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買車試駕時,怎麼判斷車輛好壞?

用戶64690264884


試駕主要是評價一款車的動態性能好不好,其實底盤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但是很多人都只是粗淺地看底盤的規格,看看到底是獨立還是非獨立,然後就單純粗暴地認為獨立一定比非獨立好。稍微懂的多一點的會關心行車品質,譬如說濾震和隔音。但是要系統去評價一個底盤到底好不好,這樣的程度還是不夠的。所以,在此之前,我們先要探討一下,到底什麼才是好的底盤?

  要評價一款車的底盤到底好不好,永遠都要現有一個前提:它的使用環境、應用場合,用專業一點的話來說叫做工況。打個比方,如果你把一臺F1賽車拉去城鄉結合部去評價它的舒適性,那絕對是耍流氓。

  通常來說,在媒體或者雜誌上,很多車評人口中的底盤,多數都側重於懸架,或者車架剛性。但實際上底盤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主要包括了三大塊:懸架、轉向、剎車,有時候甚至還包括了傳動系統,譬如差速器和變速箱。針對主要的三大塊,我們一個個地來評述一下。

(一)懸架

  一提起懸架,就會有很多鍵盤車神腦海裡冒出來這樣的第一印象:好的懸架就是硬邦邦的,過彎很厲害的賽車級懸架。其實不是這麼簡單的。評價懸架,我們可以分成這樣的幾個不同場合:

  1、激烈行走甚至競技場合,哪怕是賽車,對於懸架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地方。譬如說我們熟悉的場地賽車,要求就是:1、提供足夠的過彎支撐力,維持車身姿態,使得車手能夠很好地控制賽車的過彎極限;2、提供足夠的抓地力,力圖每個彎角輪胎都能夠緊貼地面,獲得足夠的速度,提高過彎的極限。在這樣的場合下,並不是說一味地調硬底盤就可以的,過硬的底盤也會使得過彎的時候,一方面內側輪胎離地影響車身姿態的穩定,另一方面荷載轉移過大損失抓地力。  

  對於賽道地形複雜的拉力賽車,除了以上兩個要求之外,還需要兩個條件:1)足的行程和儘快消解彈跳、衝擊帶來的震動,保證抓地的能力;2)可靠性,一方面足夠堅固承受各種工況的“虐待”,另一方面保證懸架穩定工作的能力。  

  2、對於民用車來說,懸架需要適應的場景更是變化多端,所需要討論的場合就更多了。

  針對一般的公路、城市等日常場合,對於普通的家用車型來說,一般都會要求懸架有著良好的濾震和隔音性能,這是行車品質的兩個很重要的評價方面。其中濾震的性能針對日常的家用車、適應性要求更廣的SUV以及偏向運動化定位的車型這三種不同類型的車種,要求都是不一樣的。

  日常的家用車,適用道路環境更好一些,就要求濾震比較細膩,能夠足夠多地化解路面高頻的細碎震動,同時保留一定的過彎支撐能力;

  適應性要求更廣的SUV,就要求對高頻震動以及低頻的衝擊都有比較好的兼顧能力,同時通過性也需要一定的保證,這種要求對於中國複雜多變的路況是非常貼切的,因此不但很多SUV適用這個標準,甚至很多中國化的家轎也要向這個標準看齊;  

  對於更運動化的車型來說,它的評判標準需要在日常家用車的基礎上,更多地向彎道的支撐力和極限性能靠攏,但是和真正的競技車型有所不同的地方是,這類車型對“操控感”的要求很多時候比“操控”本身要求更高,也就是說除了極限性能本身,更多的要求是有足夠的路感回饋,以及極限的可控性,一方面能夠獲得人與車的“溝通感”,增加操控的樂趣;另一方面,使得駕駛技術並沒那麼好的普通人,也能夠通過車身姿態的線性變化,比較容易地駕馭這一類車型。

(二)轉向

  轉向評價起來就比懸架要容易多了。對於好的轉向,都有這麼幾個要求:

  1、指向精準,有種指哪打哪的感覺;

  2、有足夠的回饋,便於駕駛員實施掌握路況;

  3、輕便,容易操作。  

  但是對於指向精準這一條,很多人在理解上都失之偏頗。有的人形成了這麼一個固有觀念:指向準的轉向就是運動型的轉向,就是手感很重的,而且轉向比例很小很快,雙手不離方向盤,一把就能掉頭的。

  所謂的指向精準,其實就是兩條:虛位小,也就是比較“賊”;打多少方向就轉多大的彎,不會每打一把方向,車頭轉多少心裡總是沒底。至於轉向的手感輕重,還有轉向比例的大小,影響的只是轉向的“運動感”,涉及的只是轉向的風格和特性,和精準與否一點關係都沒有。譬如福克斯的轉向,輕若無物,但是很快手很“賊”,更重要的是虛位小,一打就有,而且線性度清晰,指哪打哪,而且不論開多久都是這樣,這就是精準的轉向。要做出精準的轉向,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懸架幾何的設計,以及轉向系統的製造精度和剛性。  

  不過,對於諸如SUV這一類應付的路況更多樣化的車種來說,合理的虛位又是必須的,因為這樣可以防止方向盤回饋的力量打手,削減由輪胎傳來的力道對底盤以及車手的傷害等。還是那句話,不同的工況評價指標有所差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三)剎車

  制動系統的評價,最重要的就是:剎得住,扛得住。剎得住是指制動力,扛得住是指剎車能持久工作,抗熱衰退的能力。對於民用車來說,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剎車的線性化,也就是說整個制動的過程是比較線性的、容易控制的,而且能讓人比較舒服。一個典型的反例就是菲亞特旗下諸如菲翔等車型的“撞牆式”剎車。這方面的好壞,除了和制動系統本身的能力有關以外,還和整車的軸荷分配、懸架的設計調校有關,不然的話就很容易“起步一挺胸,剎車一鞠躬”了。  

  更多的時候,除了懸架、剎車、轉向等方面單獨評估之外,它們更多地時候會被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評價,同時還會加入諸如差速器的鎖止性能,以及驅動力分配特性等其它因素,共同評價整車的動態特性。

  當然,在這麼多天花亂墜的要求之前,不論是市售車還是賽車,最根本的先決要求,永遠都是那三個字:可靠性。

------------------------------------------------

關注「車域無疆」,回覆關鍵詞「粉絲群」就可以加入萬人真實車主群。老司機,等你來玩哦。


車域無疆


每次和媳婦做那事,總是一會就結束了,很沒面子,自從在百度上看到了一篇馮 婷說往事的文章,現在每天精力十足,戰鬥到天亮。

買車時,大家肯定都希望買到一輛質量好的新車,可是光靠銷售說肯定是不行的,自己也要學會判斷。那判斷車好壞的最好方法就是親自駕車體驗一下,切身感受是最好的。

接下來小編就來說說,在試駕時,怎樣判斷它是好車還是爛車呢?

1、底盤厚實感

怎樣能判斷底盤的厚實感呢?我們可以利用減速帶來判斷,讓汽車以30km/h的速度通過減速帶,要是在通過的時候,你聽到的聲音是“duang duang”的,那這輛車可能是輛低端車,底盤不夠厚實,沒有踏實的感覺;要是你聽到“dong、dong”的低沉聲音,那它可能是輛高端車,底盤厚重,整體性好。

2、NVH表現

NVH指的是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即一輛車對噪音的處理如何。防噪是整個汽車製造過程中,較為複雜的部分,要是防噪做得好的話,那汽車整體也不會差到哪去。

判斷噪音的大小這個應該不是難事,我們可以看看車子在不同車速下,噪音的大小是多少,車內人員在交流時有沒有受到噪音的影響,同時也可看看在怠速狀態下,噪音是多少。

3、轉向的溝通

也就是方向盤的靈敏度,我們可以從轉向虛位、方向盤轉數和方向盤力回饋三個方面判斷。

轉向虛位指的是當方向盤在虛位角度轉動時,汽車的方向不會發生變化;虛位角度越小,方向盤就越靈敏,汽車越容易操控。

可是如果虛位角度太小的話,那隻要稍微一碰方向盤,汽車的方向就會發生變化;這對家用車來說,並不是好事。可是虛位角度也不能太大,否則在過彎時,不能準確地調到一個適當的角度。

通常方向盤從最左轉到最右的圈數為2.5-3.5圈;圈數越小,轉向就越容易,圈數越大,轉向就越麻煩。可是每個人對個要求都不同,至於方向盤在什麼圈數下最合適,還是要自己試駕感受才知道。

另外就是方向盤的阻力和回彈力,在試駕時可以感受一下,一般阻力和回彈力是平均的線性是比較好的。

4、汽車的動力匹配

如果汽車動力匹配好的話,那不管是加速或減速都感覺比較順暢,不會有頓挫感。汽車的動力匹配,自動擋汽車測試更為容易,只要將車子從0開到50km/h,再從50km/h開到0,要是覺得還很平穩順暢的話,那基本就沒問題了。

5、汽車整體質感

內飾摸起來是否有質感,內部空間設計是否合理,色彩搭配是否合理等,這些都可以體現一輛車是好是壞,要多多感受。

以上就是從試駕方面來判斷車子好壞的依據,當然一輛車的質量是好是壞,肯定不能僅依靠這幾點判斷,這只是一方面而已。


用戶72877544956


試駕不能判斷車輛的好壞,說試駕怎麼判斷一輛車適不適合自己可能更恰當一點。

從一個普通的即將買車的用戶來說,以前可能開過的車很少,甚至只在駕校開過車,你讓他通過一次短短的試駕就判斷一輛車的好壞這現實嗎?試駕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判斷這輛車是否適合自己。



比如前年在4S店試駕邁騰的時候,感覺剎車特別靈敏,點一下力度都很大,自己是不習慣這種調教風格的,但不能說這輛車不好,只是不適合自己。試駕的意義就在於此,你試駕段時間後,去了解這個車的各個方面。比如動力夠不夠用、整個車是偏舒適還是運動、風噪路噪怎麼樣,這些我相信一般車主都能感受到。


試駕的時候一般可以注意的幾個點:

1試駕之前看清楚試駕車的保險有沒有保足,第三者責任險有沒有。

2調節到最適合自己的坐姿,在道路良好的路面可以地板油和急剎。

3如果條件允許,去一些爛路跑跑,或者以不同的速度過一些減速帶。

而且很多朋友購車之前會在幾輛車之中抉擇,這時候就可以都去試駕對比一下,這樣感受可能會更直觀一些。


車友會群主,玩越野,玩飄移,利用休息的時間親自碼字,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回答車主的各類問題,認為有用的請點贊並關注,想發私信提問的也可以一對一解答!


車問診


買車試駕只能大體瞭解汽車在日常駕駛時的各個方面的表現,至於車子以後的好壞這麼只能通過和其他車友的交流和自己的經驗進行總結,是感受不出來的,所以這個問題不能叫通過試駕判斷車輛的好壞,只能說通過試駕,來判斷車子駕駛時的狀態。下面就從幾個方面介紹下,在試駕車型的時候可以測試的幾個點:

第一:加速性能。雖然說家庭代步不需要多塊的加速度,但是在超車或者紅綠燈起步的時候,如果太慢也不安全,所以車子的動力還是需要考慮進去的。在實際測試時,主要可以通過百米加減速,起步加速等測試一下,感受車子踩下油門踏板後,車子的動力回饋是否及時,從而判斷車子的動力情況。

第二:剎車性能。這點不用太多餘介紹,剎車是安全配置裡非常非常重要的,在實際駕駛測試時,可以通過多次加速後剎車,來大題感知車子剎車的力度和線性,剎車比較硬還是比較軟,大體瞭解了在以後駕駛時對於剎車距離的判斷就會比較準確。

第三:底盤的慮振能力。日常開車,過一些減速帶或者爛路都是很正常的,比較考驗的底盤的懸掛系統,在實際測試時,可以通過通過減速帶或者走一些坑坑窪窪的路(估計沒有)進行簡單的測試,感受車子傳來的震動感,比較硬還是比較舒適,可以大體瞭解,在以後走一些爛路的時候心裡也就有數了。

第四:車子的多媒體功能。這個很多人會忽視,在日常駕駛時,有時候會用到很多功能,音樂、藍牙、空調等等,這些常用的功能要試試好用不好用,比如如果有語音助手,試試是否靈敏,空調製冷等,藍牙電話的清晰度等等。

第五:隔音。這個比較好,日常開車的噪音大部分就是風噪和胎噪,開開窗戶聽聽,關上窗戶聽聽,就能大體知道車子的隔音效果如何。必經如果帶人行駛,安靜的環境還是可以創造良好的溝通環境的。

目前就想到這些,再想到再補充,買車是個技術活,不要著急,慢慢選,選擇自己喜歡的。

最最後,歡迎關注,感謝老鐵,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略懂的老司機


我想任何人在買車之前,都要經過深思熟慮吧,主要是如今汽車市場上可以選擇的車型實在是太多了,選擇購買哪款車是一個很難的決定,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買車試駕時候都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在4s店試駕車之前,4s店一般都會要求顧客簽署一份協議,在簽署這份協議的時候,小夥伴們一定要睜大眼睛仔細閱讀一番,不然在試駕過程中車輛遭遇損壞,這個合同就是4s店推卸責任的證據。


不管是否簽署這份協議,我們都應該在試駕過程中多加小心和留意,畢竟剛剛接觸一款新的車型,對於車的動力調教以及車身尺寸心裡都有些沒底,所以上車以後第一件事就是熟悉車況。


除此之外,在準備試駕之前,一定要和4s店的工作人員確認試駕車輛有沒有購買保險,如果已購買保險,那我們可以放心的去試駕,如果沒保險,試駕的過程中要注意了,千萬別發生碰撞和剮蹭。


好了,當確認好上面這幾個步驟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試駕之旅了。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如何判斷一款車的好壞。

啟動和低速時是否頓挫?


頓挫感是怎麼來的:自動擋頓挫感是怎麼回事呢,首先要了解手動擋車和自動擋車的共同點那麼就是各個檔位之間會有一個變速齒輪鬆開、咬合和聯動的緩衝過程該過程需要佔用一定的時間。


在這個時間過程中,車子的表現越平順,那麼它的頓挫也就越小。同時也就說明,這輛車的動力匹配更加完善。

行駛時,車內外的噪音大不大?


這個是考驗車輛的NVH的紮實程度,行駛時車內外的噪音主要由胎噪、風噪以及發動機的噪音組成。一般的廠商都不會把資金投入到客戶看不到的噪音控制上,所以根據行駛時車內的噪音大小也可以判斷出一款車是否用心。

方向盤轉向的時候是否精準,同時方向盤是否會過輕過重?


轉向系統的主要功能就是按照駕駛員的意願控制汽車的行駛方向。有的人就以為車子只是一臺代步工具,能夠轉彎就行了,不必太過糾結其轉向手感的好壞。


一臺轉向手感出色的車,能給你清晰的指向性和逼近極限的信心。在遇到突發情況時,其精準、快速的轉向要比虛假、遲鈍的轉向幫你躲避危險的成功率更高。

剎車是否有力?


制動力度和制動距離是安全的保障,制動力主要靠剎車片的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取決於剎車盤剎車片的接觸面積,剎車力度、剎車片的光滑度,一般制動好的車剎車盤都很大,而且上面還有小孔來增大摩擦。


影響剎車性能的還有一些電子裝備,比如ABS、EBD等。所以用心體驗一部車子的剎車,你可以感受到車廠是否在剎車系統上用足料。


綜上來看,從一臺車的動力、剎車、做工幾個方面的考量,一臺車的好壞基本也就能評定出來,此時你的心中應該也就有一個明確的方向,這臺車是不是符合你的預期,也就能作出一個基本的判斷。


買車家


李老貓說車為你非專業解答各種選車用車問題

買車試駕時如何判斷車的好壞,主要有以下幾個點。

低扭是不是充沛

一款車的低扭表現在很大程度上反應了它發動機的先進性,所謂低扭就是在低轉速下的動力輸出水平。低扭表現好那麼起步就相對更輕快,無論市區行駛還是跟車都會更加輕鬆,不需要大油門起步也就會更加省油。像本田的ivtec和豐田的vvti都能使發動機低扭更充沛。

變速箱是否順滑

變速箱是汽車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件,連接發動機和傳動機構,一臺壞的變速箱能毀掉一臺好車,那變速箱的匹配就變得至關重要。試駕過程中可通過急加速,急減速,低速頻繁起步,勻速加減速等一系列操作,模擬不同工況來考驗這臺變速箱,如果無明顯頓挫就證明這臺車有可能還不錯,如果突兀感明顯那它一定不是一臺好車。

底盤整體性

所有的好車都有一個共同的底盤特性,那就是整體性好,緊緻不鬆散。不管這臺車是運動是舒適還是運動舒適兼顧,在經過一些顛簸路面時,仔細感知它底盤是不是緊湊,如果像散了架一樣,稀里嘩啦,上躥下跳,那還是建議不要買了。

看隔音水平

一臺相對較好的車,一般都有更高的隔音水平。隔音降噪也能從側面說明整車的做工用料是不是厚道,和車企的整體實力。NVH要想控制的好,這可不是一般小廠所能輕易做到的。如果一臺車在急加速或者較高速度下能有不刺耳的噪聲表現,那說明這臺車至少不會很差。

除此之外,還要看個人選車需求,看最注重哪些方面,是空間,是內飾,是舒適,動力還是操控了。


李老貓說車


很多朋友沒有經驗,不知道試駕需要注意些什麼,今天教授就教你如何試駕,重點體驗哪些方面?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4S店的試駕一般需要你的駕照過了實習期,如果沒有,只能試乘,意思就是坐在副駕駛或者後排,汽車銷售帶你出去轉一圈。

其次,想要試駕,可以在各大汽車網站找到他們店,然後留下你的姓名和聯繫方式,就會有專門的人員聯繫你,預約試駕時間。當然,也可以自己直接到店,和接待你的銷售溝通,安排試駕。

那麼在試駕之前,首先要明確你的側重點在哪裡,還是說單純的感受一下這輛車開起來怎麼樣。一般來說,試駕時間只有20分鐘左右,能夠讓你開的路程不超過十公里,且路況為較好的城市鋪磚路面,所以要提前規劃,你想要體驗的側重點有哪些,動力?操控?隔音?

在你進入4S店,銷售顧問接待你後,會和你簡單溝通一下,確認你購車意向,然後簡單介紹一下該車的一些基本參數,這時候就可以選擇開始試駕了。

一般在試駕之前,銷售顧問會讓你出示記得駕駛證,查看證件信息是否滿足駕駛需求,然後拿去複印,簽署試駕協議。

第一個重點來了,如果你對你的信息較為重視,可以詢問銷售顧問試駕完後能否要回複印件,如果不行,則需要在上面備註“僅本次試駕專用”字樣,以防信息被盜用。

第二個重點,關於試駕協議,可能很多消費者看都不看幾眼就簽名了,如果試駕過程中沒有出事那倒無所謂,但是如果發生意外,試駕協議上面的條款則會成為解決糾紛的法律依據。

不同品牌的4S店關於試駕期間發生事故的具體責任劃分存在一定的差異,4S的試駕車即使正常投保,但是保險以外的賠償大部分還是需要當事人承擔,所以即使是普通試駕,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第三個重點,關於試駕車。試駕車一款車型一般只有一輛,普遍是市場上熱銷車型的頂配,目的就是能夠滿足你所需要的各種配置的體驗,所以在試駕之前主要確認該車的動力及變速箱是否和你想要買的相同就ok了,如果不同只能體驗其他部分,或者多跑幾個4S店看看其他試駕車,還可以想辦法找車友的車來試試。

在上車之前,需要檢查試駕車的情況,確認該車無異常,有問題可以和銷售溝通。

一般情況下,銷售顧問會先給你簡單駕駛一下該車的基本情況與各功能操作,然後開車帶你出去,在合適的地點在換手。

在換手的地方停下來後,注意附近的車流情況,確認安全後換手。

接下來就和你考駕照的過程類似了,調好座椅位置,繫上安全帶,然後在調整左右後視鏡和方向盤位置,找到自己最舒適的駕駛坐姿,啟動,打左轉燈,準備出發。

在注意行駛安全的時候,也不用忘記你來試駕的目的,是體驗該車實際駕駛情況。

當然,你可以先網上查找到該車一些信息,根據自己在乎的點去選擇有目的的試駕,看看實際的試駕情況是否和網上說的一樣。

那麼在實際試駕過程中,需要體驗的地方有哪些呢?

1.動力

一般的試駕需要體驗的第一個點,動力。動力主要涉及,起步,加速,超車,以及各轉速之間的動力表現。

起步的時候,需要注意動力是否充足,整個起步過程中的平順性,是否會讓人感到突兀。可以嘗試在不加油門、輕微油門、大腳油門時候的起步加速,以此來確認車輛動力是否滿足自己的駕駛需求。

在你確認周圍道路環境安全,車輛較少以及最高限速的時候,可以嘗試地板油,測試該車的加速性能。很多人對動力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在試駕時候,各種日常駕駛需要的操作,都可以在環境允許的時候嘗試一下,不要心疼試駕車,試駕車就是拿來折騰的。

在測試動力的時候留意車子的換擋,現在車子普遍以自動擋為主,手動擋只需要感受掛擋是否容易,離合的結合是否舒服就可以了。自動擋的車子需要注意變速箱換擋的邏輯,擋位的變化,相應擋位之間的轉速過高還是過低,變速箱對於動力的調整是否及時。

如果該車為手自一體變速箱的車型,可以嘗試一下手動加減檔,配備撥片換擋的車型更加需要嘗試一下,具體操作方法可諮詢銷售或者試駕專員。

2.操控性

雖然說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成為賽車手,但是作為一臺家用車,好開也非常重要。

影響操控的的重要因素,底盤與懸掛。二者也需要通過不同環境檢驗,尤其是顛簸路面或者彎道路面。所以可以與銷售顧溝通,允許的話去一些非鋪裝路面行駛,這個時候注意車子的懸掛對於細碎路面的振動過濾是否充分,懸掛偏軟還是偏硬,舒適取向還是操控取向,底盤是否紮實,有無鬆鬆垮垮的感覺。在轉彎的時候,注意車子的側傾是否明顯,懸掛對車子的支撐是否到位。

如果不是很懂或者要求不高的消費者,只需要只需要按照自己日常的駕駛習慣,在行駛這些路面的時候,看看自己能夠接受其表現即可。

3.隔音

試駕車一般不允許上高速,只能將車子行駛到道路最高允許速度,這個時候需要留意該車的隔音效果,無論是胎噪,風噪,發動機的聲音,看看是否在一個舒適的範圍內。

注意這個時候需要把車內的音響關閉,此外,注意該車其它地方有無異響。

4.剎車性能

剎車對於日常駕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確認後方無車的前提下,可以握緊方向盤,嘗試不同力度踩下剎車踏板,感受剎車性能,同時注意剎車踏板的軟硬,車子的點頭是否明顯。

5.其他

在試駕過程中,可以感受一下其他方面,例如像座椅的姿勢,開車是視野等在行駛過程中是否會對駕駛有影響。

汽車配置。有些汽車配置需要在行駛的過程中體驗,例如車道偏離,定速巡航等,操作之前需要請教銷售顧問。

一般試駕車都經過各種折騰,各方面的性能當然和新車有一定的差距。至於試駕過程的疑問,銷售顧問會耐心解答,當然也存在一定的忽悠成分,畢竟你問的問題在你之前的顧客肯定問過,銷售顧問都會有一套標準的話術去應對,所以不可全信。

以上所有的試駕體驗,都應該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且必須遵守交通規則,否則出事還是自己承擔責任。千萬不要對自己的操控技術過於自信,試駕車往往也是你以前從未開車的車型,在沒有實際瞭解的情況下,不能激烈駕駛,更不能把自己當成F1 賽車手。

試駕完畢後,駛回4S店,填寫試駕反饋表。在此之前可以靜態感受一下車子的車內佈局,各功能按鍵的操作是否符合自己的駕駛習慣,以及該車的座椅,天窗,後排空間,後備廂等等。當然,一般也有展廳車去感受這些。

既然來了4S店,肯定要順便了解一下車子的優惠,保險,上牌等方面的費用,可以叫銷售顧問寫個報價單給你,至於具體的購車打算,肯定是先回去考慮考慮。

總結

現在4S店試駕流程基本大同小異,既然打算購車,那麼試駕是最真實感受車子的具體情況的,也能夠給你的日後購車提供非常重要的參考。雖然說試駕車經過各種不同的消費者可勁的折騰,也有4S店會把試駕車性能往好的方向調整,但是正常的一個試駕感受是購車前的一個流程。所以建議各位想要購車的消費者,無論是否真的要買,只要駕照過了實習期,都應該先去體驗一下。


玩車教授


建議題主可以多看看媒體評測文章或視頻。首先,你既然決定買這款車,該車肯定在你的考量範圍內,在品牌和購車預算上符合你的預期。這個時候,你可以到店試駕感受下這款車的行駛品質。

而影響車輛行駛質感的因素在於動力總成和底盤調校,你要感受下該車的油門是否靈敏、換擋是否順暢,有沒有頓挫感,剎車是否好用,在緊急情況下,能不能剎得住。在車輛行駛過程中,你還可以感受下該車的空間是否夠大,底盤調校是偏軟還是偏硬,座椅是否舒適等等。

在對以上有了直觀的判斷後,你可以體驗下該車的智能網聯繫統,如今,智聯網系統幾乎成為新車型的標配。你可以試試中控大屏的靈敏度,導航是否好用,語音互動是否精準等等。

以上,便是你在試駕一款車時,所能得到的最直觀感受。而這些感受,則決定著你對該車的判斷。


侃車e族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neardup_id": 17065055384250328432, "vname": "\\u8f66\\u9014\\u8bf41.mpg\

毛小暖


4S店那短短的試駕路線怎麼能把車試出些什麼東西,如果真的能,那麼那些媒體就沒有必要把車借出來試幾天,甚至要做些危險極限的動作來探究這臺車了。我去買車的時候,都沒有試車(因為之前長測過了,哈哈哈),直接就跑去4S店談價格了。

當然,也不是試不出東西,你可以試一下全油門和怠速,看看發動機隔音效果如何,因為在城市路段上,噪音的最大來源就是發動機和胎噪了,這兩個都可以在4S店試車的時候體驗出來。另外還可以試一下底盤懸掛的軟硬程度,看看是不是你能接受,最後看一下轉向手感之類的。

其實,我走訪過一些4S店,要求試車的消費者還是比較少的,這不太應該,雖然試駕的時間和路線都比較有限,可是試一下可能就找到一個或幾個你買或不買的理由,這就足夠了。很多消費者去4S店看車,主要還是看看做工,試一下配置,看看用料是否稱心之類的,去4S店試駕應該是買車幾大步驟裡面的最後一兩步了,在這之前,你需要上網收集到儘可能多的東西,看看汽車媒體的測評,看看導購,逛一下論壇之類的,雖然可能有水軍和廣告,但是大致也可以瞭解到比較全面的東西了,每臺車都有缺點和優點,需要根據你的需求來選擇。(亞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