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打遍日本無敵手》:吳清源,二十年棋譜丟失,全憑回憶寫出

《打遍日本無敵手》:吳清源,二十年棋譜丟失,全憑回憶寫出

《打遍日本無敵手》:吳清源,二十年棋譜丟失,全憑回憶寫出

吳清源最富傳奇色彩的一戰,就是與本因坊秀哉名人的對戰。一九三三年,十九歲的吳清源獲得了向本因坊秀哉名人挑戰的權利,吳清源執黑先行,第一步直接下在了右上“三三”位,一子落而全場譁然,因為這個位置在本因坊世家一脈看來,叫做“鬼門”,是絕對不允許在開局第一手下的地方。

更令人震驚的是,緊接著吳清源的第二手和第三手分別下在了星位和天元,而這徹底引發了轟動,除了那時日本圍棋佈局從不下星位之外,那第三手完全將吳清源推到了風口浪尖。下圍棋的朋友都瞭解,第三手天元這種事只有欺負實力弱於自己的對手才會下出來,而吳清源對面的是日本棋壇地位至高無上的本因坊秀哉名人,這種近乎大逆不道的挑戰權威,震驚了日本棋壇。

《打遍日本無敵手》:吳清源,二十年棋譜丟失,全憑回憶寫出

現在對這場傳奇對戰的過程和結局我們已經知曉,吳清源創造了圍棋史上的奇蹟。當時堪稱日本圍棋界“天皇”的秀哉名人被吳清源逼得一共打卦十四次,作為上手的秀哉可以叫暫停,然後回家和眾多弟子一同研究下一步該如何走,這就叫打卦。吳清源揚名整個日本棋壇,而他的新佈局也正式得到棋界的認可,吳清源可以說是推動了整個日本圍棋的發展。

作為一名棋士,吳清源已然登峰造極,做到了極致,往往給人一種君臨天下的壓迫感,人們往往也會認為這樣的人必定都是城府極深、運籌帷幄的高深角色。吳清源更吸引世人的,是顛覆了人們對棋壇王者和聖人的固有印象。生活中的吳清源是一個極為單純、不諳世事的人,有些孩子氣,甚至還有些痴痴傻傻氣。

《打遍日本無敵手》:吳清源,二十年棋譜丟失,全憑回憶寫出

而在這本書中,最令讀者驚歎的,是這樣一個細節:其中寫道:“昭和十五年,多賀谷不辭辛勞地為我奔波,終於在文藝春秋社出版了十卷本《吳清源全集》。編書所需的資料在戰火中幾乎全毀,棋譜全部憑藉我的回憶作成。”十卷,時間跨度二十年,全憑回憶寫出來!我驚呆了。為什麼吳清源他老人家的記憶力會這麼好呢?

《打遍日本無敵手》:吳清源,二十年棋譜丟失,全憑回憶寫出

看一下,他和木谷實的鎌倉十番棋的記錄:“房間中央,明亮的電燈下,吳七段神情嚴峻地長考,不顧周圍的紛擾。不,他或許根本沒有聽到周圍的紛擾。三十分鐘過去了,他的姿勢依舊不變。忽然,他抬頭看看天花板,雙眼向上望,心魂卻傾注於盤面。此前吳清源一言未發。第一百五十七手後,他對人們前後走動,拿水拿藥的騷動毫無反應,三十分鐘內只是長考。真是一心不亂。”從這一段,可以看出吳清源的專注程度。

《打遍日本無敵手》:吳清源,二十年棋譜丟失,全憑回憶寫出

有個話劇叫《棋人》,導演請吳清源去看了。劇情中有下棋的片段,據說為了不在他老人家面前丟臉,兩個演員把大雪崩定式一個子不錯地背了下來。我心想,如果演員並不懂每一步的意義是什麼,那幹背真是挺痛苦的。覆盤能力和圍棋水平成正比,主要憑藉的是對圍棋的理解。高手對整個過程的記憶力更強,就像有一根線穿起了散落的珠子。

《打遍日本無敵手》:吳清源,二十年棋譜丟失,全憑回憶寫出

.據芮乃偉說,她的老師吳清源不僅天才,還非常勤奮,九十歲以後,依然每天擺棋譜,關注最近的比賽。年輕時候的吳清源,就更不用說了,除了跟著璽宇教顛沛流離的幾年,都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了圍棋上。研究得多了,或許棋盤上的一系列變化,在他心中就形成了一個整體,可以作為記憶的一個組塊,深藏心底。

《打遍日本無敵手》:吳清源,二十年棋譜丟失,全憑回憶寫出

吳清源對於圍棋驚人的記憶力,來自於勤奮和對圍棋深刻的理解。當然,還可能有天賦的原因,玄妙的問題就不討論了。從中醫的角度來解釋,《四聖心源》說:“陽神秘藏,則甘寢而善記,陽洩而不藏,故善忘而不寐也。”心為火,遇事專注為陽火,普通人遇事不能專注,心有雜念,是為陰火。陰火擾心,影響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