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五到十年 有一半製造企業將倒閉”,你的企業如何改變?

中國製造業的難處有目共睹,但到底難到什麼份上,中下游企業該如何應對,放在當前的環境下審視,這是迫在眉睫的命題。

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撰文指出,金融危機迄今,中國傳統制造業經歷了三輪衝擊波,傳統低端出口企業首當其衝,然後人工成本上升,外資出走,現在是供給側改革,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

她預言,未來五到十年,仍有一半製造企業將倒閉。“抱怨沒用,這次轉型神仙都攔不住,不是要不要轉的問題,而是萬事俱備、東風已至、必須要轉的問題。不如省省力氣閉上嘴,趕緊進入轉型程序。”

“五到十年 有一半製造企業將倒閉”,你的企業如何改變?

作 者 | 葉檀

來 源 | 葉檀財經

我最近到各個地方去,傳統行業民營企業家一如既往的焦慮,他們擔心蔓延的倒閉潮總有一天會落到自己身上。

我很少安慰他們,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現在傳統制造業面臨著生死關頭的大轉型,熬解決不了問題。製造業進入新時代,從低端正在走向中端,傳統低端製造業必定被淘汰出市場。如果做製造業做到蘇銀霞(山東“辱母案”當事人,曾被10多人催債隊伍多次騷擾)那樣,要靠借高利貸過日子,趁早別做。

“五到十年 有一半製造企業將倒閉”,你的企業如何改變?

劇烈的沖刷,使得製造業出現了劇烈的分化,傳統制造業中兩類企業能活。

第一種是已經立在潮頭、在全球尋找廉價資源的大型企業,這些企業久經市場考驗,效率高,成本低,以美的等企業為代表。

第二種是有品牌、有獨特的技術優勢的企業,這些企業最糟糕的結果,不過是被大企業併購,他們的技術和品牌將通過大型企業技術存活。

最糟糕的企業,無外乎一無技術二無管理三無品牌的中低端企業,轉型的成本都壓在他們身上。既找不到便宜錢,成本又在節節上升,終端產品競爭的殘酷趕得上冷兵器時代的肉搏戰,想插上草標賣了自己,可是根本無人問津。一些製造企業好不容易熬過了金融危機,沒想到更難過的日子還在後面。

“五到十年 有一半製造企業將倒閉”,你的企業如何改變?

到現在為止,從金融危機之後,傳統制造業經歷了三輪衝擊波。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初,全球貿易驟然下降,以傳統低端出口為主導的企業日子相當難過。現在,情況大幅緩解,但當時沒挺過來的,已經沒有機會翻本。

二是人工成本上升,不少外資出走。

根據牛津研究院等分析,2014年左右,中國勞動力成本跟美國持平。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曾發表報告稱,目前在中國生產紡織品的整體成本已經達到了在美國生產紡織品成本的96%,二者相差無幾。

報告稱,中國依據生產力調整過的製造業工資在過去10年增加了兩倍,從2004年的4.35美元/每小時增加到2014年的大約12.47美元/每小時。在美國,按生產力調整過的製造業工資同期內僅增長了不到30%,約為22.32美元/每小時。

“五到十年 有一半製造企業將倒閉”,你的企業如何改變?

2014年底到2015年初,廣東、浙江等工業大省出現老闆跑路、外資逃離潮,東莞、蘇州、溫州等傳統制造基地最為突出。

2014年12月,蘇州諾基亞手機零部件供應商閎暉科技宣佈停產;手機零部件代工廠蘇州聯建科技宣佈倒閉,東莞的兄弟公司萬事達和聯勝也相繼關門。2015年1月,東莞手機零部件製造商奧思睿德世浦電子的老闆欠債1.35億元跑路。

這並不奇怪,80年代開始的外資湧入潮,看中的是中國的低成本,無環保,可環顧江湖,現在哪還找得到這等好事?中國成本水位一高,尋找成本優勢的外資紛紛撤出,不少低端製造企業倒閉

中國畢竟還有相對成熟的生產鏈,畢竟有相比東南亞算是訓練有素的產業工人,有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蘋果高管曾經對外表示:“iPhone 生產所需的整條供應鏈如今都在中國。你需要1000個橡膠墊圈?隔壁工廠就有。你需要100萬個螺絲釘?隔街工廠就有。你需要對螺絲釘做一點小小的改動?三小時就行了。”

雖然富士康要到美國設廠,但要把生產鏈全都搬過去是不可能的,除非把中國的工人和工程師也搬過去。生產鏈條是過去三十年留下的最大財富。

三是供給側改革,繼人工成本之後,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而且上升看不到盡頭。

8月1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發佈的《降成本——2017年的調查與分析》報告指出,2016年全國實體經濟樣本企業原材料成本同比上升7.21%,其中,製造業樣本企業的原材料成本同比上升7.84%

同時,企業還面臨用地及房租成本普遍上漲、用能成本有所上升、用工成本依然剛性上升等成本負擔。

有關行業當然不這麼認為,他們怎麼可能攬屎上身。

8月10日,中鋼協文章發佈,措辭嚴厲。稱參會代表一致認為當前鋼材期貨價格大幅上漲並非市場需求拉動或是市場供給減少所致,而是一部分機構對去產能、清除“地條鋼”和環保督查以及2+26城市大氣汙染防治計劃進行了過度解讀,甚至是誤讀,特別是廣泛傳播下半年受環保影響將造成鋼鐵產品供應量的大幅減少,鋼材價格還要“飛漲”的極端判斷結論。這類市場形勢判斷無疑放大了環保等有關政策對於市場供給的影響,是片面的,是危言聳聽的炒作行為,難免從中漁利之嫌疑

“五到十年 有一半製造企業將倒閉”,你的企業如何改變?

看來是投機倒把的人的錯,可數據不會騙人,一些企業已經笑不動了。

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部分上市公司確實有所增長。Wind數據顯示,截止8月11日,申萬有色板塊113家上市公司中,已有73家公佈了2017年中期預告。其中,僅9家公司預計淨利潤同比出現下滑,有11家最大淨利潤同比上浮超10倍,39家同比增幅超過100%。鋼鐵板塊34家上市公司中,公佈業績預告的有22家,其中淨利潤同比增幅超過100%的有16家。而煤炭板塊已發佈中期業績預告的20家企業中,淨利潤全部同比增長,19家增長超過100%。

與其蔽目塞聽,不如認真分析,目前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到底伊于胡底,中下游企業該如何應對。

人工、原材料、環保等成本上升,傳統行業中有兩類可以生存:擁有部分壟斷優勢的大型企業,別人無法取代的特色企業,行業內的併購重組是大勢所趨。

傳統中低端製造業在逼迫下,未來五到十年估計會有一半倒閉、被吞併,浴火重生的企業現在已完成了轉型,與國際化佈局

抱怨沒用,這次轉型神仙都攔不住,不是要不要轉的問題,而是萬事俱備、東風已至、必須要轉的問題。不如省省力氣閉上嘴,趕緊進入轉型程序。

轉型銜枚疾進,未來龍頭企業已經冒頭,那才是未來的希望,你看到了嗎?

製造業企業要在行業大洗牌中屹立不倒 唯有夯實自身實力 中層和高層管理者都應該學習一下《企業經營管理結合ISO 9001:2015應用實務》

“五到十年 有一半製造企業將倒閉”,你的企業如何改變?

◎謝建華管理技術文庫•質量管理實踐經典教材

連續4年銷量位居質量管理類圖書暢銷榜前列

弘揚大國工匠精神,助力中國製造業騰飛!

數萬製造業讀者好評如潮,製造業企業團購培訓可選系列工具書。

◎融入了組織戰略、方針、目標、領導力、過程管理、PDCA、風險管理、知識管理、績效評價、全面質量管理、創新等現代企業經營管理要素的ISO 9001:2015,實際上已成為一個經營管理系統,而不僅僅是質量管理體系。

◎戰略規劃是企業發展的指引和藍圖

經營計劃是戰略目標的展開和落實

領導力是推動企業成功的核心

過程管理是實現經營績效的關鍵

風險控制是企業穩健運行的保障

績效激勵是企業成長的源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