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2 DAY5 上海檢察風雲人物(團隊)風采展

炎炎夏日、風輕雲淨,首屆上海檢察風雲人物(團隊)風采展震撼來襲!

7月18至27日30名(個)檢察風雲人物(團隊)候選者風飛雲會,為您講述他們在上海檢察事業中拏風躍雲的故事。等你來哦!

DAY5 上海檢察風雲人物(團隊)風采展

團隊 | 從“少年起訴組”到“寧萌”護未隊:32年風雨路,打造響噹噹“CHILD”愛心名片

作為中國未成年人檢察制度 發源地 ,長寧區檢察院未檢團隊始終秉承“在規範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的理念,以先行者的角色擔當,推動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從無到有、逐步完善。

DAY5 上海檢察風雲人物(團隊)風采展

從最初的“少年起訴組”,到如今的“寧萌”護未隊,30多年來,這支隊伍始終不忘初心,一路前行。

1986年6月,長寧區檢察院設立了全國首個“少年起訴組”,成為中國未成年人檢察制度的起點。從上世紀90年代起,長寧首創法庭教育、觀護員、訴前考察、法律援助、心理測試、法定代理人到場、社會調查等特殊檢察制度,這些制度逐步被新刑訴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吸納。

近年來,“寧萌”護未隊開始打造升級版的 “Child”愛心名片

DAY5 上海檢察風雲人物(團隊)風采展

三十二年,彈指一揮間,回首過去,展望未來,任重而道遠。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也是檢察機關的重要職責。

曾經榮獲 “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全國優秀青少年維權崗” “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貢獻獎”等一系列先進榮譽稱號的“寧萌”護未隊,在新的征程中,將繼續發揚首創優勢,擦亮愛心品牌,推動未成年人檢察事業繼往開來、再譜華章!

團隊 | 市院檢察技術處(司法鑑定中心)法醫實驗室

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技術處(司法鑑定中心)法醫實驗室就是這樣一支團隊,雖然僅有兩名團員組成,但卻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紮實深厚的技術功底,在繁重的業務工作中啃下了一塊又一塊硬骨頭,在法醫這個常人所難以理解的特殊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默默付出,以全國檢察機關最少的法醫人數,交出了人均辦案量全國第一的成績單,可以說,許多疑難案件的辦理,都包含有檢察法醫的心血和智慧。

DAY5 上海檢察風雲人物(團隊)風采展

於紅衛(上圖右),1966年10月出生,碩士,1991年7月於上海醫科大學法醫專業畢業後進入市院技術處工作,現為法醫實驗室主任,全國檢察技術信息人才庫成員,上海市司法鑑定協會理事、法醫病理司法鑑定專業委員會委員。

徐躍靈君(上圖左),1976年11月出生,碩士,2000年7月於中國醫科大學法醫學院畢業後進入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工作,2011年8月調入市院技術處工作,現為

法醫實驗室主檢法醫師,上海檢察技術信息人才庫成員,上海市法醫學會理事。

近五年來,法醫實驗室加強與監所檢察和社區檢察等部門的協作配合,開展各類保外就醫醫學審查共計243件,其中約30%的案件不符合《保外就醫嚴重疾病範圍》的規定。

保外就醫制度體現了對人權的保障和對生命的尊重。通過嚴格審查,法醫實驗室團隊把一些所謂的“高血壓、糖尿病、腎病”患者打回原形,助力刑罰執行監督顯成效;也讓那些真正的重病患者能夠得到及時救治,體現了檢察監督下的人文關懷。

法醫工作具有強技術性、低替代性的特點,長期以來,法醫實驗室兩位法醫以勇於奉獻的精神,以甘當配角的姿態,緊密配合、積極履職,為司法辦案和檢察監督提供智囊支撐。在多項改革疊加的背景下,法醫實驗室將繼續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為檢察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人物 | 潘志峰:勇做改革創新的先行者

DAY5 上海檢察風雲人物(團隊)風采展

潘志峰 上海市青浦區檢察院刑事訴訟監督部負責人

“全國首例”、“全市首家”、“全市首次”,潘志峰從檢16年,這些關鍵詞與他的工作息息相關。對於承辦的案件,他富有創新精神,延伸出案件外的一類問題監督;對於檢舉線索,他堅持不懈,牽出一樁16年後的追兇大案;對於新的使命,他充滿改革的勇氣,勇挑重任,扛起訴訟監督大旗。對於潘志峰而言,改革創新永遠在路上。

DAY5 上海檢察風雲人物(團隊)風采展

從檢十六載,潘志峰的辛苦付出收穫了諸多榮譽。他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榮獲上海市第五屆未檢業務競賽辦案能手,青浦區政法系統先進個人,院嘉獎4次等。

他帶領青浦未檢集體榮獲了全國青少年維權崗,集體三等功,集體嘉獎等,所辦案件被評為上海市檢察機關服務大局保障民生十佳案(事)例等。

潘志峰,一個充滿改革、創新、勇氣的基層檢察工作者;一個有愛心、有責任、有擔當的一線檢察官。

路漫漫其修遠兮,潘志峰深信,不管在什麼崗位上,保持改革創新的態度是一名檢察人永恆的修行。大膽探索、勇於創新,他的腳步不會停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