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為何中國拼命投入也難研製出先進航發?聽聽中科院院士的深入分析

隨著國產隱形戰鬥機殲20的陸續服役,一款令廣大網友期待已久的,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國產WS-15發動機也逐漸浮出水面。渦扇15全稱渦扇15“峨眉” 渦扇發動機,是專門為我國第四代戰鬥機而研製的小涵道比推力矢量渦扇發動機,主要用於雙發隱形戰機殲20。該款發動機在設計上的推重比將接近10,最終將接近11,目標推力為180KN。殲-20如果順利換裝WS-15發動機,那將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因為目前由於發動機的緣故,殲-20並不具備的超音速巡航能力,換裝之後的殲20機動性也將大為提高。

為何中國拼命投入也難研製出先進航發?聽聽中科院院士的深入分析

航空發動機是影響戰鬥機性能的關鍵因素,而我國在相關方面的發展長期落後於歐美以及俄羅斯,關鍵技術受制於人,我們的戰鬥機也難以發揮出應有的性能。雖然中國近年來在航空發動機方面不斷地投入巨資,但收效卻並不明顯,關鍵技術水平仍與那些國家存在較大差距,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為何中國拼命投入也難研製出先進航發?聽聽中科院院士的深入分析

對於這個問題,中國中科院院士江東亮就現身說法,揭開中國航發研製落後的真正原因,江院士表示,中國航發之所以落後,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首先,基礎太差。航空發動機的研製十分複雜,需要長時間製造經驗以及研發水平的不斷積累。中國在航空發動機研發的時間仍然太短,即使投入巨資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獲得較大突破。

為何中國拼命投入也難研製出先進航發?聽聽中科院院士的深入分析

其次,相關材料的限制。航空發動機離不開各種尖端合金材料,特別是現代航發追求大推力和高推重比,更加離不開性能先進的合金材料。這些材料要有更輕的質量、更高的強度,和更好的耐高溫性能。但我國卻在合金材料發展上長期落後,部分甚至還需要從國外引進。

為何中國拼命投入也難研製出先進航發?聽聽中科院院士的深入分析

最後,科研人員的待遇問題。航空發動機等一些軍工領域的高科技發展始終離不開一大批優秀的科研人員。但這些領域需要長期、持續的投入,而回報過程太慢,很多時候都是收效甚微甚至無功而返,我們有些科研人員投入幾十年的心血也未必能夠做出成效。相比其它路子,科研人員的投入太多但是待遇卻不見得有多好,這也造成了一大批科研人員的流失。

為何中國拼命投入也難研製出先進航發?聽聽中科院院士的深入分析

江東亮院士最後強調,航空發動機的研發是中國空軍發展的重中之重,但是相關技術又是沒有近道可抄的,只能一步一個腳印地搞研發,而一旦這些關鍵問題能夠得到解決,相信我國發動機的研發速度和水準將會進一步提高,這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漫長的過程,而中國現在還很需要“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