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比“婆媳關係”更復雜?媽媽網發佈隔代教育調查報告

比“婆媳關係”更復雜?媽媽網發佈隔代教育調查報告

當下,家庭對於孩子的教育日益重視,但同時父母作為家庭收入主力卻常常因為忙於工作而“缺席”於陪伴孩子。這樣的情況下,祖父母協助照顧孩子則成為了不少家庭中的常見場景,而這也隨之帶來了新的課題——如何面對隔代教育帶來的利與弊?如何和諧、有效地處理好三代人之間的關係呢?

近期,國內最大的母嬰社區媽媽網聯手芒果TV,發起"隔代教育現狀調查",與全國萬千媽媽們一同洞察現狀、發現問題、分析應對之策。

父母為第一責任人,老人仍是"家中寶"

報告顯示,七成家庭仍以父母為孩子養育的第一責任人,只有兩成是直接由祖父母承擔主要責任的。可見,雖然街頭巷尾小公園常常可見爺爺奶奶組團"遛"娃,但隨著孩子父母一輩文化水平和科學意識的提升,許多家庭已經堅持並明確地將第一責任歸屬於孩子父母本身,由孩子父母來主導孩子的教育與照料,祖父母則作為"重要幫手"的角色出現。

比“婆媳關係”更復雜?媽媽網發佈隔代教育調查報告

家庭生活中,孩子由誰主要負責?

而雖然"自己的孩子自己親自帶"是大多數媽媽們的心願和理想狀態,但現實上,不少家庭還是會因"工作和經濟壓力"而選擇將孩子付託給老人帶。

比“婆媳關係”更復雜?媽媽網發佈隔代教育調查報告

您認為把孩子交給祖父母帶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顯然,"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到現在仍然貼切。為了兒女和孫子,很多老人不惜放棄自己悠然自得的退休生活,選擇再帶一個孩子,這讓子女們都看在眼裡,感激在心裡,縱使有矛盾,也還是樂意於接受。

三代同堂矛盾頻出,智慧媽媽巧應對

在社會大形勢下,除了婆媳關係,隔代教育問題已然成為家庭生活的第二大鴻溝。報告中指出,僅有4%的媽媽覺得相處"非常和諧",而感到"不和諧"的也達到34%。孩子成為了兩代人之間一個敏感的話題點,尤其是主要由老人來承擔帶孩子的家庭,很多大大小小的矛盾會讓敏感點一觸即發。

比“婆媳關係”更復雜?媽媽網發佈隔代教育調查報告

有了孩子之後您和長輩之間的相處和諧嗎?

兩代人的育兒觀不一致,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超過七成的媽媽認為,兩代人的行為習慣、思想觀念和飲食觀念差異是最容易發生衝突的三大要素,而80、90後這些追求個性和時尚的父母,佔六成以上會因為衛生和穿著問題與老人發生矛盾。

比“婆媳關係”更復雜?媽媽網發佈隔代教育調查報告

您認為兩代人在教育孩子時,在哪些方面最容易發生衝突?

面對分歧,"有想法不盲從巧應對"是當代父母處理隔代相處關係的主要態度,超過七成的受訪者選擇婉轉地向老人提出想法,靈活選擇老人家能接受的方式來提出育兒建議。

比“婆媳關係”更復雜?媽媽網發佈隔代教育調查報告

您和長輩的育兒方法存在分歧時,您會怎麼做?

不可一味推卸,父母需端正態度明確責任

對於長輩帶娃的弊端,位列前三的分別是"對孩子過分溺愛"、"缺乏科學育兒知識"、"影響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三點相信也正是日常生活中高頻引發家庭爭吵的關鍵點。接近七成的媽媽認為,家中長輩是以"十分遷就、順從"的方式來面對孩子的,這也為家庭教育延伸了一系列的隱患和問題。

比“婆媳關係”更復雜?媽媽網發佈隔代教育調查報告

您認為隔代教育有哪些弊端?

比“婆媳關係”更復雜?媽媽網發佈隔代教育調查報告

祖父母平時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主要是?

值得提醒的是,儘管老人家對於孫子/女或多或少的寵溺不易改變,但作為第一責任的父母,需要時刻正視和謹記自己的身份,多多親身參與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不可以也不應該把教養的責任推到老人身上。

隔代教育方法大pk:"鼓勵式"教育最受推崇

最近,在芒果TV熱播的國內首檔親子示範綜藝《寶貝的新朋友》給我們展示了"隔代教育"的不同模式:朋友式教育、虎爺教育、一言堂、鼓勵式教育,父母們最推崇的是節目中的"鼓勵式"教育,即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以鼓勵為主,幫助孩子樹立信心促進進步。

比“婆媳關係”更復雜?媽媽網發佈隔代教育調查報告

您最贊同的隔代教育方法是?

在《寶貝的新朋友》中,小朋友們在旅行時會遇到各種挑戰,幾位爺爺都是以鼓勵為主,在高空挑戰中,恐高的蟲蟲慶譽就是在爺爺們的鼓勵下跨出了第一步;其次是"朋友式"教育,老人和孩子打造一種朋友式的祖孫關係,注重對孩子的陪伴,在相處中以互相製造快樂為主,節目中最典型的就是四哥謝賢與小慶譽的相處模式,互幫互助,沒有爺爺的威嚴,兩人的日常十分歡樂。此外,鮮有父母贊成"一言堂"和"虎爺"的教育方式,傳統意義上的"做醜人"不被當下父母推崇,家裡也不應該由一個人說了算,而應該是家庭成員間建立一種平等的,互相協作的關係。

比“婆媳關係”更復雜?媽媽網發佈隔代教育調查報告

媽媽網認為,隔代教育有利有弊,老人具有一定餵養經驗和更多的耐心和細心,但傳統觀念的影響讓他們在某些教育、餵養方式上欠缺科學,且過度的溺愛也不利於孩子成長。而許多年輕的父母,實踐經驗不足,空有一肚子的理論知識,並且忙於工作沒有精力照顧孩子,親子交流時間十分有限,因此雙方都應揚長避短、優勢互補,父母和老人各自定好位,保持教育的一致性非常重要。

比“婆媳關係”更復雜?媽媽網發佈隔代教育調查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