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那些讀985、211大學的農村孩子,最終過得怎麼樣?

王2519


說實話,農村孩子考上985、211大學的可真不容易,都是一些智商高,家庭重視,自己有很強自制力、學習努力刻苦的孩子。雖說考上了985、211大學,有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也有了一個較高的起點,但畢業後想過得很好也不太容易。

一、農村孩子985、211畢業繼續深造的比例偏低。農村相對來說家庭經濟條件要差不少,家裡能供孩子上大學實屬不易,所以很多農村孩子希望儘快就業,挑起家庭的重擔。那些最出色的農村孩子,因為這些孩子可以因為過於出色,有機會保送上研究生,這樣的孩子是不願意錯過繼續深造機會的。除此之外,自己主動報考研究生的比例相對城市孩子要少得多。城市孩子沒有養家餬口的負擔,他們更多的會選擇繼續深造,從而達到一個更高的平臺。經常會看到,一些在大學成績一般的城市同學,多年後都上了研究生,考上了博士,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二、農村孩子985、211畢業選擇工作更看重工資待遇。因為就讀的學校比較好,校招的機會還是很多的,其中不乏待遇優厚的企業。農村孩子在選擇就業單位時更傾向於工資待遇高的單位,這樣能更快地經濟獨立和挑起家庭經濟重擔。而城市裡的孩子可能更多地考慮職業的發展空間和自己的興趣愛好,所以多年以後,發現城市裡的孩子的大部分職業發展得順利,成績會更好。

三、農村孩子985、211畢業創業的比例偏低。儘管是名校畢業,有較高的起點,但真正創業的比例比城市裡的要低很多。因為創業不僅僅只有熱情和能吃苦就行的,更多的是需要資源,相對來說這一塊農村孩子就差很多了。首先是資金這一塊就是個問題,因為父母是農民,以務農為主,收入有限,供讀書已經花光了積蓄。而創業又存在不確定性,如果貸款創業那就壓力更大,一旦失敗那就很難翻身,因此不是很好的機會有很大把握,農村孩子不敢去創業。

四、農村孩子985、211畢業在一二線城市打拼不易。在一二級城市房價高企的今天,哪怕你就是在一個高薪企業工作,也是很難買得起房了。就算是在房價沒太大漲的時機,一樣在大城市買房是農村孩子心裡的痛。在花光父母的積蓄求學後,你還指望農村父母幫你付買房嗎?你還指望父母給你一個光鮮的婚禮嗎?所以農村孩子在大城市的紮根真不易,需要多年的艱苦打拼才能過上城裡普通人的生活。只能說他們可以為下一代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以上是我做為一個農村學子的切身感受,當然也有不少農村學子把握住了機遇,取得了成功。你們怎麼看呢?請留言評論、轉發。


良心老師


翻到這個問題,就想回答一下。


我,一所一般般的211大學一本畢業,專業是水利工程,當時10年高考後,網上經常說什麼就業紅牌專業,綠牌專業,黃牌專業,那時腦袋果然是瓦特了,不然會報這種苦逼的"綠牌專業"。

畢業那年,中水利施工企業有一家比較好的就是中水八局等幾個,但是收的人比較少,在招聘的時候簽了山西建工集團的一個分公司三方協議,由於考慮到企業幾十年不做水利工程了,學了四年水利,總有點不甘心。

後來過年回家的時候,看到了學校招聘網站上,有現職公司的招聘公告,公司在廣東二線城市,國企,水利工程比較多,然後就發了一個郵件過去,沒想到那邊人力很快打了個電話,問了一下情況,就讓趕緊籤協議。然後當時在貼吧上也認識了一個人,他就是12年的時候畢業去了公司那邊,我瞭解一下情況,感覺還可以。然後就把三方協議解除。重新簽了這個公司工作到現在,已經有快四年了吧。




14年剛畢業的時候工資扣除五險一金之後大概只有3k多點,工作的話主要是在下面的項目部,不過現在的話項目部都有空調什麼的,條件比以前好多了,也不用天天跑工地,在辦公室居多。每個月有五天左右的休假吧,然後回公司總部休息來回的車票公司給報銷。中間曾想過要換行,參加過一次國考,考了120,沒進面,由於老婆是廣東的,短時間也離不開廣東了。


第一年3k-4k,第二年4k-5k,第三年5k多,第四年考了水利二建證,公司給的錢少,還沒評工程師,掛不了項目,也只有7k-7.5k吧(全部以扣除五險一金後,實發計算)。相對於同學進了央企施工單位或其他省屬企業,工資算比較低的,不過公司領導和公司氛圍都還好。上年中標項目多,有1.4萬獎金,但是公司財務人員加到公司裡面了,目測以2萬多計算,扣了3.5k的個人稅,心痛啊。

缺點:一個工程建設工期短則幾個月,長則好幾年,做完一個工程又要搬到下一個工程,到下一個工地又要重新開始,離家偏遠,找不到老婆,娶了老婆又照顧不到老婆孩子,心裡壓力會比較大吧。


工亦有道


網友一:

我是一位農民,我兒子內蒙大學本科讀完被保送到北京師範大學讀研。今年畢業。現在以應騁到首經貿大學輔導員。並解決北京戶口,工資也很好。徹底改變了人生。985,211學校對農村孩子真得很重要。同樣學習不一樣的環境受教的程度沒有可比性。兒子在讀大學時就比同樣他們沒考進好學校的同學學習的時間就多,努力的也多。大三有半年時間到北京大學交流學習中午都沒有休息時間。可見好的大學不但師資硬件設備好,學習的知識也多。這樣的環境怎能不培養出好的人材。我想農村孩能進985,211學校就業的機率可想而知。努力吧那些靠知識才能改變命運的農村孩子們。


網友二:

我也是農村出來,上了一所一般的師範類211,不是985的,學國際貿易。讀大學時就感覺沒多大用,畢竟是個事務性專業,沒讀書的,英語一般般的都可以做。大學期間自學會計(學校沒有這個專業),考了CPA。畢業後回老家的郵政局工作一年,感覺就是混日子沒挑戰沒前途。離職的時候家裡人還讓我花點錢辦個停薪留職,我沒同意。後來又去學校備考中央財經大學會計研究生,沒考上,直接去了深圳找工作。去了國內前三的會計師事務所,前後工作五年,很辛苦,也學了很多,財務專業能力提高不少。去年跳槽去了國內前五的投行,AS級別。這些年一直在積累專業知識,一直在學習。


從這麼多年的經歷,我感覺:

1、農村出身的學生在視野、交際方面稍有欠缺,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強,有決心。

2、後天的學習努力可以很大程度上改變善農村大學生的不足。

3、如果一開始只是做中低端的工作,學校家庭背景不那麼重要,如果一開始就要從事高端行業,家庭學校就有幫助了。我們投行部裡面至少有三成是國外名校碩士畢業,他們在國外讀六年,至少花了200萬。這是農村家庭很難承受的。有部分是富二代或官二代。剩下的就是專業能力強的。當然富二代官二代也是能力強的,一般的在投行不好混。

4、農村出身的大學生,如果專業能力不強,是很難得到高端工作的。因為能力和背景總得佔一樣。什麼都沒有就是自己的責任了,因為出身改不了,而提高專業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努力實現的。

5、混的好與不好,更多在於自己。抱怨學校、出身沒有意義。應該抱怨荒廢時間的你。


網友三:

我自己感受來說,五年之前的那些畢業於985的農村孩子,大多數的工作還是不錯的。因為之前房價比現在要便宜很多,當時一般城市工作兩三年供首付沒有問題。隨著年齡增長經驗積累,工資待遇會不斷提高,還款的壓力變得很小。就一般來說,985畢業除去特別混的好的和特別差的,年薪15到30萬,這個是正常的。所以對農村的孩子來說還是要讀書才是好的出路。當然,如果頭腦靈活,創業做生意也是可以的。

這個是2015年的數據。

嗯,現在2017年來說應該有不小的漲幅

網友四:

我是農村娃,弟弟比我小13歲,大學過的很艱難,父母提供學費,部分生活費,拿過助學金,大學畢業直接保送本校研究生,研究生階段在外面公司實習,沒花家裡錢。15年畢業,在一家大型國企上班,從事研發工作。老婆是高中同學,也是農村娃,211本科,985研究生,我們大學研究生都是異地戀,她研究生讀兩年,14年畢業,15年考了我同城市的公務員。

17年,我們結婚,買房,買車,全靠自己,雖然貸款壓力很大,但兩個人也足以應付。有時候想想,人生真是奇妙,我13歲時小學六年級離開農村去陌生的城裡上學,是因為我弟弟是超生的,為了弟弟出生,我們一家東躲西藏,提心吊膽,生活拮据,受盡委屈,這也成為我一直一來學習的動力。如今,畢業了,工作兩年了,依舊生活的掙扎,農村的父母年紀大了,沒工作沒養老保險,弟弟還小馬上上高中,我且剛剛在這城市立足,壓力好大!


網友五:

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身邊基本都是985本科或者碩士畢業,農村孩子可以靠985招牌進國內著名的世界500強外企或者國企的,所以畢業院校是很好的敲門磚。

但是進了企業會分配一線崗和辦公室崗位的,這時候,人力資源部門的會很勢利地把農村出身的孩子分配到一線,原因很簡單,沒背景能吃苦。

即使你在家裡是富農,也不幹活,人力資源的人們會想當然地把你送到一線。當然,送一線的還有非本地生源,因為人力資源的人不知道本地生源的孩子是否有背景關係。

農村的孩子送到一線後還會再次分配崗位,勞動強度大的和勞動強度小的,還有人力資源部門遺漏下來的有背景的孩子。你以為剛剛工作時填寫的公司級個人資料和分到部門後填寫的部門級個人資料都是做什麼的?你真的以為人家在看你四六級考了多少分?看得是你父母關係,看你是哪裡人,看你是否是黨員,什麼學生會主席之類的我就呵呵了,你認為有用說明你涉世未深。


豎起耳朵聽皮卡丘


我感覺這個問題我比較有資格回答,我身邊有幾個這樣的例子。

第一個例子,我剛上初中的時候,我們村一個女孩考上了北京大學,一時間轟動整個村莊。這個女孩是姐妹兩個,從小沒有了母親,是父親把他們兩個拉扯大的。上高中的時候,姐妹兩個一塊考上了我們當地的重點高中,兩個人學習,在全校都是前幾名。由於家裡條件太差,姐姐可憐父親就輟學幫父親幹活,供妹妹讀書。數年以後,妹妹如願以償,考上了北京大學,目前在某個國家保密單位工作,而姐姐在家裡面幹農活。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真不是吹的。

第二個例子,我們從小一塊長大的,小學,一個班的,初高中都是一個學校的,他學習比較好,腦子特別靈光聰明。平時大家學習,他從來不學習。高考的時候發揮失誤,考上了華中科技大學,目前在騰訊公司總部工作,好像是軟件工程師,聽他母親說,一個月工資八九萬,我感覺有點邪乎,不太現實,不過每個月兩三萬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第三個例子也是從小一塊長大,和第二個例子中的那個同學,我們是一個班的,他們兩個都是第一名,第二名,不分伯仲。這個同學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讀數學專業,好像還在讀博士。

第四個例子,絕對是個女漢子,一個非常勵志的典型。高中的時候我複習一年,她複習三年。讀的是黑龍江大學韓語專業,大學一年級,作為交換生去韓國讀書一年,大學畢業之後直接考取的韓國的研究生,韓語專業,現在在讀博士,好像馬上該畢業了。讀書期間,幫大公司老總兼職當翻譯,貌似還挺不錯的。



剩下幾個211,985畢業的,有的在本田公司總部工作,有的去銀行了,有的去大學裡面教書了。還有一個考上了北京的公務員。

說來說去,都比我這個不入流學校畢業的基層公務員強太多了。


叮叮咚看世界


說別人總不如說自己更熟悉。

我完全滿足題主的要求,來自農村,憑自己努力考取了211大學。

我記得第一次帶大學宿舍同學去我家裡玩兒,大學同學到縣城後說,你們這的人聰明,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四面都是山就一塊平地,被你們拿來當做縣城了,你說呢.”但縣城離我家還有七十里地路,所以我僅是來自農村還屬於來自山區的農村。

因為小時候身體比較弱,父親說像我這樣的,如果留在我們那裡幹不了農活,估計連婆家都不太好找,就這樣我硬生生的被逼上學習這條不歸路。


按部就班的讀書讀下來,去北京一所211學校讀了研究生
,讀書過程也很艱苦,考上研究生那年父親得重病去世了,半工半讀的狀態下,最終對自己有了明確的認知。



當畢業臨近時,很多同學考取了公檢法等政府單位,我選擇了全球500強的某企業,並被派往海外,補助加工資第一年是20萬,基本上頂上我們村普通人家十年的收入。但是這並沒有可驚喜的地方,因為在我那個封閉且封建的小山村,一個女孩子外出打工不是光彩事,哪怕我是研究生畢業去的正規企業。我記得臨行前,我姑和我說“你讀了這麼多書,最後還是一個打工者”,讓我很難釋懷。

在企業工作期間我成家了,老公是本地市裡人,家裡就他一個,婆婆身體不好,我們也就辭職回到了家鄉,考了本地的公務員,我和老公當時都是以單位第一的名義考進去的,所以有時候學習好還是有點用處的。

我辭職的時候,我同學嘲笑我“努力二十年就是為了嫁給你老公嘛?”
而我想的是“我這麼努力真的只是為了嫁給自己滿意的人,正因為我努力了才有機會碰到我老公,難道不是嗎?”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很多同學都是因為讀書改變命運的,尤其是農村來的同學雖然不如城市裡同學學識淵博,涉獵廣泛,興趣奇多,但我們身上那種堅韌,懂得珍惜的品質足以支撐我們快樂的生活。


秘語相傳


本人是土生土長的草根出身,小時候家裡孩子多,父母掙得錢少,每次都因為沒交學費就被趕出教室,第二天又厚著臉皮去上課了。那時,兩個姐姐學習成績都很好,每次期中期末都會領到獎狀,而我身為一個男孩,就是不爭氣,學習一般,小學基本是混,感覺那時真的很對不起父母。


到了初中,學雜費又多了一大筆,家裡上學的孩子多,花銷大,入不敷出,兩個姐姐為了減輕家裡負擔,初中沒有畢業就紛紛輟學,外出打工去了。由於那時重男輕女,父母和姐姐都外出打工供我一人上學,內心什麼慚愧,立志要好好學習,雖然初中成績還不錯,也考上了縣裡排名第一的高中,但沒有分到實驗班。

高中三年也是刻苦學習,立志報家,雖然在班級裡也是排名前幾,但是平行班每年也就能考上一兩個。果然,高考結束,只看了一個渣渣二本,瞬間感覺很失落,但是至少是一個本科那就不錯了。本科期間感覺學歷非常重要,我不甘心就停留在這個高度,所以大三時期就早早準備考研,每天早出晚歸,日復一日。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以學院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西安某211大學的研究生,那時非常高興,也是長長的舒了一口氣。研究生期間,表現還可以,曾經有碩博連讀的機會,我考慮到父母年齡已老,決定去工作。現在已經接近畢業了,由於女朋友一直在某城市工作,我讀研時她在工作。我也一直在找哪個城市的工作。

九月份招聘旺季,和同學一塊去投簡歷找工作,由於自己第一學歷不是很好,起初效果並不樂觀,但到了10月份,陸陸續續也拿了好幾個offer。感覺還是不錯的,就業形勢也很好。最終正如我願,找到了一份天時,地利,人和的工作。今年七月份就要投入工作,希望可以好好表現,努力工作,得到領導的賞識,掙足夠花的錢,報答父母,姐姐對我的恩情。我要說的就是這些,全部都是我個人的親身經歷。謝謝大家。


用戶7017584623


看了這個問題感覺有點頭疼,我也是農村出來的,畢業的院校既是985,也是211,應該來說也是一所名校了,電子科技大學,在四川的名頭還是挺大的。

畢業的時候就直接被南京的一個國營企業要走了,在南京8年多,在企業裡面做了5年多,然後辭職出來和同事一起創業,遺憾的是,創業失敗,還欠了一些債,期間奶奶去世,感覺到離家太遠實在不方便,所以後來回到了離家近的長沙。

回到長沙後,一直處於打工的狀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欠債也都還清,目前準備再次創業。

與同齡的人比起來,所謂的見識、思維都要好很多,同時頭腦靈活,能夠迅速找出工作中的問題點,也能快速給出解答方案,一直來說還是比較受領導重視的。

現在經常回家看父母,越來越感覺當初選擇回來,是非常正確的選擇,俗話說得好,“父母在,不遠遊。”現在在長沙雖然沒有以前在南京的那樣舒服,不過從來就不後悔,能夠經常回家看父母,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沒有那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概。

希望自己再次創業能夠成功,不是想證明什麼,只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父母過得更好!


子辰314


我們村裡跟我從小一起長大的同齡人中,有兩個上了大學,都是211大學。現在都已經過了而立之年,情況怎麼樣呢?

留在家裡的有30多人吧,真正留在家鄉的,只有我和另外的一個人,其他人,全部在外地打工,孩子都由爺爺奶奶帶。要說生活,過的應該也不懶,幾乎家家都是小洋樓,只有兩家是平房。有車的,約有三分之一。

留在家裡的兩個,我辦了個養豬場,另外一個人承包了一個機電站,負責一個村的水稻灌溉,收入也還是不錯的。

上面說的,都是留在家裡的,上了大學的兩位,檔次明顯比我們高了許多。一個在大學裡教書,現在副教授,工資倒不是很多,8000+,在城市裡,確實是不多的。但是,跟那些同齡外出打工的人比,還是比較高的。

不過,人家工資並不是主要的收入,外出講學、出書、寫文章,一年20多萬,這就是我們不能比的了,房子也是大房子,不過,面積還真沒有我們的小洋樓大。老婆也是大學教師,很幸福的一對。

另一個讀大學出去的呢,學金融的,現在是銀行高管,年薪三十多萬,顯然要比留在家鄉的高出好多倍,房子車子都有,老婆在中學裡教書,一個女兒上小學,三口之家,還是蠻幸福的。

從對比中,完全可以看出,讀書跟不讀書,差距還是不小的,在家鄉混的最好的,做實業,收入上也許能趕上大學的,但是,那錢賺的,可是不好比的。再說,人家的房子,比我們的房子價值也是不一樣的。我們的面積很大,但是價值跟人家不能比。

生活條件,自然也是農村艱苦不少,城市要好的多。不過,無論怎麼樣,生活的充實才是最好的。我雖然留在農村,但我生活也很充實,忙碌辛苦,但是累並快樂著,不是嗎?

不過,不管怎麼說,讀書,是必須的!當時,如果多讀書,大學畢業回家搞養殖,肯定比現在混的要好的多!


農民子弟也自豪


我自己和我表弟就是這樣的孩子,我來說說我們的經歷。

我和我大姑家的表弟都是農村孩子,那種四五線城市近郊的農村。我們都是那種上學比較自覺,家長也時時在耳邊說只有上出來學才能有出路。但是我們的父母對我們的學習都是不管的,什麼陪學作業,報輔導班,完全沒有。能給予的就是早上5點起床給做好飯菜,考試不好訓一頓。晚上我們這屋寫作業,父母那屋電視看得火熱。

我大學時天津大學985,我表弟是西北農林也985,我倆都是靠自己勤奮好學加有點天分考上的一本。上學的學費都是東拼西湊的,我上大學時一個月500的生活費,一年4000塊,包括吃飯、穿衣、來回車票。也就是說我爸媽一個學期就給我2000塊,然後什麼都不管我了。那時是2004年。500塊不能算非常少,至少可以吃飽飯,衣服穿得差點,反正凍不著的。但是我很自卑,整個大學階段都是這樣的,怕別人談論到家庭,也最不想跟別人談論父母家庭,也不敢談戀愛。

後來我成績好,考了我們那個專業排名第1的學校的研究生。我弟比我還爭氣,他被保送到本校的研究生了。

研究生畢業後,我不敢去北上廣,因為沒有家底支持,當時是09年,我算一下工資和房價,覺得靠我自己存錢,10年也付不起首付。自己一路努力拼過來,自尊心又虛高,不想找個有現成房子的男朋友,怕他看不起。於是,應聘回老家的高校當了一名大學老師,現在生活穩定,物質上算基本滿意。兒時窮慣了,物質慾望被輾壓得沒有復甦的能量了,現在有車有房覺得還不錯,更多的還是想追求個人成就。

我表弟研究生畢業後去了武漢一家國家級設計院工作,作為工程師,工作忙、累、收入也比較高,一年能有30多萬吧。他畢業一年後就在老家按揭裡買了房子,首付他自己出的。武漢的房子這兩年漲太快,他一直沒賺夠首付,所以一直沒能在武漢安上家。我表弟人踏實,長得比較周正,個子也高,單位領導喜歡給他介紹對象,都是那種家庭條件極好,房子都好幾套的女生。我表弟見了幾個,覺得這種家庭條件好的姑娘比較會生活,也有脾氣,跟他不是一路人,不太願意。家裡也給他介紹,他見了幾個,覺得人家這樣那樣。總之,有點高不成低不就,一直單身。

這些年,我有了孩子之後,也一直在思考家庭狀況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問題。慢慢的,我覺得,農村還是城市,經濟條件好還是壞,其實都不如父母的對人、事和錢的態度對孩子成長重要。父母豁達,不以金錢論英雄,還是也能對金錢有個寬鬆的態度。父母開明,不斤斤計較,孩子也能成長得落落大方。經過多年的讀書、思考和內在滋養,我已經擺脫了自卑的困擾。我現在的努力方向是多積攢個人優勢,換個東南大城市去工作,目的是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東南城市氣候好,大環境好,開放程度高,孩子可以成長的更自由。

以我和我弟的親身經歷來看,農村裡經濟條件不好的孩子可能奮鬥起來有點瞻前顧後,因為沒有人給你託底。

都說階層已經固化,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和我表弟都比自己的父母提升了一個階層。可能我們沒有劉強東等那樣的能裡裡,實現從赤貧到億萬富翁的跨越。但正是我們這樣普通人的成長,才能說明,階層提升是真實而大量存在的。

25歲之前,混不好可以怪父母,25歲之後再混不好,就只能怪自己了。


美芽聊藝術


我也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因為我就是農村走出來的,還是有發言權的。我出生在河南省中部的一個貧困縣,農村,小的時候家裡窮,屬於幾個月才能吃一次肉,穿衣服都要穿哥哥剩下的那種。我的上面有一個哥哥,他從小學習成績不好,初中讀完就輟學打工了,自己創業賣過衛生紙,失敗後去過富士康,做過保安,辛辛苦苦的幹了十幾年,基本一事無成,今年在老家開了一個小飯店,勉強餬口。

我則是從小成績很好,順利高中畢業後在河南高考的千軍萬馬中衝出來,考上了大學,本碩都是985畢業,畢業後的經歷也挺坎坷的,進過公司,也創業過兩年,因為種種原因失敗了。兩年後重新找工作,因為學歷學校還可以,又進了一家還不錯的公司,做研發。我想,如果不是自己的學歷,我一個貧窮農村出來的孩子,沒錢沒背景,很可能還是回到家鄉,努力打工養家餬口。

對於農村的家庭貧苦孩子來說,努力讀書並不代表一定能讓你大富大貴,但卻可以幫助你脫離原生的生活環境,拓展你的視野,提升你的社會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