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我國首份《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出爐 超六成初二學生近視

近日,我國首份《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出爐。報告顯示,中小學生肥胖、近視和睡眠不足問題較為突出。其中,超六成初二學生近視,七成四年級學生睡不飽。

教育部《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2017年)規定,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應保證10小時,初中生9小時。監測結果顯示,四年級學生睡眠時間在10小時及以上的比例為30.7%,八年級學生睡眠時間為9小時及以上的比例為16.6%。

此前,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生活方式研究”課題組先後於2004年和2016年兩次對少年兒童的生活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對比發現,與2004年相比2016年城市少年兒童睡眠時間減少,小學生尤為突出。數據顯示,小學生學習日睡足10小時的,2016年(21.7%)比2004年(33.4%)少11.7個百分點。

是誰偷走了孩子的睡眠?“作業多”、“寫作業慢”、“學校要求到校時間早”是孩子睡眠不足、家長明瞭的一部分原因。近年來,因為上網、玩電子遊戲導致學生睡眠不足的比例也在躥升。如此一來,個人原因有之,學校原因有之,互聯網為人們帶來新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在侵蝕人的睡眠。

青少年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沒有充足的睡眠與強健的體魄,如何為大家、為小家健康工作30年?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年,當家長收到年度體質監測報告時,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誰家孩子偏重、肥胖,健康亮起“紅燈”,一家老少都跟著著急上火。但當孩子窩在家中與手機形影不離時,家長應該反思自己是否也是同一姿態。

生命在於運動。當一家人的週末時光都是在目不轉睛地盯著各種屏幕中度過,不做家務、不運動,也不外出參觀學習,這樣的生活必然會造出一個視力下降的孩子,一個胖得讓人發愁的孩子,一個上課打哈欠的孩子。

當下,全社會都心疼孩子的苦,起早貪黑的他們不僅面臨一年兩次的大考,還要隨時接受老師課堂的測驗。為孩子減負,不是一句空話,不得不靠家庭、學校、社會大環境的合力來實現。

當家長收起手機,陪伴孩子運動和親近大自然;當老師不再佔用課間時間,讓孩子到戶外換換空氣伸展筋骨;當商業機構、廣告商不再因利益攪動家長焦慮的情緒,與我們擦肩而過的戴著眼鏡、打著哈欠、拖著肥胖身軀的孩子自然就會少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