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途島戰役日本機動部隊的第一波攻擊為何沒能摧毀中途島機場?

啊我有一個仙女棒


區區36架轟炸機就可以炸燬有大量防空火力保護的中途島機場?南雲忠一根本就不敢想這麼美的事情!

中途島由東島和沙島兩個小島構成,機場跑道在東島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轟炸中途島的目的是什麼?絕對不是為了炸燬機場!恰恰相反,中途島機場對日軍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機場炸燬了,憑藉日軍自己的工程能力,絕對無法迅速恢復其功能,那樣就無法進駐航空兵,那麼佔領中途島這麼一個彈丸之地還有什麼意義呢?不能進駐航空兵的中途島,美軍要奪回來易如反掌,這不是給美國人送人頭麼?

所以,轟炸中途島,只是為了儘可能削弱甚至摧毀島上的防禦力量,為陸軍登陸佔領該島創造條件。而首要目標就是美國在中途島的陸軍航空兵,日本情報部門估計其有56架飛機,這才是日本飛行員們優先針對的對象,而不是3條縱橫交錯的跑道。日本人認為,中途島太小(不到2平方公里),一旦遭遇轟炸,要疏散飛機都來不及,必然會遭到重大損失。

接著,我們再來看一下機動部隊轟炸中途島的攻擊機群組成。

36架零式戰鬥機,其主要職能是提供空中護航而不是地面攻擊;

99式艦爆,其轟炸精確度高,但炸彈威力小


36架99式艦爆(俯衝轟炸機),其載荷較低,攜帶242千克高爆彈,主要是對付美軍防空陣地、炮臺、油庫、兵營等各種設施;

97式艦攻,炸彈威力大,但轟炸精度低


36架97式水平轟炸機,攜帶的800千克炸彈可以破壞機場跑道,但因為轟炸時必須保持水平飛行(航向、速度固定),為了降低損失,轟炸飛行高度較高,相應精度比較低。而且敵人防空火力越強,精度就會越低。

由於美軍情報官羅徹福特破譯了日軍密碼,日軍對中途島的轟炸遭到了迎頭痛擊


再加上,中途島的防空火力遠遠超過了日本人的想象,僅3吋(76.2毫米)高射炮就有24門,還有大量的20毫米高射炮和.50高射機槍。而且美軍破譯了日本密碼,早有戒備。

實戰中,由於攻擊機群被美國水上飛機提前發現,先是在空襲前遭到美軍戰鬥機突襲,損失了4架97,剩下的32架97遭到密集的防空火力“歡迎”,它們不得不在無數炮彈爆炸形成的破片網中飛行,不時有飛機被擊落和擊傷,這種情況下,轟炸效果可想而知。

美軍設施主要在沙島,這裡也是日軍轟炸的重點


經日軍統計,對中途島短短几分鐘的轟炸,36架97只剩下一半可以繼續出擊,其他的不是損毀就是重傷報廢。而中途島只有設施遭到了嚴重破壞,跑道幾乎沒有大問題。更重要的是,中途島的飛機早就疏散到空中了,跑道和機庫裡空空如也。

日軍後來準備發動第二次轟炸,主要目的是希望殲滅這些疏散後因油料耗盡而返航的中途島飛機,也不是為了炸燬機場跑道。

所以機動部隊之所以沒有炸燬中途島機場,一是因為機場並非主要目標,二是因為美軍防空火力太強。


海軍史研究會員


引言:中途島戰役是日本海軍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進攻,也是日本海軍史上350年來的第一次大敗。同時也是目前為止(2019)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航母(日本簡稱空母)會戰。舊日本海軍輸了,失道寡助。反法西斯陣營在太平洋戰場展開反攻。

中彈燃燒的空母 飛龍

飛龍號屬於蒼龍級空母。1936年 7月開工, 1937年 11月下水, 1939年 7月完工。標準排水量17300噸,艦載機 73架。中途島海戰中飛龍號被4枚航空炸彈命中前甲板,1942年6月6日零時被日軍放棄,並用魚雷擊沉。飛龍沉沒之時,輪機房內被困的70名水兵竟然從魚雷炸出的缺口逃出來,海面漂泊15天后,34人被美軍所救。是中途島戰役最後一批倖存者。也由此看出日軍殘酷與救助不力。

發端:

實際上美國對日本的行動開始得很早。美國總統承諾——不把美國青年送到海外戰場送命。因此在戰爭之初美國施行中立法案,不採用軍事行動,但這並不意味美國不能採取行動。1937年末,在長江沿線進攻的日軍殺紅了眼,日本軍機向中立的美籍軍艦帕奈號開火,帕奈號開火還擊,這是美國第一次向日軍開火,表現出美國試圖捍衛英美在東亞的特權與外交傾向。日軍隨後向棄船撤離的救生艇開火,實施無差別攻擊。

這件事引爆了美國輿論,事後舊日本願意賠償,表現出舊日本政府在1937年還不願意與美國直接對抗。此後美國加強了與英國的情報交換。1938年底美國對中國提供戰爭貸款。1939年中,美國取消對日貿易協定,實際上已經開始表現出對日封鎖的態勢。

日本人的意識深處存在著兩種觀點:第一,自以為自己是優等人,不拿其他亞洲人當人。第二,認為日本將扮演亞洲的解放者。這兩種觀點都不成立,而且自相矛盾。也是在此種理念的催化下,日本人的潛意識裡認為,想要佔領亞洲就必須擊敗英美勢力。

可是,作為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舊日本戰時經濟嚴重依賴進口。 1938年舊日本購自美國的廢鐵增長為 1 006 700噸,佔其進口量的 74%。1938年舊日本從美國得到了超過 60%的進口機床,以及諸如釩、鉬等幾乎所有的精密合金。日本燃油幾乎 80%依賴於從美國進口,高級燃油的依賴程度更是超過 90%。

1940年夏,美國對日本禁運航空燃油,因為航空燃油嚴重依賴美國進口。航空燃油禁運實際上已經對日本的海陸軍產生了重大影響。到了1941年中,日本進駐法屬越南南部。美國遞交赫爾四原則,包括尊重別國領土主權,不干涉別國內部事務,維護所有國家平等貿易的機會,以及不得使用非和平手段改變國家地位這四條。遭到日本拒絕,美國隨即對日本進行全面的石油與高熔點廢舊鋼鐵禁運。

當時的日本海軍已經龐大無比,到1941年10月23日,日本海軍每小時消耗石油高達400噸——請注意這是日本沒有和美國開戰之前的消耗情況,而日本石油完全依賴進口。

這些鉅艦都是為了對抗美國太平洋艦隊準備的。隨著中日戰線進入華中山區,這些鉅艦實際上已經處於無用狀態。日本海軍發現自己走上了不歸路——花巨資造了裝備,不能和英美開戰,也不能對中國內陸作戰。這樣下去,話語權越來越少,預算越來越低,這樣下去,海軍貴族們簡直要被陸軍馬鹿們淘汰了。

日本海軍最終被日本發動的戰爭反噬。

對於日本來說,如果不打破這種資源封鎖的狀態,失敗只是時間問題。而日本拒絕了赫爾四原則,實際上拒絕了和平解決的可能,只剩下武力解決這一條路。

所以,舊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從軍事意義上說,實際上是要阻止美國海軍力量干擾日本對於南洋資源的爭奪。在這種戰略之下,殲滅美國海軍的有生力量是最重要的目標。在此目標指導下,日本採取了同時向東與向南的戰術。向東進攻夏威夷,殲滅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向南進攻英國、美國、荷蘭控制下的南洋地區,獲取戰略資源。

中途島戰役:

(圖為中途島環礁與島上的機場跑道)

“消滅了美國艦隊,以後幹什麼都可以隨心所欲,這是結束戰爭的最佳捷徑。”

——山本五十六

當然,日本人說話比較含蓄,所謂的結束戰爭並不是什麼和平停戰,而是在日本的勝利之下逼美國對日求和。

日本空襲夏威夷之後,美國立刻對日本本土發動了空襲。日本實際上偵查到了敵機,但是仍然沒有組織有效的攔截。杜立特空襲是中國空軍飛臨西南日本投彈後日本本土第二次遭到空襲。只不過第一次空襲中國空軍投彈撒下的是傳單,而第二次美國人扔下的是炸彈。

日本作為島國,有其天然劣勢。那就是本土過於脆弱。在雷達尚不普及的情況下,日本沒有中國那麼大的陸地縱深作為預警、攔截的緩衝地帶。基本上敵對方飛機飛過了海岸線就到了重要城市,可以攔截的距離很短,突防日本較中國這種大縱深國家容易的多。所以日本善於進攻,但一旦本土遭到攻擊,工業設施被毀將無法支持長時間作戰。美國杜立特空襲從根本上打破了日本國民對其本土的虛假安全感。軍隊方面更是受到極大壓力,因為日本判斷美國轟炸機(杜立特駕駛的飛機是陸軍轟炸機,正常狀態不會上艦)是從中途島跑道起飛的,所以山本五十六計劃奪取中途島,以解除美國對日本本土的威脅。可是山本的計劃遭到日本海軍軍令部的反對,實際上在山本偷襲珍珠港的時候海軍軍令部也持反對意見。軍令部那幫傢伙自持是總部的人,對於下面的作戰部隊指手畫腳、感覺自己在運籌帷幄。這一次軍令部主張南進,進攻南太平洋,隔絕澳大利亞與美國的聯繫,而不是東進進攻中途島。軍令部認為即便打下中途島也打不下夏威夷,打下了夏威夷也無法對美國本土有什麼威脅。軍令部認為中途島過於遙遠,投入巨大兵力,在補給運輸困難重重的情況下在中途島作戰,簡直是拿帝國命運開玩笑。可是山本派出的代表渡邊表示:美國的戰爭機器一旦啟動,兩年之後將全面壓制日本。時間緊迫,唯一的辦法是速戰速決,摧毀敵人的海軍主力。

軍令部的人當然不幹,說白了,軍令部的人主張直接奪取資源,是出於日本整體戰略的角度。而山本則認為儘快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讓他們的損失速度超過他們的建造速度,才是最重要的。最後,山本第二次提出辭職。說白了就是你們要是不按我說的來就找別人指揮吧。軍令部的人被迫同意山本的主張。

在當時雷達衛星等偵測手段尚不完備的情況下,汪洋之上的海戰實際上是一場伏擊與反伏擊作戰。誰能優先發現敵人,誰就可以佔據主動。日本偷襲珍珠港前,通過島上的情報網已經摸清了珍珠港的基本情況。中途島正好相反,當時美國已經用計套出了日本艦隊的主攻方向是中途島,因此,美國把艦隊從阿留申方向調回,主力部署在中途島東北位置,準備依託中途島路基航空力量對付日本海軍。而日本對中途島的美軍部署瞭解不多。

中途島:

攻方,日本:

主攻方向中途島,佯攻方向阿留申群島。

主攻方向,航母4艘,艦載機248架。其他艦艇。

守方,美國:

航母3艘,其實只能算2.75艘。因為約克城號在珊瑚海被日本人幹廢了,是搶修出來的。在電影裡它在三天後出現在海面上的確挺震撼,可是它的航速根本不可能達到設計速度,各項指標也不可能達到正常水平,搶修的重點是滿足艦載機起降,說白了約克城只是一個海面起降甲板。不過美國的飛機多,因為他們有中途島,全部作戰飛機達到了364架。所以電影裡他們自己說他們很困難,從航母數量來說他們確實困難,從實戰經驗來說他們可能也不如打了五年仗的日本,可是他們的飛機總數一點也不困難,經得起消耗。

因為美國知道了日本的主攻方向,日本北線的部隊進攻阿留申的部隊實際上是象徵大於實用了。美國把主力部隊擺在中途島,計劃在日本海軍航空兵全力進攻中途島的時候突襲日本艦隊的側翼。這樣,保衛日本航母的日本海航力量將捉襟見肘。對此,日本不是沒有防備,否則山本五十六也不配坐在指揮位置上。參加中途島這一波作戰部隊的人,上上下下都算上,從某種程度上掌握著舊日本國運。理應每一位都是所謂全日本的精英,千里挑一的人物,可是還是架不住摻雜了幾個敗類——日本派出了艦艇作為外圍警戒部隊,防止美軍突襲。但是,有人糊弄事,偵查飛機明明沒有到達預定位置,卻向旗艦彙報到達了。這樣,警戒線就出了一個缺口,美軍正是從這個缺口位置進來的。

看來舊日本軍人也不像電視裡演的那樣一絲不苟。各個打算認認真真的為了天皇玉碎。

像這種決戰,一小點紕漏就會導致慘敗,這就是水桶原理。

中途島海戰的過程其實就是兩方圍繞中途島的博弈。對於日本來說,他們必須兼顧攻擊中途島與保護航母兩個重要任務。而對於美國來說,在日本主力攻擊中途島的時候消滅日本的航母,這一仗他們就贏了。

因為沒有航母的日本飛行員沒法落到美國航母上去。沒有了航母,日本飛行員也沒法飛回日本本土。而美國飛行員是守在家門口打仗。沒了航母還有中途島。

在中途島上,美軍已經嚴密佈防,導致日本攻擊中途島的第一波攻擊飛行隊損失嚴重。這時候美軍中途島方向飛來飛機對日本艦隊進行攻擊,這次美軍的攻擊是不要命的,甚至試圖發動自殺攻擊。日本海軍抵禦住了這次攻擊。同時,南雲下令,把赤誠、加賀兩艦的艦載機上原計劃攻擊美國水面部隊的魚雷換裝成攻擊地面目標的炸彈,以解除中途島方向的威脅。

這是7:15分發生的事情。

僅僅25分鐘後,日本飛機傳來情報,發現10艘美艦,距離很近。

這一次,南雲下令,停止換彈。

因為消滅美軍主力艦隊是比攻克中途島更為重要的任務。

那個時間點的南雲可能是全世界最頭疼的人了。

巧得是,美軍截獲了日本的電報,知道日本軍機發現了自己。這下,美軍艦隊下令,所有盤旋的,搜索的,第二批次等待起飛的——一塊過去招呼日本艦隊。

此後,形勢朝著焦灼狀態發展,日本艦隊面臨美軍魚雷機與轟炸機的打擊,不斷作出規避動作。而在航母高速規避的時候,航母上艦載機是沒有能力進行相關攻擊準備的(後來日本強化了這方面的訓練),只能被動挨打。

舊日本空母規避美軍魚雷與轟炸的軌跡,快趕上花樣滑冰了。

日本在中途島進攻中複製了偷襲夏威夷的思路,連主攻和佯攻的方向都一樣。這樣的突襲本身就很難實現。在美國分析出日本的主攻方向後,日本實際上已經是敗多勝少。日本艦隊要在美國設伏的情況下同時完成摧毀中途島與殲滅美國艦隊,這真的需要奇蹟發生。

可惜,這一次沒有奇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山本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日本在中途島損失嚴重,他們沒有美國那麼強大的維修能力,同時又正在同中國苦戰,國內那麼點兒資源陸海軍都想用,舊日本從此走向滅亡。

到了太平洋戰爭後期,美國研發了針對日本零戰作戰的飛機,比如F6F地獄貓活塞式戰鬥機,擁有2000匹馬力的活塞式引擎,而零戰的馬力只有800左右。馬力加持下,美國在飛機上可以加裝甲,加載彈,什麼都加上去飛的仍然和零戰一樣快。隨著作戰資源的匱乏,日本連零戰都開始縮工減料,飛機用上了三合板,飛行員的命比不上戰略資源重要,最終800馬力的自然打不過2000馬力的。

個人整理,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日本史1600-2000

中途島奇蹟

百年航母


有時聊人文歷史


日軍在中途島空襲計劃中,的確是想摧毀中途島機場。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日軍艦隊為了防止美軍伏擊,在第一波攻擊中,留了大約一半艦載機。1942年6月4日早上4點30分,第一波日軍升空。而且當日軍第一波攻擊抵達中途島時,留島的美軍早已升空,留下的是清空的跑道和機庫。日軍雖然炸燬了不少地面設施,但距離摧毀機場還遠得很,中途島的美國空軍雖然在第一波較量中處於下風,但是島上的高射炮給日軍帶來很大傷害,其中擊落和海面迫降11架日機,報廢14架,受損可修復29架,也就是以一波攻擊日軍就損失了23%的空中力量。

日軍在發動第二波進攻前,中途島的岸基戰鬥機就殺奔日軍航母而來,有6架TBF和4架B-26發動對“赤城”和“飛龍”號的攻擊,最終這10架美軍戰鬥機被擊落9架,這也讓南雲忠一下定決心在第二波攻擊中使用高爆炸彈。而換炸彈可不是一句話就能搞定的事兒,一架戰鬥機換彈就需要半小時,18架機需要1.5個小時,而且艦載機升空預熱還需要約45分鐘。但是早已埋伏好的美軍根本不會給日軍留下這麼長準備時間。

9點17分日軍已經收回了第一波攻擊的艦載機。3分鐘後,美軍的15架VT-8魚雷機也殺到日軍附近,遺憾的是在零式戰機的包圍下,45名美軍機組僅1人生還。後續的14架魚雷機中僅有4架生還。雖然美軍在此次較量中又處於下風,但他們有利的消耗了日軍的防護力量。

後來的故事大家可能就知道了,從10點19分開始,美軍的70架艦載機對日軍的“蒼龍”、“加賀”和“赤城”號航母進行了圍剿。最終日軍喪失了4艘重型航母、1艘重型巡洋艦,248架艦載機和3057名官兵。


航空之家


小挖客要說:首先,摧毀機場到如今都還是個難題!其次,二戰的機場更容易修復;還有,情報的原因。

摧毀機場很難

機場不動,攻擊容易但摧毀就難了。到底攻擊哪裡才能摧毀一個機場?指揮台?炸垮了只要有電臺立刻又可以建立起來;導航系統?軍用飛機對這個的依賴度很低;跑道?這個倒是最致命的!但炸起來是真的難!跑道長度2000米吧?要每隔100米制造1個彈坑,才能癱瘓掉起降能力中?這要求非常均勻、非常準確地擊中20枚炸彈!而且這炸彈威力還不能小,否則坑太小,還要冒著機場密集的防空炮火!就算投彈的準確率達到10%,也需要200枚炸彈!

說個近代的戰例,馬島戰爭,為癱瘓斯坦利機場,英國出動“火神”轟炸機(如上圖,英國飛機裡算是好看的)帶重型炸彈,炸了2次,戰果怎麼樣呢?看下圖吧,紅圈裡是其2次投彈的情況,這個可以直觀感受一下炸癱跑道有多難。所以不是南雲和友永不想,而是沒能力!

如今怎麼炸機場呢?以“狂風”戰鬥轟炸機為例,使用JP233撒佈器,必須沿著跑道,扔下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小彈藥,有反跑道炸彈、有破片彈還有小地雷(阻止修復),破片彈帶延時引信,維修隊要是敢上來修,時不時會爆1顆!這樣,也只能讓一條跑道癱瘓大約24小時!

二戰時機場容易修復

二戰螺旋槳飛機居多,起飛距離非常短!中途島上的4發B-17會長一些,其它那些單螺旋槳的飛機起飛距離就非常短了!短的甚至在輕載下要不了100米!這意味著要癱瘓機場,就不能讓跑道上出現100米沒有彈坑的情況!相信大家已經知道這是件很難的事,再放張某國試驗反跑道武器的效果圖感受一下!大家覺得對於二戰那些小飛機來說,這樣的跑道能起降嗎?

即使被炸了,二戰的小飛機們體重不大,著陸的速度又相當低,因此對跑道的衝擊力很小,那麼修復跑道的彈坑也就相當容易!美軍有大名在外的帶孔鋼板!如下圖,這玩意兒正式名字叫“馬斯頓墊”,平時捲起不佔地方,要用時展開非常迅速。陸地機場用它修彈坑,坑裡填上砂土,上面一鋪馬斯頓墊,齊活!還用它修建臨時機場,登陸作戰坦克和車輛要過沙灘和泥濘也靠它!

情報的優勢

其實摧毀機楊上的飛機也是好個癱瘓機場的好辦法,但在中途島上行不通。情報的優勢加上雷達的優勢,第一波攻擊到達之前,所有的飛機能起飛的全部起飛了!東島的雷達站甚至“等得有點不耐煩了!”只是因為那時候美國飛行員和飛機都還比較菜,所以戰績不太好,否則友永丈市能否回去都是個問題!

結論

第一波攻擊不是不想摧毀機場,“非不為也,實不能也!”友永非常想摧毀機場,但又沒做到,所以才要求對中途島進行第二次攻擊,所以南雲才會有第一次換彈……


歷史小挖客


中途島戰役中,日本第一波轟炸中途島的飛機有36架水平轟炸機,36架俯衝轟炸機和36架戰鬥機。剩下的第二波飛機與第一波飛機的區別是,水平轟炸機裝的是魚雷,主要目標是針對可能出現的美國艦隊。



轟炸中途島的主要目標是摧毀中途島的航空力量。但是,我們都知道的是,日本沒有達到目的。

由於實現破譯了日本的密碼,美國飛機都起飛躲避日本襲擊,中途島上只留下空空如也的機場。日本飛機也被美國偵察飛機早早發現,並跟蹤到中途島上空。


在美國偵察機發出的照明彈的指示下,美國埋伏好的戰鬥機蜂擁而上,但是卻被日本掩護的戰鬥機打得落花流水。日本的轟炸機甚至連一彈都沒有受到。

但是,日本轟炸機群面對空空如也的機場跑道也無法下手。日本的轟炸任務中並沒有轟炸機場跑道的任務。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下,轟炸機場跑道是沒有意義的。

當時飛機起飛條件比較低,對跑道的要求也低,有一塊比較平坦的陸地就可以簡易起降。而且,日本計劃裡,已經把中途島作為警戒基地,飛機跑道能夠遭受最小的破壞是最好的。因為日本自己未來佔領中途島後馬上要用。


在日本航空母艦上就攜帶著進駐中途島的飛機。如果跑道破壞嚴重,這批飛機就無法按計劃進駐中途島。就會影響日本航空母艦參加下一步軍事行動。因此,日本對中途島的空襲目的主要是美軍在中途島的空中力量。

於是,日本轟炸機對機場設施和防禦設施進行了轟炸。指揮官友永向艦隊建議,要對中途島進行第二次轟炸。如果日本艦隊對中途島進行第二次轟炸,那麼那些空中盤旋的美國飛機必然要降落加油,肯定會被炸個正著。這樣,中途島的空中力量就會被消滅殆盡。

南雲接受了友永的建議,開始把攻擊艦船的魚雷換成攻擊地面目標的炸彈。開始了失敗的第一步。


我們可以看到,按照日本的計劃,根本就沒有把破壞跑道作為目標,他們已經把機場作為下一步作戰的基地,當然不會自討苦吃的破壞跑道。

而且第二次轟炸就會把美國在中途島的空中力量消滅,那更不需要破壞跑道了。

如果美國沒有破譯日本的密碼,破獲了日本的作戰計劃,中途島上的美軍飛機肯定會遭受巨大的損失,那麼戰役的走向就很可能是另一個情況了。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歷史笑春風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又接連贏得了幾場戰役,可是隨著戰線的延長,日軍開始感到兵力不足,戰局開始朝著不利於日本的方向轉變。

為了扭轉戰局,山本五十六強烈要求進攻中途島,因為只有攻佔中途島,日本本土才能免受美軍的襲擊。從長遠看日本佔領中途島,就可以拿下巴拿馬運河、直接威脅到加利福尼亞,迫使美國放棄澳大利亞,集中全部保衛美國西海岸。這樣一來,日本就可以在太平洋上肆無忌憚了。

1942年6月4日,南雲忠一指揮對中途島發動第一波攻擊,108架飛機離開母艦,飛向中途島。其中包括36架戰鬥機、36架俯衝轟炸機和36架水平轟炸機。

但是由於美軍在戰前已經通過情報竊取,切實掌握了日軍攻擊中途島的情報,所以早已做好了準備。在日軍飛機開始轟炸中途島後,很快美機就迎了上來,與日機遭遇。中間雖然給日軍空出了20分鐘的時間,但是日軍只是摧毀了島上的一些軍用設施。

為什麼日軍沒有摧毀機場,因為這個時候機場已經沒有美機了,所以他們轟炸了機場上的機庫和油庫等,結果還是沒有發現美軍主力。

同時日軍不知道美軍掌握了他們的計劃,以為這是一場像襲擊珍珠港一樣的偷襲,所以沒有轟炸跑道,因為他們相信很快自己就會用的上。

等到轟炸了一圈發現美機都不在機庫裡,於是第一批編隊返航,並且用無線電統治南雲忠一需要第二波襲擊。不久之後戰爭就打響了,等到他們發現美機已經都在天上時,旁邊還有航空母艦時,已經傻眼了。

日軍確實有不少精銳飛行員,美軍一開始打的時候都是雛鳥,和日軍飛行員在我國大陸空襲練出來不一樣,美軍還沒有那麼豐富的作戰經驗。當時飛機對跑道的要求沒那麼高,所以日軍第一波攻擊轟炸機庫和油庫也是沒有錯的。


邯鄲醉


南雲忠一的機動部隊由於要同時執行摧毀中途島上的美軍岸基航空兵和航母編隊的海基航空兵的作戰任務,因而將艦載機分為了兩個攻擊波次,每個波次都是108架飛機,分別是36架戰鬥機、36架俯衝轟炸機和36架水平轟炸機。由於沒有接到任何有關美軍航母艦隊的情報,決定首先向中途島發起襲擊,第一波攻擊群隨即出動。但是為了保險期間,第二波攻擊群也立刻在甲板上待命,一旦發現美軍航母的蹤跡便立刻起飛進攻。


日軍的作戰計劃看似天衣無縫,但是仍舊出了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第一波攻擊群沒能完成摧毀美軍岸基航空兵的任務,日軍機群飛抵中途島上空時,機場上已經沒有一架飛機,美軍飛機已經全部起飛了,其中戰鬥機用於攔截日軍攻擊群(失敗了),攻擊機則前往攻擊日本機動部隊。由於找不到目標,日軍轟炸機首先轟炸了機場上的機庫,然後是機場炮彈和油庫等設施。總得來說,日軍的轟炸行動結果是不理想的,未能捕捉到美軍航空兵主力,也沒能徹底摧毀機場的跑道,大部分炸彈都投彈了沒有飛機的機庫頭上了。這也情有可原,日軍攻擊群接受的是摧毀美軍岸基飛機的命令,在機場上沒有沒有發現美軍飛機時,自然會去攻擊那些機庫,日軍飛行員以為美軍飛機都機庫裡。


日軍第一波攻擊群在完成轟炸後,對中途島進行了偵查,發現對美軍地面設施的打擊並不嚴重,尤其是關鍵的跑道沒能完全摧毀,機庫都是基本都被毀了,但是都是空的。因此第一攻擊群認為應該對中途島實施第二次打擊,以便正好趕在美軍飛機飛回機場時對其實施打擊,徹底摧毀美軍在中途島上的航空力量。在第一攻擊群的報告發出沒多久,這些從中途島上起飛的美軍飛機便飛臨日軍機動部隊上空發起了進攻,日軍航空母艦僥倖沒有受傷,但是這也讓南雲忠一最終下定決心對中途島實施第二次打擊,徹底消除來自中途島的威脅。


日軍第一波攻擊群的失敗並非輸在日軍飛行員的失誤上,因為任何一個飛行員在機場跑道上沒有發現敵軍飛機時,肯定會選擇轟炸機庫,認為飛機就在裡面。轟炸機場跑道只能居於次要的位置,只有摧毀敵軍的飛機才能徹底奪取制空權,而摧毀機場跑道就沒有那麼有效了,機場跑道是很容易被修復的,尤其是對於擁有許多工程機械的美軍而言。日軍失敗就失敗在情報上,在日軍第一波攻擊群起飛後不久,美軍的水上巡邏機就發現了日本機動部隊,並通過電報傳回了情報,所以中途島上的美軍飛機都出動去進攻日本機動部隊了,日軍攻擊群自然也就撲了個空。另外即便美軍的巡邏機沒有發現日本機動部隊,美軍在中途島安裝的雷達也提前探測到了日軍機群,美軍飛機還是可以提前進行疏散。日軍第一波攻擊群無論如何也難以真正摧毀中途島機場,既無法捕捉到美軍的岸基航空力量(雷達的存在),也沒有能力徹底摧毀地面設施,攜帶的炸彈數還是太少。


戰略論


日本的第一波一百零八架自以為很秘密,到達後,美國戰機已經起飛,等著日機並向日本飛機發起攻擊了,還有中途島地面防空炮火力全開,日本飛機無法擺脫糾纏,無法精確攻擊,。反過來,如果攻擊理想,就沒有後面的紛亂和精彩五分鐘了,也沒有日本的魚雷和炸彈炸自己的航母了,美國的炸彈沒有那麼大的破壞力,只是成了藥引子。怪只能是怪日本,若八艘航母集中用在中途島,不會敗家的,天意。


東龍45


消滅機場上的飛機才是主要任務,順帶把跑道炸了。飛機都提前升空了,光炸跑道?是聽響還是看煙火?浪費炸彈嗎?


Ma艾倫


美軍航母及艦載機已機動至中途島東北方向海域,目的是達成突襲並摧毀日軍聯合艦隊,中途島上只有少量美軍戰機,島上機場是否被日軍摧毀已經不重要了,只要美軍主力飛機在航母上這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