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你好,高陵!一個高陵人眼中的高陵鉅變!


你好,高陵!一個高陵人眼中的高陵鉅變!

雷林英,畢業於陝西廣播電視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陝西西安高陵人,愛好看書寫作,時有文章發表各媒體網站,希望能用文字記錄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美。

我的家鄉在“無數泉飛大小珠,老龍潭底儲冰湖。汪洋千傾無塵雜,不知高陵不受汙”的高陵縣。之所以叫高陵,是因為境內有奉正塬,塬體高隆,稱塬為陵,故名高陵。

你好,高陵!一個高陵人眼中的高陵鉅變!

自小我在高陵縣馬家灣鄉陳家灘長大。馬家灣境內有涇渭兩河,在陳家灘以東交匯,呈一個三角形狀,可奇特的是兩河水互不交融,因此“涇渭分明”聞名千古。可三面環水的馬家灣,交通極為不便。這也造就了馬家灣當時是高陵縣最落後的鄉鎮。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最好玩兒的莫過於涇渭兩河的岸邊。空閒時約三五好友,結伴而遊,沿著河岸步行至涇渭分明,那時離河岸稍遠處有良田荷塘魚池。近處的河岸是不便種莊稼的,以防漲河。河岸也是鳥的天堂,野雞、野鴨、野鵝、野鴿、野鶴、白鷺、大雁、還有許多不知名的鳥兒都生活在此,真的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河堤上躺著一顆顆圓潤而斑斕的鵝卵石,我們撿石頭打水漂,惹的岸邊垂釣者輕聲斥責。堤岸上樹多草盛,男孩兒折柳做哨,女孩採花戲蝶,有時還能撿到鳥蛋,也偶爾摘到野杏、桃、桑葚、野葡萄、酸棗等野生果。


你好,高陵!一個高陵人眼中的高陵鉅變!


上初中後,高陵地方電臺媒體、村委報刊書亭,到處傳播著高陵要開發的信息。最先開發的就是高陵最窮的馬家灣鄉。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馬家灣鄉更名涇渭鎮。可那時我眼裡的開發也就是修路、徵地、蓋房、建廠。於是我每天上下學就常見“前方施工,請饒行”等路標。學校周邊一大片一大片的良田變成施工重地。道路越來越寬了,交通也越加便利。從涇渭一路、二路至涇渭十路,加上涇渭東路,涇渭中路,我這個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對著熟識的村莊愣是叫不出新改的路名。接著一座座高樓在龍鳳園小區,天正花園小區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這也是涇渭鎮最早開發的摟盤。工商企業多了,街道熱鬧了,外地人緊跟而至,這時涇渭鎮以務農為主的莊稼人轉眼成了失地農民,戶口也由農民轉為居民。可90年代後期涇渭鎮人雖然每家都揣著徵地所得的數萬塊,但心裡惶惶,沒地靠什麼養家餬口?雖然剛開始高陵的樓盤也才近千元左右一平,但誰要買房保準會被親友鄉鄰罵敗家。為了生活,他們出租房子成為房東,保守的就近打工,有遠見的經商,日子也就那麼過下去了。

轉眼間,我上高中了,在高一生眼裡涇渭鎮和高陵縣城的學生在吃穿用上那可是相當的有優越感的。借鑑於涇渭鎮開發的成功案例,高陵的各項招商引資政策環境日益優化,也促使其它鄉鎮如姬家鄉,崇皇鄉,榆楚等鄉鎮也陸陸續續得到開發。又是徵地、拆遷、建廠、修路。高三時,涇渭鎮和縣裡學生,因家庭條件帶來的優越感,在眾高中學子中已逐漸縮小。這時涇渭鎮也叫涇渭工業園,至於渭河以北的幾個鄉鎮又名渭北工業園。那時我不懂時局政策,可我清楚的記得,上高一時到學校,因為要途經涇河,每次乘車輾轉好幾次,到學校最快得一個半小時。到高三時,又修了一條涇河橋。這時我乘車到學校最慢半個小時。


你好,高陵!一個高陵人眼中的高陵鉅變!

從上大學到工作,回高陵的次數少了,高陵的發展更加迅速,每一次回家都有不小的變化。隨處可尋的施工廠地,一幢幢的高樓林立,不知不覺中,高陵與西安的差距也在縮小。今天才聽說高陵修了體育運動公園,明天又說建了水景公園,後天又聽西安北方大學落戶高陵。隨著高陵經濟的發展,外遷人口的增多,也帶動了高陵的房價的增長,這時的房價三千多一平左右。

結婚後,隨著女兒的出生我對高陵的飛速發展已變的習慣,每年都有新的企業落戶高陵。年年都有村莊徵地、拆遷,因為開發造就整個村子家家百萬富翁已是常事。

到了2015年8月4日,高陵撤縣設區,成為西安市第十個區,結束了2365年的縣制歷史。這一身份的改變,既是對高陵政府近十幾二十年來改革發展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政府管理能力及未來工作的考驗和挑戰。同月底高陵一樓盤打出因慶祝高陵撤縣設區,特價4?80/平的廣告。

前幾天回孃家時,路過高陵恆大雅苑小區緊臨的雋悅公園小區,看見有售樓人員高舉的硬紙板寫著“雋悅地鐵十號線出口8?80千/平”。真貴,我不由感嘆道。記得前兩個月還是8千多每平。到孃家我還在感慨房價漲得快。媽媽笑著說:"你小時候玩的涇渭河灘,現在叫涇渭分明半島。也是地鐵十號線出口,兩年前都已6000多一平售完,現在有錢都難買的,也是高陵發展的太快了。”


是啊,高陵發展的真快,快的讓我目不暇接。當我還在感慨昨天的發展時,高陵今天的成就已擺在我的眼前。當我還在驚歎高陵今天的成就時,高陵明天的規劃已在施實中。日新月異,天翻地覆。我不知道用什麼詞來形容高陵近些年的變化更為恰當。它的每一步發展都是那麼的恰逢自然又是那麼恰到好處,處處給我驚喜和驚歎。在這驚喜和驚歎中,我不由讚歎,感謝高陵政府,感謝國家政策,感謝領導幹部,感謝黨,感謝國,感謝人民……感謝所有的值得感謝的。


你好,高陵!一個高陵人眼中的高陵鉅變!

如果沒有那麼多值得感謝的感謝,就沒有如今發展的這般美好的高陵,我愛我的家鄉,我愛高陵,我愛我的祖國。

此刻,居身於高陵的這片蓬勃發展的熱土上,我只想大聲歡呼:“你好,高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