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寫了100萬字,是怎樣一種體驗?

首發: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幸好簡書有字數累計統計。驀然發現,截止昨天,我已經寫了999942個字。

寫了100萬字,是怎樣一種體驗?

▲簡書後臺統計


這就是說,當這篇小隨寫完後,我總計已經寫了100萬字!

這兌現了我剛開始寫作時的一個承諾:管他孃的,先寫出100萬字再說。


我寫作起步於“簡書”,聽完幾節寫作課後,像眾小白一樣,先是慷慨激昂地投稿,接著便是煙花易冷地放棄。


我的文章最早在“簡書”上發表。2016年11月-12月,寫了幾篇小豆腐塊(不算文章),之後沒再更新。

直到2017年4月,才有了新文章。


這5個月,我在幹嘛?

其實我當時已經決定放棄寫作了,因為這事兒對我來講,太特麼的苦了。


冥思苦想一天,才擠出500多字的小段子。而且,沒有人點贊,閱讀量僅為個位數,簡書投稿專欄,也各種被拒。


我心灰意冷,決定撤退,挫敗感滿滿......


但唯一讓我欣慰的是,一起參加寫作營的小夥伴,幾乎都停止了更文。看來不是我一個人放棄了,這事兒對大家都挺難的。


但是,轉念一想:“難度”不就是一個天然的過濾器嗎?它不就是在幫你過濾掉,競爭對手嗎?


正因為難,成功的道路才不會擁擠。你也不用跑太快,因為很多人早已歇著了。


於是,我告訴自己,管他孃的,先寫著吧。

哪怕寫得都是垃圾,那也先寫上100萬字再說,到時候放棄也來得及。


這一寫就是3年,更文速度不算快,但還是完成了100萬字的目標。

寫了100萬字,是怎樣一種體驗?


有讀者問我,寫了這麼久,是不是越寫越輕鬆,越寫越容易?

其實並沒有。


每一篇文章,還是會消耗掉巨量的腦細胞。不是糾結於行文邏輯,就是受困於遣詞造句,再或者對搭配素材的挑挑揀揀。


而且,每次選題時,也有難度。但只有這樣,才能觸發自己的深入思考。


我不是裝逼,而是知道那些好寫的東西,別人一定不愛看。如果是日記,無所謂,只記錄自己的心路,與他人無關。


如果是要發表的文章,那麼就要考慮,能給讀者帶來的價值是什麼?


一篇公眾文章,必定要經過作者的人神交戰,再“處心積慮”地拿捏合適的表達方式,讓受眾更能接受。這也註定了,寫文章從來不容易。


即使每日小隨,我也並不是隨便應付。還是時刻想著,能為讀者帶來什麼啟發。


就這點來看,我是比較反對盲目的日更。就是記流水賬那種,很多人的文章都是日記體:今天吃了什麼東西,遇見了什麼人,幹了什麼事......


這樣的文章,讀者不僅不會買單,而且對自己的寫作水平,也沒什麼幫助。那種流水賬的日更,看起來堅持和勤勉,實則是一種“偷懶的努力”。


因為最累的不是體力活,而是思考。思考是世界上最累的一種勞動。


這就是為什麼大哲學家羅素會說:“很多人寧願死,也不願思考”。


所以,很多人會用體力的辛苦,偷換思考上的辛苦,還會麻痺自己說:“你看我多努力。”

寫了100萬字,是怎樣一種體驗?


這3年,通過寫作,我還悟出一個老套樸素,但永不磨滅的真理:穩定壓倒一切


上段說到寫文章很難,所以之前寫不下去的時候,就會停筆數日,等待靈感來襲。但結果卻望斷秋水,很多文章也因此變成了爛尾樓。


在寫作中,我漸漸明白,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穩定的輸出,才是持續精進的王道。


所以,我也立下flag,每天完成一篇千字小隨,365天不斷更。


還剩4天,就要完成了,而小隨的平均字數在1500字左右。這樣一年下來,僅小隨就寫了50萬字。


我其實就是想用這種方法,倒逼自己輸出。然而,小隨都是隨感而發,並不具備傳播性。


所以為了保持公眾號的增長勢頭,我還要堅持寫長文。可以說,相當的摧殘。


很多時候,寫完小隨,就要死磕長文。經常還會遇到觀點、邏輯、素材,擰巴的情況。


於是,經常從早上 4:30,一直寫到晚上 23:00,除了吃飯和上廁所,屁股沒離過座。


3年過去了,我的腰肌勞損已經很嚴重了。可是總停不下來,總有個聲音在說:“接著寫啊,你還差得遠呢......”聽起來很勵志,但我並沒將自己感動了。


因為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比我優秀的人太多,我沒什麼天賦去兌現成功。只能靠日拱一卒,殘血爬行,一步步去接近目標。


你可能聽過一萬條,關於成功的真理,但是“穩定的前進”,是一條最不受環境影響,而且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寫了100萬字,是怎樣一種體驗?


米開朗基羅曾對自己的學生說:別特麼跟我談藝術、美感、創作,這些都是扯淡。只有工作、工作、工作,以及不停地工作。


《演員的自我修養》的作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說過:很多人以為演戲,靠豐富的情感,(其實)根本不是,是靠日復一日的練習,是靠穩定和流程化的發揮。你不能真的動用感情,那是最不靠譜的事。


羅振宇在談自己的成功時,說:可能就一點,我們總能在不確定的世界中,持續給用戶一個穩定的交付。就像我每天早上風雨無阻的60秒語音,幹這活,簡直就是自虐求圍觀。


你看,這就是所謂成功的秘訣。也許你嗤之以鼻,說雞湯味太濃;也許你心頭一振,準備匍匐前行。但真相是,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前者是因為不屑,他們相信一定有捷徑;後者可能低估了難度。


穩定壓倒一切”,說起來是一句話,寫出來是一段字,可真正去做,卻要換算成,千百個小時與分鐘。


對應各種不同的場景,面臨喜怒哀樂各種情緒的挑戰,這些都會將你的毅力,一點點蠶食,讓你走不出怪圈。


所以,知道真的不代表能做到。穩定而持續的發揮,也就成了少數人的專利。


寫了100萬字,是怎樣一種體驗?


當然,我的付出也讓自己收穫不小。公眾號持續強大,已有不錯的收益。


前段時間,還有一家知名的風投公司,想要投資我的IP。更重要的是,我積累了一大批忠實而高端的讀者。


很多自媒體的同仁,看到我文章下的留言,無不羨慕地說:“良叔,你的讀者水平確實高,留言個個都很精彩......”


是的,正是這種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激勵,才讓我走到了今天。


在此,良叔也想對所有關注我的朋友,說聲謝謝,你們給了我很大的動力。猶如一個陪跑者,讓我的路程不再寂寞。


衷心的謝謝你們!良叔的小隨筆還會堅持4天。


-END-



寫了100萬字,是怎樣一種體驗?

參加破局2.0年會,除了我,都是大V...... ——攝於2019年12月1日



本文作者:良叔,暢銷書《超級個體:打造你的多維競爭力》作者,公眾號良大師主筆,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知名培訓顧問,簡書籤約作者。歡迎關注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點擊擴展鏈接,跟良叔學多維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