢手段。

體檢雖然不能發現所有的癌症,但是常見的惡性腫瘤,比如乳腺癌、甲狀腺癌、肺癌、肝癌、鼻咽癌等十種癌,發病率佔所有惡性腫瘤的大部分,依靠現已有的醫療檢查可以早期發現的,關鍵是早預防早診斷。

我是腫瘤醫生張國玲教授,以上僅代表我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腫瘤醫生張國玲教授



1 肺癌篩查。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位居第一位的惡性腫瘤,既往的普通X線對於極早期的肺部病變往往漏診,用普通胸片發現肺部病變之時,往往都是肺癌晚期,此時治療為時已晚。因此,對肺癌,使用低劑量螺旋CT薄層掃描發現肺部微小病變是早期發現肺癌的有效手段;


2 大腸癌篩查。絕大多數大腸癌都是從腸息肉發展而來,這一過程需要10幾到20多年的時間,早期的大腸癌90%以上可以治癒,而病變一旦進入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20%。對於有大腸癌家族史、有腸息肉家族史、肥胖者、40歲以上者都是大腸癌的風險人群,定期的腸鏡檢查非常重要。腸鏡檢查既可以發現早期腸癌,又可以對於癌前病變-腸道息肉進行及時的臨床切除,排除了發生腸癌的定時炸彈;


3 胃癌的篩查。與腸癌類似,胃鏡的檢查對於發現早期胃癌具有極其重大的價值!早期胃癌是可能完全治癒的疾病,一旦進入晚期生存率急劇下降,5年生存率不足10%。對於貧血、胃癌家族史、萎縮性胃炎病史者、胃腸上皮化生者定期行胃鏡檢查非常必要;


4 肝癌、前列腺癌篩查。肝癌進行甲胎蛋白的檢查,前列腺癌進行PSA的檢查是比較特異性的檢查,往往也可以發現早期病變;


5 乳腺癌篩查。乳腺B超可以發現乳腺結節,一些結節甚至在無法觸診檢查的病變通過B超也可以發現;


6 宮頸癌篩查。99%以上的宮頸都與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關係密切!對於具有HPV高風險病毒感染的人群,定期行婦科檢查就非常必要。


總之,不同於普通體檢,癌症的篩查需要選擇特性的、有針對性的檢查才能發現早期的癌症。關於這一點提高針對相關早期癌症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歡迎關注我的頭條-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



作為麥迪的球迷,吉喆給我的最深映像就是朝麥迪搖手指。可能這是競技體育經常會出現的正常挑釁,但作為球迷,就是會沒來由的覺得可笑,可氣。

但不管怎麼樣,作為北京首鋼的三屆冠軍隊員,吉喆本人的實力還是無可貶低的。撇開個人喜好不講,我覺得吉喆的離世還是挺讓人惋惜的,畢竟30歲人生才起個頭而已。

生命本身的脆弱它不會對人區別對待,每個人的生命都可以很脆弱,關鍵還是看個人對它的敬畏程度。如果注重健康,可能活得更久的機率就會大於那些百無禁忌的人。

等生命走到盡頭,你再視金錢如糞土儼然為時已晚,畢竟這時候就算你為了換取一線生機揮霍金錢,也已經迴天乏力。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不是隨便說說,更需要身體力行。

普通人也好,富人也罷,每年一次的癌症篩查還是可以儘量去做的。


球球體育資訊


晚期癌症大多不能逆轉根治,只能儘量延長生存期;而早期癌症大多可以治癒,尤其是肺癌。所以重視癌症篩查,讓更多的腫瘤在早期發現,是防控癌症的最有效環節。


比如亞洲地區是胃癌的高發地區,韓國和日本對胃癌篩查做得比較普及,早期檢出率高於我國,治療效果也更好。

那麼,做哪些體檢項目能夠篩查癌症呢?

1.肺癌最高發,篩查最容易

首選螺旋CT掃描,40歲以上的人群,建議每1~2年做一次。

這是一位慢性乙肝患者定期體檢,今年多選了一個胸部CT,查出右側早期肺癌。這個結節至少已經偷偷生長一兩年了。

2.胃癌和結直腸癌分列發病率第二、三位

首選內鏡篩查。尤其是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結腸多發息肉、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的人,最好按照醫生指導定期檢測。

3.肝癌位列第4位

對慢性肝病、肝硬化、酒精肝人群,建議每季度彩超體檢一次,可以配合甲胎蛋白檢測。

這是一位肺間質纖維化的病人,住院後化驗發現甲胎蛋白升高到1000多,進一步CT檢查發現8釐米的肝癌,他還沒有消化道的症狀。這種巨塊型肝癌治療效果比較好,發現越早效果越好!

4.乳腺癌排名第五

早期多表現為無痛性乳腺結節,質地較硬,可以通過彩超和鉬靶攝影篩查,對不能確診的小病灶,可以選擇進一步增強磁共振檢查,可以同時觀察腋窩淋巴結。

儘管我們不能預防所有的癌症,但可以把重點放在發病率高的癌症篩查中,從而大大減少癌症的威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