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這裡的文廟全國第三大,卻幾百年也沒出過一個狀元

武威文廟位於武威市區,是西北地區建築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廟,也是全國三大孔廟之一。

據《涼州衛修文廟暨儒學記》碑載:武威文廟始建於明正統二至四年(1437-1439年),後經明成化、清順治、康熙、乾隆、道光、及民國年間的重修擴建,逐成一組佈局完善的建築群,迄今已有五百餘年曆史,明清時被譽“壯偉宏耀,為隴右學宮之冠”。

武威文廟並不單單隻有孔廟,它分三部分組成:東面是文昌宮,中間是文廟,西面是儒學院。遺憾的是儒學院在1927年的大地震中被毀壞,至今仍在修繕中,還不對外開放。

這是文廟的主體建築,大成殿。

大成,是孟子對孔子的評價,他說:“孔子之謂集大成”。所以,我到過的所有文廟主殿,都叫大成殿。

這裡的文廟全國第三大,卻幾百年也沒出過一個狀元

殿門上的匾額:萬世師表。

這裡的文廟全國第三大,卻幾百年也沒出過一個狀元

師禮是這樣行的:左手蓋在右手上,拇指內扣。你會了嗎?

這裡的文廟全國第三大,卻幾百年也沒出過一個狀元

孔子主像兩邊,列的則是孔門十哲等孔子弟子中成就最傑出的。

這裡的文廟全國第三大,卻幾百年也沒出過一個狀元

大成殿外,是孔子像。

夫子雙手交握,面容和藹,讓人一看就覺得倍感親切。

這裡的文廟全國第三大,卻幾百年也沒出過一個狀元

武威文廟承襲了我國傳統的四合宮殿體系,由南至北分別由萬仞宮牆(照壁)、泮池、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和東、西兩側配殿等組成。

這是泮池上的橋。

“天下孔廟有泮池”,泮池就是半圓形的水池,是文廟特有的建築規制,而池上的橋,也叫泮橋,或狀元橋。

文廟原設有正門,但最被一堵影壁所隔,按照祖制,文廟的正門在建成時,是封閉的,只有等有人考上了狀元,或者皇帝親臨,才能打開,由於數百年來涼州一直未出過狀元,所以這正門也就一直開不了了。

這裡的文廟全國第三大,卻幾百年也沒出過一個狀元

欞星門。

欞是天上的星,也是文曲星,主管學問,天下讀書人所敬拜。這座門樓,也是文廟特有的。

這裡的文廟全國第三大,卻幾百年也沒出過一個狀元

古柏森森,綠樹成蔭,清幽遍地,行走其間,莊嚴肅穆之風撲面而來。

這裡的文廟全國第三大,卻幾百年也沒出過一個狀元

文昌宮以“桂籍殿”為中心,這裡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地方,文昌帝君就是民間俗稱的“文曲星”,他點誰的名字,誰便可文運亨通,月中折桂,也是學子們必拜的。

這裡的文廟全國第三大,卻幾百年也沒出過一個狀元

武威的文昌宮,跟別的地方不一樣,這裡收藏了44塊匾,堪稱匾額大成,其中有兩塊,還被收錄進了“中國十大名匾”。

這樣看過去,琳琅滿目。匾額上的字,有的渾厚大氣,有的清俊秀麗,光欣賞這些書法,就足夠令人心曠神怡了。

這裡的文廟全國第三大,卻幾百年也沒出過一個狀元

仰頭望著文昌宮那些精彩匾額的遊客們。

這裡的文廟全國第三大,卻幾百年也沒出過一個狀元

文昌帝君的真容看一下,白麵長鬚,威嚴睿智。

這裡的文廟全國第三大,卻幾百年也沒出過一個狀元

文廟的對面,是西夏博物館。

展廳用大型浮雕、文物圖片、壁畫、背景畫等相結合的手法,真實生動地反映了西夏統治時期,涼州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所取得的成就。

這裡的文廟全國第三大,卻幾百年也沒出過一個狀元

2010年武威大柳橋坡村出土的瓷馬,樸拙可愛。

這裡的文廟全國第三大,卻幾百年也沒出過一個狀元

十六國時,前涼、後涼、南涼、北涼都曾在此建都,涼州自古繁華,也是意料中事。

這裡的文廟全國第三大,卻幾百年也沒出過一個狀元

這塊正面為西夏文,反面為漢文的碑,是鎮館之寶,也是全國現存唯一的、保存最為完整的、西夏文與漢文對照文字最多的一塊石碑。

西夏碑高2.6米,寬1米,厚0.3米,兩面刻文,正面以西夏文書題名,意為“敕感通塔之碑文”,背面為漢字篆書“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銘”,碑文講述了護國寺塔的初建、顯靈及重修的經過,被中外學者稱為研究西夏文的活字典。除文字外,尚有多種圖案,花卉、人物等。

西夏碑啊清嘉慶九年(1804年),由我國著名學者、金石學家張澍在武威大雲寺發現,近代,我國著名文字學家、金石家學羅福成破譯了碑文。

這裡的文廟全國第三大,卻幾百年也沒出過一個狀元

你認識這些字嗎?每一個都方方正正,和漢字極其相似,但一個讀不出來吧?

這裡的文廟全國第三大,卻幾百年也沒出過一個狀元

TIPS:

文廟地址:武威市涼州區文昌路。

交通:乘8、13、101、102路公交到達。門票:30元。

開放時間:8:30-18:00。

西夏博物館免費開放,憑身份證登記即可入內參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