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民樂 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

民樂縣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實施鄉村振興的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著力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中的堅強戰鬥堡壘作用,不斷提升基層組織力,助推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

夯實戰鬥堡壘,為實施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題,結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編印黨員學習資料8輯8萬多冊,依託“民樂先鋒”微信公眾號、黨支部微信群、黨員小書包“一號百群千包”,不間斷推送學習內容,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自覺投身鄉村振興。推進農村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不斷調整優化黨組織設置,完善“一核多元”組織架構,創新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加強村黨組織對其他各類組織的領導。大力推廣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的“三鏈富民”模式,重點培育扶持10個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典型,實現黨建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凝聚起黨組織引領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為實施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組織基礎。

配強組織班子,為推動鄉村振興激發組織活力

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行動,對全縣村黨組織班子運行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研判,實施動態優化管理,今年,先後調整村黨組織書記18人,村委會主任15人。從致富帶頭人、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退休幹部中選任村黨組織負責人,建立選派第一書記工作長效機制,發揮大學生村官生力軍作用。大力實施村幹部創業帶富工程,有60%以上創業型村黨支部書記在發展現代農業、創建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方面幹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幹,帶動千名黨員、萬名群眾創業發展,催生創業熱情,增強班子的號召力。制定村幹部小微權力清單,加強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實行村幹部縣級備案管理,落實“兩委”正職個人事項報告制度,完善村級事務決策制度,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堅持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不斷提高村幹部精細化、規範化管理水平,切實建強黨組織引領鄉村振興的“領頭雁”隊伍,彙集起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磅礴力量。

建優黨員隊伍,為深化鄉村振興匯聚不竭動力

把農村黨員隊伍建設擺在推進基層組織建設突出位置,注重從產業工人、青年農民等群體中發展黨員,不斷優化發展黨員質量。圍繞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促脫貧攻堅“九個一批”項目實施,深化拓展農村黨員帶頭致富、帶頭脫貧“雙帶頭”活動,研究確定“產業發展好、引領脫貧好、群眾反響好”的“三好”黨員致富帶頭人標準,在全縣摸排出60多名有代表性的黨員致富帶頭人,從政策、資金、信息、技術等方面對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給予大力扶持。採取集中培訓、現場指導、入戶送技等方式,精準開展各類農業技術培訓10期(次)100多人次,著力使黨員致富帶頭人成為“土專家”“田秀才”、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領頭羊”,切實建強致富帶頭人隊伍。大力推行“設崗定責+服務承諾+積分管理+評議定級”為主要內容的黨員目標管理模式,激發黨員在鄉村振興一線主動爭優秀、積極做貢獻的內在動力。

加強基礎保障,為引領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建立村級辦公經費和活動場所建設經費保障機制,將村幹部平均報酬提高到2.4萬元,為任職滿10年以上村“兩委”正職全部發放離職村幹部報酬。結合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示範點創建,通過項目整合、部門幫扶、以獎代補等方式,全面啟動市委組織部扶持的11個貧困村活動場所建設工程。同時,將其他14個新建村級活動場所、31個改擴建村級活動場所納入縣級扶持計劃,陸續啟動建設工程,努力實現標準化黨員活動陣地全覆蓋。按照省市幫扶一批、縣上扶持一批、部門解決一批、鎮村發展一批的思路,在統籌推進市委組織部確定幫扶的7個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同時,縣上重點扶持43個集體經濟“空殼村”發展集體經濟,村黨組織引領鄉村振興的作用進一步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