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放虎歸山,一步錯步步錯

項梁在楚漢之爭前,新立了一個楚懷王,本來想讓他做個傀儡,他卻有了自己的小心思。楚懷王如算盤打得特別好,他想用他讓劉邦和項羽兩個人相互牽制,消弱力量,自己漁翁得利,結果自己的如意算盤打錯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一看這個故事。

放虎歸山,一步錯步步錯

劉邦這人出生在沛郡,祖上耕地,性格十分灑脫,他愛開玩笑,老幼婦孺都不放過。還喜歡喝酒,經常賒賬,像個地痞流氓一樣,大家都覺得他以後做不成什麼大事。但別看他這樣整天混日子,其實這個人心有大志,曾經在路上看見秦始皇路過,出口稱讚說這才是大丈夫。劉邦面相很好,額頭大,鬍鬚茂盛,膽子還很大,他的老丈人呂公看見他的面相就將他的女兒呂雉,也就是後來的呂后,嫁給了他。

後來劉邦做了亭長,在押送犯人去驪山時,發生了一件讓他立威的事。在中途很多人都跑了,劉邦一看,這人死的死,跑的跑,到了目的地也不一定剩下幾個,自己也落了個罪名,就將他們都放了,但還有幾個人,願意跟他一同前去,劉邦打算在夜裡抄小路,走在前面的人回來報信說有一條大蛇在攔路上,劉邦喝多了,上前去把那條大蛇砍死,往前走了一會兒就睡在了地上,等後面的人趕上來,看到有一個,老人在那裡哭,說自己的孩子也就是那條大蛇被炎帝的兒子殺了,就是這些人聽了這話,都十分的震驚,以後就都乖乖聽著劉邦的話,以他馬首是瞻。

放虎歸山,一步錯步步錯

劉邦不僅有匹夫之勇,而且還大智若愚,思考的很多。他懂得抓住機會,利用民心。他當時做亭長被派去押送犯人時,正好趕上陳勝的農民起義,沛縣的縣令為了增加人手,把這群人都叫了回來,沒想到到了城下卻後悔了,於是劉邦一不做二不休,一口氣把這個縣令殺了,這百姓本就討厭縣令,這樣一來劉邦也算,響應了民心,招了很多人參與進來,一同抗秦。

劉邦這不做就罷了,一開始做便立馬向周邊擴散自己的勢力。接著,劉邦命令雍齒守住豐,然後去攻打薛。沒想到,這雍齒不讓豐投降給魏,劉邦氣壞了,回來接著要攻打豐,但沒想到卻沒打下來,在去找別人借兵,半路上遇到了他當時的好幫手張良。又聽說項梁在薛,就跑去向他借兵,從此,就成為了項梁的手下。

在秦朝末年的這次農民戰爭中,還有另一個功臣,他就是項羽。他是名將項燕的後代,身份也挺顯赫。人都有失意的時候,後來楚國滅亡就跟著項梁逃亡。小時候沒什麼耐心,書法也沒學會劍也沒學會,又想當將領,於是就跟著項梁學兵法。沒想到,他學了一點皮毛,然後就又不願意學了。別看這樣,他這個人野心很大,也同樣遇見過秦始皇出巡,但是跟劉邦不同的是,他卻說自己可以取代秦始皇。

放虎歸山,一步錯步步錯

後來項梁立了一個新的楚懷王,好方便發號施令。由於在抗秦的這幾場戰爭中,項羽總是獲勝,慢慢的有點兒驕傲輕敵了,請在定陶,被秦軍打敗,叔父項梁也死了。這時候,秦軍竟然渡河把起義軍圍困了起來,這新楚懷王不相信項羽了,便讓宋義偉將項羽為肖宇這笑語,這就不能忍了,於是殺了宋義,逼迫楚懷王任他為將,只帶了三天的糧食便前去渡河救援。這也就是破釜沉舟一詞的來歷。

放虎歸山,一步錯步步錯

就在項梁死後,這個新楚懷王,表示要為他報仇。咱們說這個楚懷王他傻不傻,相處了這麼長時間,竟然都沒看出來項羽和劉邦兩人的野心是有多大,為了讓他們兩個相互牽制著,竟然告訴他們,如果誰得到了關中,就把誰封為關中的一個王。這好不容易得到的這麼大的兵權,竟又被自己放了出去。先是遷了都城,後來又放虎歸了山。但其實這兩個人擁有那麼重的兵力,楚懷王也沒辦法決定他們,便只能將他們放出去,從此之後,這兩個人終於等到了機會,當然,這麼大的天下,也就沒了楚懷王的份,他在把這兩個人放出去的時候,可能怎麼也沒有想到,從此這天下再沒有他容身的地方,卻給別人做了嫁衣,自己反而成了犧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