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朱元璋的長子、次子、三子都早亡,為何還不傳位給四子朱棣?

朱元璋的長子、次子、三子都早亡,為何還不傳位給四子朱棣?

朱元璋是明朝開國皇帝,有這麼一句話“中國自三代以後,得國最正者,唯漢與明”,為何這麼說呢,因為這兩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和朱元璋都是布衣出身,可劉邦好歹是個亭長,朱元璋就沒那麼好了,他放過牛、當過和尚、要過飯。就這麼一個窮苦出身的人最終推翻了元朝在中原的統治,建立了漢人王朝——明朝,而且在位期間體恤百姓、實行仁政,但是也大殺功臣、廢除宰相,加強皇權,可謂是功過參半。朱元璋算是一個明君,不過他在立儲的問題上卻犯了錯誤,他在太子朱標死後繞過了兒子直接傳位給了孫子朱允炆,導致後來燕王造反,朱允炆失蹤。

朱元璋的長子、次子、三子都早亡,為何還不傳位給四子朱棣?

朱元璋總共有二十幾個兒子,太子朱標死於洪武二十五年,次子秦王死於洪武二十八年,三子晉王死於洪武三十一年三月。而朱元璋駕崩於洪武三十一年六月,即使那時太子、秦王、晉王都死了,但朱元璋其餘諸子也都在,特別是還有個能力極強的四子燕王在世,他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兒子中選一個繼承人,但他沒有這麼做,執意讓朱允炆繼承帝位,這是為什麼?

朱元璋的長子、次子、三子都早亡,為何還不傳位給四子朱棣?

第一,因為嫡長子繼承製度。中國曆朝歷代的皇位繼承大都依靠這一制度,主要是嫡長子繼承製可以防止諸子奪嫡。所以朱元璋一開始就立嫡長子朱標為太子,其餘皇子也不好說什麼。但朱標運氣不好,沒有活過朱元璋,所以朱元璋在太子死後準備傳位給嫡長孫朱允炆,這麼做符合禮法。但其實朱允炆並不是真正的皇長孫,朱標的長子其實是朱雄英,但是朱雄英只活了八年就死了,由於朱雄英早逝,所以朱元璋才一直將朱允炆視為皇長孫並最終傳位於他。

朱元璋的長子、次子、三子都早亡,為何還不傳位給四子朱棣?

第二,朱允炆的性格讓朱元璋決定傳位於他。當時明朝剛剛建立不久,而朱元璋治國手段又比較強硬,在天下太平之時國家需要的是一位仁君,太子朱標為人仁厚深得朱元璋喜愛,朱允炆又繼承了朱標的性格,所以在太子死後朱元璋自然就看重朱允炆了。那為什麼朱元璋不選能力更強的朱棣繼位呢?主要是因為朱棣與朱元璋的性格太像,而且性格殘暴,打天下一定是個好手,但要治理好一個國家還是差一點,在戰爭剛剛結束的明朝並不需要這麼一位皇帝。這麼一比較顯然朱允炆比朱棣更適合做儲君。

朱元璋的長子、次子、三子都早亡,為何還不傳位給四子朱棣?

事實證明朱棣奪位後也知道國家需要仁君,所以立了他的長子朱高熾為太子。朱高熾死後的廟號是明仁宗,也證明這是一位仁慈的君主,這也間接證明朱元璋選朱允炆繼位沒錯。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朱棣還是打敗了朱允炆奪了帝位,好在朱棣也不差,也開創了永樂盛世。當然這盛世是真是假,幾百年後的我們也不得而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