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王菲為何不能達到鄧麗君的高度?

D丶Lei


本人不是音樂專業,對於比較兩位天后的聲樂唱功這些也沒法做出專業性回答,但我覺得這也不是兩個人高度差距的決定性因素。而且大膽說一句直觀感覺,兩人一個甜美一個空靈,都把風格演繹到極致,差距應該在毫釐之間。

鄧麗君和王菲都是領一代風騷的歌壇天后,在她們巔峰時候代表了當時流行女歌手最頂尖的實力和地位。然而這兩個人有差距麼?我認為多少還是有的。王菲走紅在歌壇最後一個黃金時代中,還是有些競爭對手的,她的影響力也相對侷限在話語圈中。鄧麗君則是時代的一枝獨秀,睥睨眾生,一覽眾山小的存在,在七十年代,無論港、澳、臺,無論男女歌手,無一人能在影響力上望其項背。她在日本也非常受歡迎,星光是擴散在整個東亞的。以至於辭世後幾十年,依然被憧憬與模仿,這已經超越一個歌壇天后,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誌和文化符號,供後人解讀膜拜。

當然也不是說王菲就不能成為標誌和符號,這畢竟是蓋棺才能定論,但目前看希望不大。

究其原因,我認為根本是在時代差異。

鄧麗君出現在了樂壇,乃至文化上一個相對荒蕪的時代,時局還在動盪,然而人們又處在幾十年的和平中,慢慢的睜開看世界的眼睛,渴望在封閉與不安中感受新鮮和溫暖。鄧麗君就像一個拓荒者,恰到好處的出現,又完美的契合所有需求,用衝破保守時代的甜蜜浪漫撫慰瘡痍傷痛,她的聲音,她的形象,代表了治癒、希冀乃至萌起的衝動,才能被幾代人念念不忘。

王菲呢,她生在了華語歌壇網絡衝擊前夕,尚且百花爭豔時代,她是空靈的,幻美的,不可替代的,但是並非所有世人和整個年代的剛需,在群芳之中,也就顯得沒有那麼孤耀。

有說一命二運三風水,當人的才華和能力到達這個境地的時候,再能升多高,多數是看命的,人力不可撼也。



文\\L


捕魚小分隊


這是一個偽命題,她們兩個沒有可比性,也沒有什麼好比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鄧麗君的歌百聽不厭每首都是經典,她的唱法比較大眾化,她的人、她的歌早已深入人心,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徵。


鄧麗君的演唱比較全面,民族曲調、西方流行歌曲和亞洲流行歌曲隨手拈來,她的歌曲包含國語、粵語、日語、英語、泰語等等,其語言天賦令人敬佩


大英百科全書評出20世紀世界上前100位音樂家,亞洲只有一人上榜,就是鄧麗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鄧麗君的歌曲列為世界遺產,美國大學音樂教材裡專門有一章是介紹鄧麗君的,其他華人根本沒有,可見鄧麗君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其他華人歌手無人能比。


王菲的唱法還是比較科學的,她的換氣聲能讓人體會到不同的感受,加上聲音處理的效果,其意境也就油然而生,王菲的音樂做得比較精緻,其韻味不是大家能夠模仿得出來的,聲音就是最大的優勢。

王菲將歐美流行音樂與中國流行音樂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她獨特的演唱風格和多變的藝術造型在華語樂壇中很有影響力。


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並不一樣,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聽慣了雄壯的革命歌曲,突然聽到鄧麗君這麼軟綿綿的、這麼動聽的歌曲,就是一種震撼,鄧麗君那時候是一枝獨秀,很快就風靡全國,家喻戶曉;而王菲是90年代靠模仿翻唱鄧麗君的歌曲走紅,她也是鄧麗君的粉絲,後來才有了她自己的菲式唱法,當時香港、臺灣和內地樂壇已經百花齊放。


王菲的歌曲前衛多變,嗓音空靈清澈,鄧麗君的歌曲柔情蜜意嗓音甜美醉人。鄧麗君就像鄰家女孩,很親和很容易受人喜歡,而王菲比較高冷,猶如刺蝟時刻在保衛著自己,拒人於千里之外。


鄧麗君英年早逝,她甜美的笑容和甜美的歌聲就此定格,我們都非常懷念她,她的歌曲紅透半邊天,她的歌曲經典永流傳,她的藝術才華決定了她的歷史定位,她的人格魅力無人能比。





遺產君


鄧麗君是一個始終在事業上向前飛奔的人, 私生活上孤身一人, 感情挫折, 相反在歌壇極其成功極受崇拜歡迎, 作詞譜曲樂隊頂級配置, 演出頂級場所, 拿盡頂級大獎, 演唱的歌曲品種繁多貼近生活唱出心聲, 極易引起共鳴, 彷彿在與一個美麗的農家少女邂逅一般! 鄧麗君的歌曲對象老少皆宜, 曲調朗朗上口, 人們莫不以能唱上幾句鄧麗君的歌曲為快事, 可以說鄧麗君一生的歌壇發展定位準確, 加上自身努力歌曲多產, 所以在全球華人歌壇取得了無與倫比的成功和超然的地位, 這樣的鄧麗君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xiayuan-wang


鄧麗君出生在1953年,如果還在世,今年是65歲,王菲出生在1969年,今年49歲,出道時是1989年,剛好20歲,那時的鄧麗君36歲,已經是樂壇的前輩了。而且歌曲紅透半邊天,王菲才靠著翻唱鄧麗君的歌曲出道走紅,但由於翻唱不是長久之計,後來發展了自己的菲式唱法。鄧麗君的作品數量大約有1000首左右,其中包含國語,粵語,日語,泰語歌曲等,其語言天賦令人讚賞,所接觸的語言不僅會說還會唱,並且在東南亞很出名,比如日語歌來說,也在東京拿到過獎。她的歌曲對後來的小輩影響頗深,王菲就是其中一個,所以鄧麗君可以說是王菲的偶像。

鄧麗君的演唱會幾乎沒有差評,所獲的獎項國家級的多,而王菲的獎項主要還是個人獎比較多,而且王菲歌曲數量沒有鄧麗君多,傳唱程度也沒有鄧麗君的廣。另外就近年來傳出的新聞,王菲演唱會走調,收費貴等負面新聞,可以說是比不上鄧麗君的。包括王菲自己翻唱鄧麗君的歌曲與原唱都能感覺到唱功的差別。

鄧麗君的時代,對後世的影響比較顯著,而王菲比較注重打造個人IP,除了唱歌比較好以外,其他方面並沒有鄧麗君好,鄧麗君曾出國進修日語,英語,數學,1980年,在美國洛杉磯音樂中心舉辦了個人演唱會,第一個中國歌星在國外舉行演唱會的。聽說,鄧小平同志也甚為欣賞鄧麗君獨特的演繹方式 。 就是面對媒體,兩人的處理方式也不一樣。


為什麼王菲達不到鄧麗君的高度,有幾個方面,一是作品數量和質量沒有達到鄧麗君的高度

二獲獎等級沒有鄧麗君高

三影響力沒有鄧麗君高

四唱功沒有鄧麗君高

五時代不一樣,鄧麗君是音樂的鼎盛時期,王菲是音樂蕭條期,後面主要不是出歌曲,而是給影視劇唱歌。王菲的高度應該沒那麼容易達到她的高度。


行走在小城


鄧麗君無疑是華語樂壇最具影響力的歌手,即使這個人已經離開人世20多年。用天后形容鄧麗君是不足以描述她的,但是可以用來稱呼王菲。

王菲從小嗓子就好,人稱小鄧麗君,當年她就模仿唱過很多鄧麗君的歌曲。那時候鄧麗君的歌曲正在大陸風行,給長期沒有聽過這種溫婉歌曲的人們以慰藉。1995年鄧麗君不幸離世,王菲紀念這位深深影響過她和那麼多國人的歌者,出了一張專輯,在港臺名為《菲靡靡之音》。

這個專輯名字大有深意。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鄧麗君的歌聲飄進內地,人們不能光明正大欣賞,人們只能夜裡偷偷來聽,因為按照有關方面的說法,鄧麗君的歌聲只唱男歡女愛,消磨人的意志,是一種靡靡之音。幾年之後鄧麗君的歌曲被允許在內地公開發行,靡靡之音的說法才成為笑談。而這次王菲出版紀念專輯,就巧妙地借用了這樣的說法。不過內地還是感覺不好意思,引進出版後命名為《但願人長久》。

聽這張專輯裡的王菲,不管是《又見炊煙》《南海姑娘》,王菲都不再追求炫技,而是老老實實地唱,誠心誠意為偶像送行。

不管是歌曲風格還是演唱技法,鄧麗君當年的演唱偏於傳統,而王菲趕上了唱片業發展的黃金年代,她的歌曲和演唱風格變得更加洋氣。不管如果論時代的影響力,王菲影響再大,歌迷再多,她也只是一個演唱者,而由於時代不同,鄧麗君對於內地來說是一種超越了音樂範疇的存在。

對於現在很多隻欣賞王菲的人來說,鄧麗君的唱法和包裝都有些土氣,但對於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來說,鄧麗君就是神一樣的存在——儘管她從來沒有來過大陸,也沒有在大陸開過演唱會。但無數的國人被她感染,她給國人帶來的震撼,是其他任何歌手都無法相比的。


鄭捕頭


沒覺得鄧麗君有什麼高度?真說有也就是知名度了吧....

鄧麗君的歌為啥誰都能唱?因為都一個調,她有低音?能唱高音?她幾首翻唱周旋的歌都要降調!她只是大明星!天賦一般,聲樂造詣一般,創作能力幾乎沒有!這叫什麼高度?她只是趕上了大陸從封閉走向開放的好時候!放到世界範圍內,勉強只能進第三梯隊,和卡朋特比都顯得不如!和王菲比....呵呵,如果單論在聲樂方面的天賦、實力和創作能力的話,王菲甩鄧麗君幾條街!

一些人就喜歡吹死人,不知道什麼心態!黃家駒活著的時候在香港也只是二流的,死了沒作品了楞給吹成一流、超一流,甚至神,還有拿黃家駒和MJ比的....要多傻逼多傻逼!


用戶70945180755


看了不少網友評論!大部分網友對王菲的評價都不太友善,對鄧麗君是一邊倒的好評!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德標準,都有喜歡或不喜歡的權力,這個無可厚非!


不過對這兩位華語樂壇的巨星,我覺得兩人都給觀眾帶來很多經典歌曲!說實話這兩位的音樂我都很喜歡,而且各自都有自己的特點!之前不少網友也很詳細講了兩人無論是音樂上的風格,還有在生活上的性格!所以這裡就不重複了!



對這個問題,我就想說一下,人家王菲為什麼要達到鄧麗君的高度呢!她說過要想要到達鄧麗君的高度嗎?還是說她達不到鄧麗君的高度就過不下去!好像沒有吧!其實這個問題很明顯是在製造輿論,雖然說王菲因為幾段感情生活,讓很多人不待見,但大家都知道王菲的性格很高冷獨特,那大家覺得人王菲會在意嗎?又回到問題本身,她有必要達到鄧麗君的高度嗎?難道她的高度很低嗎?

當然了鄧麗君小姐是華語樂壇當之無愧的天后,也紅遍了東南亞乃至全世界的華人社區!但就因為這個,難道每個人都想達到她這樣的高度嗎?我不想不是吧!這僅僅是別有用心人的想法吧!其實這就好比家長在訓自己孩子一樣“你看看某某小朋友怎麼聽話怎麼厲害,如果你能像人家一樣就好了”,但從不考慮自己孩子是不是想要跟某某小朋友一樣!難道想當將軍的士兵就真的是好士兵嗎?那請問原來士兵的將軍去那裡呢!是不是被士兵幹掉了!
其實人家就想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活著,那管其他人高度!
沒錯是有很多人不喜歡她,但對她來說有影響嗎?

謝謝!我是“球球”!


球球說說看


我想能蓋過王菲的,除了鄧麗君也沒有別人了吧?她倆各有所長。

鄧麗君創作歌曲比例不高 翻唱的比較多。王菲的原創歌曲很多。

鄧麗君在大陸精神匱乏時期被大陸人民接受,讓三十年音樂空白的人聽到了沒有政治的歌曲。王菲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時候逐步達到巔峰,期間不斷有大牌明星失去了光環。王菲走過的路更難。

王菲比較隨性,自我。符合當代人的追求標準。鄧麗君是符合中國傳統文化要求的典範。美麗而不冷豔,親近而不高傲。

在鄧麗君的時代,鄧麗君是紅杉樹,別人都是叢林。在王菲的時代,百花齊放,王菲是牡丹,百花叢中最鮮豔。

到現在為止,能趕上王菲的人還沒有。

(如果比較事業成就,最好不要過分強調個人私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態度,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王菲與鄧麗君所處的時代不同,鄧麗君那時候是她一個人的時代,而王菲只能代表她自己。


都說時勢造就英雄,王菲與鄧麗君雖然都是華語樂壇唱功很好的兩位歌手,但是王菲卻一直沒能達到鄧麗君的高度,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二人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

鄧麗君當紅的年代是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前期,那時候的社會經濟文化都並不是很繁榮,人們之前已經習慣了雄赳赳氣昂昂的革命歌曲,一下子聽到鄧麗君的這種柔情似水、情意綿綿的歌曲之後,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而且那時候無論大陸還是港臺,鄧麗君以及她的歌曲就是一枝獨秀,沒有人能與她媲美,於是鄧麗君便很快風靡全國,甚至在日本也很出名。

鄧麗君事業發展紅火的時期,華語樂壇競爭並不激烈,沒有什麼出彩的歌手能與她比拼,那時候是屬於鄧麗君一個人的時代。



王菲成名是在90年代,改革開放後社會經濟發展很快,文化產業也非常繁榮,越來越多的歌手湧入歌壇,競爭非常激烈。那時候的華語樂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王菲雖然唱歌很空靈,有獨特的風格,但是那個時代並不是屬於她一個人的,與她一樣優秀的歌手有很多。



鄧麗君英年早逝,她的許多經典歌曲到現在還被廣為傳唱,比王菲的歌曲傳唱度更廣,而且王菲現在已經淡出歌壇,沒有什麼經典作品,比起鄧麗君還是差一點。


R娛記


王菲和鄧麗君應該是全國大眾都熟知的華語樂壇天后了吧!



鄧麗君不僅是內地第一個真正走進千家萬戶的臺灣歌手,更可以說是華語流行樂壇的啟蒙者,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無論是男歌手還是女歌手都或多或少會借鑑鄧麗君的唱法,可見鄧麗君在華語樂壇的影響力。



此外,鄧麗君個人演唱風格也比較全面,無論是中國流行音樂還是西方流行音樂,鄧麗君都十分擅長,而且除了擅長演唱國語歌曲外,鄧麗君還可以演唱粵語、日語、英語以及泰語歌曲,也因此,鄧麗君的粉絲分佈區域極為廣泛,可以說她以柔美動人的歌聲和令人心醉的情歌廣泛吸引了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韓國等地的青年人和老年人。



也因此,鄧麗君獲得了臺灣金鐘獎最佳女歌星獎、臺灣金曲獎特別貢獻獎、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金針獎、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金曲榮譽大獎、日本有線大賞三連冠和全日本有線放送大賞三連冠等多個重量級獎項,並且在鄧麗君去世之後她還被大英百科書裡面評出上個世紀前100位音樂家之一,鄧麗君的歌曲還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這足以看出鄧麗君的在全世界的影響力。



王菲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憑藉其獨特的演唱風格以及可以賦予音樂自己想法和感情成為同時代無可比擬的樂壇天后。



而且在王菲成名之前,王菲也曾多次翻唱鄧麗君的歌曲,比如《風從哪裡來》、《迷人小姐》、《鄧麗君故鄉情》,也因為這些翻唱歌曲令王菲也有小名氣。


之後,王菲更是憑藉自己獨一無二的“菲式唱法”以及天籟空之靈之音,歌前衛多變,嗓音空靈清澈火遍華語樂壇,很多明星都無法模仿她,王菲也因此成為當時被美國《時代》雜誌譽為“流行樂壇女王”。



然而,王菲和鄧麗君相比的話,拾憶認為王菲總是差了一點,而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鄧麗君的唱法更加溫柔,讓人喜歡的同時還有一種可以親近的感覺,在加上鄧麗君本人擁有一種可以讓人接近的魅力,也因此鄧麗君更加受人喜愛。



而王菲因為個性比較直接,隨性自我,而且很多時候不太顧及別人感受,這也令王菲儘管唱功一流,但是聽她的個就給人一種只可遠觀的感覺,也因此很容易造成王菲和粉絲之間有一種距離感。



再加上王菲私下不太注重保護自己的嗓音,時常會抽菸喝酒,這也很容易令王菲嗓音出現問題,也因此王菲開演唱會現場時也會被觀眾發現跑調等問題,而鄧麗君無論是唱片還是現場都讓人無可挑剔,因此,綜上所述,王菲即使是現在樂壇無可比擬的樂壇天后,但是和鄧麗君比起來還是差了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