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村醫說事:我和貧困戶張太康

村醫說事:我和貧困戶張太康

“張太康,你帶身份證了嗎?現在的醫保報銷使用的是身份證”。 “我是貧困戶,我家一千多元的醫療參保費都是政府給交的,難道你們沒花名冊嗎?聽說貧困戶的報銷要多一些,你可別給我弄錯了” !看見他那傲慢無禮的神態,本想勸他回去找身份證的袁醫生沒再說什麼,直接打電話叫他的小兒子把身份證送來。

原來,張太康感冒引起咽喉發炎,一進醫院就嚷著要輸液,袁醫生勸他先服藥看看,輸液輸多了對身體不好。可好說歹說他就是不聽,還說什麼“我是貧困戶有照顧,你得給我用最好的藥,不給我輸液小心我投訴你”!袁醫生無奈地搖搖頭,只得“遵患者囑”給他輸了液!

處方開好了,自付金額11.45元,張太康認為太多了,因為貧困戶在村級門診只付25%還不給診療費。袁醫生耐心解釋:“你不是要輸好一點的藥嗎!我給你用的是凍幹雙黃連,兩瓶液體合計45.80元”。張太康交完費走了,邊走邊嘟囔“按理說我們貧困戶看病就不該收錢”!

袁醫生的思緒回到了幾個月前:

貧困戶家醫簽約過後要每年體檢一次,那天下隊到張太康所在的村莊搞全民體檢。由於貧困戶太多根本就記不住,加上張太康這幾年很少在家,袁醫生的腦海裡就沒記下他家是貧困戶這個事實。體檢工作在忙碌而有序地進行著,張太康冷不丁問一句“我也要體檢嗎”?袁醫生正在給一個老年人測血壓,順口回答“你家好像不是貧困戶,暫時沒要求體檢,但你如果想量一下血壓也行”。張太康一下子暴跳如雷:“我家是掛了牌的貧困戶,你什麼時候給取消掉的?你沒這個能力也沒這個權力吧?你一個小小村醫算個啥?”

袁醫生沒時間也沒精力跟他理論,只是邊翻底冊邊解釋,腦海裡還快速地把這段時間做的各種健康扶貧登記通通過濾一遍: 下隊去和貧困戶簽約的時候好像沒他家;登記貧困戶家醫簽約的登記表及電子檔也好像沒有,貧困戶的名單少說也寫了十幾遍咋就沒印象呢!

最後證實張太康沒有說謊。袁醫生這才想起,張太康母親半年前突然覺得頭昏眼花,渾身無力,血壓升高,到醫院一檢查得了尿毒症。他家原本條件不錯,由於張太康沒評上貧困戶心裡不爽,就跟政府賭氣沒參加醫療保險,全額治病可不是那麼輕鬆,住院半個多月就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政府這才給他家納入因病返貧的貧困戶。

張太康向來得理不饒人,袁醫生無奈只能說好話,經過這一次,再也不敢忘記張太康家是貧困戶這個事實了。


張太康再次送母親到縣醫院住院時,家裡只有幾百元錢擔心住不了院,但到醫院辦理住院手續時醫生卻不收一分錢,說是貧困戶減免90%還必須出院時才能付費。住院十幾天,自付金額才幾百元還可以寫欠條,張太康那份高興勁不亞於撿到了一個金娃娃!因為他的幾百元錢已經花光了!

半年後張太康才去付清了住院費,逢人便炫耀的事就是貧困戶的各種照顧,那份嘚瑟勁就像一個凱旋歸來的將士!有人擔心他從此沉淪不知上進,也有人說他只是為了感謝黨和政府才到處誇耀貧困戶的好處。

屋漏偏遭連夜雨,就在張太康付清母親住院費的第二天晚上,他母親的腎性高血壓又導致了中風,一住院又是半個多月。張太康感慨地說“幸虧有了貧困戶的好政策得到了及時治療,不然我媽弄個半身不遂就麻煩了”。張母出院後雖然說話有些吐字不清,走路有點搖搖晃晃,但在老年人的中風病例中還算恢復得最好的,這讓頑固不化的張太康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

他母親的尿毒症得三天兩頭化療,但經過醫保報銷90%後就輕鬆了很多,每次化療費幾百元自己只付幾十元,跟他家當初沒交醫療保險的時候比起來就相差得太多了。因病返貧的張太康家是健康扶貧的重點扶貧對象,村幹部和醫生今天電話明天登門拜訪,終於融化了張太康那顆鐵打的心,後來見到村幹部和醫生時就不再渾身是刺了!


可喜的是,自從政府為他母親減免了十幾萬元醫療費,補貼幾萬元錢給他建起了新房,張太康像變了個人似的,春天播種秋天收割,田邊地角都種上了蠶桑樹,花椒核桃應有盡有!

如今,張太康家一年的蠶繭收入達到三萬多元,他老婆逢人便說“地裡種糧食值不了幾個錢,要是早些年我們家就有閒房子養蠶,前幾年孩子摔傷骨折也不至於沒錢治病而落下殘疾,感謝政府感謝黨,黨的恩情我們會永遠記在心中”!

張太康在享受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後終於有所醒悟,第二年又來簽約體檢時,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醫生路上耽誤了來晚一會兒,張太康正在跟幾個貧困戶討論著,要如何在幫扶幹部的幫助下儘快走出一條致富之道! 人窮不能志短,脫貧不能光靠政府,只要肯動腦子,勤勞就能致富!我現在一年能收入幾萬,這個月我都要打算申請脫貧了!

袁醫生悄悄地找個地方坐下,健康扶貧讓張太康一家從身體到心靈都得到了治療,辛勤的付出有了回報,她感到由衷的高興!“扶貧要扶志”,畢竟精神層面的扭轉才是健康扶貧的最終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