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看待特發性震顫這種疾病?

用戶102399277460



現在見到的大多數的特發性震顫病人都是治療很多年沒有效果的,有的患者可能治療了20多年沒有效果,到最後導致帕金森晚期,這對於患者來說肯定是一個悲劇,那麼,為什麼你會越治療越嚴重呢?首先,大家般治療的方式大體上分為兩種,就是中醫和西醫。西醫用心得安、阿爾馬爾等各種鎮靜劑抗癲癇藥撲米酮抑制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副作用大而且不能治本


而中醫中藥治療對於現在來說應該算是比較好的一種治療方法,但是很多人治療沒有效果這是為什麼呢?俗話說“對症下藥“如果一個大夫連你的症狀都沒有搞清楚 ,那還能治療嗎?所以在治療方面,一定要找經驗的老大夫,特發性震顫這種疾病,本來就屬於疑難雜症,真正治療過特發性震顫頓的大夫其實並不多,所以中醫治療得找靠譜的大夫才行。不要被庸醫耽誤治療。特發性震顫屬於非器質性病變弓|發的神經系統疾病,檢查不出來的,這個病主要根據臨床症狀來確診的,特發性震顫屬於疑難雜症,如果隨便一箇中醫就可以治療這個病, 那這個病也不是疑難雜症了!想很多人都非常想了解特發性震顫為什麼總治不好,中醫講究對症下藥,如果不對症,肯定是沒有效果的,只有治不好病的人,沒有治不好的病!只要對症下藥,治癒只是時間的問題

抗震止顫湯:

第一階段:藥物治療以抗震止顫為基礎,通絡解毒、滋養肝腎、清肝理氣使病情得以控制症狀減輕。

第二階段:藥物針對性治療,補益氣血,化痰通絡,調和陰陽,提高毛細胞的興奮性,打通血液循環障礙,辯證治療震顫

第三階段:營養修復神經,用藥物打通經絡,養血補氣使損傷的經絡得以修復,從而在根本上治療特發性震顫。

但是大家最好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樂盒旗艦店


特發性震顫是家族性或良性特發性震顫,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姿勢性或動作性震顫是惟一表現,緩慢進展或長期不進展。患病率隨年齡而增長。起病緩慢。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但多起始於成年人。

多由上肢開始, 雙側上肢對稱起病,也可單側上肢起病。典型症狀是手的節律性外展,呈內收樣震顫和屈伸樣震顫, 書寫的字可能變形,飢餓、疲勞、情緒激動等會加重震顫。飲酒後震顫可以減輕,可以維持2-4小時之間,少量飲酒後震顫可暫時顯著緩解,參加社會活動前少量飲酒可以減輕震顫。攜帶者基因檢測及產前診斷和選擇性人工流產等,防止患兒出生。


執業藥師多年


特發性震顫是以震顫為唯一表現的常見運動障礙性疾病,1/3的病人有陽性家族史,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這病起病隱匿,緩慢進展,也可長期緩解。可見於任何年齡,但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震顫是唯一的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姿勢性震顫和動作性震顫,往往見於一側上肢或雙上肢,頭部也常累及,下肢較少受累。部分病人飲酒後震顫可暫時減輕,但過後會再次發作且更加嚴重。情緒激動、緊張、疲勞、寒冷等也可使症狀加重。

一般特發性震顫的病人只是行動上不方便,其他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到最後要和帕金森症(靜止性震顫)所鑑別。

治療方面有普萘洛爾、苯二氮卓類藥物,藥物治療不佳的可行丘腦損毀術或電刺激術。

之前廣州日報發佈了一條新聞說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做了一個成功的案例。(2018年6月27日,讀者可自行百度)。


我爸也是特發性震顫患者,我見證了他的疾病發展過程。

30多歲的時候開始出現右手震顫,之後左手也會,他自己說是那時候騎摩托車摔到的,當時我沒學醫,也不知道他說真說假。手抖逐漸加重,寫字都很難寫,平時不會怎麼抖,就是一拿東西就會抖得厲害。現在吃飯只能用叉子,筷子拿不穩。

因為他心跳的偏慢,血壓也偏低,吃普萘洛爾是需要慎用的,我給他開的12.5mg bid。後來又吃上阿普唑侖 0.4 mg qn,據他自己感覺,吃了沒什麼感覺,但是一停藥就會比之前加重。


我現在29歲,已經開始有右手震顫了,吃飯拇指拿勺子或筷子某一姿勢時會出現。

希望我的病可以發展的慢一點,讓我的醫生之路更長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