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重慶大學建築學教授趣讀重慶:重慶空間=圓周率

重慶大學建築學教授趣讀重慶:重慶空間=圓周率

△褚冬竹教授

近日,在一家視頻網站上,重慶一名教授的視頻走紅。視頻中,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副院長褚冬竹教授從建築學的角度,提出一個有趣的論斷:重慶空間=圓周率π。

一個是人氣城市,一個是數學中的無理數,兩個看似完全不同的事物,是如何在褚教授心中聯繫起來的?採訪中,42歲的褚教授詳細闡述了在建築學世界裡,如何將不相干的兩者,用一種特別的方式畫上了等號。

重慶和圓周率π?

重慶和圓周率最大的共同點便在於“無理”

重庆大学建筑学教授趣读重庆:重庆空间=圆周率

△重慶大劇院頂部一角,重慶城市空間中常出現類似的趣味性和戲劇性。

褚教授在課堂上的這段視頻被人上傳至網絡後,引發網友熱論。不少外地網友稱:“看了視頻,更想去重慶旅遊了!”

重慶和圓周率是如何聯繫起來的?褚教授告訴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其實幾年前我就有了這個想法。”他曾寫了一篇名為《無理重慶》的論文,去年夏天發表在《住區》雜誌。“重慶和圓周率最大的共同點,便在於‘無理’!”他說。

眾所周知,數字分為有理數和無理數。無理數,即無限不循環小數。π就是最著名的無理數之一。“兩千年前,有人發現圓周率時,經論證這個數字是無限不循環的。古人很意外,竟然會有數字無法用精準、確切的數字來量化表達。同樣的,重慶也是一個不能用統一固化規則去確定和看待的城市,她有自己的規則和秩序,就像圓周率π就是圓周長和半徑的關係。”褚教授認為,這是重慶和圓周率相同的“無理性”。

重庆大学建筑学教授趣读重庆:重庆空间=圆周率

△浮圖關軌道交通與半山休閒

“城市空間之理到底為何物?不妨這樣理解——城市空間之理即基於並利用客觀條件,為承載、適應若干合理行為與心理訴求而共同遵守的基本空間規則或規律。”褚教授進一步解釋,“在重慶,那些出其不意,難以在理論書本中尋覓,卻很好地解決了實際問題的空間比比皆是,尤其是在經過長期歲月演變的舊城中。還有部分特殊城市空間的特徵乃至範圍劃定方式,甚至都難以用通常的視覺方式進行。這類空間的形成、建立、使用,難以用某些通常的、已完善歸納的普適規律來指導和解釋,也無法簡單複製於他處,具有強烈的在地性、針對性和時間性。借鑑‘無理數’的命名思路,這樣的空間可稱為‘無理’空間。”

“重慶的空間,重慶的地形地貌……讓重慶和那些東西南北清晰可辯的城市相比,處於一個完全不同的狀態。比如洪崖洞,上下高差40米,頂部和底部都連接城市道路,外地人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建築,大多會深感吃驚。”

褚教授介紹:“其實,重慶當初修建洪崖洞時,很多的客觀建築環境是不符合全國通用的用地建設標準的。相關規劃標準規定,用地坡度大於某個角度,是不適宜修建房屋的。不僅洪崖洞,如果嚴格按建築建設標準,重慶的很多建築都修不成了。”而最後,洪崖洞突破常規的修建,成了重慶乃至全國最具地方特色的建築之一。

重慶是山城,沒有平坦寬裕的空間,尤其老城的空間更零碎擁擠,難以有大片可供整體開發的土地。重慶的許多特色風格建築,便是在這樣“邊邊角角”的環境下修建出來的,這樣的建築獨一無二,有著重慶自己的風格。“就像無理數一樣,不‘講規矩’,不像有理數一樣可被精準記錄,但它有著自己的個性。”就像他在論文《無理重慶》裡寫的那樣,重慶就是一座“不講理”的城市。如何將“無理”特性正確對待,洞察挖掘其中具有正面價值的部分,才是真正尊重場所、因地制宜的城市空間發展之道。

愛上重慶的心路歷程

入學第一天想退學,後來卻對重慶欲罷不能

重庆大学建筑学教授趣读重庆:重庆空间=圆周率

△菜園壩立交橋的錯綜複雜

對重慶的感情,褚冬竹坦言:“很複雜,在重慶做建築工作後,再去其他城市,總覺得缺那麼點意思。”重慶的魔幻立體多元化結構,讓從事建築設計十餘年的褚冬竹,有一種複雜而又微妙的感情。彷彿只有在重慶,才能讓他的設計靈感得到最大程度發揮。

為何這位老家在四川的教授,會對重慶有那麼深厚的感情?對此,褚冬竹忍不住笑了:“其實,我剛來重慶第一天,就想退學回家。”

“來重慶的第一天,我的心情是崩潰的。”1994年9月的一個凌晨,從成都駛入重慶的火車停靠菜園壩火車站。揣著大學錄取通知書,褚冬竹乘校車穿過寬窄跌宕的山城街巷,去沙坪壩的校園報到。“經過一片農田一般的區域,汽車到了沙坪壩,車就在一片瓦房邊停了下來。學長說,學校到了。我的大學生活開始了,這和我的想象完全不一樣。”

這讓褚冬竹到校的第一天就想退學。但隨後的故事卻徹底反轉,他在重慶一呆就是二十幾年,並且深深愛上了這座城市。

“在重慶待一小段,或許你不會愛上它,但要待久了,就像吃火鍋一樣,欲罷不能。”在重慶時間越久,他對這座城市的欣賞之情就越濃,“我喜歡這座城市,它的地形和風格特色不可被複制,有獨特的精神氣質。”

畢業後,他決定留在重慶。“重慶的‘不講理’,就像火鍋的包容性一樣,什麼菜都能丟在裡面煮,而每道菜也都能煮出自己的味道。既沒有道理,又有一套自己的道理。”

重慶該何去何從?

用自己的文化、內涵以及獨特氣質吸引人

重庆大学建筑学教授趣读重庆:重庆空间=圆周率

△濃霧中的建築看上去自有一番獨特

如今的重慶,在網上很火:洪崖洞夜景、穿樓輕軌,還有堪比國際城市的夜景……褚教授希望,重慶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獨特性,讓重慶真正建立起由內而外的城市風格。

“網上名氣的火熱,只是一些新鮮的、有趣的表象在短時間抓住了人們的眼球,但這只是重慶的很小一部分。一座好的城市,應該用自己的文化、內涵以及獨特的氣質,自然而然地吸引人。對本地人而言,一座城市的最好價值是住得舒適、舒心;對外地人來說,最好的價值則是讓他們到來後,可體驗獨特的城市氣質,欣賞不可複製的城市文化。”

當前的重慶,已越來越有現代氣息。褚冬竹說,他不希望重慶只是在簡單的表象層面像紐約、巴黎或上海,他更希望重慶以特有的優勢與差異性,盡情張揚自己的個性。

在褚教授眼中,重慶不單是一座城市,更是一個鮮活的生命體。正如去年12月《新週刊》採訪褚冬竹時他說的:“這座城市也許太熱、太霧、太陡、太不‘規矩’,但也正是在這裡,城市的包容性甚至無理,不僅構成了一座城市獨特的複雜性,也構成了把某些人留下來的理由。”

“希望重慶變得更好!”褚教授認真地強調,一座城市對遊客的吸引,只能停留在表面,這種傳播太淺層。而重慶獨特的城市氣質,則可孕育和釋放出更豐富的城市內涵,讓重慶更有深度和魅力。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郝樹靜 實習生 彭順利 受訪者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