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起码的诚信你有没有?

近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了《关于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 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的工作方案》,组织中央文明委有关成员单位,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诚信缺失问题,针对经济社会领域出现的失信突出问题,集中开展19项治理,旨在打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社会环境,形成全社会诚实守信、重信守诺的良好风尚。

笔者认为,在当下社会,事关诚信问题,怎么抓都不过分,“大张旗鼓”方能“大快人心”。

关于诚信,老祖宗早就有言“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可见“诚信”二字有多么重要。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偷奸耍滑、弄虚作假者往往会得到好处,因而被更多人效仿;踏实肯干、诚实守信者吃亏上当不断,渐渐成为“傻子”的代名词。由此导致思想混乱,道德滑坡,坑蒙拐骗大横其道。有一句歌词为“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现实社会里或许并不缺少笑容,但缺少诚信,这笑容里面兴许就藏着刀子,比如网络传销、“中大奖”短信、低价游、套路贷什么的,大多是以蒙娜丽莎般的微笑出现,令人怦然心动,但很快就会让你落入圈套,在惊魂的噩梦中看到的都是一张张魔鬼般狰狞面孔。更有文艺娱乐圈里逃税骗税的“阴阳合同”、山西临汾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集体造假、长春长生公司狂犬病疫苗生产造假,等等,都是骗取钱财、危害公众健康乃至害人性命的蓄意犯罪行为,严重污染了行风政风,动摇了社会的诚信根基,如果再不严厉惩治,后果不堪设想。

此次,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的19项专项治理,都是剑指危害经济社会安全的19个方面问题,包括: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互联网虚假信息、造谣专项治理,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失信行为专项治理,扶贫脱贫失信问题专项治理,无证行医、非法医疗问题专项治理,假药问题专项治理,拖欠工资问题专项治理,“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治理,逃税骗税和“假发票”问题专项治理,法院判决不执行问题专项治理,交通运输失信问题专项治理,论文造假、考试作弊专项治理,骗取保险问题专项治理、非法社会组织专项治理,慈善捐助失信问题专项治理,营业性演出市场虚假宣传及炒票问题专项治理,“假彩票”问题专项治理,假球黑哨、使用兴奋剂问题专项治理。每项专项治理工作均有明确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并且还有具体举措,务求取得实效。

对失信者予以严惩,让诚实守信者受益,全面提升社会诚信水平,乃此次集中开展19项专项治理的目的所在,也是广大民众所期盼的。然而,不得不说的是,治理工作的难度不容低估,对问题的复杂性和反复性须有足够的认识。目前正在央视八套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执行利剑》,无疑是对“老赖”越来越阴险狡诈、法院面临执行难的生动写照。该剧讲述了明州市人民法院特别执行处执行法官左琳,在面对依靠规避法律而获利的商业帝国时,是如何历经战友背叛、栽赃陷害等一系列难题后将罪犯绳之以法的,案情的复杂和惊险程度超过一般人的想象。据在法院工作的朋友讲,现实社会中,形形色色的“老赖”们,更是如同《西游记》里的妖魔鬼怪,各有各的法术和背景,如果没有孙大圣的本领,没有观世音等佛菩萨的支持,是很难降伏他们的。

不过,毛主席他老人家不是早就讲过嘛,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在我们这个拥有近9000万共产党员的国度里,只要我们真抓真干,驰而不息,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我们相信,只要动员全党全国的力量,严明政治纪律,广泛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开展工作,对问题的制造者进行精准打击,并建立健全信用红黑名单和公共信用评价制度,让守信者畅行天下,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触犯法律者付出悔恨一生的惨痛代价,我们的诚信价值准则就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当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诚信已成为甄别和选用人的起码标准,成为各行各业必须遵循的道德底线,失信者处处受到限制、人人视诚信如生命时,一个让人安全放心的诚信社会就真的到来了。(董聚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