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西北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裡?

五道槓隊長小坤


本人新疆人,個人覺得西北未來的發展方向在新疆。新疆佔全國總面積的1/6,相比內地發展相對飽和的狀態,新疆可被開發利用的資源非常之多。當然受某些因素限制,現在新疆發展前景並不明朗,在對未來發展機遇的遠見上來說,西北未來的發展機遇就是新疆。

1.雅魯藏布江水引入新疆。這項利國利民的政策實施只是時間問題,有些人覺得天方夜譚,其實不然。在南水北調、西氣東輸沒有完成的時候,也有很多質疑,但是在享受這些福利的人們,一定會堅信我們的祖國是有這個實力的。

水——是新疆發展道路上最大阻礙,新疆沙漠佔全國沙漠總面積約2/3,約87.2萬平方公里,在解決了這一歷史性問題之後,新疆將迎來飛越。

2.內地人口遷移新疆。我國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內地省市,人口眾多,資源佔比就會越來越少,發展到飽和瓶頸之後。在各個方面,如住房、工作、生活多個層面上的生存壓力會越來越大。老話說的好“樹挪死,人挪活”,相信在國家政策轉為新疆時,會有很多現行者會加入到遷移新疆的浪潮中來。

人口——人口遷移,不僅能解決內地人口眾多的問題,又為新疆發展解決了關鍵因素。新疆未來發展將是你最大的選擇。

3.2010年05月05日 11:07 《人民日報海外版》

內容提示: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建立在沙漠上的發達國家。人均國民總收入約為3.18萬美元,接近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人均水平,與法國(約31872美元)和德國(約32178美元)等OECD成員國處於同一水平,在OECD的排名上升至第18位。以色列的經濟結構也具有發達國家典型的特點:農業在以色列GDP中的比重逐漸下降,從50年代的60%下降到目前的1.8%;1996年農業從業人員5.1萬人,僅佔就業總人數的2.6%。全國農業產值和出口比1948年建國時增加了數百倍,以色列農產品自給率達95%,以色列進口的農產品主要是糧食、糖、油、咖啡、茶等;出口主要是水果、蔬菜、花卉等。進出口相抵,每年淨出口大致為2億美元。以色列國際合作項目的1/3是農業項目,每年3000多名農業專家在外國講學,60多個國家的人員到以色列培訓。

西北未來的發展機遇在新疆,未來發展的方向在新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的創造能力,一次又一次的讓世界震驚。新疆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未來的發展必讓世界震驚。

熱烈歡迎全國各族同胞,一起共同建設未來的新疆。


西北小Q


您好樓主,對於西北這個大的範圍先做個解釋:

傳統的西北就是西北五省區:中國七大地理分區之一,包括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5個省、自治區。西北地區主要城市有西安、蘭州、西寧、銀川、烏魯木齊等。

西北地區生態環境脆弱,深居內陸,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日較差大。自西向東水分越來越少,氣候越來越乾旱,廣泛分佈著荒漠草原,荒漠化嚴重,人口稀少,但是礦產資源豐富!

發展要因地制宜,鑑於此,那麼西北地區的未來機遇有以下:

(1)“關中城市群”:以大西安為中心,發展甘肅隴東南人口稠密區以及陝西大關中地區,科技領先、人口稠密,資源豐富,製造業等工業基礎好!

(2)“蘭西城市群”:區域內自然資源豐富,水資源、礦產資源、有色金屬、天然氣、石油、草原資源均位居全國前列;經濟區科技實力雄厚,有較大的熟練產業工人群體,勞動力資源豐富;同時,農業條件較好,是我國糧食、畜牧品、中藥材等的重要生產基地,工業和交通也有相當基礎。

(3)“一帶一路”:陸上絲綢之路,起點在西安,沿著隴海蘭新線,包括西北五省區。

(4)藉助優勢發展瓜果:西北地區氣溫日較差大,發展瓜果蔬菜優勢很大!

最後,希望西北地區利用自身優勢,藉助政策發展起來吧


假的冬至


西北未來的發展機遇應當放在蘭州,蘭州處在中國經濟人口密集的偏西位置,是經濟人文向西佈局的關鍵,不論是國土防禦,和交通命脈,如能儘快修通西蘭高鐵,對東西交通促進更大。蘭州的位置無與倫比,對維護國家安全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河西走廊可將阿拉善左右兩旗與騰格里一併當成開發重點,今日的不毛之地,將是子孫後代賴以生存的風水寶地,青海是個未開發的處女地,將來川疆鐵路,渝蘭鐵路,蘭濟鐵路如能開通可將祁連山兩大盆地整合在一起,僅柴達木盆地就有二十多萬平方公里,可開墾二億多畝耕地,河西走廊亦超過二億沙地,戈壁可開懇,而從長江上游黃河上游引水入柴達木沙地成本幾乎可以不計,二十多萬平方公里的聚寶盆相當平坦,是成都平原與關中平原的總和,是個具大的糧倉,至今幾乎荒蕪著,其礦產資源驚人,從長江從黃河補水成本是東線與中線的幾十分之一,成本最大的是烏梢嶺以西,河西走廊東北部,千里弋壁沙灘,一望無際,海拔低,生態環境異常脆弱,沙化嚴峻,將引水與節水農業相結合,將是一個超級糧倉,對平恆東西差距,意義重大,蘭州又是大西兆的心臟地帶,將這兩個地方發展起來對西部,南部的國防安全將起到無法替代的作用,這是西方四百多萬平方公里領土的心臟,佔中國近半領土,卻沒有一個直轄市,將國家經濟重心放在東南沿海,不論是工業佈局,人口合理佈局交通分佈都是不合理的,這兩地地域面積廣大,人口分佈稀少,貧困落後,交通不發達,可資源無與倫比,開發潛力得天獨厚,是整個西部現代化的關鍵,東部所有城市群的能源通道都要經過這裡,城鎮化成本遠遠低於東部,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騎馬神魚


中國的西北地區,只西北五省,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實際上,地理方位上的西北地區,還應該包括內蒙古的阿拉善地區。

北地區是中國六個自然地理大區當中,面積最大者。總面積300萬平方公里,接近全中國的1/3,而人口不到一億,只有全國的7%左右。所以要說西北的劣勢,可以說出一大堆,說西北的優勢,就是一個:國土!國土!國土!重要的事情必須說三遍。

自古以來,土地才是人們賴以生存,並進行一切財富創造的最根本的基礎。西北有這個基礎。當然土地作為根本基礎,還需要其他的很多經濟條件相結合才能創造出財富。比如人,比如自然資源,比如交通條件,比如投資項目。

這些經濟條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表現出不同的特點。

在古代,在海運還沒有興起、以小農經濟為主的時代,交通礦產投資等經濟因素對經濟發展的制約並不重要,主要經濟因素是農用地和水源,這個時期中國西北地區的發展不遜於國內其他地區。關中地區稱被稱為天府之國,河西走廊和銀川平原地區的綠洲農業也非常發達,西北地區曾是中國最為發達的地區。

進入工業化時代以後,以海運為主的交通條件非常重要,此外還有投資和項目因素,市場因素,人力資源因素等等。這時西北地區就開始大幅度落伍了,西北地區雖然礦產資源豐富,但區位交通條件差,經濟活動成本高,而且許多地方氣候不適合人居,優質人才不願意來,所以逐漸發展為全國的初級資源供應地。目前五省的經濟總量加在一起,還不如東部沿海一兩個強市。

隨著中國進入工業化中期,與此同時信息化的興起,多種新經濟形態湧現,西北地區發展的,各種瓶頸制約正在被打破。以前沉睡的土地等優勢則逐步為喚醒。我認為將來西北地區以下幾個方面極具優勢:

一是特色優勢農業。以前農業不行,主要原因是灌溉技術跟不上,此外運輸條件差。現在這些問題基本解決了。比如新疆的紅棗,這幾年橫掃了全國市場,把山東河南的大棗打得潰不成軍。鑑於新疆的氣候和土地面積,在特色農產品方面還具有超級大的潛力。如果引水入疆工程實現,新疆可能再造一個北大荒,養活幾億人都不成問題。

二是新能源產業。在暫時無法進行農業開發的土地上,可以大搞太陽能、風能發電。這幾年也是突飛猛進,有人指責是騙國家補貼,不能以偏概全,新能源的成本確實過高,只有大發展特發展,有可能形成規模效益,將單位成本降下來。這一方面中國已經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而西北地區,外加西藏和內蒙古,是最有潛力的。

三是高耗能產業。高耗能並不一定意味著高汙染,有一些產業只要通過控制或者改造,是完全可以實現無汙染的。西北地區的煤炭資源,極為豐富,你不可能將所有煤炭用火車拉出去。就地消化成電的,最好是本地用掉。比如貴州發展的大數據產業,建設了大量數據機房,享受了極低的水電電價。這種數據基地建設,需要兩個條件,一是電價低,二是當地氣溫涼快(節省機房降溫的費用),這方面西北地區比西南地區更具優勢。

四是外向型加工產業和國際貿易。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的戰略實施,西北地區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橋頭堡,西北地區是陸路上聯誼歐洲的最近通道,同時輻射中亞細亞北非各國。一些中國東部沿海需要出口到這些地區的貨物,其實可以在西北地區進行加工(如果原材料來自西北地區本地的話),直接通過火車外運。這筆將西北地區的原料運到東部沿海加工以後再裝船外運,要更為方便。在這方面,西北地區在建廠用地成本,勞動力價格,能源價格等方面有優勢。


萬里蜀江客


西北五省,當下,蘭州和西安發展較快,西安主要以旅遊業為主,地域文化深厚,歷史悠久,十三王朝,要塞重地,交通,物流,金融,重要活動舉辦地,隨著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未來,西安將成為中國的副中心,副首都…憑心而論,本人出身在寧夏,二十多年,見證這裡的發展和變化,受各種形式.某些不良影響,發展制約,各方面落後,地域,區域,村村之間發展差距太大,存在二次元差異,如何整合資源,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合理佈局.發展具有本地特色產業,龍口企業,以點帶面,逐步適應本地現狀的發展之路,才能實現脫貧致富,同步小康,目前寧夏多條高鐵都在加緊建設,未來也會得到發展提升,帶來生機,銀川也會成為最適宜居住生活的地方…


抱一點梵音


東南沿海優先發展使全國開始“富”起來,西北優先發展將使國家“強”起來。

  • 站在歐亞大陸地緣政治上看。
  • 東南沿海發展主要依託貿易出口和貿易內銷,主要是經濟、科技快速發展。

  • 強大的經濟、科技並不代表國家“強盛”,富裕有時同樣是屈辱的。

  • 日本經濟、科技遠超俄羅斯,人口同樣超越俄羅斯,但俄羅斯在國際政治中比日本強盛。

  • 漢唐均向西開拓,建立強盛王朝。

  • 退守關內的宋王朝,經濟、科技、人口均遠超北方個政治集團,南北宋均是富裕而屈辱。

  • 西北強勢發展將推動中華文明向西拓展,擴大中華勢力拓展到印度洋、歐亞大陸,政治地緣優勢明顯。

  • 無論是東南、西南、東北拓展,均無法與西北拓展相比較。

  • 清,李鴻章的海權論和左宗棠陸權倫,一個強調海權、貿易、富裕,一個強調陸權、地緣、政治。

  • 現在看,新疆作為國土的作用遠大於海權的貿易、經濟。

西北是中華民族發祥地,多次在文明轉折進程中發揮重要推進作用,是中華文化重要傳承區和基石。

  • 西北歷史悠久,8000年前秦安大地灣遺址證明,氏族社會已經成型,五期仰韶文化連續長達3000多年。

  • 發源於隴東的“周”,發展奠定了“周禮”基礎,形成中華禮制文明。周也代表中國奴隸社會發展成熟,對後續中華文明影響深遠。

  • 發源於隴的“秦”,崇尚依法治國,不斷擊破奴隸枷鎖,土地獎賞、爵位獎賞等制度逐步形成了中國第一個“封建社會”雛形,秦統一七國代表“中國正式跨入封建社會”。

  • 關中漢王朝最終奠定“漢”文化,儒教成為最重要的行為準則,至此,齊魯文明走上中國政治文明。

  • 西北剽悍的民族地域風格,勇於開拓,血不流乾戰鬥不息,連續60多年的對匈奴連綿打擊,集中一世苦難,為後代留下萬代基業,打通河西走廊,商貿西域。

  • 漢,隴西李氏文明開始走上政治舞臺,李氏軍政結合的政治模式在後世多次取得輝煌。

  • 發祥於隴西的李唐同樣繼承了西北部族的開放拓展豪放品行,唐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建樹主要來源於此。

  • 交好吐蕃,商貿西部。商貿文明成為社會各大王朝交流、共存的主要形式,絲路文明對世界文明進程影響巨大。

一帶一路將成為沿線各民族友好、繁榮的重要紐帶,西北再次站立在中華強盛、繁榮的歷史路口。

  • 只要中華開始強盛、繁榮,拓展西域,商貿西域就成為發展的重要方向。

  • 西部多民族的團結、穩定是保證西北繁榮、昌盛的基礎。同時,只要西北動盪不安,中原文明就進入動盪期。

  • 西北對各王朝的打擊是致命的。

  • 前面已經談過“周滅殷商”,“秦滅七國”、“李唐滅隋”,另外:“安史之亂弱唐”“李自成大順滅明”等都來源西北軍政集團。“北宋滅亡主要是河湟戰役失敗,南宋是失去北部地緣戰略”。

西北要向西形成長久的政治影響,衰落、落後的經濟,稀少的人口,僅僅靠貿易通道達不到戰略目標

  • 西北戰略不是“西部大開挖”式的能源開採,初級的能源開採,缺少環保投入的環境汙染和持續落後的經濟狀況,無法使地區繁榮、富裕。

  • 沒有人口和現代工業的貿易通道同樣無法使西北繁榮、穩定。“能源滾滾東去”“貨物列列西去”,當地經濟持續落後,大量人口流向關內,留守人口能穩定嗎?

  • 西北首善工程是水利。

  • 南水北調,藏水進疆,西北廣袤的乾旱土地只要有水,發展潛力巨大。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個人認為,西部大開發戰略中,最有發展前景的應該是新疆,地大物博,物產豐富。棉花,乾果,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大部分都在新疆。新疆是我國邊境線最長的省份,利於出口貿易。古有絲綢之路,今有一帶一路,可想而知,新疆的地位不容忽視。阿拉爾經開區招工落戶也是響應國家號召一帶一路政策,歡迎朋友們落戶新疆,建設新疆,為振興中華,奉獻自己的一點力量。











新疆阿拉爾落戶宣傳員


您好樓主

西北分佈主要是新疆,陝西,青海,寧夏,甘肅等省區。新疆166平方公里,55個民族成分,總人口達2398.08萬人,三山夾兩盆,屬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礦產種類全,儲量大,開發前景廣闊。野生植物達4000餘種如麻黃,雪蓮,枸杞等分佈廣泛,品質優良。野生脊椎動物700餘種。畜牧業資源豐富,可大力發展。自然景觀獨特,可持續推進旅遊業的發展壯大。

陝西與晉,蒙,寧,甘,川,渝,鄂,豫8省市自治區接壤。面積20.56萬平方千米,人口3762萬人。是中華民族的直接發祥地之一,從秦統一六國到燦爛輝煌的漢唐盛世,一直都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更是古絲綢之路的發祥起源地,這次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更是讓西安如虎添翼。根據國家大政方針的安排部署各項建設事業也以相繼開工。陝西境內大型企業,機構林立,延長石油集團公司,比亞迪,法士特,西安航空動力控制工程公司,西安航天發動機廠,西安市飛機制造責任有限公司,航天動力機械廠等。與國家戰略合作空間巨大。旅遊如延安革命遺址,鐘樓,大雁塔,兵馬俑,秦始皇陵,武則天乾陵,西安事變華清池,楊貴妃墓,天下第一險華山等等舉不勝舉的旅遊景點和彪悍淳樸的民風為陝西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未來的陝西將成為繼北,上,廣,京,重慶,等國家第6個國家級新區,前途不可限量。

青海寧夏甘肅,各有千秋,號稱“海藏咽喉”,“世界屋脊”,經濟增速較快,已名列全國第9位。寧夏位於黃河上游,,形成了悠久的黃河文明,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稱。媒體資源豐富,,已經探明儲量達310億噸,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工業前景廣闊,肉奶製品,名貴中藥材,賀蘭石和獨一無二的灘羊裘皮並稱紅,藍,白,寧夏三寶。近年來,經濟也是併入快車道,發展是日新月異。甘肅東西蜿蜒,像古絲綢之路上一塊美麗的瑰寶,相擁在群山峻嶺之中,地形複雜,蘭州更是古絲綢之路的重鎮,早在5000年前,人們就在這裡繁衍生息。如今也成為國家極新區,蘭州新區,結合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舉措,想必也是迎風破浪。


隴上行


西北的發展機遇才剛剛開始,先分析西北五省區的優勢:


一是礦產資源豐富。新疆、寧夏、陝西都是中國煤炭儲量集中區,青海的鉀肥資源,陝西、新疆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也十分豐富等,這些都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物資。

二是新能源資源集中。新疆、寧夏的太陽能發電、內蒙古和新疆的風力資源等,西北新能源資源全國第一。

三是旅遊資源眾多。西安古都、西廈王國、古長城遺址、新疆的自然風光、沙漠風貌等都在全國獨一無二,旅遊資源開發利用是西北發展的一個方向。



四是農業資源獨特。新疆的水果和蔬菜、棉花,寧夏的枸杞、紅棗,內蒙古的牛、羊、奶製品,青海的耗牛等,都極巨特色。

劣勢:自然條件差,還有:

一是人才缺乏。由於歷史原因和現實生活生產條件,人才留不住,引不來。

二是缺少水源。西北都缺水,水是西北發展的軟肋,始終困擾西北工農業生產和人的生活。

三是人囗總量少。西北廣闊的土地,沒有多少人,人氣不旺,消費上不去,產業上不去,社會發展上不去。

機遇在哪:

宏觀上抓住三個戰略:

一是一帶一路戰略,向中亞、南亞走出去;

二是西部開發戰略,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做大體量;

三是地緣政治戰略,抓沿邊開放政策,多點突破。

中觀微觀上三個要:

一是向西南要水,爭取將豐富水資源在生態環境條件允許情況下引入西北;

二是向東中部要人,包括人才引進和人口遷移,用政策引導。加大力度足以吸引人。


三是要政策。向中央要財政金融支持政策,改革開放政策,綜合試驗區包括自貿區政策等。


周思夢想


西北地廣人稀,大城市少之又少,人口密度低,交通跨度大,城市間距也大。因此西北想效仿東部和中部的城市群模式是很難的,所以發展機遇主要還是在於核心城市的成長力。

比如西安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之後,城市活力直線飆升,曝光度幾倍於從前,不論投資還是人才的吸引力都大大增強,如今已然成為了網紅城市。西安的崛起,首先帶動的是核心區域的價值提升,其次是西鹹新區的概念升級,此外對於都市輻射圈範圍內的經濟會有拉動性的作用。這些潛移默化的東西看不到摸不著,但卻實實在在的給一個地區帶來了巨大轉機。

有了西安的定位,西北地區還需要更多城市來遙相呼應。首先要通過自己城市的迅速發展來留住更多人才和投資,保證自有資源不會持續流失。然後慢慢通過時間的積累去提升城市影響力,逐步形成更強的競爭力。

在東部率先發展多年之後,中部也開始發力,武漢、鄭州、長沙、洛陽、襄陽紛紛崛起,這當中除了武漢和長沙以外,在十幾年前都是沒多大影響力的城市,但是隨著近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實現了人口迴流,成為人口淨流入城市,這就是重大的轉機。西部現在隨著成都、重慶這樣巨無霸城市的競爭力增強,作為外出人口最多的四川和重慶也都對流失人口形成巨大的吸引力。但凡家鄉有好的發展,有幾個願意背井離鄉遠赴千里之外工作生活的?所以所謂的機遇,首先是各自省區的核心城市要更具擔當,更具奮起直追的意識去提高競爭力,並盡己所能的去拉動周邊地區共同發展。共振式經濟發展才是1+1大於2的最好方式。不能因為城市少人口少就主觀認為自己競爭不過大城市,這樣會錯失更多機會。自信、膽略、毅力、創新,這些是最急需的。

當然西北也要充分利用資源去開發一些旅遊項目,以此聚集人氣,增強消費,如今沙漠都能變為綠洲,還有什麼是不能通過努力與毅力去完成的?如果有更多大的旅遊項目建成,至少對於當地的經濟活躍度以及人口流動性就是直觀的幫助。倘若既有特色又有很高的可玩性,自然會有更多外來人口紛至沓來。現在是航空時代、高鐵時代,大西北已經不再是交通末端,只要能夠有更多的創新意識,這裡能夠提升空間還非常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