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后来的我们》林爸的粘豆包让多少人泪目

“缘分这事 能不负对方就好 想不负此生真的很难。”

看完电影,很多人都想起了前任,想起了自己错过的他,来不及好好说再见,说一句“I miss you”,一句我想你,而我也错过了你。

《后来的我们》林爸的粘豆包让多少人泪目

后来的我们,或是禁锢在一个人离去的旋涡之中,或是深陷回忆无法自拔,忘不掉的过去和忘记了继续前行的动力,那时的我们还没有长大。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知道怎么去追求幸福。

方小晓不止一次问林见清,你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见清总是为了他人而选择自己的路,为小晓留在北京,为父亲与小晓买房,他以为他们分手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没有房,而有房之后小晓就会重新回到自己身边,而小晓要的房子,是一个有安全的家。而林爸不愿意离开遥江县,他觉得待在自己的餐馆就是幸福。

《后来的我们》林爸的粘豆包让多少人泪目

第一次听到《后来》我还没有成年,听着听着成了曲中人,后来的我们,怎么也回不去了。

镜头在黑白的现在与彩色的过去中转换,愿为爱情“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感情也越走越远。最后在林爸的信里我们读懂了那份爱情,不负对方就好。


过年回家就可以吃到的粘豆包,是父亲的思念。被热气嘘到了眼睛的他,来不及等到小晓和见清再一起回来团圆。

《后来的我们》林爸的粘豆包让多少人泪目

做父母的,只想着你们过得踏实,过得快活,健健康康的

吃什么还是家里好,那些外卖能好吃吗?

什么都抵不过父亲蒸的一屉粘豆包。

希望后来的我们,学会了如何去爱。

学会了爱身边的人。

好好吃饭,好好生活。

《后来的我们》林爸的粘豆包让多少人泪目

粘豆包甜不甜,只有我们自己心里知道。

粘豆包,又称黄豆包或豆包。是一种源于满族的豆沙包类食物。

满族人传统上喜欢粘性的食品,有利于在寒冷的天气里长时间地进行户外活动,如狩猎,砍柴等。

目前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非常的普遍,是人们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

此处评价来自东北姑娘:好吃的粘豆包外形是上窄下宽,有黄有白;豆包皮要筋道,豆馅是红豆的,不要放糖更不能用那种类似泥一样的甜豆沙。

《后来的我们》林爸的粘豆包让多少人泪目

用料

大黄米面或江米面适量

豆馅适量

开水适量

酵母粉适量

面粉少许

做法

1.把酵母粉用温水化开

2.将大黄米面/江米面与少许面粉混合,加面粉是为了豆包更筋道有型,千万不要放很多,一些些就可以了,大概8:1差不多

3.酵母水倒入,适量开水倒入面粉,和成面团,面团要抓起不散、不稀。不断揉面,会筋道。醒面一小时左右

4.红豆煮好。空锅熬成豆沙,要有一些颗粒感

5.取一小团面,将豆馅包入。包时豆包顶部和底部面要厚一点

6.冷水上锅蒸十分钟左右。火候很重要,千万不要时间长,不然就全塌陷了!

7.蒸好后不要马上拿,容易掉底、沾手。最好放冰箱冻上之后再拿。如果实在着急可以用水,粘豆包不怕水的,湿手就会滑而不粘啦

(菜谱源于网络,侵删!)


《后来的我们》林爸的粘豆包让多少人泪目

我们可能模糊记忆中的脸庞

记不清曾一起经历后的过往

味蕾的记忆比山盟海誓更久远

即使我们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也不会磨灭我们印象里的甜蜜味道。

好好吃饭,累了就回来。

最好的味道,莫不过是家人做的一顿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