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理解農村俗語“冷棺莫入村,熱孝莫登門”?有哪些講究?

老張談三農


農村俗語”冷棺莫入村,熱孝莫登門“什麼意思,有何講究?千山萬水總是情,沒你閱讀還真不行。農村俗語,感覺有點莫名其妙。基本都是一輩一輩傳下來的,有的是老封建思想,有的是圖個吉利。



對於”冷棺莫入村,熱孝莫登門”這樣的農村俗話,知道的還真不多。其中是兩個不同的意思。就是從想相中回答也不真實。相”冷棺莫入村,熱孝莫登門“這些俗話,只流行在內陸地區。在七十年代被全部封殺了。也就是在《破四舊,立四新》以後,好多人都不知道啦。這都是老黃曆啦。


農村人常說,紅白都為喜事。先說說冷棺奠入村,這個就簡單了,可能人們都知道,在過去,無論你多大歲數死了,只要你沒結婚,就不能入老墳,老墳在過去是很講究的。對打一輩子光棍的人死了,稱之為冷棺,你就不能和以前的先人住到一起。

熱孝莫登門,知道的更少了,在過去老人死了,出殯的前一天晚上,孝子都得去族人的每個家庭去拜防,當然也就是晚上十點以後,每到一家,孝子們都會大聲痛哭,哭歸哭,孝子們絕對不能進入大門內,哭過後,叩三個頭在去下一家。這樣做的目低是說,老人不在啦,以後全丈族人多多擔待。俺這一戶還有下輩人。



農民萬歲


我們老家風俗是,在家裡過世的,擺堂七天。在外過世 接回來,但不入堂。叫魂歸故里。過橋都要叫回家了,撒紙錢。到家門口最後一座橋要跪拜橋頭迎接。意外事故的,三年不祭墳。三年後大祭。三年後,可隨便祭。燒錢紙講究也很多。土地公,隔壁鄰居都要分開燒。方言叫;包束。這樣才能收到。我燒了百萬包好了的紙錢給我爸爸.夢裡他說沒錢了。還在打官司!只是夢裡他回到年輕時候了,又高又帥氣。連續幾天夢到。比我都年輕!後來我大病了一場

夢到過世的人,不是好事,隔壁鄰居,一個奶奶級別,年紀才五十多,她癌症去世,我夢到她死了。第二天我我打電話問我媽媽,那位奶奶是不是死了?我媽媽問我怎麼知道的?她剛剛昨天去世,是癌症!我說昨天晚上夢到的。。夢裡還有很多小鬼一起吃飯。但我沒吃。我是在五百公里外上班,平時都不聯繫的。小時經常去她家玩。

一般都是體虛,才這樣 。大家注意健康快樂!


linanze


農村俗語"冷棺莫入村,熱孝莫登門",是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在咱們農村,象"冷棺莫入村,熱孝莫登門"這樣子忌諱的諺語還真很多,這說明什麼?這是老祖們在鄭重地告訴大家,別讓外界過身的棺材進入村,是為了全村人的安全著想,並不是咱們不懂世事,心狠不講道理了是吧。

冷棺不莫入村

所謂的冷棺就是指死去了幾天以上的人,而且這人不知是什麼原因致死了,所以在過去醫療條件非常匱乏的年代,農村人經歷過鼠疫,麻瘋病,肺結核,流感等流行性急病的困擾,村民們的自我保護意識都很強,他們唯一抵抗病毒的辦法,就是阻止一些死得不明不白的人的棺材進入村子停留與埋葬,同時也不接受一些不明疾病的人進入村子乞討住宿,以防止他們的病毒汙染水源環境,對村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了。

在過去冷棺進村,不但禁止外界人,連本村出外求學經商打工的人都包括在內,縱然是你本村人在外地不明不白地死了,你的棺材同樣只能停留在村外做法事與道場,法事與道場一旦完畢,你的棺材必須要繞道抬上山去埋葬了,同樣不能進村了,這就是老式的所謂的"村規”了是吧,大家都必須要自覺遵守,不能壞了自己訂下的"規矩",換作現代經濟社會,有些村子的人卻仍然在執行,不過現在農村人都人性化了,允許你親人的骨灰盒進行了。

熱孝不登門

農村俗語所講的"熱孝不登門",其實只是一個忌諱而已,大家對家人病人死人還真比較敏感,認為不吉利,一位家中剛剛死去過親人的人,心中本來就很傷心悲傷了,用過去咱們農村人的話來說"三句話不離本行",去鄰居們家中一聊就是不愉快悲傷的問題,讓人聽了傷心悲觀,影響著別人的心情,把自己的悲觀情緒思想傳遞給了別人是吧。

再一個問題就是過去咱們農村人認為,家中死了人是一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了,你家父母親是老死的壽星,別人家還願意你來家中沖沖喜,沾一下高壽星的仙人氣息,如果你父母親和其他人是病死的,那你家人剛剛死去,馬上去登別人家的門,那恐怕就不得高興了,為什麼呢?因為別人家有老人怕有孕婦待產的大家都怕觸黴,怕你給他的家庭帶來凶兆頭,所以呀,你家中死了人,在過去要滿七七四十天以後,方可外出別人家了。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農村俗語"冷棺不入村,熱孝莫登門"也有它的科學道理,冷棺容易讓村民們患上傳染病,熱孝登門容易讓鄰居們感到悲傷與恐懼,影響著村民和諧了,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發表評論!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自古以來,紅白事都是人們生活中第一等大事,人們對於紅白事自然是非常的重視。特別是白事,作為一個人一生走到了盡頭,在農村有著非常多的講究,這些講究都是農村人們的忌諱,是人們世世代代都遵守的,今天咱們就來說一個講究,叫做“冷棺莫入村,熱孝莫登門”!

“冷棺莫入村,熱孝莫登門”

冷棺莫入村:所謂“冷棺”,說的是客死異鄉的人的棺材。在老輩人說“冷棺入村敗到底”,如果讓客死異鄉的人的棺材進入村子,就會給村子裡帶來災禍。其實帶來災禍這種事情是有些道理的,在以前,都是施行土葬,而客死異鄉的人棺材到了村子都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屍身腐爛,很容易會造成疫病的傳播。而且以前醫療技術不發達,遇到瘟疫也只能等死,所以才有“冷棺莫入村”的說法!

熱孝莫登門:這句話是說還在穿著孝衣的時候,不能去別人家串門。

這句話只是人們的一種風俗,在人們看來穿著孝衣就去別人家走動的話,首先來說在逝者屍骨未寒的時候就有心思串門是對逝者的一種極不尊敬的行為。再者說,人們認為家中有人剛逝世就去人家串門對別人來說也是不吉利的,會將不好的事情帶到別人家,所以不會在“熱孝”期間外出。

農村有關白事的這些講究,是農村人們世世代代都遵守的一些風俗習慣,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有些風俗已經逐漸消失,可能再過一些年,這些風俗已經不為人知。

駿景——殷


駿景農業


如何理解農村俗語“冷棺莫入村,熱孝莫登門”?有哪些講究?

農村老話對農村人的影響力真大,有的老俗語甚至跨越千百年流傳,一直滲透到人的骨頭裡,固有的的思維模式裡面,很難改變。

就像這句老話,“冷棺莫入村,熱孝莫登門”,在農村作為白事兒的一種忌諱,一直在左右著農村人的傳統認知觀念。但不能說這種忌諱不對,人生在世,活的就是一張臉。既然大家的認知是這樣的,很難改變,適應就好。所謂的“入鄉隨俗”,也就是這個意思吧?

但是現在是新社會了,有些陳腐愚念是要改變一下了。不是還有一句老話嗎?說的是“魂歸故里,葉落歸根”。既然人已經客死異鄉,蓋棺論定,就應該扶柩還鄉,埋在故土,入土為安才是。因此我覺得農村有些老話很矛盾,自相矛盾。本來就是,嘴巴是兩張皮,怎麼說好像都有道理,是歪理。

不過話又說回來,既然農村有此老話,還是有一點點道理的,比如上半句“冷棺莫入村”,有的人理解是人死了很長時間了,又經過長途跋涉,天氣炎熱的話屍體會腐爛變質,會有滋生攜帶各種病毒瘟疫等不好的東西。這樣的話,如果直接進村,確實會帶來不安全因素。就像以前的疫病防治,要實行隔離一樣。這個還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說會給村子人帶來晦氣的,卻是陳腐愚唸了。

“熱孝莫登門”,這個好理解。因為在我們老家一直就是這樣的習俗。誰家死人了,是不能直接穿戴孝服隨意進入別人家的,大家都有忌諱。因為在農村人看來,新死人是不吉利的,作為死者的親屬如果有事兒找鄰居幫忙,進屋之前是要把孝服拿掉的,有的地方就算拿掉,也不會輕易進人家屋內,都是現在門外說話。

另外再說一個我們老家的白事兒風俗,就是在新喪期間,去別人家借東西用,比如挖墳用的鐵鍬,鐵耙子等,是要給錢的,多少不拘,但一定要給。說法可能是這樣的,這不叫白借用,是出錢租用的。可見民間智慧還是很多的。有些東西直來直去不好,那就換個方法就好,變通一下。


農村老俗話


自古紅白當大事,在農村,喪事也被稱之為白事。在農村,白事禁忌非常的多,有些禁忌我們還是要多少了解一點的。

“冷棺莫入村”,冷棺,表面意思就是人死了很長時間,一般在農村指的是在外面因為各種原因去世很久的。在外面死亡的人屍體是不能進入到村子裡面的,只能在離村子較遠的外面。我們看電視都看過這樣的一個片段,在村子外面很遠的地方都有一個陰森的客棧,故事老多了,這種客棧就是專門為死在外面的人停屍建造的。




為什麼會有“冷棺莫入村”這樣的說法呢?主要因為以前醫學落後,兵荒馬亂的,村裡的人外出謀生或者服兵役,有的人在外面因為各種原因死亡。雖然自古有落葉歸根的傳統,但是死在外面的屍體是不能進村的,因為在外面是不清楚是什麼原因死亡的,主要還是怕屍體攜帶有不好的東西,比如瘟疫,病菌之類的,如果進入到村裡面可能會給全村人帶來災難,帶來不幸,村裡人為了安全,只能把運回來的屍體停在外面,待到做完了法事,就會埋葬。


“熱孝莫入門”,熱孝,指的是剛剛家裡有人去世。熱孝莫入門,是指家裡有長輩去世,子孫後代在服孝期間,不能隨便到別人家裡去,影響不好。

經歷過白事的人都知道,如果家裡長輩去世,作為子孫是非常悲傷的,那裡都不能去的,在家裡要給長輩守靈,像白事這種,自家主人都不管事,都是找外家的人主持局面。而服孝期間,如果去了別人家裡,尤其是穿著孝服去別人家,別人心裡就會非常的不悅,覺著特別的不吉利,還很害怕給自己家裡帶來不好,所以服孝守靈時是不能隨便串門的。


白事的講究是非常多的,有些連老年人都不知道是因為什麼緣故。農村的一些禁忌,都是人民在生活中不斷總結出來的,在農村,各地風俗習慣不一樣,很多時候,多知道一些,可以避免很多不好的事情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