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現在招工好難,特別是餐飲業?

蠻子


招工主要有幾下幾種原因:

1. 餐飲工作辛苦

對於從事餐飲業的人來說幾乎是全年無休的,更別提節假日,因為通常情況下,越是節假日,餐廳的生意越好。餐飲業就是你最忙的時候永遠就是別人放假的時候。現在的年輕人就喜歡有假期能正常的工作,但是餐飲行業決定了不可能像正常人那樣去休假,這是讓普通人很苦惱的地方。

2.餐飲待遇低

餐飲的薪酬低是普遍存在的,一方面是本身餐飲企業盈利水平低,無力支付高薪資,第二個方面是企業主沒有好的薪酬績效方法,一直用簡單粗暴的底薪+獎金或者提成方式。

3.餐飲升職空間小

餐飲升職空間小,能提供的職位基本都是服務員、廚師等辛苦的職位,比較好的職位人數少,升職空間小,因此比較難招到人。

4.餐飲員工不被重視

餐廳服務員驕傲地宣稱自己的職業多麼偉岸,餐飲業崗位被認可度低,隨著90、00後進入社會,在選擇工作時也會考慮這點。餐飲員工不被重視,這個留不住人的原因之一。

總結:如今餐飲行業是越來越難招,主要是因為工資低、活多、休假少等情況,餐飲行業招工難自己是普遍現象了。


我是農民工“懂事長”李合偉(抖音號:hws666888),20多年創業經驗,非著名天使投資人、創業導師。更多有關創業的內容,敬請關注頭條號:合偉說,與我一起聊聊創業那些事!


合偉說


我之前就做過服務員,現在我就給你說說為什麼餐飲業的招工那麼難。

首先,服務員的工資不高,起碼比起進廠的人,工資要少一千多塊錢,這是事實,當時我在南京做服務員,一個月才給我開3200,其中200是滿勤獎,一天100塊,應該不算高吧。

第二個,服務員累,工作時間長,起碼我在的那個餐廳就是如此,每天來的客人都把店擠滿,收盤子,打掃衛生,拖地擦窗戶,等等吧,各種各樣幹不完的活,想休息?很難。

第三個,服務員不受尊重,也就是職業的原因,造成一些人看不起,其中就包括門店經理管理什麼的,有的時候還會受到客人的白眼,以及言語諷刺,這很常見。所以很多人不願意選這個工作,這個職位。

第四個,餐飲業挑。你沒看錯,這是我看到的,明明很缺人,來了幾個應聘的,年紀大的不要,身上有紋身的不要,你說這是不是很挑?

第五個,每天的工作比較繁瑣,各種要求,上班要穿黑些黑褲子,上班要交手機,遲到要扣錢,等等吧,各種罰錢。

總之,服務員這個工作,真的不好招人,學歷高的人,不會做,學歷低的人,人家想掙多點錢,還有就是,我從來沒有看到一個服務員能做幾年的,基本上做個幾個月就辭職了,流動性很大。




寒暑假做服務員的圖片


小幸福的萌萌雷


我就是做餐飲的,招工難已經成為一個普遍問題。只要在大街上走一走,基本上所有的餐飲店都會寫著招聘服務員。



目前服務員和廚師招工渠道有三種,第一種,門口招聘,這是最基本形式,應聘人員門口一問,談的差不過,試用合適就行了。由於應聘年青人少,所以有年齡大的也就用了。第二種,網上招聘,工資都寫的高,但是應騁人員還是較少,但招聘經理主管應聘人多。第三,熟人介紹,這要發動旁邊關係,這樣招來的服務員相對比較穩定。以現行情,服務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十提成十績效工資十福利,也有直接說總價多錢的,以西安為例,工資約在2300一3000之間,相對其它行業,工資並不高。



工作時間,餐廳工作時間相對較長,一般都在九個小時以上,更有些小店會達到十二三個小時,工作強度大,也是應聘人員少的主要原因。服務員工作時長,累,社會地位低,普通家庭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選擇工作時,大家普遍選擇看著光顯一點的工作。



發展前景,很多優秀的大型企業,為防止人員流失,招聘之初,就設計好的晉升通道,服務員→領班→主管→大堂經理等,讓應聘者能清楚看到,便於選擇,而在福利方面,餐飲業基本管吃管住,不管住的都有住房補貼,工資基本上是淨落狀況,前年有個農村婦女在我店打工,一年零花錢沒用了五百元,十分節儉。綜上所述,招工難主要是因為工資低,勞動強度大,發展前景不理想,社會地位低等。


尋味陝西


因為他們要求太高了,對員工素質要求太高,倘若不符合他們的標準,就會各種嫌棄。

比如說曾經去一家公司應聘,還沒有做,他就說最慢的不要。因為他要年輕漂亮的。

還有一次,應聘一家服務員,人家剛一看到我,就說被淘汰了,其實就是長相。

還有一次去應聘做網銷的那家,因為一開始看我不順眼,後來處處為難我,以至於後來扣了我幾十塊錢,還把我趕了出去,而我拼命的在幹活。

不過我也有被喜歡的時候,曾經有兩次和我媽一起幹活,老闆們都比較滿意,認為我做的比較好。

其實都是互相不理解的緣故,老闆因為對

某些事熟悉了,他認為很簡單的事有些人做不好,其實是因為他和員工們只是把某一件事做習慣了,所以認為是簡單的。而那些工人因為沒有做過,自然不符合老闆的標準,因為你認為容易的,在別人眼裡不見得容易。而且有些員工很不好相處,他們會欺負打壓新來的員工。有些老闆很以貌取人。有些員工也很以衣取人。

而有的員工呢?眼高手低,不願意好好勞動。在外面不會做人,所以受人嫌棄。

其實換位思考一下都能理解。


會跳舞的魚2008


其實餐飲業招人很難!我記得我以前打工的時候中餐,當時是三個傳菜員!我去了以後表現太突出,另外兩個人被我擠走了,我以為我一個人能頂三個!但是我錯了,根本不行。只能頂兩個!我就讓老闆招人!那個時候生意火爆呀,我根本跑不過來,還有店裡準備大量招人!開始的時候有很多人應聘!很多很多年輕人來!最後留下來的人很少,因為年輕人沒結果沒定心!耍心太重,留不住人的!工資待遇說實話,那個老闆開的很高!09年我也許特殊一點能有3000的工資 包吃住 每月有補助等等。


擺攤、賣回憶〃


我作為一名剛剛找到工作的人,自述一下我這一個月的面試經歷吧。

因為對美食的熱衷和喜愛,我待業之後一直在本地餐飲或和餐飲擦邊的行業找工作,真的經歷過無數次自我否定,委屈糾結後..........現在去了IT相關公司。

首先是上班時間,我不是做服務員,沒那實力,只是普通後勤方面,大部分餐飲公司都是6天工作制,每天7、8個小時,這還不算加班........以小龍蝦和火鍋為例,各霸佔了夏天和冬天的不同旺季,後勤的工作月初和月底會相對忙碌,要是再來個商業推廣活動策劃啥的,你基本就告別假日了,想象一下一線的服務人員,不得天天忙得飛起。

然後就是工資了,我面試了幾家不錯的餐飲公司,HR親和熱情,我們交談甚歡,一談工資我希望的火苗就滅了,個別公司6天8小時工作制,節假日旺季還得加班,甚至還有應酬,而後勤工作的晉升空間又不大,薪資待遇也沒有大的漲幅空間,還不如許多辦公室每天玩電腦才上五天班的前臺,感慨同薪不同命啊。

我考慮過錢少輕鬆離家近,混日子的工作;也考慮過辛苦忙碌,多賺錢有提升的工作;很遺憾餐飲方面的工作很多就佔了這兩條的缺點,雖然餐飲是不會倒的日不落行業,人人離不開,但從業者卻並不輕鬆,我抱著熱情還沒幹就給嚇退了回去。

這期間我一直問自己真的這麼差嗎,但現實是我在用人單位那裡應該就是即沒技術,又不年輕,一週堅守崗位6天才能領到不多的薪水。

我想過在工作中學習怎麼樣?不斷提升自己好像也不錯嘛,後來覺得還是沒法說服自己,我週末自己報個班就不能提升了,還能睡睡懶覺,非得在公司裡耗,而且後勤有多大提升,又不是搞廚藝,這些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工作,換來換去也就是不斷填坑,茁壯成長的幾率從來不是我一個人能預見到的,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小鳳凰樹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首先不知道您說的工人難找是後廚的,還是前廳的?如果是後廚的一般規模不大的餐館基本都是老闆兼廚師。有點水平的廚師,規模不大的餐館工資基本上達不到人家的要求,不是去更大的餐館去拿更高的工資,就是自己創業的居多。

前廳不好找的原因有很多。

一、肯定是鈔票給的不夠了,一般餐廳的工資大都在2000-3000左右,現在的年輕人2000-3000有可能還不夠一個月的開銷,年紀大的更不可能看上這份工作,因為人家得養家餬口,綜合而言就是薪水太低沒什麼吸引力。

二、工作環境不好,整天與油漬殘羹剩飯打交道,餐館大都是非常嘈雜的。

三、服務行業的工作很不容易,如果碰見客人故意刁難,好點的老闆可能會幫忙解圍,大多的老闆都是幫忙在一旁訓斥,本來拿的工資就不高,在加上容易受氣,乾的人自然不多,招人也就很不好招到了。

總而言之就是:鈔票不夠多,工作環境不好,服務行業容易受氣。

希望我的回答會對你有所幫助😃





西亞見聞錄


餐飲行業招工難,是事實!很多人都不願意去飯店打工。為什麼呢?歸根結底還是工資待遇、勞動強度和工作環境的問題。注意,這裡說的工作環境不是大家理解的那種“環境”,而是指的餐飲企業的管理環境。

一,待遇低。在我們這個三線城市,飯店服務員的月薪在2200-2600左右,待遇沒什麼競爭力。而進工廠,一般能達到3000元,如果是進入商業,比如導購,月薪基本也在3000元左右。而且商業系統大都是半天班。

二,工作時間長。飯店一般都是每月3天或4天公休。每天工作時間從早晨九點到晚上九點,有時客人吃完飯在房間聊天,服務員就得在外面等,經常是11點下班。每天工作時間達到14個小時,比較辛苦。

三,管理太狠。飯店對員工管理比較嚴格,罰款比較狠。衛生、著裝、服務……哪一方面不合格都會罰款。而且很多大型飯店,對員工的行為規範都有詳細的要求,一旦違反,罰你沒商量。

四,沒有五險一金。一般中小餐館,對員工都不給繳納五險一金。大中型餐飲企業,也只是給一些管理人員和前廳經理、廚師長等員工繳納保險,普通員工是沒有這個待遇的。

歡迎大家交流!



管理那點事


餐飲業招不到員工,主要跟行業大環境有關係,也跟人口紅利消退有關係。

具體來說有這麼幾方面原因:

1、工資待遇低

餐飲業屬於服務行業的一個大的分支,因為服務員就業門檻低,在餐飲行業流動的就業人員多,相比其他的服務行業工資水平偏低。

比如同屬服務行業的保潔員、月嫂、保育員等,差不多的勞動強度,工資水平基本是餐廳服務員的兩倍。

2、勞動強度大

儘管服務員按照餐點上下班,但是除了快餐性質的餐廳以外,服務員的工作時間普遍很長,尤其是晚餐,客人不走不能下班。

朋友的兒子曾經在大學期間在餐廳實習,有一次我陪她晚上去接孩子下班,一般晚上10點就結束了,結果那天等到11點半,一直等到喝酒的客人結束才收拾好下班,而這樣的加班經常有,但是並沒有加班費。

3、工作環境差

廚師的工作環境我們都熟悉,整天的煙熏火燎,屬於比較惡劣的工作環境了。

每天吸入的油煙有損健康,特別容易損傷氣管、肺等器官;夏天的廚房灶邊的溫度高達四五十度,不用幹活站在那兒都受不了。

差不多的勞動強度和工作環境,快遞小哥的工資要高的多。

4、服務難度大

服務業普遍追求顧客滿意度,處理糾紛的原則便是“顧客永遠是對的,如果不對,請參照第一條”。

如此一來,部分刁蠻的客戶就會造成一些冤假錯案,餐廳寧肯讓服務人員受委屈,也不願意和顧客鬧僵影響生意。

這事放在以前還行,現在的年輕人誰還能吃這一套,弄不好就撂挑子走人。

5、人口紅利消退

90年代的時候,農村的年輕人來到城市不好找工作,容易找到的工作不是保姆就是服務員,這也是導致餐飲業工資水平一直不高的原因之一。

隨著人口紅利的消退,農村的年輕人少了,況且城市多了很多其他崗位可以選擇,比如做小區的保安、送外賣、送快遞、洗車等等,就業的機會多了,願意做廚師、服務員的就更少了。

以上原因導致餐飲行業普遍的招工難,加上餐飲行業的競爭又非常激烈,難以大幅度的提升工資水平,並形成了惡性循環。





曉金譚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員工看不到自己的發展前景

餐飲行業相對來說非常的忙碌,也非常勞累。人員參差不齊,相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根據各個店面的規模,管理架構模式的不同,很多員工在適應新環境之後,工作了一段時間,普遍會感覺到工作很枯燥。相對來說普通的員工,沒有任何特長的人,倒是願意,也不得不留下來。優秀的員工,他會騎驢找馬,隨時尋找一個能夠施展才華的更好的平臺,因為他會不甘寂寞。


老闆言行不一致

經常老闆會隨口答應一些員工的要求,或者滿足員工一些基本條件,但是很多時候又往往各種理由不兌現。所以說,作為老闆一定要注意言行一致,要麼不說,既然說出來的話,一定要兌現。因為如果你口是心非的話,特別是變相的剋扣員工的工資。讓員工對你很失望,你沒有誠信,他就不會死心塌地的跟著你。

小團體行為作怪

如果你現有的員工能力各方面普遍很一般的話,你又沒有相應制定完善的獎勵機制和懲罰措施,那就很危險了。特別當你請來了一個各方面能力非常強的人。這個新人也試著努力讓自己適應這裡的環境,和同事搞好關係。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因為很多老員工看似踏實肯幹,實際上他們的嫉妒心非常強,會暗中聯合起來打壓新人。新人在這裡面無法正常開展工作,經常會受欺負。無論他的才能有多卓越,無論你給他提供了多麼優厚的條件待遇。他每天工作不開心,無法和同事正常處好關係。那麼他決定選擇離開,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