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二戰中柏林戰役為什麼德軍死磕蘇軍?如果是美英法進攻柏林會直接投降嗎?

糊塗不易


柏林戰役如果按常理來說,的確是一場沒必要的戰爭,德軍最後的兩次迴光返照,西線打了“阿登反擊戰”,東線打了“巴拉頓湖攻防戰”,最後的一點骨血耗的精光,戰爭的失敗已經無懸念了。

但是,對於納粹黨和希特勒而言,憑什麼不做最後的垂死掙扎呢?正如希特勒說說過的話——我們的鬥爭只能有兩個結果:要麼敵人踏著我們的屍體過去,要麼我們踏著敵人的屍體過去。

一個瘋狂的法西斯政府,沒有絲毫道理乖乖的放下武器投降,更何況他們還有近百萬殘餘的軍隊,誰不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呢?

況且以當時的戰局來看,德國已經沒有了停止戰爭的機會,他們能做的只有乖乖放下武器投降,或者拼死抵抗到底。任何其它的想法都是不可能的,無論蘇聯還是美國,在對德作戰上面只貫徹著一條思想——徹底幹掉德國,不再像一戰那樣給他們機會。

這源於《雅爾塔協定》,1945年2月的4日在蘇聯雅爾塔召開的克里木會議上,美、英、蘇三國實際形成了對德的統一共識,或者用更直白的話來說叫“分贓會議”,德國此時就是砧板上的魚,盟國們討論的已經是如何吃它了。

雅爾塔會議上主要達成了4點對德處理意見,它們後來成為戰後一段時間的行為共識。

1.德軍應當被解散,德國不允許擁有軍隊。

2.德國應該被分裂為同盟國的佔領區,由多國共同完成佔領。

3.以德國的國家資源和相關的一切財物進行賠款

4.將德國拆解為1934年前的水平,破壞其工業,讓它變成個農業國,以確保這個國家不會再成為軍事威脅。

雅爾塔會議的旁聽者甚眾,這些內容德國納粹不可能不知道,這對他們絕對是種刺激。即便不知道也沒關係,軍事上盟國已經處於壓倒性的優勢,德國能做的無非最後再打一架,或者老老實實脫下輸掉的褲子。

納粹和法西斯機器們肯老老實實的認輸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他們無法接受自己即將迎來的悲慘末日,更不願就此屈服於自己的命運,那麼唯有用生命來踐行而已。用希特勒的話來說:如果日耳曼民族不再強大到可以浴血保衛它自身存續的話,那麼它就應該滅亡。

實際上,蘇軍急吼吼的進攻柏林,確實有同盟軍爭奪柏林的想法,而德國也的確有意去阻擋蘇聯的攻勢,作為傳統的中歐國家,德國更願意相信西歐和美國,且非常懼怕有血海深仇的蘇聯人。

不管在文化上還是軍事、歷史上,中西歐國家一貫將俄羅斯看做“東方人”,文化隔閡極為嚴重,再加上德國在侵略蘇聯時造了不少殺孽,幾千萬人倒在血泊之中,雙方都恨不得寢其皮食其肉,讓蘇聯文明客氣的佔領德國?做夢呢。

再者,德國人也並不是完全的自暴自棄了,在最後的時刻他們依然在施行著一些看不見的戰略。美蘇的矛盾這時候已經逐步爆發,而西方則一貫對共產主義蘇聯懷有極大戒心,對其厭惡和警惕絲毫不低於防範德國,那麼德國完全可以回到二戰開頭的那種狀態——倒向西歐懷抱,然後被當做棍子,用綏靖政策養起來對付蘇聯。

所以德國人幹嘛不反抗呢?柏林落到蘇聯手中傻子都知道沒好下場,而倒向盟軍卻還有一絲利用價值,情感上他們也比野蠻還帶仇的蘇聯人容易接受。

不過德國人不知道的是,英法倒是也想進攻柏林,不過他們壓根不指望德國人會望風而降,畢竟納粹的指揮機關都在,希特勒也是個死硬派。在預判到可能會帶來巨大傷亡的情況下,他們很乾脆的放慢了腳步,當蘇軍距離柏林60公里時,盟軍還在110公里外的易北河。

盟軍很快就和蘇軍達成了關於進攻柏林的協議,各國都同意了由蘇軍完成這項總攻,因為自己明顯趕不上趟,還沒那個膽子打柏林。在後世公佈的一些盟軍統帥部的當年計劃中,他們甚至壓根不想強攻柏林,只是希望能將之團團圍困,最大目的是想把蘇聯給擋在外面。而無論是搶在蘇聯前面,還是攻克柏林,盟軍統帥部都沒底氣。

至於德國人會不會在盟軍進攻柏林時投降,這顯然也是一廂情願的,儘管德國情感上更側重於歐美而不是東方,但對於最後決心與帝國共存亡的元首來說,對誰抵抗都是必須,此刻每勝一場,都是德國可以討價還價的資本。盟軍可承受不住蘇軍那樣的傷亡強度。

還是希特勒說的話:我們也許會毀滅,但當我們毀滅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將被捆在一起跳入火坑!

希特勒沒說錯,美蘇戰後的冷戰的確是個火坑,人們也許真的會記住他一千年。


王司徒軍武百科


希特勒可能會投降麼?

蘇軍進攻柏林是在四月份,這會兒希特勒還活著呢,直到蘇軍快打到他藏身的地堡的時候,他才自殺,自殺之後,開始逐漸停火。柏林守軍是否投降,決定權在於希特勒,那麼希特勒這個人可能會投降麼?

我們看希特勒這個人,參加過一戰,獲得過鐵十字勳章,他是一個勇敢剛毅的人,而且他又是一個榮譽感十足的人,他為了這個德意志第三帝國付出了一生,在最後的這一個月裡,他腦子裡想過很多,唯獨沒有投降,甚至是施佩爾等人勸希特勒逃走,他都拒絕了。他想做的就是,陪伴他的帝國一起走向滅亡。

投降二字說起來很簡單,但是終究不是一個辦法,希特勒自己也明白,自己落到盟軍手裡,肯定沒好下場,別管是蘇軍還是美軍,都肯定不能輕收拾他。到時候,他所面對的屈辱,估計和薩達姆差不多,一群人圍著說他有罪,最後給他送上絞刑架。對於一個叱吒風雲、視榮譽高於生命的人物來說,能受這種屈辱麼?

很多人眼裡蘇聯無惡不作,而英美卻是溫和很多,德國人更怕蘇聯,而和美國人惺惺相惜。這可能麼?美國人當年衝到德國之後,做的壞事不比蘇聯人少。只不過西方的媒體整天宣傳的都是蘇聯人的惡行,對德國的主力也是蘇聯,就給人一種感覺:壞事全是蘇聯人乾的。很多德國兵千里迢迢跑去和美國人投降,只能說明他們在蘇聯犯的罪太多了。

無論是從希特勒個人,還是那些德國高官,不管是英美還是蘇聯打過來,他都不會直接投降,都會跟對方死磕。柏林戰役初期,甚至是柏林戰役前,德國人想的是和英美媾和抵禦蘇聯,而不是開城投降。


軍武文齋


希特勒,既不願與西線盟軍有任何接觸,也絕不向東線蘇軍屈服,認為德國是歐洲大陸反布爾什維克的堡壘,直到柏林戰役打響以前,還在命令西線部隊向英美等盟軍發動大規模的反擊。

當時,希特勒要求西線部隊頂住盟軍的打擊,適時地加以強烈反擊,讓西線的盟軍怕他,能主動找德國談判;東線軍隊則消耗蘇軍的有生力量,且儘量拖延時間,讓英美和蘇聯起內訌,德國則可見機行事。

最差的結果,便是頂住東線蘇軍的打擊,西線有選擇地和英美談判結束戰爭,但人算不如天算,1945年春季開始,東西兩線的德軍都未能頂住對方的軍事打擊。

西線盟軍有點磨磨蹭蹭,但東線蘇軍卻進展神速,在奧德河西岸建立了橋頭堡以後,動用了270個師的龐大兵力,在數千架戰機、數千輛餘輛坦克和自行火炮,1萬餘門火炮的掩護下,與1945年4月中旬率先發動了柏林戰役。

柏林戰役打響以後,眼看著柏林要沒救了,希特勒才命令西線部隊放棄防禦陣地增援柏林,但卻為時已晚,被盟軍拖住了腳步,實在都脫不了身。

原因是德軍制空權的喪失,由於遭遇盟軍的戰略大轟炸,德軍的燃料供應成了問題,包括噴氣式戰鬥機在內的龐大機群因為缺乏航空煤油而徹底爬窩,導致德軍西線部隊無力增援首都柏林。

守衛柏林的德軍大約80萬,其中,有不少是老弱病殘的國民武裝,駐守國會大廈的黨衛軍戰鬥力非常頑強,但終歸是曇花一現,擋不住蘇軍250萬大軍猛烈進攻,隨著希特勒在地下室自殺,殘餘德軍投降柏林戰役結束。

至於死磕蘇軍,也是非常好理解的,德軍在東線戰場與蘇軍有血債,至少有上千萬蘇軍在和德軍作戰中死傷,反正投降也沒好果子吃,因此,特別是黨衛軍都是死戰到底,很少有選擇投降的。

即便英美法進攻柏林,希特勒儘管很糾結,但卻不願投降,即便投降也不會無條件投降,因此,只會選擇死戰,希望守住柏林,等待外援實現翻盤,絕望中選擇了自殺,是為了逃避戰後的審判。

柏林戰役打響後,西線的德軍將領基本都明白了,柏林守不住了,德國最終必敗,所以都往西邊跑,主動選擇向英美等盟軍投降,不願落在有血債的蘇軍手中,害怕戰後受到蘇軍制裁。

奉希特勒之命增援柏林的溫克的第十二集團軍,回援就是送死,最後溫克率部向西突圍,衝出易北河蘇軍的包圍圈,向英美盟軍投降,溫克活過了八十二歲。


國平軍史


二戰歐洲戰場最後戰役德軍在柏林血戰蘇軍,對這場戰役很多人啊理解,因為當時德國敗局已定,為什麼還要做困獸之鬥,我認為這是當時德國政治智慧的最高體現,

盟軍諾曼底登陸後,德國從希特勒到普通士兵其實都知道了敗局已定,可是就是要認輸投降也是需要智慧的,當時德國被美蘇兩大集團兩面夾擊,向誰投降最有利那是要深思熟慮的,當時希特勒選擇了優先向英美投降,那為什麼沒有選擇蘇聯呢?除了意識形態原因外,就是當時和蘇聯的仇恨太深,二戰時德國攻進蘇聯,當時蘇聯歐洲部分幾乎全部淪為戰場,幾乎被打爛了,蘇聯軍民死傷無數,蘇聯的損失是巨大的,所以這口氣蘇聯人是肯定要出的,而德國參謀部對這點看的很清楚,而權衡利弊,英美相對好些,德軍沒有攻進英美本土,相對說德國和英美的仇沒那麼深,同時德國也知道英美也想利用德國在戰後牽制蘇聯,所以德國選擇了站隊英美,目地也是希望能投降後能得到英美的保護。

可是德國要想讓英美保護它,那就必須拿出誠意,通俗說就是要納頭名狀,所以德國在最後關頭選擇了和蘇聯在柏林血戰,德軍的死戰不降使蘇軍付出了傷亡三十萬人代價,這樣的結果英美很滿意,戰後很多德國將軍都沒有被追究責任,德國保住了,雖然是一半,可這在當時是最好的結果。

不得不承認德國這一招確實厲害。


天宇的文史情懷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在二戰後期,歐洲戰場的戰爭持續勝利,德國面臨雙線作戰,而為什麼卻是死磕東線而很少是西線,主要原因是意識形態和歷史原因,蘇聯的民族特性在歷史上乃至世界是臭名昭著的,並且十分貪婪。而盟軍則和蘇聯不一樣,蘇聯和德國屬於死敵,而德國對於盟國則屬於利益關係。


而蘇聯和盟國也是這種關係,蘇聯和盟國只是表面上的盟友而已,第二次戰爭結束後,雙方立馬就變成了敵人,主要原因就是意識形態上的衝突,而對於德軍死扛東線而放水西線的原因也是基本如此,最經典的案例就是德軍很多隻向盟軍投降,很少向蘇軍投降,除了蘇軍嗜殺以外,就是意識形態上的衝突,而盟國也放水,蘇聯屬於共產主義,盟國屬於資本主義,雙方形態意識衝突,盟國早就預料到了下一場戰爭,不如借用這場戰爭來消耗蘇聯的總體實力。
加上德國本來尊嚴,蘇聯乃至俄國的歷史民族特性就是嗜殺,如果本國人民落到蘇聯人手裡後果可想而知,而歷史真相也告訴我們德國政府是對的,當蘇聯紅軍攻破德國柏林的時候,蘇聯人強姦了幾百萬德國女人並且掠奪了所有可用資源,這是為什麼在後來德國分裂後東德嚴重落後於西德的直接原因之一。所以很多德國軍人都希望被盟軍俘獲而不是蘇軍,蘇聯人常常會假裝寬恕你,隨後進行制裁,蘇聯乃至俄國都是嗜殺的本性,所以德國人會拼命的擋住蘇聯人。


鵬正


德國主要由日耳曼民族組成,日耳曼民族是一個非常彪悍善戰的民族,也是全世界最聰明的民族之一,所以就算他們知道已經抵擋不住蘇聯鋼鐵洪流般的進攻,但是依然頑強的死守自己的領土,如果換成是美英法對德國領土的入侵,那麼仍舊會換來德國軍民的頑強抵抗。


退役人才網


英美法很聰明的,這樣血肉消耗就該留給俄國佬,他們則坐享其成,這是戰略家。況且英美聯軍獲得了魯爾地區,德國的經濟工業及科技都在魯爾工業區。


世事無常空費神


蘇軍英勇頑強,德軍只有頂住蘇軍,才能保國不亡。而美英法聯軍,戰鬥力差,不是德軍對手。只要德妥協與美英法談判,達成賠償協議,美英法就會明做和事佬,暗裡支持德國,迫使蘇聯停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