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16個月寶寶基本不會說話,這樣正常嗎?

何桂賢


16個月的寶寶基本不會說話,基本不會叫爸爸媽媽,這也不能屬於不正常,確實有的寶寶開口說話比較晚。



一般來說,寶寶的語言發展會遵循如下的規律,

  1. 從剛出生到30個月左右的時間,他們可能只會發一些嗯呀的聲音。但這些只是人類的本能。等到寶寶六七個月的時候,他們可以發出ba.ma這樣帶有原音的聲音,但是他們並不瞭解其中的含義。
  2. 寶寶11個月左右可以把爸媽與父母的人對應起來。如果說話早的孩子,這時候已經可以說出非常簡單的一個字或者兩個字。但是大部分孩子還是處於bama階段。
  3. 寶寶13到18個月的時候,會使用簡單的吐詞,比如說吃,抱。能聽懂父母或者其他親近人的一些指令。有的孩子可以說出幾個簡單物品的名字。


  4. 20到24個月的時候,可以說出最簡單的主謂賓的句子,比如,我吃蘋果。
  5. 25到30個月的時候,寶寶基本詞彙已經達到了300個左右。分得求各種人稱代詞。可以說簡單的複合句,比如我餓了,我要吃蘋果。
  6. 30個月到36個月的時候。會用方位詞來表達,上下里外。會使用,為什麼,什麼樣來進行提問。寶寶的詞彙量已經達到500個左右。

16個月的孩子還不能開口說話,您要綜合評估,看看孩子的聽力和理解力是否有問題。能否聽懂大人的指令?能否指認家中的物品?如果這兩個指標都正常,那可能是說話晚,否則就要帶寶寶去專業醫院進行檢查。


我是J媽,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的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教學課程已經上線啦!關注即可免費獲得!


J媽學堂


這位家長您好,從您的問題中能感覺到你因為寶寶不會說話而焦慮擔心的情緒,首先您需要了解,在孩子0-9個月月齡時,他咿咿呀呀的發音也算說話的一種,被稱作咿呀語,而孩子能少數說簡單的詞彙也是從1歲之後開始的,這些詞彙家長不會聽的很清晰,在1歲後的幾個月,孩子的詞彙量才會逐漸增加,再加上每個孩子語言學習的時間差異較大,16個月不會說話這一點您不要過多焦慮。



在嬰兒語言學習方面,這裡有些方法供您參考:

1、重複,重複,再重複

著名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表示,學習是通過聯結與強化來習得的,也就是當孩子有發出聲音、或是做出動作時,家長需要及時給出語言反應,強化孩子的言語能力。比如孩子咿咿呀呀的發聲時,您可以跟她聊天“怎麼啦寶貝?你看這個是什麼呀”等等,頻繁的重複很重要(尤其是與日常生活有關的詞語)。只要在嬰兒期(0-2歲)教得好,孩子之後會慢慢成長為善於表達的人。

2、溝通是最好的語言學習方式

您可以用讀繪本的方式,給孩子提供充足的語言刺激,或是給孩子講講今天發生的事情,多與孩子說話,在孩子發聲的時候鼓勵孩子,可以加強他表達的信心。

3、足夠的耐心

孩子在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會用很長時間去想,如果孩子此時能斷斷續續的說,是一個很好的現象,需要您此時帶著足夠的耐心聽孩子說話,不要打斷他,等他說完後再幫助他整理句子,給孩子做示範,並且及時給孩子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