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英國300年都搞不定蘇格蘭,為何俄羅斯只用50年就同化東普魯士?

上官熙


俄羅斯並不是同化了東普魯士,而是把東普魯士的德國人全部趕走了,然後又把俄羅斯人遷到了東普魯士。這樣一來,東普魯士的人就全部變成俄羅斯人了,和俄羅斯本土並沒有什麼區別,這就是俄羅斯對東普魯士的“同化”。

俄羅斯是一個擅長搞侵略的國家,而對於被吞併的土地,俄羅斯的做法都一個樣,都非常的簡單且殘暴。那就是把當地的人趕走,或者直接消滅。然後再讓俄羅斯人遷進來,這個地方就永遠變成了俄羅斯的土地。俄羅斯不僅對待東普魯士如此,對待其他吞併地區也是完全一樣。


比如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比如庫頁島等地,原本都是東亞黃種人的地盤。俄羅斯侵略到該地以後,對這些地方都進行了種族大換血。如今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尤其是南邊的邊界地帶,都是清一色的歐洲白人,即都是移民後的俄羅斯人。

所以,對於東普魯士和蘇格蘭這樣的地方,不要說俄羅斯的同化能力多麼成功,多麼強大,而英國的同化能力多麼弱小,不能怎麼看。因為兩者的手段根本不一樣,哪一個更文明、哪一個更野蠻,其實一目瞭然。


英國統治蘇格蘭的時間雖然更長,但英國還是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蘇格蘭的文化與地位。儘管英國沒有同化蘇格蘭,但蘇格蘭與英國之間,卻並沒有因此帶來什麼歷史恩怨。

當然,歷史的欠賬,終歸還是要還的。俄羅斯人曾經的移民擴張,如今也可以說是報應不爽。目前,俄羅斯已經成為了整個歐洲地區人口流失最多的國家,且俄羅斯的人口出生率也持續提不上來。總的來說,現在俄羅斯的人口正在逐年下降,尤其是主體民族俄羅斯人,其人口的萎縮趨勢已經不可逆轉了。


蘇綻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有個段子,冷戰中,英國大使、法國大使同蘇聯大使聊天。

英國大使首先抱怨,說英國的殖民地都獨立了,這些殖民地的民眾不識好歹,不體諒英國對他們在歷史上的巨大幫助。現在殖民地都沒了,英國人花費200多年心血的殖民工程,成為泡影。

法國大使卻說,好歹你們英國人從殖民地脫身了。我們法國人明明已經放棄殖民地了,那邊出了事總是第一時間讓法國去幫忙解決。法國人每每吃力不討好,花錢死人卻被人罵。

然而,蘇聯大使一直冷笑不語。

英國大使和法國大使問他,你們蘇聯怎麼對待殖民地問題的?殖民地老百姓反抗要怎麼對付。

蘇聯大使冷冷回答:蘇聯沒有殖民地,只有自己的土地。老百姓反抗叫做叛國,可以全部殺掉。


實際上,蘇聯大使沒有瞎說。

沙俄的擴張,原則上是對於當地少數民族的血腥屠殺。少數民族只有兩個選擇,第一成為奴隸,第二被殺光或者逃走。

以沙俄的遠東為例,為什麼俄軍要在江東六十屯、海蘭泡亂殺中國人?

因為這裡根據條約可以合法居住中國人,形成了國中之國。

沙俄不允許出現殖民地,不允許出現自己不能管轄的地盤,就直接將中國人殺光。


要說沙俄如此,蘇聯也是一樣。

斯大林上臺的時候,遠東地區因歷史原因有數萬華人居住。

然而,斯大林在大清洗時,將華人以各種藉口抓捕,或殺或流放。到蘇德戰爭爆發,整個遠東只剩下二三百華人。



蘇格蘭為什麼始終是蘇格蘭?

因為英國人沒有將蘇格蘭人殺光或者趕走,蘇格蘭人始終在自己的土地上。

然而,東普魯士為什麼被同化了,很簡單,被俄國人幹光了唄。

以著名的加里寧格勒州為例,這個普魯士文化的發源地,今天根本就沒有德國後裔。

蘇聯在二戰結束後,強行奪去了東普魯士,隨後進行種族清洗。

這裡的德國人運氣好的被趕到東德,運氣不好的被流放到西伯利亞。


時至今日,加里寧格勒州的人口是什麼樣呢?

俄羅斯族佔78.5%,白俄羅斯族佔8.5%,烏克蘭人佔7.2%,立陶宛人佔2.1%,波蘭人佔0.5%,韃靼人、莫爾多瓦人和猶太人佔0.4%,楚瓦什人佔0.3%,阿塞拜疆人佔0.2%。

什麼民族都有,就是沒有德國人。

知道為什麼歐洲人對俄羅斯沒有任何好感?

這是豺狼一樣狠毒的民族,動不動就要將別人趕盡殺絕。

誰想和這種人做朋友做盟友,簡直就是白日做夢。


薩沙


俄羅斯佔領東普魯士,同化普魯士,根本不需要50年,估計一個月都用不上,因為東普魯士人要麼被殺,要麼就被趕走了,如今生活在東普魯士的是俄羅斯人,根本不需要同化。



俄羅斯在歐洲有一塊飛地,加里寧格勒,這塊領土原本是德國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軍隊連戰連敗,蘇聯軍隊攻入德國本土,佔領了東普魯士。

根據雅爾塔會議與美國和英國達成的協議,德國的柯尼斯堡劃給蘇聯,此外波蘭還要整體向西遷移,把德國東普魯士面積相當的領土劃給蘇聯,蘇聯和波蘭都可以增加領土面積,而德國要喪失一部分領土。


為了鞏固對柯尼斯堡的控制,蘇聯進隊進入柯尼斯堡之後,將生活在這裡的德國平民全部驅逐,蘇聯同時將本國人遷徙到東普魯士,從此柯尼斯堡成為蘇聯(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

加里寧格勒雖然原屬於德國,但是德國在二戰後深刻反思,也已經放棄索取加里寧格勒在內的東普魯士,而且公開表示,德國在歐洲沒有任何領土需求,所有德國領土都已經在德國版圖內,這就意味著承認了加里寧格勒的歸屬。

即使加里寧格勒要舉行全民公投,決定歸屬於俄羅斯還是德國,恐怕公投結果為留在俄羅斯,畢竟現在生活在加里寧格勒的都是俄羅斯人,德國人早在二戰時期就已經被趕走了。


加里寧格勒雖然與西歐相比是最落後的地區,但是卻是俄羅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英國無法同化蘇格蘭,因為英格蘭和蘇格蘭屬於合作關係,英國的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儘管英格蘭與蘇格蘭關係密切,但是蘇格蘭仍然保持文化和政治氛圍,甚至謀求獨立。

2014年蘇格蘭舉行獨立公投,結果有45%的人投下贊同票,可以說蘇格蘭內部一直存在著獨立思想,英國脫歐,蘇格蘭很可能再次進行全民公投,確定是否留在英國。



俄羅斯的領土幾乎全都是通過擴張得到的,沒有哪塊土地需要同化,因為當地人幾乎都被殺光了。比如江東六十四屯,因為有許多我國平民,俄國擔心將來難以統治,結果選擇了屠殺。如今的俄羅斯遠東,雖然是侵佔其他國家的,但是俄羅斯人仍然是多數的。


視野新觀


為什麼俄羅斯被稱之為”北極熊“呢?也被稱之為戰鬥民族呢?因為俄羅斯野蠻而沒有人性。所以,西歐國家都不願意接受俄羅斯。而且,與俄羅斯接壤的國家,都是受害者,都被俄羅斯不同程度的被侵略和侵佔。



(彼得大帝)

俄羅斯殺人成性,共同約毀滅了100多個民族,以及殖民和統一了100多個民族。所以,現在的俄羅斯,是一個有100多個民族的國家。

(葉卡捷琳娜女皇)

而東普魯士人,就是被俄羅斯斬徹底的草除根了的。所以,東普魯士沒有了,而侵略者俄羅斯又大量的移民搬遷到此,東普魯士人不是沒有俄羅斯搞定,而是被俄羅斯徹底的殺戮掉了。

(伊麗莎白一世)

而英國被稱之為英吉利人,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混合體。他們登陸蘇格蘭群島之後,趕走了蘇格蘭人。但是,卻是無法將蘇格蘭人斬盡殺絕,而伊麗莎白一世終身未婚,所以,將自己的王位傳給了侄女的兒子——詹姆士一世。而詹姆士的父親又是蘇格蘭的國五,而最終導致兩個國家和民族聯姻,聯姻之後共同的繼承人,也就是兩個國家的國王,並且,合併為一個國家。


(詹姆士一世)

因此,不是英國300年沒有搞定蘇格蘭,而是他們合併成了一個國家。所以,這個與俄羅斯是截然不同的。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這個問題讓德國聽了想罵人。

一邊是北極熊佔著自己的“龍興之地”不撒手,一邊是“攪屎棍”沒事天天“脫歐”攪黃德國的一統歐洲大業。面對這兩個宿敵,就像面對兩個不同類型的漂亮妹紙一樣,為什麼一定要做選擇題?讓它們兩個通通去死不好嗎?

今天的歐洲,雖然總面積不過1016萬平方公里,但是卻星羅棋佈地分佈著48個國家和地區,堪稱世界上國家最密集的地區。

國家的擁擠,本質上是因為民族的擁擠。而隨著各民族的覺醒和發展,以及國際社會的干涉,歐洲很多國家的民族獨立運動此起彼伏,典型如英國的蘇格蘭,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等。

但這種情況在俄羅斯身上根本不可能出現,典型如俄羅斯在二戰後佔領的東普魯士地區,即便蘇聯解體,俄羅斯綜合國力長期一蹶不振,但原屬東普魯士的加里寧格勒依然表現得十分“乖巧”,這和蘇格蘭愈演愈烈的“ 脫英”浪潮形成鮮明對比。

那麼同樣是主體民族同化“殖民地”,為何英國表示累覺不愛,俄羅斯就表示毫無壓力呢?靜夜史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殖民”方式有高下

在靜夜史看來,東普魯士和蘇格蘭雖然都屬於歐洲,但兩者基本沒有可比性。因為相比於英國對蘇格蘭的同化,俄羅斯對東普魯士的“同化”顯得太名不副實。

二戰結束後,東普魯士作為蘇聯戰利品的一部分,被斯大林進行了粗暴的劃分。除南部被補償給波蘭,成為波蘭的瓦爾米亞-馬祖爾省。北部則留在了蘇聯版圖內,被俄羅斯和立陶宛兩個加盟國瓜分,分別稱作加里寧格勒和梅梅爾地區。

雖然十月革命後,蘇聯走上共產主義道路,但“大俄羅斯”主義思想依然甚囂塵上,隱藏在俄羅斯內心深處的大國沙文主義政策依然根深蒂固,併成為斯大林的御用手段。

歷史上在沙俄野蠻的擴張過程中,為達到一勞永逸佔領殖民地的目的,沙俄每佔領一地,便對土著居民進行野蠻的驅逐和屠殺。而這一做派毫無意外地在東普魯士,尤其是加里寧格勒和梅梅爾地區身上再度重演,其結果就是東普魯士境內的德意志人被全部驅逐出境,蘇聯以及波蘭政府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種族換血。

因為手段如此野蠻粗暴,所以所謂的“同化”變得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加里寧格勒早已是俄羅斯人的天下,境內幾乎沒有了德意志的痕跡,所以即便俄羅斯半死不活,這些自己人也不會改換門庭。

應該說,這種野蠻的種族換血確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014年克里米亞之所以如此輕易地被俄羅斯“奪走”,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克里米亞地區絕大部分都是俄羅斯人。

相比之下,英國的手段就顯得太過“文明”。雖然英國曆史上也曾是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國,對殖民地都進行了野蠻殘暴的種族滅絕,但因為殖民地基本都在萬里之外,所以英國更需要“以夷制夷”,這注定了英國的種族換血不可能像俄羅斯這樣徹底。

蘇格蘭雖然和英國本土山水相連,但作為英國的殖民地,蘇格蘭毫無意外也享受到了英國的“文明”。

更重要的是,在蘇格蘭加入英國前,曾不斷反抗英國入侵,是英國難以啃下的硬骨頭。而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蘇格蘭最終選擇和英國“合併”而不是被佔領,這使得英國政府不得不對蘇格蘭做出更大讓步,包括保留自己的語言文化等,這為英國同化蘇格蘭增加了巨大障礙。

英國和俄羅斯種族同化結局的大相徑庭,再度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和平”是不可能同化成功並維護國家統一的,只有戰爭這樣的暴力方式才能消滅分裂勢力,並威懾蠢蠢欲動的追隨者。

2、國力強弱有差別

但戰爭從來不是你想打,想打就能打的。

對於英國這樣的國家而言,雖然有日不落帝國的輝煌歷史,擁有安理會五常之一的國際地位,但並不意味著英國能夠對蘇格蘭隨便動粗。因為英國如果這樣做,可能非但無法達到迅速同化蘇格蘭的目的,反而會導致國家分崩離析,把自己也搭進去。

靜夜史認為,如果非要將蘇格蘭和東普魯士放在一起比較,那麼兩者的最大區別就在於:

蘇格蘭很大,而東普魯士很小。

在以“袖珍”著稱的歐洲,無論蘇格蘭還是東普魯士都稱不上“大”,但相比於他們的宗主國,差距就顯而易見了。

雖然英國曾經是日不落帝國,直到今天仍然有大量的海外領地,但自從二戰結束被打回原形後,英國就只能將精力放在面積僅24萬多平方公里的英倫三島了。

因為“島國”環境的限制,英國即使再努力體量也不會很大,尤其是將蘇格蘭徹底碾壓,這就讓英國非常尷尬。

相比之下,俄羅斯和東普魯士根本就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加上蘇聯時期對東普魯士的無情拆分,使得加里寧格勒更顯迷你。這樣的體量,別說鬧獨立,就是遊行都沒有氣勢。

再加上俄羅斯和英國國力上的巨大差距,更為兩國的殖民地命運增加了變數。

雖然俄羅斯和英國都是安理會五常之一,但俄羅斯怎麼看都比英國更像個世界大國。

因為二戰讓英國一夜回到解放前,痛失霸主地位的英國為保持國際影響力,開始成為美國的忠實小弟,過上了狐假虎威的幸福生活。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成為英國“脫歐”的幕後推手,而“脫歐”毫無意外就會導致蘇格蘭等地“ 脫英”的此起彼伏。

所以歷史上的英國無法同化蘇格蘭,今天的英國在美國的操縱下依然對蘇格蘭無能為力。

而加里寧格勒作為紅色帝國蘇聯留給俄羅斯的禮物,從一開始就已經失去了同化的必要。

作為俄羅斯眺望歐洲的窗口,加里寧格勒一直是俄羅斯導彈基地和曾經的波羅的海艦隊所在地。

在北極熊的陰影之下,任何蠢蠢欲動的勢力都要熊。

所以,英國用300年無法同化蘇格蘭不假,而且即使再過300年也無法成功。但俄羅斯同化東普魯士絕對沒有用50年,甚至5年都不用。

兩相比較,除了手腕強度的區別,最重要的還是國力上的巨大懸殊。可以說,沒有強大的國力,任何同化都只能無可奈何花落去。

想想中華民族先輩對周邊廣大地區的“同化”,不禁感嘆他們的鍥而不捨和高瞻遠矚,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今天的我們才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大國之一。

而當下的中國並不平靜,更需要我輩繼承遺志砥礪前行!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同化套路不一樣。

蘇聯(包括沙俄和俄羅斯)對新佔領區的同化策略是:地留下,人離開。

再狠一點:地留下,人全殺掉。

現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為什麼完全看不到東方文明的蹤跡?因為全被沙俄抹去了唄。

當年蘇聯佔領柯尼斯堡後,基本上也是這個套路。德意志人要留下也可以,但必須加入俄羅斯族,做俄羅斯人,否則就離開。這樣搞的結果自然是大批的德國人攜家帶口向西搬家,留下的少部分德國人迅速被俄羅斯文化同化。

根據聯合國近些年的數據統計,目前原柯尼斯堡市,也就是現在的加里寧格勒市,俄羅斯族的比例高達87%,而德意志人的比例只有區區的0.1%。(整個加里寧格勒州的俄羅斯人比例是78.1%,德意志人為0.6%)


除了趕人走,蘇聯還搞文化蠶食。蘇聯佔領柯尼斯堡後,把城市名字也給人改了,改成了現在的加里寧格勒。

也就是說,現在的東普魯士已經完全被俄羅斯化了。德意志文化在加里寧格勒,除了那幾座蘇聯人不敢拆的大教堂外(比如柯尼斯堡大教堂),完全不存在了。整個加里寧格勒市和俄羅斯其他城市沒什麼區別。

另外需要說清楚的是,原東普魯士實質上被分成了三塊:除柯尼斯堡外,原東普魯士最北部的克萊佩達歸了立陶宛,南部的奧爾斯汀和原本是國際聯盟代管的但澤自由市歸了波蘭。目前波蘭和立陶宛佔領的東普魯士地區也跟“俄佔區”一樣,被全盤立陶宛化和波蘭化了。全然看不到德國文化的蹤跡。(東歐民族都是一丘之貉)


相比於蘇聯,英國的策略就很搞笑了——英國人是“只作攪屎棍,絕不炸茅坑”。

英國人也搞文化蠶食,逐步同化的策略。比如威爾士和北愛爾蘭就被英格蘭同化了。但是英國人只會在背地裡耍點小動作,類似於東歐人那種“炸茅坑”,濺的自己一身臭屎的猛操作,英國人不幹。

具體的說,英格蘭在十三世紀末時,曾經一度佔領過整個蘇格蘭,並在當地推行強硬的奴化政策。比如抹去蘇格蘭文化,蘇格蘭女人的初夜權要歸英格蘭男人。

但是,英格蘭人重蠅頭小利,也就是隻想贏不想輸,輸了就捶胸頓足。當英軍被蘇格蘭抵抗軍打敗了幾次後,就認為得不償失,輸得心疼肉疼,主動放棄了蘇格蘭。

此後,蘇格蘭在1314年重獲獨立(梅爾·吉布森執導的電影《勇敢的心》描述的就是這段歷史),並跟英格蘭形成了共存局面。

雖然,後來因為蘇格蘭國王繼承了英格蘭的王位,英、蘇形成了共主聯盟關係。但雙方的交往也仍然不多。


英格蘭人武力拿不下蘇格蘭(主要是覺得經濟上不划算),但又很想拿下蘇格蘭,於是英格蘭就給蘇格蘭下絆子,想借助非暴力的方式讓蘇格蘭臣服。

換而言之,就是花錢收買。

十七世紀末,英格蘭壟斷了海洋霸權,藉助殖民貿易越來越富。蘇格蘭看著眼饞,於是就也仿效,搞海外殖民。英格蘭看到蘇格蘭也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就故意排擠它,還鼓動歐洲其它國家(比如西班牙)打蘇格蘭。

蘇格蘭在外面受了欺負,而且它自己又沒能力報仇。於是蘇格蘭的高層就跑去找英格蘭的高層談判,想分一杯羹。

英格蘭高層見有機可乘,就軟磨硬泡,威逼利誘,用了各種手段,迫使蘇格蘭加入了大英帝國。其中最有名的手段,就是禁止蘇格蘭的海上貿易,共享英格蘭的資源。除非蘇格蘭加入大英帝國,否則這事免談。

蘇格蘭窮的要死,別無他選,於是蘇格蘭就解散了議會,派議員到倫敦。至此,兩國算是正式的合併了。

合併之後,因為兩國利益趨同了,只有跟著英格蘭走,才能融入世界貿易體系。所以蘇格蘭也就心甘情願的跟著英格蘭,並且一直跟到了現在。


總的來說,東普魯士和蘇格蘭的情況不同。

當年德國戰敗是輸得底褲都沒有了,東普魯士的德國人除了受虐,別無選擇。而蘇格蘭沒有完全戰敗,它從十四世紀初獨立,一直到十八世紀初加入大英帝國,獨立性都是有保證的。

英格蘭不想花大力氣揍服蘇格蘭,單純的只靠金錢利益勾引蘇格蘭,這種同化模式自然是無法從根源搞定蘇格蘭的了。

另外,必須要承認一點:英國人的殖民政策是比較“厚道”的。英國人向來不強求,也不會強留。凡是都把利益擺在第一位,能撈一把是一把。撈不到好處,或者撈到好處入不敷出時,他們就會主動走人。

但是走之前,它一定要攪個屎。印巴是這樣的,緬甸是這樣的,香港也是這樣的。


Mer86


東普魯士絕大部分又不是俄羅斯佔領的,俄羅斯就佔勒一個城:柯尼斯堡,也就是現在的加里寧格勒,其他地方都是被波蘭和其他國佔領的。

這張圖很清楚了,一部分劃給俄羅斯,一部分劃給立陶宛,一部分歸丹麥,波蘭佔了絕大部分。

蘇聯佔了波蘭的領土,波蘭佔了德國的領土,德國領土大幅度縮小了。

蘇聯和波蘭得利,蘇聯獲得大片領土,波蘭獲得的領土比自己過去的更好,有了完整的海岸線。

為什麼要這麼劃分?其實還是拜冷戰所賜,不然的話,德國基本上就沒有了。


普魯士從德國分出去是當時所有戰勝國的共識,丘吉爾和羅斯福甚至想過把德國大卸八塊,波蘭更不要說了,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挑起來的,一戰戰敗的奧斯曼土耳其直接瓦解了,奧匈帝國直接瓦解了,德國居然還留著,已經夠仁慈了,仁慈的下場就是規模更大的二戰,為什麼德國會有五國佔領,這是有原因的。


在二戰結束後,所有國家都在驅逐德裔居民,以捷克斯洛伐克為例,捷克斯洛伐克收回慕尼黑協定割讓的全部領土,將居住在這個國家的300萬德意志人全部驅逐出境,1945年5月30日,2萬德裔被集體性驅逐,強制其步行56公里去奧地利,等他們到達邊境的時候,蘇軍禁止他們過境,又要求他們返回,一路死亡確認人數高達800名,史稱“布爾諾死亡行軍”

波蘭也不例外,波蘭至少驅逐了600萬德意志人,這使得波蘭從多民族國家一下子變成了單一民族國家。


德國今天變得溫順,那是因為被打掉了牙。


反觀我們中國人,就是過於仁慈,當年日本侵華以後,驅逐東北地區人民,把大批的日本人遷移到中國東北地區,史稱“滿洲開拓團”,日本戰敗後,關東軍以及日本的達官貴人如同喪家之犬,丟下沒有背景的日本開拓團平民早就跑了,中日隔著海,要是中國人想動手報復,這幫已經放下武器的不管是軍人還是所謂的“開拓團”,哪一個能活著出去?

日本留下大批的遺孤,相當多是被中國人收養的,長大了以後返回到日本,反而受到日本人的歧視。


我只能感嘆一下,中國人太仁慈了,或許這也是今天日本右翼囂張跋扈的原因,作惡者不得到相應的懲罰,就會助長他們囂張的氣焰。


李建秋的世界


俄羅斯才懶得去同化東普魯士呢!當年蘇軍直接將東普魯士的德國人全部驅逐了,戰後這裡連個人影都沒有,根本不存在什麼同化問題

英國的官方正式國號叫“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在國際社會通稱為“聯合王國”,裡面沒有一個“英”字。我們之所以將其翻譯成“英國”,是根據“英格蘭”這個詞簡化而來的。而英格蘭只是聯合國王的一部分,蘇格蘭同樣也是聯合王國的一部分,這兩個“蘭”在法律和名義上是平等的。

在歷史上英格蘭和蘇格蘭是死對頭,雙方打了數百年的戰爭,英格蘭也曾經佔領國蘇格蘭,但是最後都被蘇格蘭人民頑強的趕走了。

後來由於種種原因,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繼位成為英格蘭王位,兩國形成了共主關係。到1707年雙方正式簽署條約,蘇格蘭和英格蘭同時放棄獨立地位,共同組建了“聯合王國”。(英國的四個組成部分)

雖然在實際生活中蘇格蘭是受到英格蘭管轄,但是在表面上這兩個蘭是平等的,蘇格蘭人有權保留自己的文化,使用自己的語言,有限度的進行自治,英格蘭也沒有同化蘇格蘭的想法。

實事求是的講,英格蘭人對其他民族的文化向來是比較尊重的。舉個例子,當年英國在七年戰爭中擊敗法國後奪取了整個加拿大,而為了安撫加拿大的法語民眾,英國還曾專門立法保護魁北克地區的法國文化。

而反觀俄羅斯,北極熊才懶得同化你的,北極熊的辦法就直接在肉體上消滅對方,根本不願費時間去搞什麼同化,有這時間人家去喝點伏特加,揍揍灰熊,不更有意思?

關於東普魯士地區,我在這大體說一下它的歷史。

東普魯士其實並非德國的固有領土,這裡原來是古普魯士人的地盤。這裡要注意一下,古普魯士人並不是德國人,他們和今天的立陶宛人、拉脫維亞人屬於一個民族,德國人要到12世紀時才開始進入普魯士地區。

公元1226年來自德國的條頓騎士團發動了對普魯士地區的征服戰爭,漸漸控制了該地區。在條頓騎士團的統治下,普魯士開始了德意志化。

在此後的兩百多年中,條頓騎士團和波蘭圍繞普魯士展開了激烈地爭奪。1466年條頓騎士團在“十三年戰爭”中戰敗,被迫割讓西普魯士給波蘭,而條頓騎士所保留的東普魯士地區也必須向波蘭王室效忠,東普魯士成為波蘭的藩屬國。

1512年,來自勃蘭登堡的阿爾伯特當選為條頓騎士團總團長。在他的主持下條頓騎士團放棄了天主教,改信新教路德宗,並中斷了與羅馬教廷的隸屬關係,因宗教而成立的條頓騎士團開始了世俗化。

之後條頓騎士團改稱為普魯士公國,在得到波蘭的同意後,阿爾伯特自任普魯士大公。

阿爾伯特死後將爵位傳給了兒子阿爾伯特·腓特烈,但由於阿爾伯特·腓特烈沒有兒子,普魯士公國由他的女婿,霍亨索倫家族的約翰·西吉斯蒙德繼承。

在1660年,普魯士大公腓特烈·威廉通過《奧利瓦條約》取消了波蘭對普魯士的宗主權,普魯士至此獲得了完全獨立。到1701年,神聖羅馬帝國為了回報普魯士的支持,將普魯士升格為王國。普魯士大公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加冕成為腓特烈一世國王。

此後歷經幾代國王的勵精圖治,普魯士日漸強大。1772—1795年,普魯士通過三次瓜分波蘭的行動拿回了西普魯士地區,實力進一步增強。

不過在拿破崙崛起後,普魯士一度遭到法國的重創,稱霸之路王后推遲了不少,但這也促使這普魯士進行了一系列軍事改革。到1871年,普魯士終於在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成功完成德國統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國,結束了大德意志地區長達千年的分裂歷史。

可以毫不誇張的講,雖然普魯士不是德意志民族的發源地,但這裡就如同中國的曲阜,是德意志民族的精神象徵。

不過在一戰之後,德國再度丟掉了西普魯士地區,而在二戰後連東普魯士一起都丟了。

很多人總是誤以為東普魯士全部都被蘇聯佔領了,但其實蘇聯只是佔領了東普魯士北部地區,南部則割讓給了波蘭。

(圖中箭頭所指的就是東普魯士,在二戰後北邊給了蘇聯,南邊給了波蘭)

1945年1月蘇軍攻入東普魯士,這是蘇軍首次攻入德國本土。在進入該地區後蘇軍就對當地的德國人展開了血腥的報復,之後蘇聯政府就將該地區的所有德國人強行驅逐出境,並佔領了北部地區。

因為在二戰後蘇聯也割佔了波蘭東部大片領土,但波蘭在名義上可是戰勝國,於是蘇聯就將奧得河-尼斯河以東的德國領土劃給了波蘭,這其中就包括了東普魯士南部地區,所以東普魯士在今天分別屬於俄羅斯和波蘭。

由於東普魯士的德國人全部都被蘇軍趕走了(包括劃給波蘭的南部地區),戰後這裡連個人影都沒有,根本不存在什麼同化問題。戰後蘇聯政府往這裡移民了許多俄羅斯人,如今這裡已經完全被俄羅斯化了。

(今天的東普魯士北部屬於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


千佛山車神


情景假設:假如英國、法國和俄羅斯領導人在一起交流殖民經驗。

英國首相抱怨說,殖民比生孩子都難。我們佔領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名義上派一個總督,管理權還是當地人掌握著,免費傳授給他們治理經驗,但他們還不知足,一旦時機成熟就獨立,我們最後兩手空空。

法國總理更憋屈:別提了,說起來都是淚。我們佔領一個國家和地區,不但讓當地人當家作主,法國還在當地進行大量的投入,修公路、修鐵路,建醫院、建學校,辦企業、開礦山,還允許當地人加入法國國籍;結果呢,出力不討好,惹了一身騷。光是阿爾及利亞就跟我們打了八年,唉。

俄羅斯總統聽了,笑而不語。

英法領導人同時問俄羅斯總統:快說說,你們是怎麼把殖民地的人整得服服帖帖,讓他們融入大家庭,死心塌地跟你們走的。

俄羅斯領導人說,這還不簡單,我們戰鬥民族無論到哪,都是隻要土地不要人,只要木偶不要魂。

我們到的每一個地方,要麼俯首稱臣,要麼滾蛋走人,要麼變成死人。

不信?可以舉例為證,我們從德國人手裡拿去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州。一共有人口90多萬。

你們看走到大街上查一下他們的身份證,看看當地居民的民族構成。每一百個加里寧格勒人,有78個人身份證上寫的民族成分是俄羅斯,有八個半人是白俄羅斯族的,有七個半人是烏克蘭人,還有立陶宛人佔兩個。

波蘭人、韃靼人、摩爾多瓦人和猶太人只有半個,阿塞拜疆人才半個都不到。

至於德國人嘛,不好意思,一個你也找不到。別說是活人,就是墓碑也找不到,只能挖地三尺去地下找了。

再比如曾經是遠東的江東六十四屯,那裡面積有六千六百多平方公里,當時那裡三萬東方人。我們佔領後,要麼把他們全都趕到江裡面餵魚,要麼集中把他們關在房子裡燒死。現在你們再到這裡看看,找到一個持俄羅斯護照的東方人比找一隻東北虎都難。

1938年,當局覺得南鄰已經面臨亡國命運,更加有恃無恐,對這裡僅有的東方裔居民進行再一輪大清洗,剝奪他們的財產,以各種名義關進監獄,最後是各種死法。

我們要是不搞大清洗,大驅逐,多年以後,德國政府就會學習我們在克里米亞那一套,有可能在東普魯士,也就是我們的加里寧格勒搞公投,把它重新變成德國領土。我們可不會像你們那麼傻蛋,為他人做嫁衣裳。

聽到這裡,法國和英國領導人只能垂頭喪氣地說:同樣是殖民者,這做人的差距咋這麼大呢?

這時候俄羅斯領導人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對英法領導說,知道你們為什麼擴張那麼難嗎?都是心太軟,把當地人慣壞了。

英法領導人一聽,想想自己境遇,連連點頭稱是,可不是嘛。

在蘇格蘭問題上,英國統治者表現得就太軟弱、太仁慈了。

蘇格蘭歷史上曾經是一個獨立的王國,後來被英格蘭人征服、佔領進行了長達幾百年的統治。

蘇格蘭人民對英格蘭人的佔領難以接受,開始了反抗侵略的戰爭,曾組織多次武裝起義,爆發過兩場大規模的獨立戰爭。

但英國統治者對蘇格蘭還是下不了狠手,在內部立法以及行政管理上,給了蘇格蘭人非常大的自治空間。作為蘇格蘭高等法院的法官,他們不但有權力審判民事案件,審判刑事案件的時候也有獨立自主權,不用向上彙報,看英國統治者的臉色。

可以說英國統治者對蘇格蘭和英格蘭是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的。

儘管如此,蘇格蘭對統治者並不買賬,他們得寸進尺,一直要求獨立。而英國政府對蘇格蘭的獨立要求竟然採取了忍讓退縮,放任他們搞獨立宣傳,沒有對他們採取秋風掃落葉式的打擊,更沒有像冬天那樣殘酷無情,反而在2013年點頭答應讓他們舉行獨立公投,這是太不可思議了。

當時全世界都認為英國政府集體醉駕,白蘭地喝高了;或者是全體蛙泳,腦子進水了。答應他們天,答應他們地,咋也不能答應他們舉行獨立公投。

2014年9月19日,是英國曆史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搞笑的一天,一個主權國家的政府,竟然允許自己的國民在自己的地盤舉行獨立公投。

不過,讓英國人嘚瑟的是,蘇格蘭獨立公投結果出爐後,有55%選民對蘇格蘭脫離英國獨立說“不”,他們義無反顧投下了反對票。這就意味著,在蘇格蘭,主張留在英國大家庭的黨派獲勝,蘇格蘭將繼續作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部分,維持英國統一現狀。

在侵略擴張上,英國和俄羅斯採取了不同的方法,一個是從肉體上消滅,一個是從精神上潛移默化感化,兩個方法各有千秋,對錯自有公論。


歷來現實


俄羅斯只用50年就同化東普魯士?!時間太長了,顯然是質疑蘇聯紅軍的工作能力。俄羅斯歷史上在遠東、西伯利亞等地有豐富的“成功經驗”,搞定東普魯士5個月都用不了,其實就是一個“大象放冰箱裡分幾步的問題”。

問:把大象放冰箱裡分幾步?答:3步,開冰箱門、把大象放進去、關冰箱門。又問:把長頸鹿放冰箱裡分幾步?答:4步,開冰箱門(開放東普魯士邊界)、把大象拿出來(德語人口遷出)、把長頸鹿放進去(俄語人口遷入)、關冰箱門(關閉東普魯士邊界)。一句話總結“騰籠換鳥”。東普魯士德語人口幾乎絕跡,俄羅斯同化誰?

再看英國,英格蘭人和蘇格蘭人的關係不同於蘇德兩國你死我活的戰爭,當初就是兩國聯合的方式組成共同國家(兩國貴族有自己的小算盤單說),米字旗可以反映出這種聯合關係。蘇聯紅軍可以通過高效的組織能力送德國人(不分軍人和平民)“上路”,實在不配合工作的送去見上帝。蘇格蘭人法理上也是英國人,即便不能完全同化,也不能把蘇格蘭人遷到歐洲大陸吧?倫敦政府做不出來這種事吧?插播一句:《勇敢的心》當娛樂電影看,別當歷史教育片。

俄羅斯的“成功經驗”不只是“騰籠換鳥”,還有消除文化印記。東普魯士德語人口置換成俄語人口還不夠,德語地名都改成俄語的,東普魯士改成加里寧格勒。英國這方面就“不如”俄羅斯,當年殖民南亞次大陸,地理概念印度還叫英屬印度,也沒改成“新東英格蘭”之類的。

綜上,俄羅斯對於東普魯士嚴謹說不是同化,而是武力手段使之俄羅斯化,複製以前在亞洲擴張的模式。英國對待蘇格蘭更多是用經濟、文化等多種相對文明的手段加以同化,並提倡多元文化。車臣戰爭,車臣人真心想脫離俄羅斯,蘇格蘭獨立公投,實質是想施壓倫敦,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