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11日到四川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池氏網推薦語:

詩人艾青說:“為什麼我的眼裡飽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是的!

我們每一個池氏子孫都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姓氏!無論我們浪跡何方,我們都深深地愛著自己的故土,思念祖宗的囑託!

不知從何時開始,池氏子孫不自覺地紛紛踏上了尋親之路……

前有池上輿、池雲亮、池傳錞等宗親著書立說,探尋池氏起源和發展脈絡;

後有阿池於1997年開始創辦“池氏宗親網”沉澱並分類整理存世不多的池氏資料;

到2017年4月,我很榮幸聯絡到阿池,大家一拍即合,重新恢復池氏網站,在找尋回家的“路”一文中,我們就開宗明義提出“尋根問祖”是我們的目的!

更多的宗親身體力行,一直在尋親路上……

尋親路上,失望遠遠大於希望。但我們仍然孜孜不倦前行……

因為我們收穫到了親情,濃濃的親情,割不開、斷難捨的親情……

這也是為什麼每一個地方的池氏宗親對來訪尋親的宗親都是盛情款待,依依不捨送別……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11日到四川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正源鎮金線村8組池氏族人合影

11月11日到四川南充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前言:

在南部期間,我也一直在查詢“奇山”或 “岐山”這個地名。家父曾經說過,在解放前,我們的祖先要到南部這個地名進行聯宗聯誼……

很可惜,只查到了“岐山”一個小村子的名稱。查詢南部當地最大的微信自媒體,他們目前沒有看到或者聽說南部有池姓人家。

另外,根據四川平昌元山鎮池家河池氏始祖墓碑介紹,來自蓬郡望族。遍查歷史,四川也只有“蓬溪、蓬安兩地”。當然,歷史上的蓬郡管轄範圍,目前也不容易查到;

為此,我通過微信找到了來自嘉陵江邊,蓬安縣三壩鄉的池小平宗親。他明確告訴我,他們來自嘉陵江對面的正源鎮;但是,從他懂事起,就知道家裡人一直沒有聯繫過……

自從得到這一消息,我就一直在思考,何時一定要去正源鎮尋訪下,看有無池氏族人居住?這就是本次尋親的由來。



2018年11月10日因事前往南充市南部縣。到達南部縣後,就不停搜索南部、蓬安關於池氏的各類信息,基本一無所獲!

蓬安肯定有池氏,並且已知在蓬安三壩鄉有,我已經通過網絡聯繫上了。老家在三壩鄉的池小平宗親明確告知我,在嘉陵江對岸的正源鎮有池氏族人聚居,他們就是從此地外遷到河對面的三壩鄉。

基於這一信息,從

2018年11月11日早上9點過,從南部縣城,一車、一人,冒著連綿的陰雨,上省道,向蓬安縣正源鎮出發。

無論是否有池氏族人?先到了正源鎮再問。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11日到四川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11日到四川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特有的四川盆地丘陵盤山路,急彎一個接著一個;小車在貨車車流中,顯得尤為弱小和易碎;

特別是細雨綿綿的雨天,山路泥濘,重車容易打滑;對面的貨車,因為下山路,也擔心,剎車會隨時失靈。

一路,小心翼翼,前行!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11日到四川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大貨車完全佔據了公路。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11日到四川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通過危橋。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11日到四川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進入蓬安縣境內。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11日到四川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鄉間公路,終於看到正源鎮的指示路牌。

越來越接近了,停車,問路人,附近有無池氏人家?

路人乾脆回答:沒有!沒有聽說過。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11日到四川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泥濘的鄉村公路上,隨時有落石、塌方的危險……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11日到四川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終於看到正源鎮的小招牌,內心忐忑不安。

是否真的有池氏宗親?真想打道回府,但,又不甘心!更何況,有宗親明確說明。走到這個位置上了,有沒有,都要實地去看看!

即便是有,是否能夠見到?池氏族人一般居住在鄉下,這樣的落雨天,是否能夠開車去?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11日到四川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11日到四川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擁擠的正源鎮街道,冷冷清清。

一路開車接近4個小時,終於到達正源鎮街道上,一看已經12點過。

在街上尋到僅有的一家何氏小餐館,吃了一碗南充特有的“米粉”。藉著吃飯的機會,問了何老闆:“這條街上有姓池人居住嗎?”老闆回覆:在四組有。然後老闆就忙去了,再也不理會我的問話。

知道了有池氏,心安了!然後到餐館對面一個較大的小賣部,找老闆買菸,同時問問:街上有姓池的人家居住嗎?這個小妹很熱情,說有池群良,並熱情地指路。

於是,我在她的指引下,穿過一個狹窄的小巷,來到一個院子,直接到一戶有人說話的人家,去詢問:池群良是否在這裡?

一問,真的在!池群良是一位女宗親,正在家裡忙。

同時還有一位年長的池姓女性宗親也在,是池群良的姐姐,叫池桂清。

兩姊妹的房子隔條路,都在一個開放式的院子裡面。

他們正在吃午飯。

姐妹倆很熱情,說:從小到大,除了他們老家有池姓外,基本上沒有見到另外有池氏家門(四川特有一個姓氏的稱呼,意思為“宗親”)來過……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11日到四川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池群良宗親買的鄰居舊房子和左邊新修的三層樓房。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11日到四川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池桂清宗親的三層樓房(左)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11日到四川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池桂清宗親樓房旁的一棟荒廢的老舊豪宅(裡面還有戲臺和很大的一院子)。

她們匆匆忙忙吃完飯。

我們一路就到鄉下……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11日到四川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鄉下路邊,另外一位池氏宗親的果樹,掛滿了即將成熟的果子。

到鄉下老家,是想向已達92歲高齡的池群良宗親二嬢問池氏家族相關情況。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11日到四川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鄉下,一棟老房字,一位92歲高齡的老人。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11日到四川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池群良宗親(右)與92歲高齡的二嬢

這裡是蓬安縣正源鎮金線村8組。

聽老人介紹,這裡池氏也就只有幾戶人;整個村子,宋姓人家居多。

她也不知道池氏來自何處,只是聽說解放前長輩們曾經到南充市長樂鄉東關場去“合族”!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湖廣填四川”過來的。

這裡既無祠堂,也沒有族譜,老墳園也沒有墓碑!

這裡池氏族人的年輕一輩,都外出,沒有人在家。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11日到四川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11日到四川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池家人合影:

前排左起60多歲的池桂清宗親、92歲的二嬢、池群良、池群良丈夫;

後排中間:池秀碧(女),旁邊,池秀碧丈夫。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11日到四川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尋親訪問記錄材料。

當天未做停留,立即返回南部,然後從南部直接返回成都。

到成都,已經是萬家燈火!

繁華下,掩蓋不住的是失落、迷茫和毫無頭緒!

一路行程接近500公里;


尋根訪親在路上——2018年11月11日到四川蓬安縣正源鎮尋池氏族人



返程路上,陰雨迷茫中的嘉陵江,

滾滾江水,如歲月長河,奔騰向前……

歷史留下的謎團,難道將永遠靜默在河底!?



精彩由您續寫:

微信熱線:hackchi;263656393

郵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池氏網公益法律援助律師:池春燕WX:xuyuanchi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