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站在平板顯示前沿:對話天馬總經理孫永茂

對於中小尺寸面板行業而言,天馬微電子的地位絕對不容置疑,其在2017年第四季度超越日本顯示(JDI)成為全球最大的LTPS面板供應商。其目前也是頂級全屏手機面板供應商,全球手機制造商都希望能在其最新設備上使用。天馬自1983年開始採用非晶硅(a-Si)技術開展LCD TFT業務,並在LTPS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如今,其在6代工廠第一階段設備開啟了剛性OLED面板的量產,並計劃進入柔性OLED面板的第二階段。

站在平板显示前沿:对话天马总经理孙永茂

天馬總經理孫永茂

日前,Digitimes對天馬微電子總經理孫永茂先生進行了專訪,話題涉及公司的非晶硅、LTPS和OLD平臺,以及mini LED、汽車顯示器、印刷OLED及其他技術的路線圖。投影時代網(PJtime)對該文章進行了編譯加工,以下是訪談實錄:

問:公司近期發展勢頭強勁,請您談一談天馬目前的業務運營情況。

答:自1983年成立以來,我們已經運營了35年。近期,我們通過了三個主要發展階段。首先,2008年標誌著一個技術轉型時期的開始,我們採用非晶硅技術進入了TFT行業;第二階段始於2011年,是我們TFT業務穩定增長的階段,在此期間,我們啟動了LTPS業務,取得了顯著的技術開發成果;2015年是一個快速發展時期的開始,我們的收入呈指數級增長,同時也開始進軍OLED領域。

近十年中,我們的收入增長了17.2倍,在收入顯著增長時期,複合年增長率達到39%。2017年,公司淨利潤8.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1.82%,收入為130.13億元,增幅30.51%。

去年一年,公司業務表現處於最佳狀態。據IHS Markit數據,2017年第二季度天馬在全球LTPS面板出貨量排名中位居第二,在第四季度一舉超越日本顯示拿下冠軍頭銜。

今年一季度,公司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47%,表明我們在收入增長方面領先於同行。我們還將繼續保持我們在智能終端市場、汽車、工業和物聯網(IoT)/新應用等多個關鍵細分市場的領先地位。

對於智能手機面板的出貨量,天馬在LTPS領域已經連續兩個季度排名第一,同時也是液晶全明面板的最大供應商。

關於全屏手機面板,2017年天馬的出貨量佔全球出貨量的26%,成為全球最大的全屏手機面板製造商。此外,由於我們已能夠滿足客戶推出新產品的需求,天馬全屏面板的滲透率在2017年達到40%。我們在2018年上半年推出了第二代全屏面板,並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第三代面板。

汽車應用領域,天馬目前在全球儀表盤顯示產品出貨量中排名第二,全球使用的儀表盤顯示器中有1/5是由天馬提供的。我們公司目前也是國內最大的液晶汽車面板製造商。

2014年,我們的汽車面板出貨量(僅前端使用)為280萬片,佔全球份額的3%;2017年我們的出貨量增加到1560萬片,份額提升至12%,三年間的複合年增長率為77%。

我們相信,未來汽車顯示市場的增長勢頭將集中於高分辨率、大中型CID(中央信息顯示屏)產品上。此外,汽車LTPS面板的普及率也將增加。

天馬目前也是工業面板的第二大供應商,包括醫療、航空娛樂、導航和智能家居應用。公司還未物聯網及其他新應用開發新產品,譬如AR/VR、無人機和機器人設備。

問:天馬擁有三大技術平臺,即非晶硅、LTPS和OLED,公司在各個領域的部署情況如何?

答:對於非晶硅技術,我們正在進行轉型,目標是專注於汽車、工業控制和差異化智能手機應用的生產。我們還成立了專門的顯示器業務部門,專注於提升非晶硅生產線並提高製造能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產品規格。

在LTPS領域,我們將繼續努力保持我們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同時專注於高端智能手機和筆記本應用以及汽車應用的生產。

自2017年以來,我們通過將生產線轉換為全屏面板來應對市場趨勢,我們的5.5代和6代工廠的產能利用率一直處於較高水平。此外,我們還致力於開發用於高端筆記本電腦和汽車顯示器的LTPS面板。

同時,我們也在嘗試在OLED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專注於為品牌廠商量產。對於剛性OLED面板,天馬於2010年建成一條4.5代中試生產線,並於2011年1月推出首款產品。隨後於2013年在上海建成5.5代生產線,開始為品牌客戶生產OLED面板。自2018年第一季度開始,我們已準備好投入量產全高清+全屏面板。

對於柔性OLED面板,我們於2015年開始在武漢開展第一階段的6代OLED工廠建設,該工廠於2017年4月成功下線剛性和柔性面板,為2018年6月的量產鋪平了道路。同時,我們已經與武漢市政府簽署了合作協議,將進行針對柔性面板的6代工廠的二期擴建項目。

一期6代OLED廠總投資為120億元,二期需要注入資金145億元。第一和第二階段項目的柔性OLED面板總產量將達到每月37500片基板。

問:天馬近來業務表現顯著增長,那麼企業未來持續增長的戰略重點是什麼?

答:我們制定了一項“4421”戰略,旨在通過優化我們四項持續發展的技術(非晶硅,LTPS,OLED及其他技術)來深化我們在四個核心市場(智能移動設備,汽車,工業和物聯網/新應用)的部署,我們將不斷強化在軟件和硬件方面的實力,以尋求實現平板顯示(FPD)行業領先市場地位的終極目標。

就業務比例而言,智能移動終端設備應用目前佔我們總銷售額的70%,工業和汽車應用佔30%。我們的整體產能和股權投資仍在增長,我們預計智能移動設備應用在不久的將來仍將佔到總銷售額的60%-70%,其他應用佔據30%-40%。

我們通過消費及專業顯示器業務部門來加強全球部署,以便與客戶保持緊密聯繫,並不斷擴大研發費用,2017年總投資16億元,2010-2017年間的複合年增長率為42.7%。同時,研發費用在總收入中比例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4%。

截至目前,我們共申請了9629項專利,並獲得了5606項專利授權,其中45.6%為海外授權。近三年來,新專利申請的數量同比增長了20%以上,其中in-cell觸控和全屏面板的專利申請量已經超過了所有同行公司。

問:天馬如何看待mini LED等新技術的發展?

答:公司一直密切關注mini LED的發展,因為我們相信其可以搭配LTPS技術來提高顯示產品的性能。除了將mini LED技術應用於手機領域之外,我們還致力於專注汽車面板領域,並正在與我們的客戶共同努力。我們認為在將mini LED推向商業化之前還需要一段時間。

然而,從長遠來看,大多數行業觀察者認為,mini LED很可能是一種過渡性產品,因為技術上講其生產更加困難,且生產成本相對較高,這會對應用造成一定限制。

在5.5英寸和6英寸手機面板上應用mini LED背光時,可能會增加每臺5-10美元的背光成本,因此我們認為,如果mini LED無法實現成本下降將很難獲得大規模應用。

問:您如何應對剛性OLED面板價格持續下降的挑戰?同時探索生產成本仍相對較高的柔性OLED的新應用?

答:我們在2010年於上海建立了中等規模的OLED試產線,從那時起我們積累了一些專業知識。相比之下,在性價比方面,剛性OLED面板目前在LTPS面前沒有優勢。但我們相信OLED產業可以專注於柔性產品,利用建立在剛性OLED生產基礎上的製造和技術基礎。

問:您如何看待全屏及缺口型智能手機的發展?蘋果iPhne X銷量低於預期會影響中國在OLED領域的大規模投資嗎?

答:總的來說,18:9全屏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已經顯著增長,並且還在向更高的屏幕機身比例(如21:9)發展。這方面,天馬有能力應客戶需求推出相關產品。

我們注意到iPhone X的銷量低於預期。但是,中國面板製造商是否會繼續投資OLED將取決於製造商自身以及投資環境和地方政府是否繼續支持該行業的意願。

問:公司將如何應對飽和的智能手機市場?另外在人工智能(AI)領域有什麼樣的部署?

答: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確出現飽和,但也出現了一些結構性的變化。近期與客戶交換意見時,一些客戶認為,印度、印尼等不同區域市場仍有巨大潛力。因此,不同區域市場的增長勢頭將持續。

至於人工智能的機會,該細分市場相對多元化。多年來,天馬一直與智能家居設備和智能揚聲器等全球品牌合作,大批量推出多種產品,併成為這些合作伙伴的核心供應商。

問:在製造技術方面,與韓國和日本的競爭對手相比,中國面板製造商是否仍面臨重大技術壁壘?

答:在我們看來,液晶製造技術正在成熟,韓國面板製造商脫離液晶市場的舉動表明了這一點。在競爭力方面,技術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則是市場反應速度和成本結構。

從技術上講,中國面板製造商如今可以與韓國和日本的競爭對手相媲美。但從市場反應的角度看,天馬目前在產品組合和服務能力方面居於領先地位。換句話說,當今液晶面板製造商的核心競爭力不僅僅體現在技術上,還體現在對客戶需求做出響應的綜合能力上。

問:公司在汽車顯示器市場部署的重點是什麼?

答:首先,我們正在建立一個全球分銷網絡。汽車行業中有來自歐洲、美國、日本、韓國和中國的一些大型公司。由於這些大型汽車公司在德國、新加坡、美國及其他地區也設立了研發中心,我們正在與這些汽車製造商共同在這些研發中心所在的市場建立管理辦公室。

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直接與這些汽車製造商溝通,確認其在未來五年內的產品路線圖,然後我們可以提前與系統供應商進行討論,以便為汽車製造商提供所需的服務。

供應鏈管理是汽車顯示器市場的主要挑戰,因為必須管控上游材料的品質併為指定客戶選擇合適的供應鏈。這些是近年來我們關注的領域。

我們目前是全球儀表盤顯示器的第二大供應商,而CID產品的出貨量可能會成為未來的增長動力。汽車顯示器的發展順應了消費電子產品的趨勢,關注亮度、透光率、低功耗等特性。因此,我們已經開始向客戶提供基於LTPS的汽車面板,這些面板也將成為增長動力。

我們還相信,對一輛汽車而言,不僅顯示屏的尺寸將繼續增大,顯示屏數量也將增多,可能會達到10塊。

同時,柔性及透明顯示產品也可用於汽車。OLED面板在汽車市場的潛力可能不會出現在未來一到兩年,而需要五到十年。柔性OLED面板也會進入手機市場,但這些面板的應用不會侷限於增大尺寸的手機。

問:天馬對聚華印刷進行了股權投資,能否談談公司在印刷顯示技術上的部署?

答:正如我們的“4421”戰略,我們正在關注創新技術的發展。我們參與開發OLED技術的開放平臺聚華印刷是我們探索過程的一部分。印刷顯示技術專注於大尺寸顯示產品,並將隨著未來技術發展向中小尺寸產品發展。因此,我們將繼續關注該項新技術,並適當進行投資。

問:您如何評價平板行業長期的產能過剩?

答:由於消費電子產品的長期價格走勢將繼續下行,很多人對面板行業看衰。主要原因是整個顯示行業處於低迷狀態時,面板價格將迅速下降以回應市場趨勢。

但我認為,專注於大尺寸型號的面板製造商更可能受到商業週期的影響。但對於中小尺寸面板製造商而言卻並非如此,因為這些製造商生產的許多產品大多為定製產品,這類產品的價格取決於涉及的技術層次。因此,很難以行業低迷為尺度去評價某一家面板公司,特別是中小尺寸面板製造商。

我堅信中國的智能手機廠商將繼續迎來強勁增長,儘管智能手機市場正在飽和。智能手機市場在2018年第一季度實際下降,但我們的很多客戶仍取得了良好的業績。因此,天馬將繼續享受成為智能手機領域核心供應商的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