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眩暈症怎麼養身體?

容緒


  眩暈症是最常見的臨床綜合徵,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眩暈症的發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國內外醫務界廣泛重視。眩暈症的患者自身或周圍景物的旋轉感(天旋地轉)、晃動感、升-降感等,可伴有噁心、嘔吐、腹瀉、冷汗、面色蒼白,不敢睜眼、活動受限、平衡失調及聽覺症狀,反覆發作性眩暈、伴有耳聾、耳鳴、耳悶為主要症狀。

  關於眩暈症的病因、學說甚多,尚無定論,如變態反應、內分泌障礙、維生素缺乏及精神神經因素等都有可能是誘發眩暈症的因素,但是我們今天需要了解的是眩暈症患者如何養身體。眩暈症患者要調養身體,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與愉悅樂觀的心情,這樣的心態是可以減少眩暈症發生的。

  二、在飲食方面,眩暈症病人的飲食應以富有營養和新鮮清淡為原則,要多食蛋類、瘦肉、青菜及水果以及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高脂肪、含鹽量過高、甜食或非常油膩的食物,戒菸少酒。最好是不要吃生冷的瓜果、食物,以及生痰助溼的飲食。

  三、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與流通,經常開窗透氣。在適宜的氣候下,經常去室外比較幽靜的地方散步,多呼吸新鮮空氣。

  四、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過度疲勞或睡眠不足是眩暈症的誘發因素之一。因此儘量保證臥室與整個屋子處在安靜的環境,不要出現嘈雜的聲音。

  五、平時的工作與生活中不要過於憂慮,不要給自己添加過重的心理壓力,多參加一些簡單的娛樂活動,以此轉移注意力。

  六、要進行精神調養。眩暈病人應胸懷寬廣,精神樂觀,心情舒暢,情緒穩定,這對預防眩暈症發作和減輕發作次數十分重要。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眩暈症如何養身體,我覺得應該說眩暈症需要注意什麼?

首先我們先說眩暈症的常見病因是什麼?再談如何注意。

第一、耳石症,又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正常情況下耳石是附著於耳石膜上的,當一些致病因素導致耳石脫離,這些脫落的耳石就會在內耳內被稱作為內淋巴的液體裡遊動,當人體頭位變化時,這些半規管亦隨之發生位置變化,引起頭暈,時間一般較短,數秒至數分鐘,可週期性加重或緩解。 此類病人需及時至醫院行手法復位,若無效或反覆發作者建議手術,還有就是平素不建議頻繁活動改變體位。



第二、 眩暈症,是耳內迷路神經水腫造成的,大多與大腦供血不足和或受涼有關。建議及時至專科就診。

第三、神經系統其他疾病美尼爾氏病、膜迷路炎、前庭神經元炎、前庭性偏頭痛、椎基底動脈缺血發作等。此類病人需及時明確病因,根據病因治療。

第四、腦供血不足,也可以是頸部血管狹窄,可以行經顱多普勒,頭顱ct,頭顱核磁,腦血管造影等檢查。 可以適當口服藥物,避免迅速改變體位加重病情。

第五、當然腦梗塞,腦出血,顱內佔位,頭部外傷等等也會頭暈。 除了神經系統需要首先排除外,因為您有可能表述不夠準確,如果是頭暈還有很多種可能。

第六、還有常見的就是頸椎病,是比較常見的引起頭暈的原因,尤其頸椎病現在越來越多,可以行頸部X片,或CT等進一步檢查。可以通過改變生活習慣,好的枕頭,按摩,理療等等方法予以改善。

第七、心臟疾病,因為心率過慢或過快都會引起頭暈,眩暈少見,只需要抓到心律失常與頭暈對應的證據,就可以確診。如果是治療原發病即可。

第八、體位性低血壓,尤其老年人,服用a受體拮抗劑類降壓藥的人,更容易發生頭暈。往往是低血壓引起。

眩暈的診斷其實不是很容易,治療有的時候效果不佳,反覆遷延不愈,很多時候都需要病人保證充足及高質量的睡眠為佳,根據不同的疾病特點做好預防。


心血管王醫生


眩暈症是非常常見的臨床症狀,而並非一種疾病。當人的平衡系統發生障礙,人體對空間定向產生了運動性幻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真性眩暈。在臨床就診時,如果醫生問你是不是感覺到天旋地轉、周圍物體在擺動或者圍著你轉,這其實就是在分辨眩暈和僅有頭輕目眩或自覺暈暈沉沉的頭暈。

眩暈常常會伴有眼球震顫和迷走神經激惹,如噁心嘔吐、出汗和麵色蒼白,而導致眩暈這種症狀出現的最常見病因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耳石症)和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耳石症引起的眩暈多在頭位或體位發生變化時,如左右擺頭、臥位側翻身或是蹲下、起立都可以誘發,眩暈的症狀往往持續較短,但可以反覆發作,一般不伴有耳鳴或者聽力下降。手法復位是耳石症重要的治療方法,但是目前尚沒有內科治療方法預防耳石症發作。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也可以導致突發的眩暈,可伴有腦幹或小腦缺血癥狀,如共濟失調、構音障礙、肢體麻木無力,常持續數小時或更長時間。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出現的原因也很多,比如椎動脈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或是椎動脈受到頸椎骨質的壓迫。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眩暈症狀,往往需要完善經顱超聲多普勒(TCD)、頸部血管超聲、頭頸部CTA或者MRA、頸椎MRI等檢查,用以明確顱內外血管及頸椎情況,然後針對病因進行相應的治療。很多患者都是出現症狀了才開始對自己的健康關注起來,其實在生活方面注意監測並控制血壓、血脂、血糖,健康飲食,適量運動,才是防治腦血管疾病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韓冰醫生


眩暈症不是一個獨立性疾病,常以臨床症狀出現,主要是指因機體對空間定位障礙所引起的動性或位置性錯覺。



眩暈一般都會伴隨著噁心、嘔吐、出汗、面色蒼白或聽覺障礙。如果再發展可出現頭疼、複視、視物模糊。主要是因腦組織、腦神經病變以及前庭迷路水腫所引起,比如神經瘤等,而大部分跟耳部疾病有關,比如耳石症等。

對於眩暈症來說,該怎樣調養身體呢?

眩暈症狀比較複雜,病因很多,涉及學科比較廣泛。涉及到多種疾病,前期發作並沒有先兆,所以預防起來也沒有很好的干預手段。



所以:

1、在飲食方面,建議以清淡為主,多吃蔬果,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2、眩暈患者出外,最好有家人陪伴,以防發生意外。

3、每天有身體活動,晚上睡覺之前熱水泡腳,來促進血液循環,擴張血管。

4、做好定期的血常規和影像檢查。


李愛琴營養師


眩暈症為多見臨床綜合徵,人逐漸老齡化,此症發作率也不斷上升,受到國內外醫界重視。它涉及學科較多,大部分人都會有所經歷。

眩暈症表現症狀

發作時,常出現天旋地轉暈感,噁心、嘔吐、拉肚子、出冷汗、臉蒼白,不敢睜開眼、活動有所限制、失去平衡等;反覆發病性存在耳聾、鳴、悶症狀,冒冷汗等自律神經出現失調。

眩暈症一般反映前庭病變,它屬於一種症狀,不為疾病,分真、假性眩暈。眩暈症除出現旋轉、嘔吐等,還可造成耳蝸器官損害,嚴重可引起別的併發症,所以出現此種症狀後,需及時進行診斷、治療,且治療後需注意一些事項,來進行身體養護。

良好環境

出現眩暈症人群,一定要有個良好環境,首先保持室內清潔、安靜,宜多去室外進行活動,如散步、太極拳等都為不錯選擇,此類人群多進行這些運動不僅能提高心肺功能,還能改善他們身體血液循環,這對他們身體恢復具有幫助。

注意飲食

患眩暈症後,需注意日常飲食,飲食時需忌咖啡、濃茶、辛辣等物,患者宜多食營養豐富及含多量維生素東西,如桂圓、紅棗、阿膠等均是益氣補血佳品,患者適宜多食用,這於患者康復有利。

注意自身身體變化

患者於出現眩暈症後,需多注意自身變化,不僅注意血壓情況,且還需注意眩暈發生時間、程度、原因,和眩暈發作時出現的其他症狀;注意保持心情愉悅,千萬不可過度勞累,嘔吐嚴重的人休息時宜側臥位,這於身體康復有利。


養娃視頻


眩暈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主要表現為運動性錯覺,即患者在靜止狀態無論眼睛是否睜開都會有運動感覺。眩暈症病因複雜,西醫缺乏理想治療手段,治療藥物種類少。中醫雖有豐富經驗,但辯證分型較多,標準不一。中醫臨床眩暈症常見主要有六種類型,治療和調養方法如下:

1、外感襲表型:此類患者多由外感六淫邪氣而發病,風、寒、暑、溼皆可發病,治療多以除外感邪氣為主,如清風散、川芎茶調散、天麻丸等加減,調養上也應針對病因進行,祛風、散寒、除溼。

2、肝陽上亢型:此類患者體質偏陽,長期易怒致使氣鬱化火,肝風內動,陽氣上升。治療應以平肝潛陽為治責,用天麻鉤藤飲加減。平日裡應避免生氣,放鬆心情,遇事不慌不急,熱盛者可以用菊花代茶飲。

3、氣血虧虛型:此類患者主因其他疾病病程纏綿而致耗傷氣血,再加之脾胃虛弱,無法使得所食水谷生化氣血,最終氣血兩虛。治療上應益氣健脾,補血養肝,多用歸脾湯或補中益氣湯加減。調養上要兼顧脾胃,前期不宜多食油膩甘味,應清淡飲食,待脾胃功能逐漸回覆之後再慢慢補養。

4、腎精虧虛型:多見於老年患者,分為腎陰虛和腎陽虛。腎陰虛者用左歸丸或六味地黃丸加減;腎陽虛者用右歸丸加減。調養上要注意適當鍛鍊身體,節房事。補養也要有度,以免傷陰或傷陽。

5、痰濁中阻型:多見於平日大魚大肉飲食,嗜酒者,如此長期飲食傷及脾胃,使得痰濁中阻,氣機不利而誘發眩暈。治療上應燥溼健脾,行氣開痰,宜用半夏白朮天麻湯加減。飲食上應節制,以清淡為主,平日也要加強運動,戒菸酒,使脾胃功能慢慢恢復。

6、外傷所致氣滯血瘀型:主因外傷所致經絡氣血瘀阻而導致眩暈,治療應以活血化瘀為主,用桃仁四物湯或通竅活血湯加減。飲食上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暢,適量運動。

總之,不同證型的眩暈病注意事項主要為節制油膩酒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減少暴躁情緒,節制房事,適當運動,鍛鍊身體,按時服藥調理,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病情發展而致中風等其他症狀。

作者,陳佳帥,北京市密雲區中醫醫院,主管藥師,藥事網成員。


藥事健康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fd9cd383ac60824a89a1846a43f0902d\

健康情報局



導致眩暈的原因很多,耳石症,頸椎病,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耳石症,現有的醫院現有耳石復位的機器,也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耳石愎位,頸椎病,可牽引,小針刀,按摩等方法治療。動脈供血不足可藥物治療,

眩暈可艾炙百會穴,印堂,太陽,神庭,上星,率古,風池,合谷,太沖。


星月齋主


因體位導致眩暈,有可能是耳石症所致。我去年八月中旬眩暈過多次,後來確診為耳石症,幸好不是梅尼埃綜合症。耳石症學名叫良性位置性陣發性眩暈發作,是由於耳內淋巴液中產生耳石引起的,一般眩暈和固定的頭位有關,眩暈持續的時間短,一般數秒結束,打了幾天點滴,後來到三甲醫院診治,服用了一個多月口服藥,銀杏葉提取物片,敏使朗,至今沒復發。


知名英語書刊作者


引起眩暈疾病: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前庭功能障礙、梅尼埃病、前庭神經炎、前庭陣發症、前庭性偏頭痛、中樞性眩暈、突聾伴眩暈、慢性主觀性頭暈等多種疾病,針對眩暈不同的類型加以分析,並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才能取得了非常滿意的效果,去除病根才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