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湄潭這個鎮曾經有一腳踏三縣、三個菩薩面對面之說!

湄潭這個鎮曾經有一腳踏三縣、三個菩薩面對面之說!

湄潭永興鎮,被稱之“貴州商業古鎮”,甚至被譽為“穿越時空的財富”,那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永興鎮”。

湄潭这个镇曾经有一脚踏三县、三个菩萨面对面之说!

從永興開市那天起,永興場便有了“一腳踏三縣,三個土地菩薩面對面”之說。即永興曾因屯兵分別為石阡、施秉、湄潭三縣各屬,形成了犬牙交錯地。

三縣均在永興設置相應的管理機構和塘鋪,並在場鎮內之龍泉堡分別建有本縣管轄之權益的標識——土地廟。

在此建場興市,集三縣之政策、人氣、財氣之優勢,構成商業“特區”。

湄潭这个镇曾经有一脚踏三县、三个菩萨面对面之说!

永興場以中街桂花臺橫街牌坊為界,分上下場。農曆每月逢二、七趕場。

上場(風岡方向)逢二趕集,集市以棉花、棉紗、棉紡織品為市場主流。

下場(湄潭方向)逢七趕集,集市以騾馬畜禽及農副土產為市場主流。

湄潭这个镇曾经有一脚踏三县、三个菩萨面对面之说!

(上街的飲水之源——龍泉)

上、下街店鋪的貨物不能在趕場天換位擺攤設點。這種特別的貿易習俗,逐漸產生了一種品牌效應,培育了相對穩定的賣方市場。至今,60歲以上的人還稱下街為“七的頭”(趕七的那邊)。

湄潭这个镇曾经有一脚踏三县、三个菩萨面对面之说!

直至民國五年(1916年),湄潭與鄰縣奉省政府之令劃撥犄角交錯的插花地, 才將永興場全部撥隸湄潭縣。但永興場逢二、七趕場的習俗仍沿襲至今,只因商業主流已變,不再是逢二趕上場,逢七趕下場了。

湄潭这个镇曾经有一脚踏三县、三个菩萨面对面之说!

數百年來,永興處於貴州省商業古鎮的地位從未動搖過。其市場的成熟興旺,除了世世代代的商人們苦心經營之外,永興326年的“一腳踏三縣”形成的商業“特區”是至關重要的原因,從而成就了永興場集市貿易數百年繁榮興比的歷史。

湄潭这个镇曾经有一脚踏三县、三个菩萨面对面之说!

(方井的石板)

永興的實力是我們大家有目共睹的,去過永興的小夥伴都知道:永興是湄潭的一個大鎮。

曾經的永興商業古鎮對於我們來說一直就是一個迷,為什麼當時的永興會如此繁榮?為什麼會將繁榮延續到現在?永興是不是還有其它的秘密?還有待於我們去挖掘。

湄潭这个镇曾经有一脚踏三县、三个菩萨面对面之说!

❥湄潭最新宣傳片——《心向湄潭》

❥湄潭神曲《走噻,去湄潭》

湄潭首部動漫宣傳片《漫遊湄潭》新鮮出爐!

❥2018年湄潭最新簡歷

絕美湄潭風光,不看就太可惜了!

鄉愁的味道:湄潭鄉村酒席!湄潭有大學了!央視主播帶你到湄潭看美麗生態鄉村(附:完整視頻)嘿好聽的《踩山坪之戀》,阿哥阿妹唱起來!

湄潭这个镇曾经有一脚踏三县、三个菩萨面对面之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