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童年,少年時,家居在秦嶺南麓的小城留壩 雪後初霽張良廟

童年,少年時,家居在秦嶺南麓的小城留壩。靈秀的小城留壩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因此每年冬季的雪離我很近很近。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雙肩承擔的俗物、俗事漸多,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常年待在很少能看到落雪的江南某城。從那時起,雪花飄飄、白雪皚皚的冬季,與我逐漸疏遠。只是儘管歲月流逝,春華秋實,然而那距離上的綿延,無論如何奔赴,年年期待一場落雪的奢望卻不增不減。

老家的小城留壩處在南北分界線上,素來因行政隸屬“西北的小江南漢中”而多少有點自詡。拋卻漢水上游的漢中盆地那塊不大的引以為傲的假平原不說,而小城留壩,則處在秦嶺南麓腹地,雖夏無酷暑,冬無嚴冬,然而在我的記憶中,崇山峻嶺在冬季被落雪粉妝玉砌的時候還是蠻多的。那時有機會親近雪,因此也很喜歡雪。喜歡漫步在雪花鋪設的潔白的道路、原野上。或抓起一把雪放在口中品味,或捏成幾個雪球向遠處擲去。簡單,樸實,卻又溫馨自然。

而生活了多年的江南某城,冬季的氣溫比較溫暖,如果不出現極端嚴冬,則很少有落雪。所以生長和生活在江南的同事,冬季旅遊的首選是到北方去,只因那片土地有個叫冬天的季節(雖說銀裝素裹才算得上冬季),那裡有童話般的落雪。俗話說“入鄉隨俗”,久居他鄉待的時間長久,便覺得江南四季不很分明的景色太廣袤,很多時候我不得不迷醉、融入在江南,為那煙雨,只固守一隅。而家鄉冬季那浪漫的落雪,積雪,在記憶中逐漸淡去。

流年匆忙,對錯何妨,“正如你沒有如期歸來,才是離別的意義。” 越失望,才會越渴望。有人說“遺憾終老,於是終究不老。”就在這說不清楚的糾結中,時間想來時有影、去時無蹤的落雪般輪迴著。歲月和季節,同樣匆匆。

儘管置身在靈動的潑墨水鄉,可是終究不習慣沒有落雪的冬天。四季溫暖如春再怎麼誘惑,也配不上家鄉小城那有落雪的美麗。雖然在江南待的時間日久,不得不逐漸接受煙雨濛濛的江南。徘徊在江南的冬季,看落葉樹枯乾上殘存著幾片黃葉,稀稀疏疏卻又亭亭獨立,驕傲的捍衛著生命的奇蹟,當然江南的冬季的綠色依然是主基調。江南溼冷的空氣,養育著肆意穿梭的風,拼命想要在天空揚起一片晶瑩的雪花。無所謂一切,只不過宿命使然。就像愛斯基摩人看不見夏天一般,落雪一如既往的極少出現在江南。

奔波在江南的無數個有些寂寞的冬日,總有個聲音對我說,回老家去看一場落雪,看那一片片聖潔如何飄搖落地。然而,

童年,少年時,家居在秦嶺南麓的小城留壩 雪後初霽張良廟

童年,少年時,家居在秦嶺南麓的小城留壩 雪後初霽張良廟

童年,少年時,家居在秦嶺南麓的小城留壩 雪後初霽張良廟

童年,少年時,家居在秦嶺南麓的小城留壩 雪後初霽張良廟

童年,少年時,家居在秦嶺南麓的小城留壩 雪後初霽張良廟

童年,少年時,家居在秦嶺南麓的小城留壩 雪後初霽張良廟

童年,少年時,家居在秦嶺南麓的小城留壩 雪後初霽張良廟

不知不覺中人已白頭,後知後覺中情已白首,從此無憾過秋冬。沒有界線的世界,哪裡都是安身立命之所。

帶著生活賜予的偶然與必然,十多年來我輾轉奔波在江南,上海,杭州,寧波等地都曾留下我生活的印記。在江南的幾千個日日夜夜裡,經歷過春夏秋冬的洗禮之後,才恍然大悟,江南的冬季和北方是完全不同的。江南冬季,風和雨情義連綿,就像紅塵中失散的戀人,雖天各一方,心卻永遠拉扯在一起,一旦重逢定然惹得路人漣漣涕泣。愛情若是沒有曲折,沒有起伏,甚至稱不上愛情。以往一旦下雨,便伴隨出現的大風,溘然消失了。偶爾有難得一現的落雪出現,讓風狠心拋下舊愛,不惜用生命作陪,也要將那潔白灑遍大地。然而很多時候,想在江南的冬季看場雪,還是非常奢侈的事情。

萬物與大自然的脾氣有時候也讓異常聰慧的人捉摸不透。有幾年的冬季,可能是極端氣候的影響,暖暖的江南也會在一夜之間氣溫驟降,乃至於從被窩裡起來臨窗窺望時,竟然發現窗外的世界已是白茫茫的一片。於是乎比較壓抑的心情瞬間得到釋放,久違的雪,好及時的雪,莫非是上天賜予我的特別禮物?

於是乎在一個明媚的夜晚,江南終於擁攬了真正的冬天。那一夜的落雪好大好大,甚至超過記憶中北方小城留壩冬季的落雪。只是江南的雪,若是同北方相比的話,便算不上真正的雪了,偶然與必然,自然千差萬別。

久違的落雪在暖黃色路燈的映襯下,如柳絮般隨風飄揚,停在長空,落在深巷,降在身旁,最後沉積在地面,化為一層雪白又毛絨絨的地毯,等待盛裝出席的我們。只需一剎那,聖白便能通徹透底,如今霜雪不霽,飛雪早已連接著碧空。行走在雪地中,只需用腳輕觸地面,便有聲音緩緩而至,就像踏著老式的縫紉機一般,咯吱咯吱的作響。伸手緩緩捧起定格在風中的雪,輕盈又聖潔,一剎那涼意便觸心,如遭遇雷擊,雖這般刺骨,卻終究無法拒絕。

毀滅是將美的事物,進行一次藝術的再創造,融雪便是如此。皚皚白雪落下後,不久便開始消融,一點一滴,最後褪色失明,又化成天邊的水霧。這時的天地,波瀾壯闊,單調又獨立凸顯的色彩,絲毫不弱於無垠的翠綠曠野。

期待一場場落雪,毫無保留的落在海角天邊、世界的每個角落,不管是竹林深院,還是樓閣空巷,它都悠然地落下,如出浴的仙女般,蹁躚於世。在雪花的安撫下,所有的喧囂都失去了聲音,大地靜謐而安詳,就像散場後的筵席,只剩下更闌人靜。

期待一場落雪,同我牽手南方北方,漫天飛舞飄落在水鄉,溫熱抵過千陽。綿綿白雪醉意寒冬,望著飄揚的雪花,神逸盡灑,那些無憂無慮的往事,就這樣飄搖撲面而來。談起雪,自然離不開紅樓夢的那句,“落一場大雪,白茫茫一片好乾淨”。或許,也只有雪才可以做到,前一秒繁花似錦,後一秒天蒼地茫。無論一切如何變化,都能閒看庭前繞樹飛花,雖紛紛揚揚,卻落地無聲,只灑落心事一地。

冬天是記錄心靈的年輪,宣告著一個地球自轉的終結。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時光聚散,不便多說。只願在落雪紛飛的日子,所有的靈魂都能經過雪花的洗禮,忘卻塵世浮華,回到最初的質地。

“如果你是落在我夢裡的那片雪花,請你不要再浪跡天涯,把你的手交給我,讓我給你一個安穩的家。”

等待一場雪花,來同你牽手。

期待一次牽手,陪你等雪花。

童年,少年時,家居在秦嶺南麓的小城留壩 雪後初霽張良廟

童年,少年時,家居在秦嶺南麓的小城留壩 雪後初霽張良廟

童年,少年時,家居在秦嶺南麓的小城留壩 雪後初霽張良廟

童年,少年時,家居在秦嶺南麓的小城留壩 雪後初霽張良廟

童年,少年時,家居在秦嶺南麓的小城留壩 雪後初霽張良廟

童年,少年時,家居在秦嶺南麓的小城留壩 雪後初霽張良廟

童年,少年時,家居在秦嶺南麓的小城留壩 雪後初霽張良廟

雪後初霽,幾位攝友相邀,本欲去柴關嶺拍攝雪景,怎奈未行至半山,見許多罐車擁堵不前,遂退至張良廟,進廟拍了幾張,稍加整理,分享在這裡,請朋友們欣賞——

童年,少年時,家居在秦嶺南麓的小城留壩 雪後初霽張良廟

童年,少年時,家居在秦嶺南麓的小城留壩 雪後初霽張良廟

童年,少年時,家居在秦嶺南麓的小城留壩 雪後初霽張良廟

童年,少年時,家居在秦嶺南麓的小城留壩 雪後初霽張良廟

童年,少年時,家居在秦嶺南麓的小城留壩 雪後初霽張良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