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一身髒汙,卻靈魂純淨

一身髒汙,卻心靈純淨

一身髒汙的流浪漢沈魏,每日幾百位乾淨體面的拍客前往一睹“芳容”。沈魏一身髒汙,卻飽讀詩書、靈魂純淨。

1

“辛苦是別人不贊同你的做法,對你採取措施了,我感到很辛苦,對不對。就好像我撿東西很輕鬆,但別人一會兒來了把我的東西收了,那我要跟他作辯解,我覺得很輕鬆。求仁得仁又何怨,這是很有名的一句話。對不對。”

生活上的苦惱,他說得心平氣和,沒有氣急敗壞,不使用一些常人愛用的攻擊性詞語,更不用髒詞。生活裡頭幹臉淨之人,碰到煩心事,能不亮出語言上的刀鋒,戳他幾個窟窿才痛快。

“你們都走吧,我還有事要做。”“上午來過的就散了吧,現在已經超過規模了。”你看看,常人有這樣的耐心麼,大約早就說難聽話了。他又不圖名,圍著他只會打擾他的生活。若是領導或部分精英人士,在電話裡,你話還沒說完,直接掛了。在他們眼裡,你就是個小東西,不會尊重你。包括家人,在利益的驅動下吼你幾句是常有的事。沈魏溫和平靜,充滿了親和力。

一身髒汙,卻靈魂純淨

2

“‘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沒有垃圾之說,只是它們被放錯了地方。起初我倡導垃圾袋裝理論,就是說不同的垃圾可以歸類放在一個袋子裡,然後可以回收利用。比如食品可以喂流浪貓狗;比如剩下的水,瓶子可以回收,水可以澆花;比如紙殼,也可以有很多的用途,不應該被當做垃圾扔掉。我的衣服、鞋子、生活用品,都是撿來的。其實我不喜歡撿垃圾,我希望路上一點垃圾都沒有,我倡導的是不浪費的行為。”

這是心懷公益,身體力行。有多少人能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做?實屬罕見。相比那些懶政、能不做就不做推給別人做的人,沈魏已經是白蓮花了。這樣富有責任感的人,比起身邊的很多自私自利者,已經是稀罕物種了。好多年前,我去大學裡論文答辯,找不到教室,問一個高個子大學生,他視我為空氣,緩緩踱走了。好像他跟我說話,必須要付費。

3

“表層的東西忽略不計,我們講深層次的東西,對吧。深層次的東西是我講的,因為我主動意識上關心文化。吃不吃無所謂,今天沒看書,很慚愧。”

沈魏對物質要求不高,不喜歡賺錢,他關心的是自己內心的豐富,和對生活的觀察。生活裡的很多人,恰恰相反,瘋狂追求金錢,多了還要更多,而且貪婪至作惡,對自己的內心卻放棄了。境界兩重天。我們見多了那些東西,自然對沈魏就有了崇敬之情。

過去知識分子自殺,是個人信仰被破壞,讀書也拯救不了。現在只要堅持信仰,誰也無可指責。沈魏有信仰,而且一直還在,所以他的痛苦能被廣闊的內心化解。在困苦中,讀書不一定給我們帶來財富,但可以挽救了我們的生命和靈魂。在這個時代,至少不自殺。因為你的廣闊,自殺已經非常渺小,可以抬腿跨過。

一身髒汙,卻靈魂純淨

4

“對於未來,我不知道還能做哪些事情,也許還是讀書、撿垃圾、找房子的無限循環吧。其實,我渴望家的溫暖,渴望有個穩定住所。有個大房子,可以讓我放我的書;有個大桌子,可以讓我隨意書畫;有個大電視,可以讓我欣賞世界名劇;有個大院子,可以讓我種花和收養流浪動物。”

蘇格拉底在看到擺賣的奢侈物品時,說:“我不需要的東西可真不少啊!”沈先生也如此,對生活要求不高,只是一個房子,一張書桌,一個電視。即使是在“讀書、撿垃圾、找房子的無限循環”中,他也保持對生活的平靜心態,在苦惱中懷著對生活的希望。

5

有人想讓他去做教師,去坐辦公室。也許,他真做了那些,耳濡目染,會變成一個俗人,貪得無厭,自私自利,脾氣惡劣。身體乾淨了,心靈卻汙濁了。不在孤獨中沉淪,就在孤獨中純淨。純淨也是一種強大。因為純淨可以心無旁騖,在某個領域達到高深境界,有突出成就者皆如此。

如果沈先生真的不圖名,不想被人打擾自己的生活,可以委屈一下自己。在澡堂裡咯吱咯吱把自己弄乾淨,理個短髮,修去邊幅,買一套西裝穿上(廉價的也行),蹬上呈亮的皮鞋。有人圍上來拍照,陰著臉說,“傻逼,滾,別煩我。”人們可能會慢慢把他淡忘,因為他已經還俗了。過上半年,生活平靜了,他又回到原形,愛讀書,撿垃圾,話語文雅得體。

我估計,他受不了這樣的“委屈”,也不樂意做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