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賈躍亭寧願放棄樂視也要做汽車?

絕地雞王1992


一鍵代償觀點:因為賈躍亭的夢想是要成為中國最偉大的互聯網公司,而不僅僅是是一家賺錢的互聯網公司。

賈躍亭曾經在綠公司年會上發表過一個觀點就是:現在中國很多互聯網資源都掌握在BAT手裡,後來的人只有兩個選擇,要不就是被BAT收購,要不就是有一個好創意被對方快速迭代掉。然後被馬雲反問一句:“如果樂視以後也成為了像BAT這樣的公司,你會怎麼做?”

雖然,從辯論邏輯上馬雲佔了上風,但是賈躍亭接下來的一句話卻燃動了整個現場:“要想超越BAT,成為一個像BAT那樣偉大的公司,那麼我們就必須要現在就去做十年以後的事。”

賈躍亭在公開場合這樣說了,賈躍亭也這樣做了,然後就有了樂視造車。

樂視網無法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

我們都知道,之前樂視主要做的就是視頻網站和手機,並且當時無論是手機領域還是視頻網站內容領域,樂視都可以說是說得上話的。

客觀來說,如果賈躍亭沒有選擇去造汽車,樂視網就按照手機硬件和網站內容發展的話,可能現在就沒小米什麼事了,或者說至少會是小米很強勁的一個對手。

但是,賈躍亭的目標不止於此,他的夢想是超越BAT,並且從目前的結果來看,小米是無法超越BAT的。當然,你也可以說是賈躍亭好高騖遠,眼高手低。

不過,我認為賈躍亭是真的在為“樂視成為偉大的公司”而奮鬥,畢竟,他沒有選擇小米這樣更為安穩的道路,而是選擇了一條風險極大的彎道超車之路。

汽車是唯一有可能逆襲BAT的領域

就目前中國的整體互聯網大環境來說,只有汽車是沒有被互聯網深度開發的移動終端。並且,BAT在當時賈躍亭造車的時候也沒有任何一家想過去造車。

因此,我也認為賈躍亭這個方向是對的,可能在十年以後,樂視只有造車成功了才有機會撼動BAT的絕對互聯網地位,而賈躍亭選擇造車真的是在做十年以後的事情,他這樣說了,也這樣做了。

只是,可能對於年輕的樂視來說,10年的步子跨度確實太大了,因為這麼偉大的夢想太重了,而年輕的樂視還不足以承受。

當然,目前來說賈躍亭仍然在造車的路上,也希望這個為夢想奮鬥的赤子能夠榮耀迴歸。


一鍵代償


放棄樂視執著造車,賈躍亭有不得不說的苦衷!

賈躍亭是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他一手創辦樂視,同時又迅速擴張業務,賣手機、賣電視,進軍影視業、體育業,金融業,還包括汽車領域。他的生態佈局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兩屏一車一內容,體育金融樂視雲。可最終賈躍亭還是倒在了資金上面,由於同時涉足太多業務,有沒有主要的產業支持資金消耗,賈躍亭資金鍊斷裂。為躲避債務跑到了美國,至今不敢回國。而令人差異的是,即便市局艱難如此,賈躍亭仍沒有放棄造車夢,我認為這其中有三個原因。

首先得先從汽車行業說起:隨著車聯網概念的提出,汽車已經不再僅僅是交通工具,它更像是一個載體,在汽車上可以搭載音響、電視、手機等多種設備。況且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汽車在現在看來已經不再是一個概念,而是一個在未來幾年內就可以實現量產,大量投放市場的巨大商機。屆時人們換車需求激增所能帶來的利益超乎想象。

其次我們在看看賈躍亭這些年的佈局:做手機,做視頻,賣電視等,這些全都是在為造車做鋪墊。手機是智能駕駛汽車的遠程控制終端,用戶通過手機啟動汽車,並且讓汽車開往指定地點。電視就更不用說了,現在早就有了車載電視。而視頻則是手機和電視上搭載的附加內容。

這幾樣做好了,將來不論自己造車成功與否,賈躍亭都能在新能源汽車這塊大蛋糕上分一杯羹,比方說新能源汽車使用樂視的電視,安裝樂視視頻等等。而一旦造車成功,又將反哺手機、電視、視頻等現有產業(捆綁銷售樂視電視,安裝樂視相關app等等)。不僅如此,還能通過車聯網大數據獲取用戶一手資料,這部分價值更是難以估計。

所有說,造車是賈躍亭整個生態佈局當中的最後一環,也是最重要的一環。無論無何賈躍亭都不能放棄造車,但他操之過急,同時佈局多條戰線,導致沒有一條能夠做出太好的成績,不得不不斷貼錢進去,導致入不敷出。同時,他也低估了造車的難度。

當然,賈躍亭寧願放棄樂視也要做汽車的原因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在賈躍亭資金鍊斷裂以後,最有潛力、最能夠幫助他打好翻身仗的也只有造車這一條路了。資金鍊斷裂,賈躍亭成了老賴,在國內是是混不下去了,資產被凍結,無法再繼續經營樂視。而賈躍亭的汽車工廠在美國,只要出國以後在美國逗留,就不用擔心因為債務問題被法院傳訊,被凍結資產等多種問題,可以安心造車。

現在,賈老闆的車雖然造出來了,但還是問題重重,距離量產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但他的情況卻不容樂觀,又與恆大的許家印鬧彆扭,估計也很難擺明。他到底能不成功,我不敢亂說,但我很是佩服像他這樣敢於為夢想窒息的年輕人,只是有些同情那些被拖欠款項,生活難以為繼的供應商們。

有夢想併為夢想付諸行動,這絕對是好事。但如果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好事就變成了壞事。針對賈躍亭的造車欠債行為,網上有一部分人認為他是個勇敢的追夢者,令人敬佩,希望他能造車成功。

可我卻覺得造車是造車,失信是失信,還得分成兩方面來看。逾期不還就是違約,就是失信,不管是否造車成功,失信的這個汙點永遠也洗不白。我們不能鼓勵這種行為,如果造車成功就能洗白自己,那豈不是借錢有理了?


科技民生


抱著樂視沒有一線生機,因為現在的樂視不斷面臨著退市的大概率風險,還存在著大量的欠債!所以賈躍亭如果一心想要救樂視,無疑就是飛蛾撲火,其實他已經看到了樂視的未來!而FF汽車是一個項目,是一個故事,許多人看好,如果這個故事說的好,是很大概率能圈到錢的,那麼對於賈躍亭來說,現在拿到錢就等於有錢還債,何樂而不為呢??


開始的賈躍亭確實想要一心造車,但是現在的窘境讓他根本沒有辦法造車,自顧都不暇了!當別人看穿了他所畫的餅,那麼自然而然的就會開始陸續撤資和追債!先有恆大的退出,再有王思聰的追債,現在就連二股東都倒戈相向!再加上賈躍亭自身的債務,已經成本開銷,所以前不久賈躍亭開始賣股兌現 還款!


可沒想到的是,現在就連股份都被凍結了!所以說賈躍亭的融資其實就是為了填補之前的窟窿,而投於造車的資金比例更是微乎其微!這也是為什麼車到現在還真正沒見到和投產的原因!只能說,這次可能真的要涼了!!!


琅琊榜首張大仙


樂視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接觸最多的就是樂視的視頻播放器了,再就是生活中的一些電子產品,比如:手機、電視。還有一些其餘的商業項目,很多人說樂視的老闆賈躍亭放棄一手創辦的樂視企業,準備進軍汽車行業。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汽車行業是非常盛興的,而且現在興起的新能源汽車正處於飛速發展的階段,相比以前燃料車更加受到歡迎,並且還有現在政府的大力支持。

現在的賈躍亭放棄樂視,進軍汽車行業,他的樂視已經是處於瀕臨死亡的狀態了,樂視股市的融資能力不斷的下滑,企業的資金鍊條開始要面臨崩潰,沒有資金的樂視已經沒有了任何發言的權利。樂視所創造的“兩個小屏”,指的是手機和電視,樂視的手機還有電視在與同行的競爭中根本就不佔據優勢,幾乎是沒有任何的市場份額,而且樂視的產業戰線非常的長,管理上出現不善,開始逐步走下坡路。即便是挽救那也是微不足道了,起不到任何作用,企業資金鍊條一旦崩潰,是很難再重新組建。

賈躍亭也並不是故意去放棄樂視,畢竟這是自己一手創辦起來的,現在的汽車行業太誘人,利潤和市場方面太豐厚,很多的企業家都在時時刻刻盯著汽車行業的一舉一動。

為了保護環境,興起了新能源汽車,現在的這個汽車市場還是非常的空,沒有太多的競爭者,很多的企業都想轉行做汽車,曾經格力都想去做汽車。現在的賈躍亭在美國進行汽車的生產製造,但是還不至於他可以生產汽車。希望賈躍亭這次可以在汽車行業再次崛起。


鎂客網


我來說點實話,對事不對人。

汽車這個行業真掙錢,不然你以為蔚來、威馬、小鵬、樂視等等都各類新興汽車企業就這麼如雨後春筍湧現出來?生意終歸是生意。情懷是有的,夢想也是存在的,但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看中的都是美好的發展願景,說人話就是滿地的錢。

可惜的是,彎道超車存在機會,但風險更大。

機會在於互聯網時代,汽車上繼承了眾多的載體,不僅僅只是一個從A到B的工具,它可以聯網、可以打電話、可以工作、可以不費一滴油實現300km的行程,甚至在幾年之後還能自動駕駛。這些都是機會,所以你們看榮威將重心放在車聯網上,效果甚好。百度也開始籌劃著阿波羅計劃,準備承包自主品牌對自動駕駛供應商的需求。

而所謂風險就是,無論是蔚來還是樂視,走的是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全靠自己摸索。純電動大家都在做,但這難嗎?只要有投資人,有錢都可以輕鬆整合出一臺純電動超跑。


這個路子行的通嗎?特斯拉是成功了,但特斯拉當時也差點破產,從特斯拉身上我們看到了馬斯克的個人魅力,看到了沒有政府的支持差點申請破產的特斯拉。雖然特斯拉現在銷量還不錯,市值也在增長,但必須要承認的是,特斯拉一直還在虧錢,一切都沒想象中容易。

此外,汽車是一個高度集成的整體,一輛量產的汽車需要各個零部件的匹配配合,並不是只是拼湊起來就可以的,這是所有新興企業無法繞過的問題,這也是蔚來找江淮代工的原因,無論你喊的口號多麼科技前衛,終究落地還是要和製造業打交道。

樂視汽車從概念車亮相到被爆破產,經濟危機纏身,其實說意外也不意外,說他是龐氏騙局可能有點刻薄,所以倒不如說賈躍亭還沒有把它的汽車夢想規劃好,其實作為同胞還挺希望他能成功的。

最後說下汽車市場有多賺錢,這個真的無法量化,以某豪華品牌的一款新車發佈,上市發佈會、推廣傳播、口碑維護等等,這裡面消費者看不到的費用,廠家都能有過億級的費用預算,你們想,有多少利潤才有多少成本撒出去。


AL頻道


賈躍亭寧可放棄樂視也不放棄汽車,一來未必寧可放棄樂視不放棄汽車,二來,樂視生態已經惡化到失敗邊緣。

目前來看,還難以確定賈躍亭寧可放棄樂視。

儘管因為負債和股權質押導致將要失去樂視的控股和重組的條件和能力,但是,如果徹底失去樂視這個根據地和招牌,賈躍亭的影響力兩會迅速喪失,因此,目前按照產業的邏輯來看,還難以確定他寧可放棄樂視。

而樂視的生態惡化,是眾所周知的事,根源在於其通過股市不斷融資的能力和條件已經徹底喪失,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在手機和電視產業上正確的戰略和錯誤的執行上矛盾導致現金流危機逐步擴大,一旦失去資本市場的故事,其厭惡手機和電視,擴張視頻的鏈條就會崩潰,而樂視的根基是視頻,視頻和其他戰略產業彼此之間是因果關係,只有視頻的強大,其他產業擴張才有根據地,而視頻產業被耍產業影響失去了固守和擴張的能力反過來也就影響了其他產業的融資能力。

因此,樂視在如此局面下,也無力繼續保持視頻的擴張和固守能力,加上因為融創和恆大的救援被賈躍亭的失信導致後繼缺乏資金援兵,只有等待信用喪失這個條件能夠解決。而上市公司目前嚴重資不抵債,如果退市,那麼其可以打的牌就更少了!


屠龍刀fei0598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或者說,汽車是賈躍亭最後一根可以抓住的稻草了。

在樂視資金鍊還沒有斷裂的時候,樂視花了很多錢去造車,但是這不是主要的資金鍊斷裂的原因。

樂視斷裂的原因是戰線拉太長了:造車;虧本賣手機、賣電視;大手筆收購版權;入股易到等等一系列的操作,從多個方面的燒錢,五個蓋子是蓋不了8個鍋的。

如果你光是造車,樂視還不至於從16年的時候就沒錢了。但是你把戰線一下子拉長了,多方面燒錢,錢很快就燒沒了。所以,賈躍亭並不是想犧牲樂視去造車的,而是他的估計太樂觀了。

所以,樂視資金鍊斷裂的原因是什麼?是多方面一起燒錢造成的。那麼資金鍊斷裂之後,賈躍亭需要怎麼樣才能翻身?或者有機會翻身?當然是選擇最有潛力的啦!

為什麼造車最有潛力?

第一,造車是在美國,賈躍亭出國之後就能在美國逗留,不用的擔心在國內因為債務問題而被傳訊到法院、凍結資產什麼的。但是對於一大幫被拖欠款項的供應商來說,哭了他們。

第二,電動汽車是未來的趨勢,多國政府都在推動電動汽車。電動汽車是未來的趨勢,能夠減少汙染,提高能源效率。多個國家都在推動電動車的發展。這樣的話,電動車的市場將會非常巨大。

其他行業的潛力或者阻力都非常巨大,出國造車可以說賈躍亭當時最好的選擇了。


太平洋電腦網


繼續行騙的唯一路徑啊,所以才這麼幹。

下週回國吧,如果不是騙子,回國一兩週,不會影響賈布斯賈會計造車。

賈布斯算計中國人的錢,為了繼續忽悠,在美國請群眾演員拍造車照,在國內請網絡寫手放出美國百年投行和沙特投資ff的虛假消息,甚至賣國求榮遊說美國國會和白宮外圍人員,企圖搭中美貿易摩擦的倒車,企圖繼續謀不義之財。

當哪天賈布斯不再捨得花黑來的錢財時,就會和賴昌星等人一樣,被踢回國內,最終實現令賈會計窒息的回國夢想。

奸人是有奸相的,這賈布斯和寫滿嘴謊言的高速120碼奔馳狂奔男,面相的相似度高達95%以上,老天造化啊。

各位看官,分得清的人麼,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




打假匡正


賈躍亭也是不得不放棄樂視,樂視是賈躍亭一手打造的企業,也被老賈稱之為生態,稱之為生態就是因為樂視旗下的業務很多,而且老賈希望把這些業務聯合起來,組成一個閉環的系統,但是最後卻失敗了。

在樂視體系裡面,唯獨汽車是一塊關聯最不緊密的,樂視系可以分為樂視網,非上市境內外平臺,樂視汽車三大板塊,這三大板塊從樂視網爆出資金鍊出現問題之後,就開始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這個樂視系都或多或少受到了牽連,但是樂視汽車是影響最小的一塊。



受到牽連的樂視網和非上市體系都幾乎崩盤,而且這些業務都是處於國內,樂視汽車剛好在國外,放棄樂視網選擇樂視汽車對於賈躍亭來說是最好的選擇,只有這樣,賈躍亭或許才可以依賴樂視汽車,也就是法拉第未來翻身。


如今的樂視汽車身在美國,按照目前的進度今年是不能完成批量生產的,而且樣車還在不斷改進之中,樂視汽車已經是賈躍亭最後的機會了,希望賈躍亭可以把持住,早日賺錢還樂視網的債吧。

評論說說你對於樂視汽車的看法吧,歡迎關注科技小車。


財道


因為新能源汽車是未來中國市場潛力最大的一塊蛋糕,自然有人爭先恐後前撲後繼的加入新能源汽車的行業中去。

說簡單點,新能源汽車擺在面前的利益是巨大的。首先造車技術要求不高,四個輪子一臺計算機外加一大堆電池,這不是我說的,是李書福說的。


在電池方面比亞迪的電池做的很不錯,電機也一定有合適的國內供應商,因此想要拼湊一臺電動汽車並不是一件難事。比起正向研發一臺燃油車,逆向研發一臺電動車實在太輕鬆了。

第二個就是新能源市場在不斷的壯大,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基數在不斷擴大,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購買電動車作為代步工具。


第三個就比較敏感了,就是新能源汽車鉅額的補貼,比如最近北汽的新能源小車Lite,理論續航才170公里,連比亞迪的插混車都能純電行駛100公里了。

電機最大功率49馬力,和很早以前的熊貓EV一個德性,但是就是這麼一個電動卡丁車,官方定價15萬,補貼後售價10萬,你敢信?這裡面的小九九就不細說了。


對於老賈的選擇,一方面他很執著,一定要造出電動車;另一方面他也很狡猾,把樂視的資金套現和轉移至FF,不知道他居心何在?

他的執著在於,不像蔚來、小鵬汽車等,採用代工方式製造民用價格合理的電動汽車,他要自己生產對標勞斯萊斯的超級電動車,而且至今只有一臺實驗車,無法量產,那麼吸收幾輪鉅額投資的FF,到底葫蘆裡賣什麼藥!


他的狡猾在於,FF汽車由賈躍亭私人投資於2013年創立,而樂視汽車是在2014年底才由賈躍亭提出構想,那麼可不可以認為,老賈故意以樂視汽車為跳板,建立FF和樂視集團之間的關係,來引入樂視的資金投資FF,最後拋棄樂視汽車,赴美經營美國公司FF。

就說這麼多,能理解出什麼,在下面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