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投資心理學:為什麼 90% 做短線的都虧錢?

韭菜做波段,容易扯到蛋。

這幾天女王看到各種哀嚎,都是來自炒短線的朋友。具體症狀體現為,一賣就飛,一抄就跌,貪心不足贏變輸。

下面請女王的朋友,著名反向明燈張先生展示他的風騷操作:

投資心理學:為什麼 90% 做短線的都虧錢?

圖為七天 EOS/ETH 價格走勢

張先生:最近柚子的波動很多,於是我就興起了短線的念頭。因為 EOS/ETH 的配對價格一直在 3% 的範圍內活動,我就想在 EOS/ETH 高點的時候賣出 EOS 換 ETH,我記得 27 號那天明顯到了小高峰(圖中藍點位置),於是就全倉賣掉了 EOS 換ETH。誰知過了幾個小時後,湊不要臉的 EOS 項目方就開始砸盤 ETH 了,搞得價格坐了火箭一路飆升,等我回過神來的時候已經接不回來了,現在我拿著不斷陰跌的 ETH 欲哭無淚,感覺就像是手裡一棟北京三環的房子一瞬間變成了陝北鄉村裡的草房。

張先生的故事並非個例。

隨著熊市震盪增多,很多人開始頻繁看盤,討論 k 線,賺了不甘心賣,虧了不捨得出,總以為自己發現了別人看不到的秘密。最後要麼盯盤三天賺了個盒飯錢,要麼全給了交易費。

為什麼90%做短線的都虧錢呢?

為什麼身在其中的人還樂此不疲,一而再再而三的進行這種反邏輯的操作?

對於這種現象,女王認為主要是三種常見的「韭菜病」造成的。來看看自己是不是虧錢的時候也犯了這些錯誤:

原因一:慣性自大

牛市裡,不管怎麼操作,大概率都能賺錢。出於人天然「自大心理」,潛意識會降低市場趨勢在資本盈利中的作用,而誇大自身操作所帶來的賺錢效應。

而當市場進入熊市,許多人就會習慣性的輕視趨勢的力量,認為能夠憑藉自己的操作逆市而上,防止虧損。

幣市七天市值走向,一路下坡

其實這些有「慣性」的人都不傻,長期操作的人都會起碼的市場分析,也都多少能明白在趨勢的巨大力量和壓迫性面前,短線操作等同於逆水行舟。只是不願面對現實罷了。

原因二:理性恐懼

投資心理學:為什麼 90% 做短線的都虧錢?

熊市裡好多人的噩夢

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心理,不巧的是,我們的基因本能給這個心理加了一個極短的見效窗口。當我們不能立刻得到利益時,內心對害處的恐懼就會被無限放大,折磨著我們想盡辦法以最快的方法去規避恐懼。

這就是為啥我們明知控制飲食能讓你漂亮健康人人愛但還是頓頓燒烤停不住,因為我們討厭餓肚子的感覺。

這就是為啥我們明知存錢能帶來更好的明天還是忍不住做個月光族,因為我們受不了那種想要的東西不能買的空虛感。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明知市場終究會回暖但還是忍不住在最底部的時候頻繁買進賣出,因為我們受不了眼睜睜的看著財產縮水卻什麼都不做的無力感。

所以很多朋友總想著在這個時候做點什麼,即使從賬面上看這麼做很明顯的是越做越虧損。女王的一個朋友說起說過一句話:「起碼我心理上好受一點。」

原因三:無知的貪婪

許多朋友入場的時候都是抱著投資的心態進入的:買進一點幣,拿著等它升值。

熊市來臨後,因為第一和第二點原因,許多朋友會因為資產縮水的恐懼而開始短線操作。

對於金融領域的人來說,投機難於投資、短線難於長線是一個共識

如果說投資是一種時間換價值的行為,那麼投機就是一個用技能換價值的行為。

一個合格的投機者,需要至少兩到三年的市場操作經驗,以及至少一個週期的交易經歷才能形成自己的操作策略。

也就是說,想通過投機賺錢,你至少需要先虧兩年錢才可能成功。

所以從邏輯上來說,那些因為恐懼從長線轉到短線的人,沒有一個是合格的投機者:他們沒有成體系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方法,沒有對經濟週期的理解,沒有長久的實操經驗,有的只是恐懼佔主導的一驚一乍。對他們來說,只能是被市場上專業的投機人士割韭菜。

對於任何行業的人來說,想在一個行業裡上升,都必須有充足的行業經驗才可以做更高階層的事情。金融市場一樣如此。

但因為金融市場的開放性,很多人總是忽略這一條客觀規律,進入市場沒多久就開始用最初級的經驗裝備去打最高級的 boss,這樣怎能不被 ko?


嘮叨了這麼多,大家應該明白女王的意思了。現今的幣市在本質上跟股市是一樣的,只不過比股市更野蠻更瘋狂。

對於進場不久的朋友,女王衷心提出幾點建議:

  1. 不要 OVERTRADE(過度交易)。

  2. 敬畏市場,明白市場上永遠有你不知道的信息,永遠有比你錢多以及比你聰明的人。

  3. 堅持一種策略,在長線短線之間來回蹦躂的人最終會在損耗中虧掉一切;

  4. 實在沒法控制自己的,那麼就控制導致你心亂的源頭:卸掉所有的交易所 app、關掉 vpn、把幣從交易所轉到錢包裡去。

  5. 一個資產有膨脹的時候,就有縮水的時候,萬物有陰陽,事物總有它的客觀規律。悖逆規律的事情做了只會讓你受到傷害。

  6. 投資是反人性的,而生活則是需要人性的。不要因為炒幣毀掉自己的生活。

在當前這種形勢下,更需要大家認清自己,量力而行。

所謂會買入的是徒弟,會賣出的是師傅,會不動的是祖師爺。熊市時期,最好的策略就是好好生活、好好賺錢、握著籌碼不要動,安心等著市場回暖。

以此與諸位共勉,希望紅海早日過去,咱們都大吉大利,晚上吃雞!

如果希望女王寫更多投資心理學相關文章,請點贊和留言鼓勵

投資心理學:為什麼 90% 做短線的都虧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