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槍騎兵現身南海,值得警惕研究

槍騎兵,是指美國的B1B戰略轟炸機,和圖160長一樣,只是比圖160小一點,載彈量也小點,也是變後掠翼的戰略轟炸機。

槍騎兵現身南海,值得警惕研究

槍騎兵現身南海,值得警惕研究

據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官網報道,兩架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從關島起飛,到達南海,與在南海美國驅逐艦舉行了軍事演練。美軍說,這是加強美國海空軍的聯合行動戰術配合和聯合作戰能力,是“維持轟炸機存在”(CBP)項目的延續。話是這麼說,但美帝刷南海存在感,威壓我們意圖很明顯。

那麼,這槍騎兵能幹什麼?戰略轟炸機和海軍演練,好像也不對頭。其實,這和槍騎兵任務改變或者在新時代​​​​下,其任務多重化有關。

槍騎兵現身南海,值得警惕研究

​ 1969年,美空軍啟動了B-1“槍騎兵”研製。在70年代末,完成B-1A原型機研製,B-1A的主要作戰方式為超音速高空突防,但由於美空軍戰略的改變和高空突防方式不足以應付強大的蘇聯防空火力網,因此A型很快下馬。 80年代初,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出於和蘇聯進行冷戰對抗的需要,美國總統里根決心啟動B-1B計劃,但這次是要研製低空高速突防的B-1B,通過低空飛行來躲避雷達的捕獵。

1981年10月2日,里根總統宣佈,美國將製造100架B-1B戰略轟炸機,1983年1月21日,里根總統宣佈,第一個B-1B轟炸機中隊——第96測試聯隊(96th Test Wing,96TW)第337轟炸機中隊,將部署在德克薩斯州的戴斯基地。

槍騎兵現身南海,值得警惕研究


B1B有幾個突出特點 ,B1B可以利用地球曲率超低空飛行,突防能力好。 二是其上萬公里的航程,合理的規劃航線,能輕易繞開防空網和預警機。 三是擁有非常強的電子戰能力,遠遠超過專用電子戰飛機,其電子戰設備是EF18功率10倍以上,所過之處的雷達裡面是各種花屏,到處是假目標。三是能持續長時間的低空高速,在低空連擅長高速的F15都追不上B1B。 四是較強的前線打擊能力,可以靠前部署,一次投放上百JDMA炸彈。


槍騎兵現身南海,值得警惕研究

現在,最重要的是美國要讓B-1B成為美軍空海一體戰的重要作戰平臺。美軍已研製了新型的隱身遠程反艦導彈LRASM,射程達800-1000公里。由於LRASM彈長近5米,光彈頭就重450公斤,全彈重超1000公斤,美軍的F/A-18E/F和F-35最多掛1-2枚。而B-1B一次可掛載24枚LRASM。

由於B-1B的高速、低空突防能力強,而艦載雷達對低空目標探測距離一般比較近(約40公里),攜帶LRASM的B-1B可以低空高速突防到敵方艦隊800千米外發動攻擊。一次出動4架B-1B,就可投射96枚LRASM,對艦隊真是大殺器。

槍騎兵現身南海,值得警惕研究

槍騎兵現身南海,值得警惕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